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红楼梦 - 范文中心

我眼中的红楼梦

01/02

我眼中的红楼梦

学号:1120110251 姓名:李迎迎 班级:11中文转本师三班

一、红楼梦中的浪漫情怀

红楼梦写尽女儿。我常常捧着这本奇书,向往不已。曹雪芹构想的大观园,堪称是浪漫到底的场所。老实说,我对于这些浪漫的细节关注,超越了对二玉爱情的关注度。因为宝玉深爱黛玉,一方面书里给了木石前缘的解释,一方面惟有黛玉能够不说“混帐话”,绕开求功名之类主流价值观,而关注人的本性和本真——这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想法其实是惊天动地的——老实说,那个男人喜欢自己的女朋友每天象个卫道士,唧唧咕咕的重复要考功名啊,读书啊,上进啊之类之类的话呢,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力,这个权力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只要不伤害到别人,这便是好的,值得提倡的。黛玉在书里两百多年前的中国就有这种思想,这真的太可贵了。——但是黛玉其实更适合做红颜知己,因为她无伤大雅幽默的刻薄,因为她的才华和真诚。虽然二玉的爱情,那种甜蜜的小折磨,忧伤的小喜悦,读来让人有一种很高级的感觉,(若不明白这句话,看看后面的伪续便知,我实在不明白续书里怎么黛玉突然会抚琴了,虽然会抚琴,那种飘渺感却全然没有了,完全破坏了前面那种对黛玉风流婉转的想象,真真败笔!看到想撕书)但是书里又让人觉得更高级的地方,便是那些烂漫情怀。比如黛玉逗鹦鹉的那一段,比如吃螃蟹,比如拢翠庵寻梅,还有那些酒令,诗社,节日的举办——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看续书的时候,那么索然无味,后来重新读,方知道曹雪芹说字字都是血泪并非夸张,因为每一段每一句,撇开对后面的映射不谈,都有一些情怀在其中,那种对美感的无限追求始终侵染着前面的八十回。到了八十一回,有一个四美钓鱼的场景,高下立现。听说竟然还有一些同志认为续书好与原著的。

我非常讨厌续书中宝玉中了举人,才去出家这一段。而且续书中,宝玉突然通了,整日对人冷冷的,这种写法,实在是俗不可耐。袭人一直很受诟病,续书中用了很刻薄的字眼写她想求一死却没死成的过程,但其实袭人很好,只是比较正统和自以为是。但他爱宝玉的方式其实是现在很多男士孜孜不倦找寻的——温柔体贴,而且崇拜着对方。晴雯怎么说呢,也能担的上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一句,她漂亮,而且知道自己漂亮,直率,可是真的太天真了,大概她以为宝玉是万能的。

黛玉的浪漫是骨子里的,自然而然的浪漫,她就是为了浪漫而来到人世,所以我不相信黛玉会死的那么不堪——绝食。薛宝钗太冷了,大概是吃冷香丸吃的,她那种风度,那种对人的不偏不倚,好似贴着面具,她对颦儿读西厢记的那番教导情真意切之至,然而在扑蝶的时候却暗地里陷害一下,虽然处于无心,但在关键的时候只求自保是肯定的,所以说她“任是无情也动人”,动人之处大概是她的才华和克己。湘云那种性格,实在是太讨人喜爱了,大大咧咧又才华横溢,书中写她猿臂蜂腰,是神来之笔,只有她才会醉眠芍药茵。妙玉的判词是世难容,邢岫烟说他为权势不容什么的,还说她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可见妙玉是个很奇特的人,但是很多人猜测妙玉爱上宝玉,我觉得不会,她的心里应该是当宝玉为知己,她如果爱上宝玉就不奇特了。续书里写她跟宝玉说了句话,回来就心里脸红心跳,简直是胡扯。判词里说她风尘肮脏违心愿,周汝昌说肮脏二字在当时是刚直不阿的意思,以为正解。脂砚斋批语里说:他日瓜州渡口,各示劝惩„„我宁愿相信她最后牺牲了自己,保全了他人。

