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_红楼梦_的叙事思维模式_张同胜 - 范文中心

试论_红楼梦_的叙事思维模式_张同胜

03/24

试论《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

张同胜红

二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的叙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典型的零思维模式:“弄引法”或“由远及近、由小至大”的叙事手法零

七体现了类推的思维模式,总纲式的预述体现了重整体的思维年模式,正反叙事逻辑体现了阴阳的思维模式,“缀段式”意合第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形象思维的模式。一辑关键词:红楼梦叙事思维模式

《红楼梦》叙事的研究,可谓荦荦大观。据高淮生、李春强《十年来〈红楼梦〉叙事学研究述评》所作的统计,截止到2004年,关于《红楼梦》叙事学研究的文章就不少于90篇了;不过,主要集中在叙述者、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手法、语言对话等方面①,对于《红楼梦》所反映的叙事思维模式的探讨,却几乎没有涉及。

“语篇组织规律与其特定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语篇组织结构”②,这就是说,叙事结构决定于思维模式。另外,《红楼梦》的叙事手法也与思维模式密切相关。《红楼梦》第一回甲戌眉批说:296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

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

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这些叙事手法都反映了思维模式的民族性。通过对《红楼梦》叙事手法和叙事结构的分析来探讨《红楼梦》所反映的叙事思维模式不无意义。

一、“弄引法”叙事与类推的思维模式

“弄引法”是借用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评点中的术语,金圣叹对“弄引法”的具体界定是“谓有一段大文字,不好突然便起,且先作一段小文字在前引之”。金圣叹对《水浒传》“楔子”的认识庶几近之。金圣叹说:“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

“弄引法”叙事就是类推思维模式在文学上的产物。类推思维可以追溯到《周易》,由阴阳类推到天地、君臣、夫妇、尊卑等等。《礼》云:“鲁人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庄子》有云:“始于青萍之末,盛于土囊之口。”它们都是类推思维的产物。中国这一类推的思维方式在文学上的体现,可以说比比皆是,例如《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小说的叙事也是这样。宋元话本小说开头的“入话”就是一个典型。在每个正文中的故事开始之前,都有一个与主要讲的故事相似或相反的小故事。这是典型的“弄引法”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手法往往是不直接大落墨于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而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

金圣叹在金评本中说,《水浒传》中为了写杨志押送生辰纲,先写杨志和索超比武;写杨志和索超比武,先写杨志与索超的徒弟周谨比武,如此等等都是“弄引法”的叙事。杨志试论红楼梦学刊

297《》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

与索超比武,固然“绚烂纵横”,按照金圣叹的分析,乃是“闲笔”,目的是为了写梁中书提拔杨志,写提拔杨志是为了写杨志押送生辰纲。

尽管脂砚斋的真实身份现在尚不能确定,但脂评本系统《石头记》中的许多批语,对于《红楼梦》叙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则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脂评是《红楼梦》的有机构成部分。

红《红楼梦》欲要演说荣国府,先从葫芦庙叙起,甄士隐一楼段小荣枯引出贾府一段大荣枯。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甲戌脂评说:“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学

刊在冷子兴一人,即俗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也。其演说荣

府一篇者,盖因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一叙出,尽一二回二不能得明,则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子兴一人,略出其文,使阅零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零

七染,则耀然于心中眼中矣。此即画家三染法也。”脂评又说:年“未写荣府正人,先写外戚,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也。若使第先叙出荣府,然后一一叙及外戚,又一一至朋友、至奴仆,其一辑死板拮据之笔,岂作十二钗人手中之物也?今先写外戚者,正

是写荣国一府也。故又怕闲文赘累,开笔即写贾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荣府之速也。”

小说欲写王熙凤正传,先从刘姥姥着手。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甲戌脂评:“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一进荣府一回,曲折顿挫,笔如游龙,且将豪华举止令观者已得大概,想作者应是心花欲开之候。借刘妪入阿凤正文,‘送宫花’写‘金玉初聚’为引,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

