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 范文中心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08/03

王村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实施,加强煤矿采掘工程的技术基础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特编制(王村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第二条编制煤矿作业规程的原则是:

(一)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

第三条必须建立健全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的责任制度。煤矿生产和建设企业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组织,做好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四条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要做到: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

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编制。

第五条编制煤矿作业规程,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一)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设计)文件、资料。“

(二)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的勘查资料。

(三)同一煤层或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矿井水害等资料。

(四)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

(五)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七)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第六条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第七条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

级办法》中的规定。作业规程编制格式应参照《王村煤矿采掘作业规程编制指南》中的样本。

第八条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煤矿作业规程编制之后,应征求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意见,获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上报审批。

第九条煤矿作业规程的审批、会审、复审和贯彻规定

(一)审批

作业规程由总工程师审批,各职能部门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参加审批。

(二)会审、复审

规程、措施必须实行会审制。编制前在主管工程师指导下,施工单位主管技术员要召开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结合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和经验,使规程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超前性预测。规程编制实行二审制。规程编制后,首先由主管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技术干部、部分现场管理干部和老工人进行初审。然后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参加终审。终审前要提前通知生产技术、安全、通风、地测、计划、机电、运输、煤质、劳资、供应等相关部门做好准备,以提高终审质量。各部门都要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字,会审要有详细记录,并由主持会审的总工程师(主管副总)总结,提出会审意见并签字。

规程签批后应报生产科备案,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工作面或有一通三防等重大技术问题的工作面规程,要报上级有关部

门审查批准。

矿总工程师对规程的审批负主要责任,主管副总工程师对总工程师负责。

各专业副总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单位规程、措施每月复审一次,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复审意见,并签字备查,生产技术部门做好复审记录。复审时间定在每月第一个技术例会。

(三)贯彻

1、煤矿作业规程的贯彻学习,必须在工作面开工之前完成;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学习,应由编制本规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贯彻,参加学习规程和组织学习贯彻的人都要签字。

2、规程、措施贯彻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所有上岗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试,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对考试不及格者要补考,不补考或补考不及格者一律不准上岗。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定期对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行考核。

3、规程、措施贯彻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建立贯彻、考试成绩及试卷记录台帐。

4、规程的贯彻必须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讲解,要结合实际、图文并茂地向施工和管理人员贯彻清楚,不能照本宣科,矿主管工程师要进行指导考核。

5、施工单位主管技术员对规程贯彻负主要责任。

6、因故停工工程,再次恢复施工时,必须有复工报告,可以使用原作业规程,但必须重新贯彻;生产系统或施工条件变化时,必须重新

编制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当施工队伍调整时,应办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签字手续。

7、通风、安监部门等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采掘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进行贯彻,并签字、考试,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

8、每月由分管副总工程师牵头,技术职能管理部门参加,对各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规程措施情况进行考核,不及格者不准上岗。

9、规程及措施应采取动态贯彻,每月贯彻学习不少于一次。

经批准的作业规程文本要按企业进行统一编号,并在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备案。

第十条 煤矿作业规程应由主管负责人(主管生产的负责人或矿长)签字,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实施。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

第十一条对煤矿作业规程的实施应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重点抓好下列工作。

(一)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的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

(二)应定期复查作业规程执行情况。

(三)从开工之日起,至少每月应重新学习一次煤矿作业规程。

(四)工作面的地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

(五)在软岩、自然发火、水害和“三下”开采等条件下施工时,必须按规定编制专项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并履行审批和贯彻程序。

(六)施工结束后,应写出作业规程的执行总结,送交生产技术部门,连同煤矿作业规程及修改补充措施一起存档。存档的作业规程文本、电子文档不得修改,一般应保存3年以上。

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把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执行作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风等部门对煤矿作业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生产现场不按规程要求施工,应责令及时整改;如有规程不满足现场需要的情况,应责令其及时补充、修改。

第十三条本(指南)没有涉及到的采煤、掘进方法,参照相关范例进行编写。

第十四条煤矿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煤矿作业规程检查、评比、奖励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规程的编审质量。

第十五条煤矿必须自觉接受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及实施进行的监督监察,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必须认真、及时地进行整改。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煤矿作业规程所造成的各类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进行追查处理,以便吸取教训,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

第二章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部分 编制概要

第一条 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开工前,按照一定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二条 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二)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三)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第三条 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一)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

(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素描图。

(三)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

(四)采煤方式示意图(采煤机进刀示意图或炮眼布置图等)。

(五)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六)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面、剖面图)。

(七)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示意图、防尘系统示意图、注浆系统示意图、注氮系统示意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示

意图、避灾路线示意图。

(八)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

(九)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第四条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第五条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只需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第六条 采用对拉、顺拉等方式布置采煤工作面时,应视作同一个采煤工作面编制作业规程,必须明确规定相关内容。

