心脑肺复苏(CPCR) - 范文中心

心脑肺复苏(CPCR)

12/24

心脑肺复苏(CPCR ) 鉴于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看看,说不定哪天它能够帮上大忙,拯救一个生命。

——题记

首先,我门先来学习下,什么情况下需要心脑肺复苏?简单说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功能骤停都需要心肺复苏。而身边的人,应及时识别无反应征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什么是心脑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指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由于脑复苏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仅有心跳、呼吸而无脑功能的人(植物人),对社会及家庭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因此,现在认为复苏的重点从一开始就应放在对脑的保护,故把心肺复苏扩大到心肺脑复苏(CPCR )。

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和国际复苏联盟”发布的2005与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首先指出,关于“生存链”的概念,05年版本指出,对于循环骤停者的“生存链”:1, 早期识别和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 );2, 早起进行心肺复苏(CPR ); 3,早期以除颤器进行电除颤;4早期由专业人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5全面的心脏骤停后处理(2010

年新指南增加)。

而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紧急事件时,只能进行第一与第二步,而这两步措施,往往可以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率,甚至拯救生命。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下前两步措施及重点。 对心跳骤停的诊断必须迅速、果断,最好在30秒内作出。当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和大动脉(如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时就可作出心搏停止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

1、清醒病人神志突然消失;

2、大动脉搏不到搏动,心音消失;

3、瞳孔散大(多在心搏停止后30-60s 出现,尽量不要等它发生后才确定);

4、呼吸停止或呈喘息样呼吸

5、死一样外观(发绀或苍白)

此时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立即打120或者当地急救救援电话求救,告知详细地点及大致情况等。

C-A-B

即:C 胸外按压→A 开放气道→B 人工呼吸

(1)体位:即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2)部位:即按压部位,操作者位于病人一侧,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剑突上二横指宽距离),手掌与胸骨纵轴平行以免按压肋骨而骨折,另一手掌压在该手背上。

(3)姿势:即操作者身体姿势;操作者肘关节伸直,借助双臂和躯体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不能采取过快的弹跳或冲击式的按压,开始的一、二次用力可略小,以探索病人胸部的弹性,忌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肝脾破裂的并发症。

(4)深度:按压深度;每次按压,成人使胸骨下压至少5cm ;儿童3cm±;婴幼儿2cm 。按压后放松胸骨,便于心脏舒张,但手不能离开按压部位。待胸骨回复到原来位置后再次下压,如此反复进行。

(5)频率:按压频率为至少次/min。

要点: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 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二.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

1. 开放气道

将一手置于病人肩部后方,将头颈部轻度上举使头后仰。其次是提起下颌骨(即耳朵下方下颌骨)使舌根部前移,如口腔或咽部有异物,可用手法取出。

2. 人工呼吸

1、将患者置仰卧位,头后抑,迅速松解衣和裤带以免障碍○

呼吸动作,急救者一手按住额部,另一手抬起颈部。 2、如病人牙关紧闭或下颌松弛,将抬颈之手来支持下颌并○

使口部微张,以便于吹气。

3、急救者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然后深吸一口○

气(1s 以上),以嘴唇密封住患者的口部,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部隆起为止。

4、当病人胸部隆起后即停止吹气,放开紧捏的鼻孔,同时○

将口唇移开,使病人被动呼气。

5、当病人呼气结束即行第二次吹气 ○

注意: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30:2 的按压-—通气比率)

最后值得注意,在专业医护人员及设备到达前,抢救者应持

续实施CPR (心肺复苏)。

希望此文能够对我的亲朋好友能有所帮助。谢谢! 2012-3-19


相关内容

  • 心肺脑复苏培训记录
    心肺脑复苏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任何为抢救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均可称为"复苏",如对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停止.窒息.休克.高热.中毒.严重创伤等的救治均属于广义复苏的范畴.复苏的方法 ...
  • 急诊与灾难总结
    急诊与灾难总结: 一.名解: 1.Shock:休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血管内血容量减少和循环功能不全的急危重症.主要发病机制是组织的氧供和氧需之间失衡.全身组织发生低灌流,并伴有静脉血氧含量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2.MODS:多器 ...
  • 创伤急救原则是怎样的
    现在不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都是有可能受伤的,尤其是常年在危险的地方工作的人们更是容易受伤.所以说了解下创伤急救原则有哪些是很多的人都可以好好的看下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会更好的去进行自己的工作.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做一个详细 ...
  • 研究生急诊医学考试复习
    急诊医学发展的原因: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部分.现代医学进展快,是医学专科越分越细,因为患者是一个整体,各系统的疾病常发生在一个病体上,急症科医生常具有全科医师的诊治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保健不但要求质量高.服务好,更要求快捷 ...
  • 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计划
    娄店乡卫生院2015年心脑血管事件报 告工作计划 根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 情况,制定2015年娄店乡医院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计划. 一 .病例报告 (一) 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我院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 ...
  • 药品推广方案
    XX药品市场推广计划 及启动阶段企划案 序 言 一.心脑血管疾病--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卫生事业的发展,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人的平均寿命明显增长.但从患病率.发病率和住院病 ...
  • 心脑血管病防治要"关口前移"
    近日,受寒流影响,气温骤然下降,让人有一种从初秋一下子进入了"冬"的感觉.尤其是我省今年比常年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5.7度,气温急剧下降,医院里前来就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这种境况令人担忧 ...
  • 急诊科的规范设置和管理规定[1]
    医院急诊科的规范设置和管理规定 指导思想: 急诊医学是一门对于急性的伤或病提供立即的评估.处置.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或死亡的专门学问,不单指危重病人,只要是突然发生的事件.事情,都是急诊医学的服务范畴,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 ...
  • 高脂血症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
    高脂血症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 冠心病危险因素 • 45岁以上的男性 • 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 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 ...
  • 20**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护1
    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护 一.概述 (一)定义 意外伤害是指除疾病以外所有导致患者身心受损的各种情况.据统计,我国每年 意外伤害的患者约为7千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占总人数的11%,位居总死亡原因 排序的第5位,而且是0-30岁死亡的首要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