《红楼梦》欲要演说宝黛二人的爱情绝唱,先从冯渊和甄英莲的悲剧叙起,以他们的小悲欢引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298

大悲欢来。如此等等。《红楼梦》这一“弄引法”的叙事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就是类推的思维模式。

不仅《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体现了这种“类推”的思维模式,而且在主要人物的出场上也是如此,正如《红楼梦》第十六回甲戌回前总评中说的“所谓自小至大,譬如登高必自卑之意”。《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出场,先从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甄英莲即香菱写起,而不是先从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写起;《水浒传》先从地煞之首朱武写起,却不从天罡星魁宋江写起,金圣叹评点认为这是“逆天而行”,显然是牵强附会,他忽视了中国传统的类推思维模式对小说叙事的影响。

“由小至大”、“由远及近”、“由次要到主要”的叙事手法,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更说明了类推思维模式的普遍性。试论

楼梦

式红楼梦学刊《二、预述与整体思维模式中国人思维注重整体性,强调天人合一、生命体验和灵感顿悟,行文是意合法;西方人注重分析性,主张主客二分、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行文是形合法。傅雷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

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

③唯恐不周。”》

对于这一点,在中西翻译的比较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从切题方面看,中国人说话、写文章往往表现出把思想发散还要收拢回来,落到原来的起点上,它们在谈论某一问题时,不是采取直线式或直接切题的作法,总有一个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体现注

④重整体的思想”。

299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总纲,把握了它对理解整部小说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在第五回中都以判词谶语的形式预先叙述了,甲戌眉批说:“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想前人断不肯煽惑愚迷,即有此说,亦非常人供谈之物。此回悉借其法,为众女子数运之机。无可以供茶酒之物,亦无干涉政事,真奇想奇笔。”无论是《推背图》,还

红是写着金陵十二钗命运定数的判词,它们都体现着中国人重楼整体思维的特点。

梦荣府的历史和概貌经过冷子兴的演说,读者心中便有学

刊“一荣府隐隐在心”。作者“先让我们从冷子兴口中得知宁、

荣两府世系大概,心中才会约略有个底儿,然后再分别借黛二玉进府时的观察、宝钗进府后的往来,使宁、荣两府如在观者零目前”⑤。这就是重整体性思维在叙事上的体现。零

七再如,贾雨村游览智通寺,走进去,“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年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第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一辑甲戌眉批批道:“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

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又说“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景;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这也是预述手法。智通寺对于老和尚的叙事,预示了以后贾宝玉等人的结局,让读者先有一个有头有尾的了解。这也说明了脂评的价值。如果没有脂评,一般读者很难有如此的视角。

诗词灯谜等的预述也是整体思维模式的产物。《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对于每个人制作的灯谜都暗含着他们个人的身世结局,在叙事上可谓是用心良苦。例如贾迎春制作的灯谜的谜底是“算盘”,预示着她以后婚姻生活的不幸;贾探春制作的灯谜的谜底是“风筝”,暗寓300

着她以后的远嫁等等。

整体思维模式不仅体现在《红楼梦》的叙事行文之中,而且还体现在对它的诠释解读之中,“在明清之际的评点家眼里,文本解读要从全篇构架入手,篇中的‘大起大结’、

⑥。‘大照应’、‘大关锁’、‘极大章法’都应条分缕析”

由此可见,《红楼梦》的叙事以及《红楼梦》的评点,都体现了重整体的思维模式。

三、正反叙事与阴阳思维模式

中国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曾经说过,写小说就是一正一反的叙事。《红楼梦》中也不乏“一正一反”的叙事,它体现了《周易》的阴阳思维模式。《红楼梦》的“章法最基本形式

,具体范畴有“聚-散”、“动-静”、和基本形态是一开一合”

