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资料汇编集(2) - 范文中心

综合性学习资料汇编集(2)

09/05

 目录 P1  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P2-3  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P4-5  第三单元(说不尽的桥) P6-7  第四单元(走上辩论桥) P8-9

 第五单元(莲文化的魅力) P10-11  第六单元(怎样收集资料) P12-13  读后感(读名人故事后感) P14

编者的话

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我们又将学习到新的知识,其中有一段段战争故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篇篇精美的课文;一次次的综合学习,让你尽情享受;《新闻两则》、《信客》、《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桃花源记》《三峡》等等的课文让你流连忘返。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有趣、精彩的语文世界吧!

古今战争知多少

越法战争、越南战争、中越战争、中苏69年珍宝岛战争,中印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美国入侵巴拿马,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海湾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国入侵伊拉克,美国入侵阿富汗。

1) 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 (1946.12.29-1954.7.21)〖2〗

2)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 1948.5.15-1949.7)〖3〗

3) 美国侵朝战争(1950.6.25-1953.7.27); 〖4〗

4) 美国雇佣军自洪都拉斯入侵危地马拉, 推翻阿本斯合法政府(1954.6.18)〖5〗

5) 英法以色列侵略埃及的苏彝士运河战争(1956.10.29-11.6);

6) 联合国军进驻刚果(1960.7-1964.6.30) 由比出兵刚果引起

7) 美国侵越战争(1961.5.11-1963; 1964-1968; 1969-1973.1.27); 〖6〗

8) 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内政(1965.4.28-9.3)〖7〗

9) “六五”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6.5-6.10)

10) 柬埔寨人民抗美救国战争(1970.4.30-1975-4.19)

11) 安哥拉战争(1975-1976 苏古巴支持安人运, 1992- ) 〖8〗

12) 苏古武装干涉安哥拉(1975.7-1988.8.22)〖9〗

13) 苏古支持的雇佣军入侵扎伊尔的沙巴战争(1977.3.8-5.26)

14) 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1979.12.25-1989.9);

15) 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1979.12.27-1989.2.15);

16) 南非入侵安哥拉(1981.8-1988.8.22);

17) 马岛战争(1982.4.2-6.14)〖10〗

18)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6.4-1985.6)

19) 美国侵略格林那达的战争(1983.10.25-12.12);

20) 美国入侵巴拿马(1989.12.20) (捉拿诺列加)

21)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战争(1990.8.2-8.3)

战争的诗词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争的成语

十面埋伏 军令如山 孤军奋战 孤军深入 千军万马 全军覆没 异军突起 横扫千军 溃不成军 枪林弹雨 单枪匹马 荷枪实弹 唇枪舌剑 临阵磨枪 刀光剑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试 大刀阔斧 心如刀割 拔弩张 刀光剑影 口蜜腹剑 唇枪舌剑 前车之鉴

怀水车薪 丢卒保车 螳臂挡车 学富五车 闭门造车 旗开得胜 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顺风扯旗 一鼓作气 胶柱鼓瑟 欢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感人故事

洗手间里的晚宴

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

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主人对保姆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保姆说:“带你参加一个晚宴。保姆把儿子关进主人家的书房。她说:“你先待在这里,晚宴还没有开始,别出声。不断有客人光临主人的书房。或许他们知道男孩是保姆的儿子,或许并不知道。他们亲切地拍拍男孩的头,然后翻看主人书架上的书。男孩安静地坐在一旁,他在急切地等待着晚宴的开始。保姆不想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保姆的区别、富有和贫穷的区别。后来,她把儿子叫出书房,并将他关进主人的洗手间。主人有两个洗手间,一个主人用,一个客人用。她看看儿子,指指洗手间里的马桶:“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房间,这是一个凳子。”然后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这是一张桌子。”她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放进一个盘子里。“这是你的,”她说,“现在晚宴开始了。”盘子是从主人家的厨房里拿来的,香肠是她在回家的路上买的,她已经很久没有给儿子买香肠了。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保姆的儿子。他去厨房问保姆,保姆说:“也许是跑出去玩了吧。”主人看保姆躲闪着目光,就在房子里寻找。终于,他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那时,男孩正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他愣住了,问:“你躲在这里干什么?”男孩说:“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晚餐。”他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男孩说:“知道,这是单独为我准备的房间。”他问:“是你妈妈这样告诉你的吧?”男孩说:“是……其实不用妈妈说,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男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我希望能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 主人默默走回餐桌前,对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两个盘子。他来到洗手间的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允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当然不能让你一个人独享……我们共进晚餐。那天,他和男孩聊天,唱歌。他让男孩坚信洗手间是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在洗手间里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他们向主人和男孩问好,他们递给男孩美味的饮料和烤得金黄的鸡翅。他们露出夸张和羡慕的表情。后来,他们干脆一起挤到小小的洗手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多年后,男孩长大了。他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尽管并不富有,他还是一次次地掏出钱去救助穷人,而且从不让那些人知道他的名字。他说:“我始终记得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小心地维系了一个四岁男孩的自尊。”

