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后答案 - 范文中心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后答案

11/22

1. 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 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 用纱布袋将豆腐花与豆浆水分离;在淘 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 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 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 2. 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 洗涤剂等除去, 它们能将油污从汤液 中萃取出来而除去。

3. 提 示 : 纯 碱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Na2CO3, 大 理 石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CaCO3, 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陶瓷是由黏土烧制而成,不含有 CO32- ;玻璃是用石灰石、纯碱和 二氧化硅等原料熔炼而成,在熔 炼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 玻璃中不存在碳酸盐。

4. 在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 盐和硝酸盐的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 时,生成的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可 能是BaCO3,或两者均有。可向有沉淀 的液体中加入盐酸(或稀硝酸),振荡。 若沉淀消失,说明该沉淀是BaCO3;若 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沉淀是BaSO4,若 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则说明两种 沉淀都有。

1. 14 mL 2. 5.56 mmol/L,属于正常范围。 (提示:1 mol=1 000 mmol) 3. 这种做法不对,会造成结果偏低。这是因为倒出的部分溶液中含有溶质 ,结果导致容量瓶内的溶质减少,即容 量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质的物 质的量浓度也减小

第二章参考答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4. 完成下列表格 分散质粒 分散系 子大小 浊液 溶液 胶体 主要特征 举例

不稳定, >100 nm 泥浆水 不均一 稳定,均 饱和NaCl

5. 提示: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

6. 世界上有数百万计的老人患老年性 痴呆症。许多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老 年性痴呆症与铝有密切关系。同时还发 现,铝对人体的脑、心、肝、肾的功能 和免疫功能都有损害。因此,世界卫生 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 物而加以控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 摄入量为60 mg。

返回

1. 水溶液或熔融。电离,阴阳离子。 阳离子、H+;阴、OH- 。金属阳离子和酸 根阴离子。H++OH-=H2O 2.C 3.B 4.D 5.C 6.提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 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金属属于单 质,故不是电解质。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 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是溶液中的离子导 电。

返回

1. 碳元素和铜元素。碳元素的化 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 0

Cu

Cu

+4

C C 2.C 3.C、B

4. 提示: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发生 了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失去 (或偏离);获得(或偏向)。

返回

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返回

1. 在实验室里,应把金属钠保存在煤油 里。这是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 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沉在煤油底部,煤 油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2Na+2H2O=2NaOH+H2↑ 2Na+O2 Na2O2 2.B 3.B

4. (1)3Fe+4H2O(g ) Fe3O4+4H2↑ (2)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下一页

5. 1 kg Mg与1 kg Al分别与足量盐酸 反应时,1 kg Al放出的H2多。(1 kg Mg 与足量盐酸反应可放出83 g H2,1 kg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可放出111 g H2。) 设体积为1 000 cm3,则Mg 的质量为 1738 g , 约 72.4 mol, 反 应 可 产 生 H2 144.8 g;Al 的质量为2700 g,约100mol ,反应可产生H2 300g。所以相同体积的 Mg 、Al 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Al 放出的 H2 多。(建议运用物质的量概念进行计 算,并列出计算式。)

下一页

6. 建议从铝的矿产资源、铝的冶炼、铝 燃烧放出的热量、铝燃烧的条件、燃烧 容器等方面去考虑。

返回

1. 酸、强碱、两性、两性 2.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 白色沉淀、沉淀消失 3.B 4.C

5.2FeCl3+Cu=2FeCl2+CuCl2 三价铁被 还原为二价铁,铜从0价升高到+2价。6. 先生成白色絮状Fe(OH)2,而后迅 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 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FeSO4+2NaOH=Fe(OH)2↓+Na2SO4; 7.Na2CO3,21.2 g 返回

第四章参考答案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

返回

参考答案

1. (1)⑧⑩ (2)⑤⑥⑦⑨ (3)①②③④ 2. 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玻璃 硬度大、耐磨损,耐高温 很稳定 硬度大、耐磨损,耐高温, 化学性质 陶瓷 较脆 很稳定 3. 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 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和光电 池等方面。 4. (1)还原剂(2)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应); 置换反应;还原剂。 返回

1. 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 Cl2+H2O=HCl+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 能杀灭水中的病菌。 2.

下一页

实验现象 滴入AgNO3 白色沉淀 溶液 滴在蓝色石 先变红后 蕊试纸上 很快褪色滴入红墨水 褪色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AgNO3+HCl=AgCl ↓+HNO3氯水具有酸性和漂 白性 氯水具有漂白性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Ca(ClO)2,优点是漂白粉的性质比氯 水稳定,可以长时间放置,便于保存和运 输。 5. 观察包装袋是否密封,漂白粉中有 无结块,注意使用期限,现买现用,购买 之后应密闭保存在干燥的地方等。 6. 应十分小心,不要吸入氯气,不要 把氯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去等。应在通风 厨中进行实验。 7.D 8.C

下一页

9. 取少量试剂于小试管中,滴入用稀硝酸 酸化的AgNO3溶液,如立刻有白色沉淀产 生,则说明有Cl-存在。 10. (1)Cl2+2KBr=Br2+2KCl、 Cl2+2KI=I2+2KCl (2)Br2+2KI=I2+2KBr

11. (1)取极微量尝味道;(2)加入醋 酸或盐酸,看有无气体放出;(3)溶于水 后加入CaCl2(或BaCl2)溶液,看有无沉淀 产生;(4)用pH 试纸测其溶液的pH ;(5) 分别溶

