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杨绛先生逝世:这个时代最倔强的隐士 - 范文中心

祭杨绛先生逝世:这个时代最倔强的隐士

03/12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一个人如果要隐居,京城名利熙攘的人海就是最好的地方。杨绛称自己就是“万人如海一身藏”。杨绛先生于今日凌晨逝世,享年105岁。编辑|钱珏晓

曾有无数媒体想拜访杨绛,都未果。她的保姆吴女士说:“她现在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家里的电话都由我来接听,媒体的拜访也都免了。”

前几年,院子里的邻居还能见到杨绛,她散步、锻炼,尤其喜爱跟小孩子玩玩。邻居严欣久记得,院子里的人都说,“杨先生您能活120岁”,她听了笑笑答:“活那么久太苦。”

杨绛的“隐”并非因为年岁高了,而是她习惯了。“钱钟书先生在时,他们夫妇就常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

“但隐身于世并不等于她‘两耳不闻窗外事’。 她完全可以享受盛名而不再作为,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对文字的笔耕’。” 她静悄悄地隐身,又在静悄悄地影响这个时代。

新中国成立前,杨绛和钱钟书就决定留在祖国。“那时候他们有很多走的机会。牛津大学的朋友来信,邀请他们去英国。” 但钱钟书复信牛津同窗:“人的遭遇,终究是和祖国人民结连在一起的。”

杨绛后来回忆道:“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

“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1949年8月24日,杨绛一家三口登上火车,前往北京。杨绛尽量省下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避开了一些政治场合。杨绛在东吴大学读的是政治系,“但是我却成了一个不问政治而且远离政治的政治系毕业生”。

杨绛曾翻译了一首英国诗人蓝德的四行短诗,简直就是她的心声:“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大跃进开始后,学术界搞起“拔白旗、插红旗”,把反对浮夸风的知识分子当作有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白旗”。杨绛和钱钟书的一些学术论文都成了“白旗”。杨绛暗下决心,“再也不写文章,从此遁入翻译”。

董衡巽曾用一句话概括杨绛的“怒目”与幽默:“杨先生这个人,没事,绝不去惹事;有事,也绝不怕事。”

杨绛从来把钱钟书看得比自己重,心甘情愿做“灶下婢”。“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有一对像钱杨夫妇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名的夫妻了。

抗战胜利后,钱钟书的新篇旧作陆续出版,第一本是短篇小说集《人·兽·鬼》。该书出版后,钱钟书在两人保存的样书上写下了一句话:赠予杨季康 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1977年1月,单位给了杨绛一串钥匙,让她去三里河新盖的国务院宿舍看房子。 从此,一家人安顿下来,专心读书做学问。在杨绛的熏陶下,钱瑗也十分刻苦。

1995年春夏,钱瑗开始咳嗽,只当是感冒。直到1996年1月,她连站立行走都已困难,住进北京胸科医院,临走前还轻松地对杨绛说:“妈妈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3月,确诊是肺癌晚期。

杨绛最后一次见女儿是1997年3月3日。第二天下午,钱瑗就在安睡中去世了。杨绛还得到医院看钱钟书,只能在心里为女儿送行。她最大的难题是怎么告诉钱钟书。百般思量,起初继续装作女儿依然安好。过了4个月,见钱钟书身体较好,杨绛才花了一个星期,一点一滴说出来。

杨绛说:“我要写一个女儿,叫她陪着我。” 钱钟书点头表示同意。一年后,钱锺书去了。杨绛兑现对钱钟书的话,开始写《我们仨》。在她温润细腻的笔下,女儿活了,与妈妈相依相偎。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曾这样感叹一家人的失散。在《我们仨》的结尾处,杨绛把自己比作一个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如今,我们仨,终于团聚了。我们会惦记她。

《过客》是网易新闻客户端历史频道打造的重磅栏目,主旨在于将罕见、珍贵且重要的影像及文物资料以图片故事形式展示给广大易友。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只是历史的过客,我们更是历史的继承者与组成部分。这里有百年前的欢声笑语,也有战争年代的惨痛记忆,历史不容篡改,更不该遗忘,我们应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欢迎订阅】


相关内容

  •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苏东坡有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一个人如果要隐居,京城名利熙攘的人海就是最好的地方.杨绛称自己就是"万人如海一身藏". 北京三里河的国务院宿舍区,是杨绛居住 ...
  • 提要钩玄留指爪--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提要钩玄留指爪 --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作者:郭宏安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4日 10版) 钱锺书.杨绛夫妇在牛津大学(1936年冬) 钱锺书手稿 钱锺书手稿笔记本 [今日书评] 2014年 ...
  • 校本课程教材
    影视欣赏:第九放映室 编者 郭颖 董卓鑫 德州九中教研处 前 言 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 ...
  • 她是钱钟书夫人,更是杨绛先生
    5月25日凌晨,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Renowned Chinese playwright, author, and translator Yang Jiang passed away ...
  • 20**年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高中生阅读推荐书目 一.基本阅读 1. 书名: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简介:小说描写了公元一八四年到二八零年间的历史故事,上起黄巾起义,下止西晋统 一.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借 ...
  • [我们仨],家的意义
    <我们仨>,家的意义 作者: 来源:<现代工商>2013年第01期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 ...
  • 20**年中考语文标点过关检测题目及答案
    标点过关检测题 班级: 姓名: 1. [2016•甘肃兰州]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根据语境,在 (甲) ,(乙) , 两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语段一: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 ...
  • 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102年的岁月风尘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 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 ...
  • 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一) 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 ...
  • 经典重译:浪费资源或精益求精?
    陈及[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赵武平[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 赵稀方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本版撰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雯洁 日前,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自媒体频道今日发出消息,将众筹重译出版亚当·斯密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