第七条 特殊开采、“三下”开采, 必须编制专门开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条 采煤工作面在以下情况需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

(二)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

(三)采煤工作面进行安装、撤面;

(四)采用水砂充填法清理因跑沙堵塞的倾斜巷道前;

(五)试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六)《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中要求的其他需要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九条 采煤工作面在以下情况下需对原作业规程进行修改和补充。

(一)现场地质条件与提供的地质说明书不符;

(二)现场需要采用与作业规程规定不同的工艺;

(三)采煤工作面以及运输巷、回风巷加强支护的支护方式、支护强度需要进行变更;

(四)发现作业规程有遗留;

(五)《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的其他需要修改、补充的内容。

第十条 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参照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程序进行。

第十一条 编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作为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附件。

第十二条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

(一)地质条件和围岩有较大变化;

(二)改变了原采煤工艺和主要工序安排;

(三)原作业规程与现场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 规程编制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

高、最底)、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2、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终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底)。

3、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4、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以及影响范围。

第二节 煤 层

1、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

2、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

3、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4、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1、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分类标准参照(MT554-1996)。

2、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

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3、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四节 地质构造

1、断层: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2、褶曲: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其他因素:描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4、按比例绘制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素描图。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型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2、其他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特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跨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

4、工作面涌水量:描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1、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确定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下相对、绝对涌出量。

2、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

3、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

4、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

5、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6、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1、计算工作面的工业储量,根据规定的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 2、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

(一)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 (二)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第二章 采煤方法

1、选择采煤方法,描述选择依据。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描述采区巷道布置概况、服务巷道位置和设施情况。 2、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3、描述其他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硐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4、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进行描述。

5、采用水力采煤时,应对多水力运输石门、回采石门、回采垛的尺寸、块段巷道(采煤头、溜煤道)以及煤水硐室的布置进行描述。

6、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采用排放瓦斯专用巷道、抽放瓦斯专用巷道的,需要对排放瓦斯尾巷、抽放瓦斯专用巷道进行描述。

7、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 第二节 采煤工艺

1、简述采煤工艺。 2、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3、描述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方式。

4、采用放顶煤工艺的,应对采放比、放煤步距、放煤方式、端头顶煤回收方式、初次放顶(煤)及首尾时的放顶煤工艺等内容进行描述。

5、采用分层开采工艺的,应确定分层厚度等内容。

6、采用上下面同时回采(对拉、顺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

7、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明确: (一)支架的角度结构、组成、宽度,支架垫层数和厚度,点柱

等;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及两巷管理要求; (三)扩巷方法、扩巷支护要求;

(四)支架的安装和管理要求(点柱的支设角度、排列方式和密度);

(五)回棚(柱)放顶规定; (六)支架下放方式、要求; (七)落煤方式和架内爆破规定; (八)架外放煤方式; (九)支架的拆除方式; (十)收作。

8、采用倒台阶方式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各台阶长度、相互之间的错距等作出明确规定。

9、采用水采工艺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落煤方式(开式、半闭式或闭式);

(二)根据煤层顶板稳定程度选择落垛方式及煤垛参数; (三)根据水枪的安设位置、安设要求、水压要求等内容以及水枪的撤出方式、路线等。

10、使用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采煤机的进刀方式、进刀段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 如果采用人工爆破开切口的,还应参考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对有关事项进行描述。

11、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进行炮眼布置设计。描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绘制炮眼布置三试图(正、平、剖面图);

(二)填写爆破说明书。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泡泥个数、连线方法、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雷管量等内容。

12、描述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从准备、采、支、运、回到整理的流程。必要时应绘制工作面工艺流程图。

13、用下列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 W=LShrc

式中 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循环进尺,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R——煤的视密度,t/m3; C——工作面采出率,%。 第三节 设备配置

1、描述工作面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

2、采用机采工艺的,应绘制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 顶板控制

第一节 支护设计

1、进行工作面的支护设计。支护设计应包括工作面、端头和运输巷、回风巷支护设备的选型、支柱密度的选择、基本支架柱排距确定、柱鞋的规格尺寸等内容。

2、工作面的支护设计,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一)采用顶底板控制设计专家系统时,应根据系统要求,合理选取有关参数。

(二)采用类比法时,应根据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和经验公式进行设计。

①参考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选择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可参考表1。

②合理的支护强度,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计算(一般可以采用前两种方法,取其中最大值既为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t)。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9.81hrk

式中 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3; h——采高,m;

r——顶板岩石容重,KN/m3,一般可取25KN/m3;

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用低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

表1: 矿压参数参考表

(2)选用现场矿压实测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最大平均支护强度Pt。

(3)采用工作面不同推进阶段(顶板来压、正常推进)按“支护原则”和“防滑的原则”要求计算支护强度,取其中最大值。

3、支柱实际支撑能力矿压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Rt=KgKzKbKhKaR

式中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中查

得。

注:表中系数根据矿压观测结果统计,适应一般工作面条件。 4、工作面合理的支柱密度,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n=Pt/Rt