于水后滴入酚酞溶液,看是否变红, 等等。 返回

1. 刺激性、有、气体,变红。无,红棕 2.A 3.C 4.C 5.D 6. (1)2SO2+O2=2SO3(2)Cl2+2NaOH=NaCl+NaClO+H2O (3)3NO2+H2O=2HNO3+NO

返回

1. 无,刺激,极易。吸,制冷剂 2.NH3 NH4NO3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 HNO3······· 3.B 4.C 5题答案 6.(1)各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稀硫酸: Ba (NO3)2+H2SO4=BaSO4↓+2HNO3 (2) 各 取 剩 下 的 两 种 溶 液 少 许 , 滴 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稀盐酸, 最后一种是稀硝酸。 AgNO3+HCl=AgCl↓+HNO3

下一页

7. 区别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方法仅供 参考(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三四种方法即 可)。 (1)密度法:浓硫酸的密度比稀硫酸 大得多,可以测试这两支试管相同体积液 体的重量,重量大的是浓硫酸,重量小的 是稀硫酸(或用密度计进行测试)。 (2)黏度法:浓硫酸是黏稠的液体, 而稀硫酸接近水的黏度,所以将两支试管 拿起摇动几下,观察。流动性差的是浓硫 酸,流动性好的是稀硫酸。

下一页

(3)稀释法: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 的热,故可用稀释法进行鉴别。在小烧杯 中加入10 mL水,再慢慢沿烧杯壁加入某 种硫酸,放出热量大的是浓硫酸,热量变 化很小的是稀硫酸。 (4)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稀 硫酸无此特性。分别称取等量的两种硫酸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再称量,质量 明显增加的是浓硫酸,另一种是稀硫酸。 下一页

(5)吸水法: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胆 矾,再分别加入几滴硫酸,晶体溶解且溶液变 蓝的是稀硫酸,若蓝色晶体变白,则加入的酸 是浓硫酸。 (6)钝化法:取已去氧化膜的两块铁片或 铝片,分别放入盛有两种硫酸的试管中。无明 显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 (或取已去氧化膜的两块铁片或铝片,分别放 入盛有两种硫酸的试管中片刻,取出后用水洗 净,再分别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后如 果有红色物质析出,则原试管所盛的是稀硫酸 ;若无现象,则原试管所盛的是浓硫酸。)

下一页

(7)氧化法: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而稀硫酸的氧化性弱。分别取两支试管, 加入铜片后再分别加入两种硫酸,加热, 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浓硫酸,另一 种是稀硫酸。 (8)脱水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 酸涂在纸上,过一段时间后,若纸上出现 黑色痕迹,则涂的是浓硫酸。

下一页

(9)生雾法: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少量 浓盐酸,再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硫酸,若 有大量白雾生成,则加入的是浓硫酸。 (10)导电法:取两种酸少许于两只小 烧杯中,分别做导电性实验,若小灯泡发 光且亮,则烧杯中所盛的是稀硫酸。 ……

下一页

8. 提示: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能 够达到干燥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气 体的损失,不产生其他杂质。 SO2可以用浓硫酸等干燥;NO 可以用 浓硫酸、碱石灰或P2O5 等干燥;NH3 可以 用碱石灰干燥。 9. 提示:以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为 线索,分别考虑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并 分析人类行为的影响。 10.2Cu+O2 2CuO CuO+H2SO4=CuSO4+H2O 返回

稀硫酸和浓硫酸的性质比较

色、态、味 密度 挥发性 吸水性 脱水性 酸性 氧化性 稀硫酸 无色液体 比浓硫酸小 不具

挥发性 不具吸水性 不具脱水性 具有酸的通性 与金属可置换 出H2 弱氧化性 浓硫酸 链接

1.84g ·cm-3 不具挥发性 具吸水性 具脱水性 具有酸的通性 与金属不能产 生H2强氧化性 返回

无色、油状液体、难挥 发、 密 度 1.84g ·cm-3 、 浓度 98%,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相关内容

  • 优化方案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1章第1节课后达标检测
    课后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 .氧原子 C .氧离子 答案:B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B .氧气难溶于水 C .酒精具有可燃性 D .镁 ...
  • 必修2有机实验总结
    基本有机实验 一.基本有机性质实验整理 [实验一]甲烷的化学性质 练习:对比乙烯的燃烧(必修2.P59).苯的燃烧.乙醇的燃烧现象,思考能否根据燃烧 现象鉴别甲烷和乙烯?为什么点燃前必须验纯?燃烧产物产物为CO2和H2O,能否说明该 有机物 ...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 ...
  • 大学课后题答案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 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 2008-12-18 16:50 | (分类:)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
  • 高中历史必修1材料题训练
    高中历史必修1材料题训练(4道) 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 ...
  • [蜀道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河间市七中(职教中心高中部)  槐艳华  062450  [1**********]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个单元指导学生学习唐代诗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巅峰时期.诗体完备,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堪称前无古人,后 ...
  • 20**年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业题及答案解析第2章 2.2.2
    千思兔在线教育http://www.qiansitu.com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课时目标] 1.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含义.2.能运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面面平行的简单问题. 1.平面α与平面β平 ...
  •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_语文_课标解读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 一.构成 语文必修5由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四个单元构成. 二.要求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 ...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
    长阳民高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时间 90分钟 分数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糖类 B .水 C .脂类 D .蛋白质 2.下列四组生物中 ...
  • 人教社教材必修(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车 琳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的周期性变化.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