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

多体谅他们。

桥的故事

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宏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还有城西的小石桥。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宏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 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四周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天天来参观的人,象流水一样。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膘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桥的诗歌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诗经 . 大雅 . 大明》)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对联

缩千里为咫尺

联两地成一家

水光遥接汉

虹气上凌虚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盘旋上下,通连左右,交叉东西南北;

横贯长江,纵接黄河,瞩目红旗宜宾。

桥的谚语: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

桥的俗语

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桥归桥,路归路。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过河拆桥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结一个仇人拆一座桥。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

桥的谜语

1 当阳桥下水倒流 (猜 : 语文名词一) 谜底: 夸张

2 双星桥在市中心 (猜 : 字一) 谜底: 帝

3 灞桥折柳 (猜 : 成语) 谜底: 别有用心

4 板桥画意在笔先 (猜 : 成语) 谜底: 胸有成竹

5 板桥复职 (猜 : 成语) 谜底: 郑重其事

6 板桥一手好字句 (猜 : 人名) 谜底: 郑秀文

(1)辩论准备

论辩赛是许多青年同志喜爱的一项侧重于人们言辞表达能力的比赛。然而,不少青年,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学生,虽参赛热情很高,却由于缺乏一定的论辩赛知识,或赛前不懂如何正确准备,或赛中不要领,初次上阵便遭受挫折。因此,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论辩赛的基本入门知识显得十分必要。

1.认识准备

所谓认识准备,是指参赛队员在赛前对

2.核对准备

某队初次参加论辩赛,到正式临辩时,他们突然发现黑板上写的辩题为《当今青年一代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他们事行准备的辩题却是《当今青年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某队经过初赛、复赛进入了决赛,在决赛开赛前,突然听到比赛主持人宣布各方允许发言时间比初赛、复赛时增加一倍,而他们事先却按初赛、复赛规定的时间准备辩词。更有甚者,进入赛场后,双方才发现谁为正方谁为反方都未搞清楚。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初赛者缺乏经验,在事先准备过程中缺少仔细核对有关比赛事项这一环所造成的。

3.立论准备

辩题被明确无误地确认后,参赛队员就可以根据辩题,共同商量,研究确立一个最有利于本方论证的具体的总论点。所谓最有利于本方,就是指该总论点不仅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而且用之攻能破对方任何的立论,用之守能抵挡对方的任何攻击。能不能确立这样一个总论点是一次论辩赛准备的成败关键

4.试辩准备

如同其他比赛一样,论辩队要想在正式比赛中获胜,一定要在正式比赛前搞一次尝试性的比赛,以检验自己的赛前准备是否经得起实际的考验。为了达到检验的效果,试辩条件和气氛要尽量搞得逼真些,这就需要在正式参赛队员进入准备阶段的同时,应有一支与之实力相当的假设

(2)辩论技巧

1.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

2.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

3.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4.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

5.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

6.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 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

7.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 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

8.“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9.“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

10.缓兵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又如,两口子争吵,一方气急败坏,一方不焦不躁,结果后者反而占了上风。

莲的科学知识

一亿三千五百万年,经过一次次的劫难,莲存活下来,品种也由几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第一种是大型荷花,这种荷花的特点是花经一般在世界上20厘米左右;第二种是睡莲品种,这种花的特点是多年来生草本,地下茎直立或横走,叶子浮于水面,花稍突出于水面; 第三种是碗莲品种,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而且平均花的直径不超过12厘米,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

莲的用途极广,自叶至茎、自花至实,它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全部贡献给人类,那么现在我们就把莲分为莲花、莲子、莲叶、莲藕四部分,科学地探究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

莲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藕节可药用治便血、藕粉又能清热消暑。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成为螺旋状的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后来人们就有“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莲的古今诗文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三峡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三峡景色更加迷人。三峡的山水也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光异彩。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三峡全长193公里,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瞿塘峡

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夔门(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但又是最雄伟险峻的一个峡。

西陵峡

西陵在湖北秭归、宜昌两县境内,西起香溪口,东至南津关,约长6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闻名的山峡。

巫峡

巫峡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电脑

电脑(Computer)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电脑可以分为两部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第一台电脑ENIAC于1946年2月15日宣告诞生。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应用软件中电脑行业的管理软件,IT电脑行业的发展必备利器,电脑行业软件。 尽管计算机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通用计算机诞生以来有了令人目眩的飞速发展,但是今天计算机仍然基本上采用的是存储程序结构,即冯·诺伊曼结构。这个结构实现了实用化的通用计算机。

