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 - 范文中心

浙江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

12/25

浙江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

临安昌化中学 王伟

旅游文化一般包括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特产文化、传统文艺等方面,本文主要从上述几种角度进行论述。

1.浙江的历史悠久,旅游文化积淀深厚。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邦”。从考古资料看,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到了距今六、七千年至四、五千年间,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河姆文化(距今6000-7000年),马家浜文化(距今5000-6000年)和良渚文化(距今4000-5000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在浙江设置了会稽郡。三国时期(公元220- 280年),浙江富阳人孙权建立了吴国。公元十世纪初,浙江临安人钱鏐建立吴越国,以今杭州为都城。南宋王朝(公元1127-1279年)建都临安(今杭州)150余年。元代(公元1206-1368年)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明朝时(公元368-1644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杭,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朝(公元1616-1911年)初期地方行政承袭明朝,康熙(公元1661-1722年在位)初年始为省,浙江省的建置至此大体确定.

2.浙江旅游景点数量众多,旅游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 受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性影响,浙江旅游文化的特色十分鲜明,表现为历史悠久,旅游文化积淀深厚,地域性和综合性交融,民间故事人文景观流连忘返,文化名人辈出。旅游文化积淀深厚。在浙江,山水诗画,古人类遗址、宫殿陵寝、王府民居、特色城镇、名人故居、村寨城堡、弄堂胡同、宗祠牌坊、石窟园林、亭台楼阁、桥梁水利、书院会馆、战争遗迹、碑塔寺观、壁画岩画、书法雕塑、歌舞音乐等历史文化遗迹比比皆是,极具旅游价值。浙江旅游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还创造出能够指导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文化。

3.传统民居文化。浙江传统民居多利用山坡河畔而建,既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普遍采用合院、敞厅、天井、通廊等形式,使内外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构成开敞通透的布局。在形体上合理运用材料、结构以及一些艺术加工手法,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作为地域文化的物质表征,民居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悬虚构屋”的河姆渡干栏式原始建筑始,浙江的民居随着气候、地形环境以及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就聚落选址、布局以及各类建筑物的处理等要素而言,浙江民居大致体现了三大特点,即:崇尚自然,讲究风水;强化血缘,聚族而居;顺应礼制,注重人伦。当然,这些特点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城乡、地域的区别,表现形态可以不完全相同,但无论是临河而筑的水乡民居、隐含理性秩序的院落式住宅、还是依地势布局的山地村镇,其中的内在取向是一致的。

4. 宗教历史文化。浙江历史上的宗教文化不仅是非常发达与繁荣的,而且在其长期的历史传承以及与其他思想文化形态的历史互动中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并且对中国宗教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宗教的历史繁荣,不仅体现在各宗派的均衡发展及其活动场所的繁多与信众的广泛,而且还体现在文化意义上的博大胸怀,体现在与其他思想形态与不同宗教体系之间体现在与其他思想形态与不同宗教体系之间的相互宽容与谅解,力求在某种基础上的共同发展。(1)浙江佛教形式多样,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基本态势,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分显现出各形态自身内容的丰富性;浙江佛教界人士胸襟开阔,较少文化偏见,既重视佛教内部不同宗派体系之义理的涵摄,亦重视其他文化形态之内涵的兼融,因此而往往有义学之新境界的开辟;

(2)浙江在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浙江的道教学者、思想家和著名道士也长期在浙江传道、讲学,他们的行为与思想构成了浙东学派诞生的部分前奏和思想背景,其影响使得浙东学派形成了一些独到的特点和富于特色的面貌。浙江目前

仍保存有众多的道教历史遗迹。这两方面说明,浙江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道教大省。在历史上,浙江道教注重道、学、术的紧密结合,观念开放,态度务实、灵活,注重创新,长于著述,注重文献的保存、继承与阐述,对中国道教和传统文化有重大的贡献;现在它正在发展中。(3)此外,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在浙江有较好地发展。

5.浙江传统戏曲音乐。浙江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浙江曲艺已相当繁荣,当时演出的曲艺品种有:讲史书、小说、说经、说诨话、弹唱因缘、诸宫调、鼓子词、唱道情、陶真、涯词、合生、小唱、嘌唱、唱京词、耍令、唱拨不断、学像生、学乡谈等等,说唱形式丰富,当时临安有游艺场性质的瓦子30多家,长年有曲艺艺人在此演唱,各曲种的名艺人达百余人,并有雄辩社、遏云社等行会组织,还出现碧绿专业和业余的曲艺作家--书会才人。南宋时浙江农村的曲艺活动也十分普遍。至元明两代,仍有评话、弹词、词话、道情、渔鼓流行。清代、评话、南词、鼓词、滩簧、宣卷等尤为盛行。到新中国成立后尚有60多个曲种(含表演形式相同,但语言音乐各异的曲种)流布在各地。浙江的曲艺就其音乐特色而言,主要有滩簧、南词、道情、宣卷鼓词、走书等数类。(1)杭州滩簧,早年称