二、红楼梦的残缺之美

《红楼梦》的美在于它源于以前的那些小说,最终经过曹公的凝练升华后高于原来的那些小说,无论从文学上,思想上,都是精品。而那让我们心痛的后四十回,宛然和维纳斯被砍去的双臂一样。

后四十回的缺失,没有影响《红楼梦》的美,正如维纳斯没有了双臂更显魅力一样,而这,正是让我们着迷的地方——残缺也是一种美。

四、研究红楼梦不应该“盲人摸象”。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如果我的看法是一种可能的话,就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研究红楼梦,再把他们综合起来看。最终才可能得出一个较全面的看法。

每一个角度看到的都只是《红楼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如果都认为自己的就完完全全就是对的,别人的都是胡说八道。那就恰恰就印证了曹公的那句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谁都以为自己解了其中味,但实际上谁也没能真正解得其中味。


相关内容

  • 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对联赏读
    红楼梦第五回中的对联赏读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个房间是专为宝玉睡中觉收拾下的,中间挂着"燃藜图",讲激励少年好学上进的故事,图中人物最终飞黄腾达,当了大官.这幅对联当然不仅催人上进, ...
  • 传神文笔足千秋
    <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贾府主要人物就出现了十余人之多,而曹雪芹用变化多端的手法,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以环境衬托暗示,或以衣饰精刻细雕,或用比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动,或取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在人物描写.性 ...
  • 古代服饰--红楼梦里的洋绉裙
    绉裙是古代衣裳的一种. 清卫杰<蚕桑萃编>卷七:即湖绉,经纬用纯生丝,织成后下机,再为炼染. <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禅衣注:纱毂,纺丝而织之也,轻者为纱,绉者为縠. 绉似罗而疏,似纱而密. 由于经纬丝线捻向不同,产生 ...
  • 林黛玉未劝贾宝玉考取功名初探
    摘 要:高鹗续书对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描写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宝黛爱恋的前世今生.黛玉的诗意人生及作者的创作主旨,探析林黛玉未劝贾宝玉未考取功名的原因,为读者释读林黛玉的诗意人生和<红楼梦>木石前盟的理想情怀,以及勘问曹雪芹的人生价 ...
  • 从_宝玉挨打_看_红楼梦_的细节描写艺术
    "宝玉挨打"从看<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艺术 叶志新 (广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8) 摘要:<红楼梦>里的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它能于 "小中见大"," ...
  • 由电影[梅兰芳]看开来
    摘要:本文由电影<梅兰芳>引出,通过对电影的介绍分析,论述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以及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真实和不真实的缘由,艺术中"真实"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梅兰芳: 生活真实:艺术真实: 又去看了陈凯歌执导的 ...
  • 刘姥姥照出了人世间的情义冷暖-今日头条
    引言:刘姥姥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世间的情义冷暖 今天我们谈刘姥姥,哪还敢嘲笑她老人家,只觉得刘姥姥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世间的冷暖情怀.假若<红楼梦>中没有刘姥姥这个角色,作品就会黯然失色很多.我想作者并不是想逗乐每一位读者,而 ...
  • 试论_红楼梦_的叙事思维模式_张同胜
    试论<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 张同胜红 楼 梦 学 刊 二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的叙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典型的零思维模式:"弄引法"或"由远及近.由小至大"的叙事手法零 七体现了类 ...
  • 自考"美学"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在德 ...
  • 高二作文:书香犹在,人面不知何处
    高二作文:书香犹在,人面不知何处 高二作文:书香犹在,人面不知何处 高二(10)袁伟 我是多么想回到从前,那个自由自在的时候,但是现在已经做不到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把我们推向死亡. 从三年级开始,刚认识几个字,我便在妈妈的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