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与汇率市场化进程 - 范文中心

中国利率与汇率市场化进程

01/09

摘 要 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利率和汇率,是否会因这两次的调整而增加其相关性,

就这一 问题 做出 研究 ,得出利率——汇率传导机制通过迂回的 影响 国内 经济 的形式

对汇率产生作用,而由于汇率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

键词 利率——汇率传导机制 汇率制度改革 利率市场化1 利率对汇率影响的总体论评

从本质上说,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格,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本币币值是二者变化

的共同基础,这就决定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利率平价模型 △s=r-r*

(1)灵活价格货币模型 s'=(m-m*)-a(y-y*)+b(r-r*) (2)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s=(m-m*)-a(y-y*)-λ(r-r*)+(λ+b)△π* (3)

此三方程是西方汇率 理论 中有关汇率与利率相关关系的重要结论。方程(1)表明了远期汇率

变动率决定于两地利差,方程(2)表明了均衡汇率分别取决于本国和外国的均衡货币存量、实

际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三组变量,与两地利差成正相关,方程(3)表明了即期汇率与两地利差

成负相关。2 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基本理论2.1 利率变动对汇率影响的两个模型 在

金融 开放条件下,人们关注到汇率对利率的变动越来越敏感,但往往忽略了导致利率变动的

经济原因。而这些原因的不同将会导致利率对汇率作用方面产生不同的结果。2.1.1

dornbusch模型 假设前提: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成立。 理论模型:关于汇率、利

率和物价的长期均衡方程为:eo=po+ζ1·rd+ζ2·y-u 式中,eo表示可持续国际收支

下的长期均衡汇率的 自然 对数,po为通货膨胀率,rd代表内利水平,y是实际国民收入的

自然对数,ζ1、ζ2为常数,u为偏离系数。 该模型表明,如果一国经济结构没有实质

性变化,当本币名义利率上升,意味着中央银行正在采用调节利率的手段来克服通货膨胀差

异,这时的利率上升将与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相联系,会使国内对货币需求降低。人们在增

加支出的情况下减少货币余额,于是价格随之上升,由于购买力平价成立,因此本币贬值,

即本国利率和本币汇率呈逆向运动。2.1.2 利率平价理论模型 如果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

国际资本流动将使本、外币资产的收益率在一价定律的作用下趋于一致,故国内外利差应该

等于本币汇率的预期变动率,据此可得无抵补的利率平价理论公式: i=i*+eρ 其中,

i和i*分别表示国内外利率水平,eρ表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当外国利率和预期汇率没

有变动时,本国利率和本币即期汇率同向变化,即本国利率提高,本币升值。但当本币升值

到一定幅度,预期汇率改变,贬值预期产生,人们开始出售远期本币,当远期本币供过于求

时,本币远期贴水。 这两个模型为我们揭示了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汇率变动的不同结果,

即当利率的变动是由通货膨胀引起时,本国利率提高会导致本币汇率的下跌;而当人们没有

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本国利率提高时,本币汇率立即上升。2.2 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

构成 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是指利率政策对汇率的作用过程。它的构成要素包括两个领

域,即金融领域和实物领域;两个市场,即国内和国外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

和外汇市场等;多个变量,即利率对汇率产生影响的过程处于多个宏观变量之下,如通货膨

胀率、货币供给增长率、投资和消费增长率等;多位主体,即指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要牵涉到

一国中央银行、国内和国外的投资主体、消费主体和投机主体等;多种渠道,即利率对汇率

发生作用的渠道不是单一的,是通过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多重传导完成的。2.3 利率——汇

率传导机制的基础 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发生有效作用需要宏观和微观经济基础。宏观

经济基础主要包括:利率的调整充分市场化,利率变化能够通过、影响货币供求引起经济总

量的变化,投资和消费等经济变量对利率变化反映灵敏;存在发达的外汇市场,汇率水平主

要由外汇供求状况决定;国际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微观经济基础包括微观经济主体必须对利

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等信号反应灵敏,可以根据市场信号迅速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根据

这些条件满足程度的不同,在不同的市场化程度、开放度和汇率制度下,利率——汇率的传

导机制会有所不同。因此,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要受到一国具体市场化程度、开放度和

所选择的汇率等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和时期下具有不同的表现。2.4 利率——汇率传

导机制的途径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利率变动对汇率传导的直接渠道表现为国际套利资本的流动导致汇率下降或上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本国利率水平相对高于外国利率水平时,为获得更高的收益,短期资本将流入本国, 市场对高利率国家的货币产生较大的需求,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本币供不应求,本币即期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反之,本国利率水平较低,则资本流出,本币汇率呈反方向变化。


相关内容

  •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车道,各方面发展热情高涨,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金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有银行从计划色彩浓重.主要监管指标不达标 ...
  •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特里芬难题的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特里芬难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逐渐被接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特里芬难题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本文立足于特里芬难题和它 ...
  • 日本经济危机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一) 本文试通过对1985-1990年国际经济协调过程中日本宏观政策的分析,从一个更宽阔的视角来说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破灭的原因和过程.这个过程或许可以表明,一个国家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 ...
  • 人民币跨境套利
    "现在流行人民币内保外贷,一个亿可以滚成几十亿存款,零风险,欢迎咨询."顺着一条微博线索,记者以武汉某中型外贸企业驻港代表的身份,拨通了傅姓"中介人"的电话.听明来意后,他开始详解合法套利的整个流程. ...
  • 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20**年
    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1.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背景 从国际因素看,自2002 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被动购入外汇的,大量吐出基础货币,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从国内因素看,近 ...
  • 亚投行的成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 随着亚投行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本文就从近期比较热门的亚投行成立出发,来研究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首先从中国国内和整个亚洲两个经济环境来展示亚投行成立的背景,然后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以及目前所面临困难,最后论述亚 ...
  • 上海自贸区与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研究
    [摘 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试验田,对于我国经济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和预示作用.其中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试点内容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汇兑即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彻 ...
  •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的关联性
    目前我国的利率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与此相关联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也倍受关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汇率机制改革中,需要深入研究利率与汇率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利率的市场化对汇率政策的影响以及汇率机制改革对利率政策影响,兼顾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和 ...
  • 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分析
    摘 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要真正有效地实现利率市场化,不是仅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即可,而是在进行利率市场化前要有有相应的条件保障.在宏观方面,需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的金融监管和完善的 ...
  • 利率浮动理财产品定价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日益完善,国内居民可投资资产和投资渠道逐步扩张,理财业务的需求强烈.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迫切需要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中转型.2005年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商业银行理财的监管文件,完善了银行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