式中 n——支柱密度,根/m2;

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5、根据合理的支柱密度,确定排距、柱距。

6、合理控顶距的选择: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条件选择控顶距。坚硬顶板控顶距可适当增大,松软、缓慢下沉顶板控顶距可适当缩小,一般应采用“见四回一”的管理方式。

7、柱鞋直径的计算:柱鞋一般选用圆形铁鞋。根据支柱对底板的压强应小于底板容许比压的原则,采用下列公式计算铁鞋的直径。 Ф≥200

式中 Ф——铁鞋的直径,mm;

Q——底板比压,可以从矿压参数参考表中查得,Mpa。

8、根据上述有关参数,结合采高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支柱并确定选用的顶梁的型号。

9、选用金属摩擦支柱进行支柱时,应明确升柱器的型号、数量。

10、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设计,需要根据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t),选取液压支架,并参考表3的内容进行适应性比较。

表3:支架参数对照表

11、乳化液泵站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泵站及管路选型。

(2)泵站设置位置需在相关图纸上明确标明。

(3)泵站使用规定:泵站压力调整要求、乳化液配制方式、乳化液浓度、检查方式等。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

1、确定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描述控制方法、控制距离、放顶要求、支柱支设要求、伞檐规定、铺网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

2、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殊支护形式。描述密集支柱、抬棚、戗柱(棚)、丛柱、木垛、贴帮支柱的支设及临时支护、挡矸等要求。

3、确定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和安全距离,回柱放顶的方法,放顶区内支柱(架)、特殊支护等的回撤方式。

4、描述顶底板变化、地质构、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

5、采用水砂充填或矸石充填控制顶板时,需要明确充填的工艺

要求、材料来源、材质要求、工序衔接等内容。

6、采用放顶煤工艺或采煤工作面倾角较大时,需要描述增加支架(柱)稳定性、防止倒架(柱)的方式。

7、采用水采工艺时,需要描述护枪方式和撤退路线的维护;倾角超过15°时还要描述采空区挡矸点柱的支设方式。

8、采用人工顶板分层开采工艺时,需要描述造假顶方式、要求、材料以及在回采中防止顶板冒漏的方法等内容。

9、采用强制放顶工艺的,应进行人工强制放顶设计。 10、采用放顶煤工艺需要对顶煤进行弱化的,应描述顶煤弱化的措施。

11、如果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其控制方式。 第三节 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的方式、距离。 2、描述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

3、描述安全出口的高度等。

4、确定各类支护材料的正常使用数量、规格、确定各类备用支护材料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管理方法。

5、绘制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面、剖面图),反映出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护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正常支护等情况。

第四节 矿压观测

1、确定矿压观测内容。应包括日常支柱(架)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

2、描述矿压观测方法,说明工作面和巷道中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选型和安设位置,观测方式、观测时段。

第四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运输

1、确定运输、装载、转载方式、选择运输设备。 2、描述运输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推移方式。 3、描述运煤路线和辅助运输路线。 4、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描述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的安设位置和质量要求。 2、进行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各煤矿企业规定的“通防实施细则”计算或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的温度、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风速等因素分别进行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进行风速验算,满足要求时,该最大值即是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一)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一般情况下采用下列公式: Q=100(67)qk

式中 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67)——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按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取100计算或按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取67计算;

q——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m3/min;

k——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它是各个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其平均值之比,须在各个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至少进行5昼夜的观测,得出5个比值,取其最大值。通常机采工作面k=1.2~1.6,炮采工作面k=1.4~2.0,水采工作面k>2。

高瓦斯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应根据瓦斯抽放后的实际情况计算,具体为

Q=100qk(1-K抽放率)

式中 K抽放率——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放率,%。 (二)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υS

Q=60 υSK(放顶煤工作面)

式中 υ——工作面平均风速,可选取空气温度与风流对应表中(表4)的相关数值,m/s;

S——工作面的平均断面面积,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断面积的平均值计算,m2;

K——综放工作面支架断面及工作面长短的风量调整系数,可从表5中选取。

表4: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与风速对应表

注:有降温措施的工作面按降温后的温度计算。 表5 :采煤工作面长度风量调整系数表

(三)按工作面每班最多人数计算: Q=4n

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四)按炸药用量计算: Q=25A

式中 A——采煤工作面一次的最大炸药用量,kg。 (五)按风速计算:

1、按最低风速计算,工作面的最小风量 Q>15S

式中 S——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面积,m2。 2、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大风量 Q

式中 S——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面积,m2。 (六)根据上述计算,确定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1、如果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需采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时,应按其中一个工作面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

