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富人消费问题的研究 - 范文中心

关于中国富人消费问题的研究

12/19

摘 要

中国游客在海外疯狂购买奢侈品,中国人成为奢侈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面对这一现象,国外媒体评论称就推动奢侈品业增长而言,中国游客已经成了无可置疑的领头羊。很多专家表示应对奢侈品征税,以减少中国游客的购买量。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富人消费,合理消费观念,奢侈品征税

一、引言

根据环球退税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约合61.3亿元人民币),蝉联“法国购物王”的称号。报告说,法国是外国游客在欧洲购物的首选之地,超过意大利、英国和德国。中国游客所购三分之一海外商品购自法国。因受中国、韩国和日本游客的追捧,路易威登、纪梵希、迪奥、巴黎世家和香奈儿等奢侈品牌获利匪浅。

很多中国人进到店里不是问“哪款是这一季的最新款?”“这个颜色是不是适合我?”而是问“哪款最贵”。所以说中国人购买奢侈品大多出于一种在国内亲友面前炫耀的心态。而对于奢侈品的文化内涵,中国人没有兴趣去了解,其实这是对奢侈品的一种误读。不得不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居民的收入逐年递增,有钱的富人也越来越多,中国游客有能力在海外大肆购买奢侈品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这不代表全体中国人都有能力消费奢侈品,有的中国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些顶级的品牌。

二、奢侈品消费

1、奢侈品心理学

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 增长的两倍左右。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对于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小姐来说,她的奢侈品是一个标价5700元的Ferragamo 白色挎包,在买这个包之前,她犹豫了很长时间。“毕竟我去年才从学校毕业,现在一个月收入也不过4000左右,为了买这个包,我两个月没有买一件衣服,天天在公司吃盒饭。但是我们这种公司大家都很注意品牌,特别是一些香港过来的女同事,眼睛好厉害,见面第一眼就看你穿什么鞋、背什么包。相比套装来说,一个包可以天天带、背好多年都不会过时,而且跨上后确实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特显档次,我觉得这是最划算的消费了。” 因为收入不够,高小姐只能通过购买名牌相对便宜的配件来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阶层的一员。这样的消费者在价位相对较低的奢侈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和国外相比有两个不同点:第一,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合家旅游才是大家向往的奢侈品。这一方面说明

了中国仍然不够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长了消费中的攀比之风。

2、中国富人的特点

(1) 购买力强大,购买欲望强

据公开资料,温州奢侈品展2007年现场成交8000万元,2008年达到1.2亿元,2009年也达到1亿元。我们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富人普遍希望通过很多外在的品牌来提升自己,表明自己的身份。有报告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和国外相比有两个不同点:第一,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合家旅游才是大家向往的奢侈品。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仍然不够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长了消费中的攀比之风。中国富人的消费风暴席卷全球,巴黎的商店,中国的游艇展,豪华车展览等等。福布斯研究院一份关于千万富翁的研究报告称,这些富豪平均年消费达200万人民币。万事达卡近日一份奢侈品市场报告称,预计2016年中国年轻富裕族的奢侈品消费额达264亿美元,而年长富裕族的消费额将达180亿美元。

(2) 年龄较轻

这也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决定的,富人阶层都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之前的中国是平均主义,贫富差距不大。中国富裕消费者的平均年龄要比美国和日本的消费者年轻20多岁,其中约80%年龄都在45岁以下,而美国45岁以下的富裕消费者仅占30%,日本仅占19%。这对企业是个好消息,这将意味着他们有更长时间去享受和消费。

(3) 崇拜对国外品牌和大品牌,只买最贵的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人都很崇外,富人也不例外。在购买行为中,品牌意识尤为强烈。而现在大部分知名品牌都在国外企业手中,比如服装、手表、汽车、私人飞机等等,甚至很多产品被国外垄断。比如中国上海的回力鞋,我们上学时候都穿,也比较土,有钱人是肯定不愿穿的,可说被老外一帮名人炒作一番,回到中国反而引领时尚。在富人消费的心理中,他们的心智空间已经被国外品牌霸占。中国企业的品牌之路遥遥无期,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品牌,更加需要时间的积淀。

(4) 富人圈子意识较强,朋友推荐是较好的销售方式。

富裕客户有相对固定的朋友和社交圈,而对于之外的陌生人会比较排斥。一个是

出于身份对等的心理要求,一个也是警惕性强的要求。中国人本性的内敛和安全感的缺失,让富人会比较在意和防备身边的陌生人,他们更加相信身边的熟人老朋友。所以,营销活动成功几率最大的就是朋友推荐。还有一个是通过口碑相传,我们知道口碑是最重要的,口碑是最扎实的,虽然它的传播速度是最慢的,但是它的效能是最高的。