、“虚-实”、“主-宾”、“繁-简”、“气-势”等等。⑦“冷-暖”

以“冷热相照”举例来说吧,小说第十六回,贾元春晋封,宁、荣两府“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接着却写了“秦钟之病

,真是“偏于大热闹处写大不得意之文”(甲戌一日重一日”

眉批)。再如第四十三回,凤姐过生日,全府上下,无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然而宝玉却“说有个朋友死了,出去探丧去

,热闹与清冷两相对照。了”

“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就以‘阴阳’二元对立互补为基本概念,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相互激荡中得到

⑧统一。”阴阳思维对华夏民族具有深远的影响。红楼梦学刊试论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

《红楼梦》首先在叙事修辞上体现了阴阳思维模式。王平先生在《论〈红楼梦〉的叙事修辞》中对金陵十二钗作过

熙凤与李纨、探春与迎春、详细的分析,认为黛玉与宝钗、

惜春与妙玉等都是对立互补的关系,例如黛玉和宝钗,她们不同之处明显,涂瀛说过:“宝钗善柔;黛玉善刚。宝钗用

301

曲;黛玉用直。宝钗循性;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宝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黛玉与宝钗可以说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黛玉为世俗不容,宝钗也以悲剧结局。这就对人生悲剧的揭示带有了更普遍更深层的意义。有人认为黛玉、宝钗是两山对峙,有人认为是钗黛合

一。第四十二回脂评说:“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

红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楼《红楼梦》不仅在叙事修辞上体现了阴阳的思维模式,而梦且在叙事逻辑上有鲜明的体现。《红楼梦》在叙事逻辑上有三学

刊种形态: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和左右并连式。“《红楼梦》

叙事逻辑的上述三种形态,从本质上分析,依然建构于二元对二立互补的思维模式上。‘首尾接续式’是改善与恶化的交替循零环,‘中间包含式’是间断与连续的特殊形式,‘左右并连式’零

七是同一事件的不同利害关系的展示,这种叙事逻辑与上述角年色模式共同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结构的突出成就。”⑨第王平先生在《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中已经以“宝玉一辑和黛玉相知相爱”作为“首尾接续式”的典型作了详细的剖

析,认为宝、黛二人之间的磨擦为他们表露心迹提供了机会,成为他们爱情发展的契机,体现的正是“二元对立互补”的思维模式,即阴阳思维模式。

四、“缀段性”叙事结构与形象思维模式

美国汉学家蒲安迪在《中国叙事学》里曾经归纳了西方对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的看法,他说:“总而言之,中国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在‘外形’上的致命缺点,在于它的‘缀段性’(episodic),一段一段的故事,形如散沙,缺乏西方novel那种‘头、身、尾’一以贯之的有机结构,因而也就欠缺所谓的整302

体感。”蒲安迪进而分析了这种看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一般叙事文学并不具备明朗的时间化‘统一性’结构,今

⑩天的读者容易觉得它在根本上缺乏结构的层次”。

西方汉学家对于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的结论是由西方的思维模式决定的。西方思维方式侧重于逻辑性、分析性和思辨性。这也是西方学术界批评中国研究生的论文“重点不突出”和“连贯性不强”的原因。中国人习惯于形象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强调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

西方人不理解中国小说的叙事手法,不满意于《红楼梦》中已经写过一次宴会,怎么又写一次宴会?岂不是重复?有何内在的逻辑性?对于这些现象及其叙事手法感到困惑不解。

酒令等的描写中就已经暗寓着小说人物身世其实,在宴会、

的悲欢离合,其内在的叙事逻辑是“意合法”,不是“形合

,情节结构的因果关系在西方人看来不明显。且不说国法”

“没有一个外读者,受西方熏陶的胡适就曾批评《红楼梦》

(整体布局),不是一部好小说”;而周汝昌在《红楼脉络plot

见分明》中认为《红楼梦》的篇章结构是“盛衰”、“荣辱”、“聚散”、“悲欢”、“炎凉”等对称的结构,这种对称的叙事结构岂非就是“阴阳”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体现?