2、确定通风路线,描述风流从采区进风巷经工作面到采区回风巷的路线。

3、如果工作面温度超限,必须进行专门降温制冷设计。 4、采用水力采煤时,其采煤点的供风可以参考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有关风量计算方法和局部通风机选择、安装方法进行设计。

5、防治瓦斯应包括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

(一)明确瓦斯检查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每班检查次数、检查汇报签字规定,以及瓦斯超限处理、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二)明确瓦斯监测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监测设施(设备)的设置地点、断电瓦斯浓度、复电瓦斯浓度、断电范围,以及瓦斯报警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6、采用瓦斯抽放(排放)系统时,还应说明瓦斯抽放(排放)路线。

7、确定综合防尘系统,描述防尘供水管路系统,防尘方式,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等内容。

(一)明确防尘供水系统,应包括防尘供水管路系统设置、供水参数、防尘设施设置位置等内容。

(二)明确防尘方式,应包括工作面综合降尘的各类方式(煤层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煤洒水,个体防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净化水幕和冲刷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等方式)。

(三)明确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包括隔爆设施的设置、水量、管理等要求。

8、明确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所选用的消防管路系统及措施。 (一)描述回采期间选用的综合防灭火方式(注浆、注氮、阻化剂、凝胶、均压等),并确定相关的工艺和参数。

(二)确定监测系统,描述监测系统安设、传感器的设置地点、监测要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报制度,以及气体超限撤人等内容。

(三)明确特殊时期的防灭火要求,包括工作面临近结束、停止正常生产,以及其他以外情况下的防灭火规定。

9、绘制通风系统相关图纸。通风系统图、瓦斯抽放(排放)系统图、防尘系统图、注浆系统图、注氮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等图纸,可以合并绘制或分单项绘制。 第三节 排水系统

1、根据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选择排水设备和排水系统。 2、明确排水路线。 3、绘制排水系统示意图。

第四节 供电系统

1、进行供电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一)选择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电气设备,计算电力负荷。 (二)进行电缆选型计算和电气保护整定计算。

2、绘制供电系统示意图。应明确供、用电设备情况,电缆种类、长度、断面和“三大保护”等情况。 第五节 通信照明

1、描述工作面与车场、变电所、调度室等要害场所(部门)直接联系的通信设施、电话位置等。

2、描述工作面、转载点等主要场所的照明系统设置情况。绘制通信、照明系统示意图。

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

1、描述作业方式。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各工序,尽量做到平行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

2、描述劳动组织方式,说明劳动力配备情况,编制劳动组织表。 第二节 作业循环

绘制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填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应明确相关的安全、生产、经济等指

标。可以参考表6的方式、内容编制。

表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六章 煤质管理

1、描述煤质指标。 2、叙述提高煤质的措施。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有针对性地叙述与本工作面相关的安全制度及需要特别强调的措施。

2、叙述交接班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有关规定。 第二节 顶板

1、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支护质量要求。

2、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冒顶、煤壁片帮的处理方法、措施。

3、描述所用支护材料的质量要求。

4、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支柱(架)初撑力的要求。 5、描述工作面应采取的防倒柱措施。

6、描述运输巷、回风巷加强支护的方式、要求。 7、 明确工作面注液枪的设置、使用要求。 8、描述运输巷、回风巷支架的回撤方法和要求。 9、描述回柱放顶的安全措施。

10、描述其他顶板控制(如采空区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 防治水

1、描述工作面防治水的重点区域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区域。

2、描述排水路线、管路发生堵塞、故障情况下的停止作业、撤

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报告矿调度室的应急措施。

3、描述工作面或其他地点有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及采取的措施等。

4、描述其他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节 爆破

1、描述爆破作业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以及相互监督的方式。

2、描述爆破器材领退、使用等安全措施。

3、明确严格按照炮眼布置设计要求打眼,并说明打眼前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

4、明确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封泥,并坚持使用水炮泥的规定。 5、描述工作面设备、支柱等防止炮崩的措施。

6、描述爆破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具体检查方法,以及严禁裸露爆破(放糊炮、明炮)和短母线爆破的具体规定。

7、描述什么情况下不准爆破的具体规定。 8、描述其他爆破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描述工作面通风路线发生进、回风不畅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描述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尘措施及要求。

3、描述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灭火措施及要求。说明发生高温点、发现指标气体等发火征兆时的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4、描述在注氮、注浆、洒阻化剂等防火操作时的安全措施。

5、描述在工作面区域内的安全监控及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节 运输

6、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的运输设备依次启动、停止的措施和联络方式。

7、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的运输、转载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停机的措施。

8、描述使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设备时的安全措施。 9、描述要专人操作运输、转载、破碎设备,并禁止人员随意跨越的措施。