三、奢侈品征税

奢侈品也是消费品, 对消费的拉动也有积极意义。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比如一些企业家, 拥有私人飞机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国家在税收方面要进行引导, 中国的现实需要公众从节能节约资源的角度去考虑消费, 这一点也符合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奢侈行为征税, 可以视为对高收入阶层税收的一种补充, 能使税收功能得到更公平的体现, 同时迫使消费变得更趋合理性和公平性。中国奢侈品消费正在兴起, 不管多奢华的房子、汽车, 都有巨大的市场, 但奢侈品消费税并未跟上。当前贫富两极分化正在不断加大, 应该加强对奢侈品的征税, 而对一般消费品可以降低。据了解,1994年中国开征了消费税,2006年进行过一次调整, 将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在内的一些“奢侈品”列入了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王素荣教授表示, 目前的课税对象太窄, 只有14种商品, 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将过去是“奢侈品”而现在已是大众生活必需品的商品清除, 再与时俱进地增加一些。

四、感悟

手头富起来,不如精神富起来。我们追求的富裕,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需要扩展内需、促进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仍需要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精神来凝聚力量,需要重拾远比金钱更可宝贵的道德和修养来构建和谐。只有两者处理好了,我们离真正的强大和富足才不远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国家的确发展了,百姓的生活的确也有了巨大的改善。但也不得不承认,一部分国人在富了之后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却是大大地令人咋舌、让人惶惑了。眼下,热衷“住大房、开大车、吃大餐”的人不在少数;出国游,一掷千金豪购奢侈品的也是大有人在。据说,国庆长假期间,在美国Prada 旗舰店,一位东北女孩花20多万人民币,一口气买下了五六个包包。结账时,她对同行的另一女孩说:“真便宜啊真便宜!” 张狂之态令人侧目。

中国人真的有那么富吗?没有。虽说中国人好面子、攀比炫耀的习惯由来已久,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国人还远没有真正地富裕起来,不是说,中国的人均GDP 仅有3700美元,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吗?再有,我国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全国尚有数千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上需要帮扶。可正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单位、部门的“奢侈消费”,以及在其带动下,如今整个社会在消费上竞相“跳起来摘桃子”,甚或出现不少人、不少地方“充大佬”、“越穷越奢华”的怪相。

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有悖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理念。贪吃一时“资源饭”,欠下千年“子孙债”,面对“资源有限”同“消费欲望无穷”的矛盾,一些政协委员痛陈:“有钱就张扬,富有就奢侈,是暴发户、土财主心态。”他们大声疾呼社会对高消费、高污染的“奢侈型”过度消费模式进行反思,停止奢靡浪费行为,杜绝未富先奢之风。

阔起来,不如“富”起来。这“富”,不光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们需要靠扩内需、促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仍然需要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精神来凝聚力量,需要重拾远比金钱更可宝贵的道德和修养来构建和谐。只有两者处理好了,我们离真正的强大和富足才不远了。如此看来,花钱有讲究,消费当思量,对你我来说,敢不敢消费、能不能消费姑且另论,关键还是会不会消费。

天津农学院经管系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指出肯定与不足方面;不同论文、不同成绩的评语要有明显区别;成绩以百分制记载。


相关内容

  • 个税再改革的符号意义
    不应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做出太多让富人减税的政策设计,而是应该在其他方面给富人提供刺激投资需求的政策设计,如行政效率的提高.投资机会的公平分配等.目前对个税改革的种种方式,体现的主要还是政治意义,距离实现真正的纳税公平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
  • 关于城镇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调查分析
    关于城镇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调查分析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有些原因的中性的有些原因的积极的也有不少原因是消极的.我认为可以届时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机制方面 在计划经 ...
  • 与时俱进科学驾驭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摘要]"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第一要义,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鼓励低收入者信贷性消费和预期性消费:加大民生性 ...
  • 供给学派思想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减税问题的启示
    公共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 供给学派思想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减税问题的启示 高泽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100083 [文章摘要]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该学派对于减税问题 ...
  • 毛概论文--浅谈缩小贫富差距
    浅谈缩小贫富差距 我国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在这一道路上进行着探索,而经济是任何社会都不能放弃,但是贫富差距问题则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据调查,该问题已列百姓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第一位. 据<瞭望> ...
  • 马克思救不了的经济危机怎么救?
    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 中国省政府企业第一整合专家 吴东华 写于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19世纪初全球进入工业化,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发表了& ...
  • O编辑总结:别做梦了,美国早就不是纺锤型社会了
    今天转了林同学的那篇 谈谈不是稳定结构的"纺锤型"社会(链接: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29634751&owner=245239107)在同意他基础的前提上, ...
  • 应飞虎:正确选择规制工具提高规制决策质量
    正确选择规制工具提高规制决策质量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应飞虎 一.规制工具的选择及其失当 规制是公权机构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恰当的工具对市场失灵等进行干预的活动.多年来,公权对经济.社会.环境等的规制越来越多,作为其法律形式的经济法.劳动法. ...
  • 营销葡萄酒
    营销葡萄酒 一.市场为导向,营销要跟上 新春伊始,业内呼唤.盼望已久的<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终于正式实施.标准制定细致缜密,释义规范明确:尽管一定会有"行家"有不同的意见,但有标准总比没有标准要好得多.至少 ...
  • 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价值
    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价值 人口组成的变动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将在中国城市地区掀起一波消费高潮. 2006年4月 • Diana Farrell.Ulrich A. Gersch and Elizabeth Stephenson 本文包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