按照王平先生在《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中的分析,《红楼梦》的“网络式”叙事结构,相对于《水浒传》的“缀段式”、《三国演义》的“单体式”和《金瓶梅》的“辐射式”叙事结构来说,已经是“小说结构的高级形态”了;《红楼梦》有三条主线或者说三条经线,它们分别是:贾宝玉的人生悲剧、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和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家庭的悲

《红楼梦》的网络式结构,不仅表现在三条经线之间既剧;“

独立又相连,而且还表现在众多纬线与三条经线纵横交叉,编织成网。”

即便是《红楼梦》的“网络式”叙事结构,在西方汉学家试论红楼梦学刊

303《》红楼梦的叙事思维模式

眼里,还是“缀段性”的,没有外在形式的“有机性”和“统一性”。这种差异就只能从思维模式的民族性上去探讨了。

中国学者认为《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是有机的,关键是从“结构之道”与“结构之技”着眼的。或者说一般读者都认可作者已经完美地通过“立象”以“尽意”了。然而西方读者习惯于从他们的思维模式出发来分析叙事结构,自然是发现小说中的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红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红楼梦》叙事结构的分歧,从根楼本上来说,是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造成的。梦

刊余论

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杰出代表,其中的叙事零当然不只是体现在上述的思维模式的分析上,本文不过是抛零

七砖引玉,希望专家学者关注这一角度。

年另外,《红楼梦》的叙事也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第的艺术审美观,即对含蓄美的推崇和偏好。《红楼梦》叙事一辑所体现的含蓄美可谓举不胜举,譬如“正说着,只听那边一

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脂砚斋甲戌夹批说:“妙文奇想!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身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甲戌眉批说:“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

思维方式决定着小说的叙事和审美。汉语含蓄美的艺术审美观就是中国思维模式在文学艺术上的具体体现。至于304

《红楼梦》的艺术审美与思维模式的关系,因为与本文的主旨较远,此处存而不论。

注释

①高淮生、李春强:《十年来红楼梦叙事学研究述评》,《咸阳

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57页。

②④卢晓静:《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英汉语篇章的影响》,

《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红楼梦学刊

试论

楼梦

式③⑤⑥傅雷:《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王慧:《评脂砚斋的叙事理论》,《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4期,第260—261页。《⑦郑铁生:《红楼梦脂评的叙事结构思想》,《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197页。》⑧⑨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第72页。⑩[美]蒲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本文作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邮编:250100)

305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由山东大学王平副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要运用叙述学的理论全面分析.探讨.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理论渊源. ...
  •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 2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3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4 浅谈商务合同 5 浅议中西 ...
  •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光明日报/2012年/8月/30日/第015版 光明讲坛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演讲人 叶舒宪 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叶舒宪 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 ...
  •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考试小结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与实的结合2.非凡的叙事才能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5.历史演义体语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4. ...
  • 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一篇篇课文是基本要求,但仅仅能教好那一篇篇课文,却又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教语文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课程上来.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者.教材编写者和市级教研员,笔者近来对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作了一些田野实践.草根探索,得 ...
  • 王岳川文艺美学笔记总结
    王岳川<文艺美学>之导论 审美对象(审美客体),审美经验,审美体验,审美主体.美学是研究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知和感受的复杂过程所形成的学科.文艺美学研究对象用审美体验看艺术美.文艺学研究文学作品,包括形成文学史.文学理论.王岳 ...
  •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 叙事性文章的教学策略
    叙事性文章的教学策略 汉语有丰富的故事资源,这不需要多讲.故事的价值并不止于故事本身,它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经由故事引向它背后的意义世界.下面是我在叙事性文章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第 一,叙事性文章的教学首先应该关注人情世故 ...
  •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 梁祝化蝶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 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 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