10、描述发生大块煤炭(矸石)卡住运输、转载、破碎设备以及溜煤眼上口的处理方式和安全措施。

11、描述辅助运输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2、描述其他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节 机电

1、描述工作面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液压支架等机电设备的安装固定、使用、移动、维修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2、明确机电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实行专职制、设备维护实行岗位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停送电等制度。

3、描述乳化液泵站、管路等管理措施。

4、描述移动变电站和乳化液泵站的移动、固定方式和安全措施。

5、描述油脂管理的要求。

6、描述机电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

7、描述其他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节 其他

1、描述工作面工业卫生、文明生产方面的内容要求。

2、描述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1、制定发生顶板事故,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的应急措施。

2、确定发生灾害时的自救方式、组织抢救方法和安全撤离路线。

3、绘制工作面避路线示意图。

第三章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

第一部分 编制概要

(1)每一个工作面,在开工前,按照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进行施工。

(2)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3)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①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

②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平面图、剖面图。

③巷道开口大样图、巷道支护断面图、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④掘进机截割顺序图、设备布置示意图,供电系统示意图。

⑤炮眼布置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装药结构示意图等。

⑥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防尘系统示意图。 ⑦抽放瓦斯系统、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

⑧避灾路线示意图。

(4)巷道布置应因地制宜,以安全、经济为原则。

(5)掘进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6)《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只需在作业规

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7)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求。

①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②编写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编制前,编写人员必须先到现场勘察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掌握现场施工条件;要使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规定。

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突然遇到地质构造,过较大的断层、褶曲构造、老空,瓦斯异常、透水等;遇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冒顶区,应力集中区;施工过程中遇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地层;在火区附近、注浆采区下分层威胁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方式发生变化,与作业规程不符;作业规程有关规定不具体或未包括的内容;其他可能受到危害或威胁的施工现场。

④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编制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工艺、工序安排等;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生产系统与原规程不同的,在措施中说明;工程的规格尺寸等,要有附图;其他与措施有关的内容。

(8)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①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

②工序安排,在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

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 m前,只准从一个掘进工作面向前贯通,另一个工作面必须停止作业等。

③工作面加强顶板支护的支护方式。

④贯通前长探短掘,明确探眼的位置、角度、深度、数量,附三视图。

⑤制定爆破制度,设定警戒位置,对有关设施采取保护措施。⑥水、火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检查和处理办法。

⑦贯通前通风,贯通后调风的方法,附贯通前后通风示意图。⑧有水患的巷道贯通,制定探水、放水、排水的办法。

(9)预防瓦斯突出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①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②防突措施的选定。

③注水措施技术参数。

④预测指标和临界值的选定。

⑤预测方法。

⑥操作要求。

⑦安全防护措施及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

(10)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

①地质条件围岩有较大变化。

②改变了原巷道规格和支护形式。

③改变了原施工工艺和主要工序安排。

④原作业规程与现场情况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 规程编制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概述

(1)巷道名称、位置与煤(岩)层、相邻巷道的关系,巷道的用途、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等。

(2)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3)按比例绘制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 编写依据

(1)经过审批的设计及其批准时间等。

(2)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提交批准时间和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规定。

(3)说明有关矿压观测资料。

(4)其他技术规定。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2)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3)分析老空区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1)叙述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f),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征分析。

(2)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

(3)其他煤(岩)层技术特征分析。

(4)按比例绘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5)根据相关参考规定对围岩进行分类。

第三节 地质构造

(1)描述巷道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导水性及其控制程度等参数。

(2)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煤(岩)层或应力集中区掘进,对施工的影响,应有技术分析。

(3)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使用经定期验证的地质资料。

(4)按比例绘制地质平面图、剖面图。按比例绘制瓦斯地质图。

(5)根据普氏岩分类法对围岩进行分类。

第四节 水文地质

(1)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2)分析巷道区域的图纸资料,分析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3)分析第四纪砂砾层水、承压水等的水量、水压及其与工程的距离和关系,进行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

(4)积水区域附近掘进巷道,应在掘进工程平面图上标出其“三线”(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

(5)根据隔水层安全厚度、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参考公式,确定相关参数。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描述巷道布置:层位、水平标高、断面、工程量、坡度、中腰线、开口的位置、方位角等。

(2)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计算。

(3)突出矿井巷道布置原则:充分利用保护层,避开地质破碎带,避开应力集中区,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等。

(4)巷道开口施工:开口方法和步骤,开口前的准备工作,开口附近的支护加固,一次成巷、支护方式等。

(5)巷道施工顺序:巷道为分段定向施工时,逐段说明巷道中线方向、坡度、各段长度、与煤层的相对位置等。

(6)特殊地点的施工:如车场、硐室、溜煤眼、交叉点、绞车房等,该巷道与其顶部或底部老巷道的岩层厚度,要将其空间位置、坡度和特殊要求描述清楚。特殊工程应按设计要求绘制大样图,标出开口的位置、转变点、起坡点,平、竖曲线等计算数据。

