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 范文中心

严复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04/26

2005年10月第27卷第5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Oct.,2005

Vol.27No.5

理论经济

严复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李秀丽

(东北财经大学富虹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 要]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就是听民自谋,政府尽可能少地干预民众的生产经营。变法是发展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提高民力、民智、民德,是发展自由主义经济的途径。

[关键词]自由; 变法; 民力; 民智; 民德

[中图分类号]F0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05)05-0016-04

OnYanFu’sLiberal(FuhongSchoolofEconomics,,Dalian116025,China)

Abstract:The,aninmodernChina,iscenteredontheideaofallowingthepeopletoruntheirownandgshouldrefrainfrominterferingwiththeiroperations.Politicalreformprovidesthebasesforraisingtheofthepeople’spower,wisdomandmores,andconstitutesaneffectiveapproachtodevelopliberalisteconomy.

KeyWords:liberalism;politicalreform;thepowerofthepeople;thewisdomofthepeople;themores

  严复(1854~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人。1877年被派往英国留学,在此期间,他接触到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打下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基础。他1879年回国,在福建船政学堂任教,1880年被调往北洋水师学堂,历任总教习、会长、总办。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严复决定著述以警世,全面探讨中国积弱积贫的真正原因和西方世界强大的秘密。他先后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文章,主张向西方学习,宣传变法以救亡图强,消除封建专制,提出自由主义思想。维新运动失败后,严复转入对西方思想的翻译引进工作,大量翻译了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各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代表性的译著是赫胥黎的《天演论》与译名为《原富》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严复之所以选择翻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因为他认为了解亚当・斯密阐述的道理,

就可明白中国经济症结所在,并找到医治的办法。辛亥革命后,严复思想渐趋保守,但严复启蒙思想家的地位是不容否定的。他在中国思想文化

领域纵横驰骋近三十年,著述和译著加起来达三百余万言,在后来几代中国人中,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孙中山称他为“思想家”,胡适认为他是“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本文试图对严复思想的一个方面———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加以分析,以从中体会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先行者的价值。我们现在应弄清的是,在严复已明辨的方向上,哪些方面我们前进了,哪些方面我们迷路或倒退了,哪些方面我们又超越了严复。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严复思想的目的和意义。

一、变法是培育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础

“夫所谓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

[1]

乱。”

严复主张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传统封建制度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要真正实现自由主义,必须抛弃现存制度,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严复只是主张维新变法,对现存制度进行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

[收稿日期]2005-07-22

[作者简介]李秀丽(1970-),女,辽宁兴城人,东北财经大学富虹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思想史。

・16・

2005年10月第27卷第5期

             山/西

/财/经/大/学/学/报             

Oct.,2005

Vol.27No.5

展的变革,而不是完全抛弃现存制度。

严复认为,古今的变化是变法的依据“,观今日之

[1](P3)

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可是中国

[1](P3)

人却“好古而忽今”,因循旧法,不思变革,仍奉

[1](P28)

行祖宗之成宪“,率由之而加实力”,造成中国现在积弱之极“,中国之积弱,至于今日已极矣。此其所

[1](P70)

以然之故,由于内治者十之七”“,其在内治云

[1](P72)

何?法既敝而不知变也”。严复认为,天下可以

顾虑刑罚而不敢逃跑,除非是前方有掳掠的收获,而

后还有官职保举,否则毫无斗志,这样的民心是没有凝聚力的。严复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大臣应主动靠近百姓“,夫附民之要,在得其心,而心之精微,必

[1](P83)

不可以美言文具取也。”除在政令上给人民优惠、在刑章赋役上慎重外,君主大臣还应亲临各省,巡视各方民情,使人民有心报国,同时亲临巡阅防练各军,鼓舞其斗志,这样百姓爱国爱主之心得以恢复振

[1](P84)

奋“,何为而不成,何求而不得哉”。“今夫国者非他,合亿兆之民以为之也。国何以富?合亿兆之财以为之也。国何以强?合亿兆之力以为之

[1](P379)

也。”

[1](P84)

“三曰破把持之局”。“把持者,自守旧而[1](P84)言之也”。,有的是君子。,,不变法,可变法会使把持之小人私利受损,他们不会想到树枯人亡,虽变法对己不利,但对子孙