6.民间造型艺术。(1)浙江省的东阳木雕,历来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和艺术风格,以丰富的题材内容、娴熟的构思设计、精湛的雕刻技法、艺术与使用的巧妙结合而见长,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青田石雕历史悠久,青田石被开发利用,当追溯至殷商时期。唐、宋时期,青田石有较大的发展。从五代时期起,题材捕捉走向广泛,作品从小猪、小鸡等小动物扩大到神像、佛像,成为宗教活动用品。这从浙江龙泉双塔内发现的该时期石雕佛像便可说明。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石雕艺术不断发展,南宋时期出现石章、文房雅具等。元、明时期石章登上篆刻艺术的殿堂。(3)浙江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早在春秋时代,“劝农桑”就被列为越王勾践国策之一。至唐、宋,绍兴越罗、尼罗、寺绫,已驰誉各地。《越游便览》载:“绍兴西北华舍,为绸机荟萃之区,亦即绸市集中之地,出品为纺绸、线春。下坊桥则多织花素贡缎,质细而韧,物品优良,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埠,厥数颇钜。”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如今杭州常年生产绸、缎、棉、纺、绉、绫、罗等十四个大类,二百多个品种,二千余个花色,图景新颖,富丽华贵,花卉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许多产品荣获国家部优或省级优质产品奖,远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浙江产茶有史料可稽考始于汉代。唐时,浙江茶叶不论是产品种类,还是加工制作,或是运销贸易,以及品饮艺术,都已相当发达。宋代是浙江茶叶的繁荣时期,除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品种增加外,最为突出的是发明绿茶的炒青法制作,茶市、茶肆迅速发展,品饮游艺之风盛行,“径山茶宴”走出国门,传播到日本。明清是浙江茶叶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技术更趋成熟与定型,尤其是普及炒青制茶工艺,散茶独盛,带来了饮茶方式的大变革。名茶新品不断崛起,几乎所有产茶区都有名品崭露,其中以西湖龙井茶最令人瞩目。浙江茶叶源源输往国外。 进入民国时期,浙江茶叶走向衰落,由于印度、锡兰、

印尼等国红茶兴起,国际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浙江茶叶出口下跌,到抗日战争前后,茶园大批荒芜,产量锐减,广大茶区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省茶叶产量仅6600吨。新中国成立后,浙江茶叶进入一个振兴时期,据1988年统计,中国茶叶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浙江茶占1/4。浙江茶叶常年的出口量占全国绿茶出口量的一半。

8.丰富的浙江菜系。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浙菜富有江南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著名的地方菜种。浙菜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经越国先民的开拓积累,汉唐时期的成熟定型,宋元时期的繁荣和明清时期的发展,浙江菜的基本风格已经形成。西湖,如“西湖醋鱼”、“龙井虾仁”、 “新风鳗鲞”等皆是名菜。浙菜的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这种风格特色,始于南宋,《梦粱录》曰:“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食器皿,清洁精巧,以炫耀人耳目”。

综上所述,浙江旅游文化丰富,旅游资源丰盛,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祝王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相关内容

  • 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VILLAGE PLANNING OF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05 目次 1 总则.................. ...
  •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董鉴泓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圈 I.......................J 提要通过对中西古代文化和城市发展特征的对比.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几千年阁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未中断.城市建设制度得到延续和发展: ...
  • 福建省德化县九仙山旅游景区项目特许经营权采用投资
    福建省德化县九仙山旅游景区项目特许经营权采用投资-经营-回收 地区:福建省发布时间:2010-1-14 详细内容:招标编号:厦诚德招(2010)002 开标时间:2010-02-09 所属行业:其它 标讯类别:国内 资金来源:其它 业主名称 ...
  • 9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
    文成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东经119°46'- 120°15',北纬27°34'- 57°59'.东邻瑞安市,南界平阳.苍南县,西倚泰顺.景宁县,北接青田县.总面积1292.16平方公里,辖8镇25乡.县城大峃镇距 ...
  • 综合性写作活动:走近青田石雕
    综合性写作活动:走近青田石雕 说课稿 青田二中 曹立萍 一. 说教材.活动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1.说教材:(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 ...
  •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章 旅游活动的客体 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 ■熟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及开发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引言: 任务1: 举办小型"谁不说俺家乡 ...
  • 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教育 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看中等艺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王 维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本文通过结合中等艺术学校学生的 ...
  • 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漫画故事教材教法
    作者:刘力谢玲玲 课程·教材·教法 1999年05期 一.引言 我国小学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采用的是一种强化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沿袭了古代中国的传统作法,以教材内容为中心,重视德目的教学,注入式地进行.小孩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只求背诵,不 ...
  • 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吕福新顾姗姗 管理世界 2007年08期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组织公民行为充当了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减少组织各个"部件"运行时的相互摩擦,从而可以促进整个组织效率的提高(Podsakoff ...
  • 龙泉窑的鼎盛时期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明清,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在南宋中后期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