(7)按比例绘制巷道剖面图,按比例绘制开口大样图。

(8)根据巷道断面形状及其适用条件确定最优巷道。

第二节 矿压观测

(1)观测对象:矿压显现明显、跨度大的巷道,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岩层中的巷道,破碎带的巷道,“三软”(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及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的巷道,不支护巷道,各类支护巷道等。

(2)观测内容:顶底板活动规律分析;不支护巷道表面位移量观测,支护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及两帮变形相对移近量监测,支护质量动态监测,锚杆锚索锚固力检测等。

(3)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选型、安设位置,矿压观测方式、观测时段等。根据掘进巷道顶板压力显现状况,安设顶板离层仪、锚杆压力指示仪等,对锚杆受力及围岩位移进行适时观测。

(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与支护设计不符时,应重新计算,改进设计。

第三节 支护设计

(1)根据巷道围岩性质,矿压观测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巷道支护形式,选择支护参数等。

(2)巷道支护设计,可采用以下办法。

①解析法:根据巷道围岩的物理学性质、坚固程度、地压作用方向及大小,巷道的不同用途、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方式与参数。

②工程类比法:参照煤炭系统总结的经验,根据本煤矿或邻矿同

煤(岩)层矿压观测资料、支护方式与参数和经验公式进行设计。

③围岩松动圈分类法:根据巷道围岩松动圈分类及锚喷支护建议进行支护设计。

(3)巷道临时支护的方式:明确临时支护的方式,确定工作面与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间的最小和最大距离。

(4)坚硬稳定的煤、岩层中巷道不设支护的条件和要求:

①巷道开凿后,岩体不发生明显的变形和位移。

②巷道在整体均匀的岩层中,无冲击地压危险。

③煤和半煤岩巷道中,煤层无自然发火危险。

④岩体位移测定自然稳定,或有相邻矿井同类地质条件不设支护的巷道为依据。

⑤制定不设支护的安全措施。

(5)复合顶板、软岩巷道或特殊地点需锚索时,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锚索长度及布置方式。

(6)位于软岩中的巷道和受动压影响的巷道,采用柔性或可缩性支护形式,有底鼓的应明确防治办法。

(7)按比例绘制巷道支护平面图、断面图。按比例绘制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8)根据巷道支护分类规定确定巷道主要支护型式参考表、确定支护设计或锚喷支护参数。

第四节 支护工艺

(1)各类支护工艺及要求。

①锚杆及联合支护。

Ⅰ锚杆(锚网、锚索)的材质、规格、间排距、。安装(包括药卷的种类、数量及使用要求)、锚固力等要求。

Ⅱ锚杆的孔位、孔深和孔径应与锚杆类型、长度、直径相匹配等要求。

Ⅲ锚网的铺设与锚杆或其他锚固装置连接牢固等要求。

Ⅳ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等要求

Ⅴ喷射材料(水泥标号,速凝剂型号,砂子、石子的颗粒等),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计算出配比,混合料的搅拌、速凝剂用量、喷射工艺等。

Ⅵ喷射混泥土的风压、水压、温度等。

Ⅶ对粉尘浓度及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规定等。

Ⅷ巷道涌水的处理方式。

Ⅸ备用材料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Ⅹ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②支架支护

Ⅰ钢混支架:钢件和钢筋混凝土加工件的品种、制造形状、规格尺寸、强度、配件、背板、充填材料的规格、质量等要求。

Ⅱ金属支架:支架必须构件齐全,撑杆(拉杆)、垫板、背板的规格,支架的顶部、两帮背紧、背牢、充满填实,安设方式等要分别要求,可缩性支架可缩量应与围岩的变形相适应。

Ⅲ备用支架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Ⅳ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③砌碹支护

Ⅰ预制混凝土块、料石等规格。砌体厚度、基础槽深度、砂浆配比、强度设计、砌体壁后充填质量、砌体灰缝质量等。

Ⅱ碹台的架设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结构尺寸、喧台的间距、倾斜巷道迎山角度、支设方法、固定方式、脚手架设置等。

Ⅲ筑碹体操作工艺、砌体顺序、一次砌体长度、砌体壁后充填材料的选择、高冒区的处理方式等。

Ⅳ备用砌拱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Ⅴ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2)各支护工序的安排及要求。

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方法

(1)确定巷道施工方法。

(2)巷道开工工方法;从支设巷道开口临时棚开始,到支上固定棚为止,工顺序作必要的描述。

(3)特殊条件下的工方法如:

Ⅰ石门揭开煤层时的施工方法:放震动炮、打超前钻排放瓦斯等。 Ⅱ硐室的工方法:交叉点位于Ⅰ类、Ⅱ类围岩宜采用全断面工法,位于Ⅲ、Ⅳ类围岩中的宜用分层施工法。

Ⅲ交岔点的工方法:位于Ⅰ、Ⅱ类围岩宜用全断面工法、位于Ⅲ、Ⅳ类围岩宜用分部工法,位于V类宜用导硐工法。

Ⅳ倾斜巷道的工方法:支架应有迎山角、支架防倒采用上、下撑拉杆,增设防滑、防跑车装置,掘进、扒装机械固定等。

第二节 凿岩方式

(1)确定凿煤(岩)方式。

(2)机械作业方式,截割顺序等。

(3)炮掘施工工序安排,工艺流程等。

(4)描述全岩巷、半煤岩巷、煤巷掘进施工,不同的钻爆、扒装、运输方式等。

(5)不同施工方式的机具、钻具、供电、照明、湿式凿岩(煤)、通风、设备布置方式等。

(6)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倾向的巷道掘进,采取先抽后掘的施工方式等。

(7)对掘、斜交、正交巷道时,必须有准确的实测图;当两个巷道接近时、斜巷与上部巷遭贯通时的施工方式等。

(8)绘制设备布置示意图。绘制掘进机截割顺序图。

第三节 爆破作业

(1)爆破条件:巷道断面、顶板,通风方式、瓦斯含量,掏槽方式,周边眼与设计轮廓线关系,循环进度,炸药的种类,雷管的型号,炮眼利用率,炸药、雷管消耗量等。

(2)掘进采用锚喷支护钻爆法施工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Ⅰ炮眼的深度为1.8~3.5 m。

Ⅱ周边炮眼的间距为350 ~ 600 mm。

Ⅲ周边炮眼的密集系数为0.5 ~1.0。

Ⅳ周边炮眼的药卷直径为20 ~25 mm。

(3)爆破说明表:炮眼的名称、眼距、角度、深度、数量,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结构、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起爆方式、爆破顺序等数据。

(4)炮眼布置图:标明巷道岩石的厚度,断面形状、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方向、角度,炮眼编号等参数。

(5)在有瓦斯或有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爆破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注明采取的安全措旋。具体说明光面爆破作业采取的措施等。

(6)绘制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绘制装药结构示意图。

第四节 装载与运输

(1)确定装载与运输方式。

(2)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运输距离等。

(3)煤、矸、材料、设备等的运输方式。

(4)人员进、出工作面与物料运输安全隔离方式及要求。

(5)耙装机固定、防滑、防出槽、机身照明方式,耙装机与掘进工作面的最大和最小的允许距离等。

(6)小绞车及回头轮的安装、固定方式等。

(7)装载与运输各工序安排,与其他工序协调等。

(8)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五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1)风筒、风管、水管、缆线等吊挂方式与工作面保持间距等。

(2)敷设轨道的型号,中心线距、轨距、轨枕等参数,临时轨道、永久轨道、道岔、调车场质量要求等。

第六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

列表说明所需设备、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等。

第五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通风

(1)选择通风方式、通风设备、设施。

①采用压入式、抽出式通风方式。

②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

③高瓦斯区域、瓦斯抽放对通风的特殊要求。

④局部通风机、压风机、配套通风设施及防尘、隔爆、监测设施的安装位置等。

⑤风筒选择、敷设方式。

(2)说明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装设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风电、瓦斯电闭锁)设施,装备“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的功能。低瓦斯矿井局部通风机采用装有选择性电保护装置的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采用风电、瓦斯电闭

锁的方式等。

(3)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各煤矿企业制定的“一通三防”规定或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因素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最大值。

①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100qk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的换算值;

q——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应根据实际观测的结果确定(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之比)。通常,机掘工作面k=1.5 ~ 2;炮掘工作面志=1.8~2.0。

低瓦斯高二氧化碳矿井还必须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可参照按瓦斯涌出量的计算方法。

②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Q25A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25——每千克炸药爆炸不低于25 m3的配风量;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用量,kg。

③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Q4n

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④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计算。

QQ局Ikf

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额定风量,m3/min;

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

kf ——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一般取

1.2~1.3,进风巷中无瓦斯涌出时取1.2,有瓦斯涌出时取1.3。Q大于或等于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与风筒实际漏风量之和,需实测而定。

(4)根据上述计算的工作面需要风量要求,进行局部通风机、风筒规格选型。

①局部通风机风量的确定。

QfQJ60C

式中 Qf——局部通风机风量,m3/s;

QJ——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ΦC——风筒的有效风量率,(%)。

风筒有效风量率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Ⅰ有效风量率(ΦC。这是指风筒送往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与局部通

风机吸风量之比的百分数。

CQaQf100%

式中 ΦC——有效风量率,(%);

Qa——风筒送往掘进工作面的实际风量,m3/min;