有不变的道义,而不会有不变的法,古今中外,人们所关心的无非是生养存续之事,那么必然会存在仁义、忠信、公平、廉耻这些道义,否则人们就无法在一起生存,这种道义是万世不变的。但法就不一样,古代圣贤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按不变之道义制定的法,后人延续只是为了不至于仓促之间无法可依,但情况发生变化,法亦应变化。现在的情况是人才匮乏,财赋困穷,内忧外患,国用不足,而变法,就会亡国灭种“,世法不变,()[1]P89

仅亡国而已。”,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通则久”。

,以保证变法达到预期目的。严复认为,要有三方面的准备。“一曰联各国之[1](P78)欢”。现今欧亚二洲局势混乱,欧洲是英俄之间的矛盾,英国掌握海上霸权,独得巨大的商业利益,俄国自伺机得到我国黑龙江东部,有了海参崴出海口,并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后,膨胀了其夺取英国商权的欲望。在东方是日俄之间的矛盾,甲午海战后,日本盘踞中国东北,并与英国联合,妨碍了俄国的计划,俄国于是与法、德联合,日俄矛盾加剧。严复认为,如果引起战争,很难预言这些大国的胜负,但中国必受其害,所以为保证变法顺利进行,保证中国的安宁,应早日平定祸患,而在这种危机中能斡旋的只有矛盾的焦点———中国。如果中国皇帝与亲贤近臣能出访各国,与各国交友,表明中国有振兴之举,即中国对彼此有利的事,如通商等,加以允许,不加限制,对阴谋夺取我国土地、蹂躏我国人民的事,我国可与有义之国联合讨伐,这样,可以消除东方的纷争之祸,也有利于欧洲争端的解决。

[1](P81)

“二曰结百姓之心。”民心在国家处于四面受敌之时尤其重要“,自古立国之道,未有人心未去而

[1](P81)

国本或摇者也。”现今中国尊卑森严,人心涣散,各顾自己私利,没有忠君爱国之心,人们应募当兵,只是迫于饥寒,想得些口粮糊口。到打仗之时,内心漠然,既不爱国忠君,也不恨外敌,只是在被攻破之前,

有利。另一种把持就是君子把持,这种君子还了解时世的变化,只是他们往往以祖宗之法制、圣贤之遗文作为国家应遵循的原则,而且常常是冒死不顾地去维护,而人之常情又乐于因循守旧。如赵武灵王的改革遇到近臣多次阻挠才得以成功,而宋代王安石实行新法,虽然不符当时国情,但不失为救国的不得已之计,却是辅助、赞成的少,攻击、排挤的多,争论不休,而宋朝终因不振而衰。鉴于历史的正反经验,严复感慨

[1](P86)

“不破把持之局,则变法为虚言”。

以上三方面是实行变法所必需的,如果不联各国之欢,就会有应接不暇的侵侮之事,哪会有时间考虑变法图强;如果不结百姓之心,则民心涣散,士气不振,无法御外敌,则联各国之欢也不会长久;如果不破把持之局,则无法实行任何变革举措,根本谈不上变法。

严复引用梁启超的话,说明变法的必然性与迫切性“,万国蒸蒸,大势相逼,变亦变也,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1](P35)人”。严复认为,变法有各种举措,不只是开矿山,练陆军,中心内容应是给人民以自由。严复对中西方进行对比,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讽;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寡。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

・17・

2005年10月第27卷第5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Oct.,2005

Vol.27No.

5

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久,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

[1](P5)

天数,而西人恃人力”。他认为中西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源于中西方自由程度不同。在西方看来,自由是与生俱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具体表现在宗教自由、贸易自由、报章自由、婚姻自由、结会言论自由等各方面,而在中国“,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史圣贤

[1](P4)

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没有自由,

由的。从严复以上分析自由的观点来看,严复有保守

维护君主的一面,但其分析却也是精辟、有道理的。严复甚至还在老庄学说中寻找自由主义思想,他在解释老子“往而不害,安、平、太”一句时,认为“安,

[1](P462)

自由也;平,平等也;太,合群也”。更认为西方卢梭自由学说“以遂其自由平等之性者,与庄生之论

[1](P479)

为有合也”。他举出庄子《天道第十三》中“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一段诠释“自由”,解释为“上必无为而用天下者,几一切可以听民自为者,皆宜任其自由也。下必有为为天下用者,凡属国民宜各尽其天职,各自奋于其应尽之义务[1](P480)也”。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严复下面论述中。“民之生计,,,为裨已多。而则定以公约。如此,老之言曰,善者因之,,其次整齐之,最下与之争。又曰,此岂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1](P354)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耶。”