存储程序结构间将一台计算机描述成四个主要部分: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电路,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I/O)。这些部件通过一组一组的排线连接并且由一个时钟来驱动。 从概念上讲,一部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被视为一组“细胞”单元。每一个“细胞”都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又都可以存储一个较小的定长信息。这个信息既可以是指令,也可以是数据。原则上,每一个“细胞”都是可以存储二者之任一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ALU和控制单元逐渐被整合到一块集成电路上,称作微处理器。这类计算机的工作模式十分直观: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计算机先从存储器中获取指令和数据,然后执行指令,存储数据,再获取下一条指令。这个过程被反复执行,直至得到一个终止指令。

你们知道吗?我最喜欢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了。 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因为妈妈要带我去书店买书,一进书店,妈妈叫我到他那里去,我看见她手里拿着一本书—《名人故事》,我拿起书,说:“回家吧。”我一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就拿起书,看了一下目录,呀,竟然有诸葛亮。我赶紧翻开诸葛亮那一页,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原来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再看下去,天哪,诸葛亮童年时期就没有父母,和叔父从山东避难到湖北,我想:诸葛亮从童年的时候就没有父母,好可怜哦!但是我现在什么都有,应该珍惜这一切。我继续看,发现他17岁时去湖北襄阳的西边隐居下来,那时候,他很清苦,住的是自盖的“草庐”,并且是亲自耕耘。 诸葛亮在那里住了十年,是他积蓄才能智慧的十年。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诸葛亮还结交了名人庞德和他的侄儿庞统等。向他们虚心学习、请教。当时,还有一个人,叫刘备,他非常需要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人来创立国家基业。刘备听人家推荐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后,感觉诸葛亮可以帮助他创立国家基业,就准备好去拜访他。但是不妙被诸葛亮的书童挡住了。刘备第三次来拜访他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所表现的真诚感动了他,所以这次他决意和刘备见面。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办事,诸葛亮答应了。我看完了诸葛亮的故事,感受了他的经历,就像毛泽东说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名人故事》中的名人都是靠着勤奋学习而成为名人的,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他们勤奋学习的态度,长大后当一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相关内容

  • 关于[鲁般营造正式]和[鲁班经]
    关于<鲁般营造正式>和<鲁班经> <鲁班经>是一部古代民间匠师业务用书.该书现存的最早版本,是国家文物局收藏的明万历本,不过,这一本缺失前面二十多页.其次,是崇祯本,北京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都有收藏,比较完 ...
  • 国家公祭日活动的意义解读体会感受汇编集大全
    国家公祭日活动的意义 解读 汇编集大全体会 感受国家公祭日活动的重大意义 2 月 13 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 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 推出国家级哀悼日, ...
  • 送别李培栋老师
    ■虞云国 正赶着出门去做讲座,收到短信,得知李培栋老师去世.立即转告一位编辑朋友,他回道:"我们大学一年级的中国历史是李老师上的,印象特别深,转眼已经三十一年了."车行途中,我追忆的思绪竟一时难以拢聚起来. 第一次见到李 ...
  • 试论[长恨歌]主题
    摘要: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是享誉古今的不朽之作.本文将从<长恨歌>的创作背景.白居易诗集的分类.白居易对<长恨歌>的评价等方面对<长恨歌>的主题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认为<长恨歌&g ...
  • 日本文化遗产体系(上)
    18<l<川<●孙洁日本文化遗产体系(上)[文章编号]1001-5558(2013)02-0099-14 摘要:在日本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众多世代传承.守护至今的文化遗产,El语把这些文化遗产称为"文化财 ...
  •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
    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维新到大正民主 曹康陶娅 摘要:本文研完东京近代城市规划从明治到大正时期的一段发展历程在概述了自1868 至1931 年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后,本文依据规划主体的不同.分三个方面付该时期东京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 ...
  • 唐史史料学目录
    唐史史料学 黄永年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纪传类 旧唐书 二百卷 后晋刘昫等撰 新唐书 二百二十五卷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 隋书 八十五卷 唐魏徵.长孙无忌等撰 旧五代史 一百五十卷 北宋薛居正等撰 新五代史 七十四卷 北宋欧阳修撰 新旧唐书合 ...
  • 钓鱼配饵方法
    麸皮饵料组合配方如下: 麸皮窝料:60%麸皮,30%玉米面,10%粗玉米颗粒混匀后取钓点水域的水适量搅拌能捏成团即可直接抛入窝口打窝,一般水域一次打窝,拳头大小窝团4-6团即可,大水面作战打窝可一次投入4-5公斤窝料.发窝比较慢,可先挂蚯蚓 ...
  • 22环境保护之灾害及防治目录大全
    书名:1 <你准备好了吗?公民应急准备指南>┊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PDF]你准备好了吗?公民应急准备指南作者:图书分类:科普资源格式:PDF版本:高清扫描版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书号:[1**********]41发行时 ...
  • 氓采薇教案
    <氓>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教学设想:启发参与,适当分析,强化朗读 教学重点:分析恋爱阶段,男女双方性格特点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丰富人文积累: 2.体味本诗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