Φ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Ⅱ漏风率(L1)。这是指风筒的漏风量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之比的

百分数。

L1Q1Qf100%

式中 L1——漏风率,(%);

Q1——整列风筒的总漏风量,m3/min;

Φ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②局部通风机风压的确定。

局部通风机压人式通风时的工作全压为:

hftRQhv

Q

hv2 QfQa 1D4Qa2

式中 hft ——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

R——风筒风阻,N•s2/m4;

Q——风筒平均风量,m3/min;

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Qa——风筒出口风量,m3/min。

hv ——风筒出口动压;

D4——风筒出口直径,m。

③局部通风机选型。

压入式通风时需计算局部通风机全压工作风阻Rft:

Rhft

ftQ2

a

式中 R2

ft ——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N•s/m4;

hft ——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

Q3

a——风筒出口风量,m/min。

抽出式通风时,需计算局部通风机全压工作风阻Rfs:RfshfthfvQ2 f

12

h2Q

t

fv S

0

式中 Rfs ——局部通风机静压工作风阻,N•s2/m4;

hft ——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

hfv ——局部通风动压,Pa;

ρ ——空气密度,kg/m3;

Qf——局部通风吸风量,m3/min;

S0——局部通风机出风口断面积,m2。

(5)掘进工作面风量验算。

①按最低风速验算。

Ⅰ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岩(单位:m3/min)。

Q岩9S岩

式中 9 ——按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数;

S岩 ——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

Ⅱ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煤(单位:m3/min)。

Q煤15S煤

式中 15 ——按煤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数;

S煤 ——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

②按最高风速验算。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高风量Q(单位:m3/min)。

Q240S

式中 240 ——按掘进工作面最高风速4 m/s的换算系数;

S ——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

③按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验算,见下表。

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

④按有害气体的浓度验算。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p瓦

Q掘1%

式中 Q掘 ——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p瓦 ——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6)掘进工作面风量经验算必须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如果有

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条件要求,需重新对局部通风机选型。

(7)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地点,全风压风量要大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还应保证局部通风机吸人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的最低风速,全岩巷道不得低于0.15 m/s,煤巷和半煤岩巷不得低于0.25 m/s的要求等。

(8)绘制通风系统示意图。

(9)根据常用局部通风机吸风量参考表、柔性风筒有效风量率及漏风率参考表、胶皮风筒摩擦阻力系数表、局部通风机与风筒配套选用参考表及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参考表确定需要的相差参数。

第二节 压风

(1)确定掘进工作面风源,压风方式。

(2)移动压风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管路长度、管径、风压、安装位置、敷设路线等。

①空气压缩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耗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QnKq

式中 Q——总耗风量,m3/min;

α——管路漏风系数;

β——风动机械磨损消耗风量增加的系数,宜为1.10 ~ 1.15; γ——高原修正系数,海拔每增加100 m,系数增加1%;

n——同型号风动机具使用数量,台;

K——凿岩机、风镐同时使用系数;


相关内容

  • 20**年法律法规清单
    即将实施的AQ通用类AQ其他类AQ 石油行业类AQ化工类AQ金属非金属矿山类AQ烟花爆竹类AQ煤矿类AQ2015年9月1日实施的AQ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AQ 3051-2015 液氯钢瓶充装自动化控 ...
  • 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指南
    安全生产执法大全 第一章 略 第二章 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通用内容及方法 第一节 企业领导依法履职 企业领导依法履职主要的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的情况.主要负责人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指挥权.决策权的人,如: *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 ...
  •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一.采掘作业规程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相关规定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制.井下巷道维修.排放瓦斯.风电焊.处理堵仓.临时放炮等临时作业,必须编制<安全措施>.试验.试用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 ...
  •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辉县市龙田煤业有限公司程村矿井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程村矿井技术科 2016年10月 辉县市龙田煤业有限公司程村矿井 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1.总则 1.1 为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技术管理,科学组织和管理生产.推进全矿井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
  • 煤矿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
    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 二〇一三年六月 前 言 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部分,也是矿井安全的基础工作.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地测和防治水工作最终成果量和质的规范化要求.其目的是在本专业的业务范围内,确保煤矿生 ...
  • 20XX年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制度
    **** 煤 矿 关于印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通知 各工区.机关各科室: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 ...
  • 20**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王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6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我矿所属各科室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矿所属各专业队组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在我矿范围内夯实安全基础,提高职工素质,强化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进一步强化广大 ...
  •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旬邑县留石村煤矿 二〇一一年一月一日 旬邑县留石村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保证安全生产,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防 ...
  • (最新)煤矿项目部岗位责任制度
    项目部经理岗位责任制 1.在处长的领导下,对项目部行政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负全面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命令和决议,并检查落实,负责召开项目部各项会议: 3.坚持安全生产方针,严格督促各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