从以上的内容来看,严复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就是听民自谋,政府尽可能少地干预民众的生产经营。严复以英国为例,在北美殖民地独立后,英国不得不实行经济改革,以自由大通为改革要旨,消除一些国家专利制度。当时许多人认为会因此给国家带来损失,但事实证明,只是个别地方有些小损失,人民生产经营却因此得到保证,得以不断开拓新的产业,国家由此获得的利益比失去的多得多,国势日臻富强,以后在世界形势变化、群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因其主张自由经济的缘故。对比看来,严复认为,首先应消除中国工商业中现存的束缚,要给愿经营工商业的普通百姓以经营的可能与自由,改变现在“必强有力之官商贵富而后为之,其于遍地之小民,凡勤俭

[1](P173)

劳力以治身者,又无裨也”的状况。在经营中,政府更要注意不肆意搜括,或进行地域限制,要给人民自由竞争的权利,不加以干涉“,强物情,就已意,执

([1]P340)

不平以为平,则大乱之道也”。相反“工商民,

[1](P363)

业之中,国家去一禁制,市廛增一鼓舞之神。”

人民就不能自利,人民不能自利,国家又怎能富强?

[1](P88)

“盖中国之民,乃以自由而病矣。”严复以中外战

[1](P4)

斗中国失败的原因来说明“自由不自由异耳”,西方人民有自由民主,人民地位尊贵,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而中国人民没有自由,地位卑贱,国家是君主的私产,到为国打仗时“,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为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

[1](P39)

所往而不败。”

二、,欲而无所拘,干涉之。于其所行,,于其日力不能尽夺,于其财产不能尽罗,必留有余,任民自适己事。

[1](P224)

凡所自适者,皆自由也。”严复认为,并不存在完全十足的自由,假如有的话,就是无政府无国家,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当我们谈及哪个国家的人民自由,哪个国家人民不自由时,并非指完全自由。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从事的活动可分两种,一种是按别人的意愿行事,另一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有的国家人民更多地按别人的意愿行事,有的则更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后一种就是自由之民。衡量自由,并不是指有无自己的意愿自由,而是有多少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好比物理学上把某种物质称为“寒物”,并非该物质完全是“寒”,而只是热量少而已,物质没有不包含热量的。由此严复总结说“自由主义,,可云其最初义为无拘束,无管治。其引申义,为拘束者少,而管治不苛。此第二引申义,

[1](P222)

即国民所实享之自由。”考察各国所实享的自由时,也不是看其法令好坏,或国家权力在议院民权中,还是在专制君权中,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要看人民行事时政府是否干涉,人民是否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者假使政府干涉,是否出于不得已,而且政府能尽可能多地给予人民自由。如果以上的回答是“是”的话,就算有暴君,有弊政,人民仍是自由的;如果回答是“否”,就算君主再贤德,人民仍是不自・18・

所以政府不能以防奸塞弊为理由,对人民生产经营横

加阻抑,这只会使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在所谓的塞防中一起失去。

严复反对那种认为国家给人民自由经营的权利会使国家难以治理的观点。严复认为,自古就没有一

2005年10月第27卷第5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Oct.,2005

Vol.27No.5

点弊处也没有的法令,如良医治病,开的药可能有毒,但却能治病,庸医开药没毒,但可能因治不了病贻误治病时机,反而害了人。所以,不能因短期的一点损失就放弃长远利益,因为只有自由主义经济才会带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益处,通过给百姓自由经营生产的权利,解放了生产力“,日用资生怡情浚智之物,民之得之,其易皆若水火。夫如是,而其君不富,

[1](P365)

其治不隆者,殆无有也。”严复认为,治外法权的存在,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为有治外法权,外国人在中国国土上,可以不服从中国的法律,即便有罪,我国官吏也不能制裁,而要交给外国领事处理。随着领事的设置,又有了各国租界的存在,俨然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控制中国的经济与政治,而我国又“常以至重之利权,付之非我族类[1](P370)者”。这样,何以谈自由经济?又怎么可能自由呢?严复感叹“初若不甚重惜而弃之,[1](P370)

将在在皆荆棘矣”。

三、提高民力、,的途径

人民得到自由,,必须有一定的民力、民智、民德为基础,能够运用自由的人们一定是力、智、德都优秀的人。现今中国“民力已荼,民智已

[1](P22)

卑,民德已薄”,这时就算给以自由,也只是表面的,根本无法得到实际利益,只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所以只有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才是发展自由主义经济的途径。

首先,鼓民力。一国的富强要以其民身体强健为基础,古今中外皆如此。如古时的希腊、罗马,唐朝的突厥,其民都以强壮、耐劳、善战而称雄一时。现今科学进步,人们考究学识,但仍需骁猛坚毅之气,因为形神相资,志气相动,只有充沛的体力,才会有好的智略。也就是说,无论劳心还是劳力,都要以身体强健为根本。中国要提高民力,当务之急是改变吸鸦片与女子缠足的现状。对于禁鸦片,首先天子要审查二品以上近臣大吏,只有不染鸦片者才得以任用。然后,近臣大吏去察自己的属下,郡守察州县,州县察乡,将帅察兵,并定下相坐之法,规定任何染毒者都不可入官兵行列,从而使自爱、求上进的人不吸鸦片,日复一日,吸者会减少,然后下令禁止鸦片,这样,约用三十年时间就可绝鸦片之害。对于缠足,原本天下女子就

[

不愿去做,只是拘于习俗不敢逾越。现在应下令,说明缠足的害处,规定从即日起,某年所生的女子禁止缠足,只有女子身体强健,孩子才会健康,国民身体素质才能提高。消除这两种恶习,好比在热天给荫凉、冷天多加炭火一样,并不是很难的事,但却是关系国民体魄健康的大事。

其次,开民智。开民智就要废八股,讲西学。中国八股残害人才,从六七岁孩童起,就开始背诵经义八股的穷玄极眇文字,对古人错的地方不指明,对古人正确的地方也不明白为什么正确,只是拘泥于记诵词章,拘泥于训诂注疏,不去审核事理辨析是非,根本无助于开发智力,所学之人对书本之外的人情事理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变法图强。西学则重科学求实甚于文词,,,用耳去听,,,反对因袭前人,更愿当然,仅废八股、讲西学,给研究实学的人

(实学)的学打开仕途之门,使他们所学的“格物致知”问,有用武之地。

再次,新民德。严复认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方面中,新民德最难。首先,中国只是民之俊秀者才得以受教育,而一般穷苦百姓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得不到普及,人民道德水平也难以提高。其次,在中国宗法制度下,贵贱尊卑等级森严,君主视百姓为奴仆,百姓只是在严刑苛法条件下,暂时忍受统治,一旦形势变化,会群起反对执政者。这样的百姓如何能爱国家?如甲午战争中,竟有人用铁滓泥沙代替水雷、子弹中的火药,为的是成本低廉以谋暴利,根本不顾军败国破的悲惨后果,因为这些人根本没有爱国心。严复由此提出新民德的关键是给百姓自由平等地位,让百姓推举自己爱戴的人到议院任职,这样百姓才能有爱国心,在为国家修建公共建筑时,就会像为自己盖房子一样卖力,趋死杀敌,如同保卫自己的家室,听到外国人提到其国家的名称,就像称呼自己父母名字一样。只有这样,民德才会产生。

总之,严复认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方面是自强的根本,失去这三者,根本谈不上实现经济自由。“开矿乎?通铁道乎?兴商务乎?曰:是皆可

[1](P35)为

。有其本则皆立,无其本则终废。”

参考文献]

[1]卢云昆.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9.

[责任编辑:李西梅]

・19・


相关内容

  •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例题] (1)从战国到秦汉时期,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
  •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2002年第2期外语学刊2002.№2 总第109期 FORElGN L州GUAGE REs]三ARCH SerialNo109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高 玉 (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 提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翻译既是 ...
  • 中国近代史纲要习题库
    .单项选择题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D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D A. 中法<黄 ...
  •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 有教无 ...
  •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的主张是因为
    八年级历史选择题 1.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的主张是因为 ( ) A.鸦片摧残人的身体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鸦片输入威胁清朝统治D.整顿吏治的需要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 ...
  •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好用)
    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轮总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各阶段特征 一.19世纪中后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① 政治: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经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洋务运动标志中国 ...
  •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方式: 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马立诚)读书笔记 马立诚老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分析和评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总第1课时) 设计人 : 解放一中 张一一 使用人: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简单经过:熟记<南京条约>内容 ...
  • 中国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左右各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左派又有老左派和新左派子之分:甘阳(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认为二者的主要区别:老左派使用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语言,新左派则部分使用源自西方社会科学的语言. 共同点:极力支持毛及其领导下的共CD,反对现政 ...
  •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集锦1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集锦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中英鸦片战争 知识要点: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