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需求分析 - 范文中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需求分析

01/22

本科生实习报告

实习类型 综合实习 题 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济需求分析报告 学院名称 法学院 专业名称 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生姓名 翟新富 学生学号 [1**********]1 指导教师 茆长宝 实习地点 成都市区 实习成绩

二〇 一七 年 七 二〇 一七 年 八 月

填写说明

1、 实习类型填写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习等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的实习类型;

2、 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 封面底下日期请填写实习日期,应与培养方案的实习时间吻合;

4、 格式要求:

① 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 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 ,左右2.54cm ,页眉1.5cm ,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 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济需求分析

摘要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截止2016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其中农村老年人约有1.3亿。由此可见,农村比城市存在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主要依靠土地养老、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农村未富先老的出现对加紧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迫切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部分地区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初步调查,根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人们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的经济需求,提出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能力;经济需求

第1章 概况

1.1 时间:2017年暑假

1.2 时间段:七月十三日至七月三十一日,在成都高新欧尚实习。八月一日至八月二十三日,在家乡本地实习。

1.3 内容概况:在欧尚实习期间,我工作了十九天,每天早出晚归,实习成效颇丰。了解到一些成都市民关于养老保险经济需求的想法和他们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对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层次的经济需求。回家实习期间,结合当地人们的养老经济需求,自己加以调查研究,整理出关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经济需求的实习报告。

1.4 调查方式:文献和实地人们访谈。

第2章 具体内容

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在目前经济形态下,我国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之外,绝大部分地区的基本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这种状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农村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 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三个方面。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特点:一是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二是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堂家庭居多;三是“分而不离”家庭多。农村老年人有一部分与成年子女分户居住,由子女提供老人的生活料理。

(二) 社会养老为补充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生活福利问题。早在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合作示范章程》和196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对于如何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和生活福利制度都作出了原则规定。根据这个规定,全国各地陆续对孤寡老人实行了带有救济性质的“五保”制度,一些乡村还建立了养老退休制度。目前开展的社会化养老方式虽然人数不多,许多措施带有一定的过渡性,如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完全依赖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稳定; 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受利率变化影响大,没有与物价指数挂钩,难保将来支付的养老金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目前开展的社会养老保险带有浓厚的商业保险性质,政府财政未提供保证,基金保值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各种养老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的待遇较低。但这却是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巨大进步,对今后建立规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三) 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在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体系中互为补充形式

它们在供养体系中的作用基本上是由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形态决定的。其中,个人和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最为显著,社区次之,政府作用比较薄弱。同时,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这四者在老年人供养体系中的作用,缺乏调剂和综合配套功能,需要国家在今后制定出完整配套的养老保障政策。

二、面临困难和挑战农村社会养老的经济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与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养老方式遇到了愈来愈严重的困难和挑战。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这是促使家庭养老方式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截止1997年底,全国乡镇企业总户数为2300多万家,创造工业增加值2.07万亿元,乡镇企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农村社会增加值2/3。累积转移农村1.3亿富余劳动力,吸纳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以上。近年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额的50%来自乡镇企业发放的工资,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带动了小城镇的兴起,目前全国小城镇已经达到了1.6万个,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劳动,转到了工业生产中来,我国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种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1998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16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52年增长 7.8倍,年均递增4.6%。其中改革开放后20年年均递增7.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近1700元,其中商品性支出占70%以上,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降至53. 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摩托车等商品已进入普通家庭。约有80%以上农户新建和改建了房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的比例也大有提高,1998年人均支出159元,占消费支出的6.5%。农民收入提高,消费尤其是商品性支出的增加改变了老年人供养以实物支付为主的传统方式,子女对老年人的供养主要表现为货币支出。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的转变使老年人经济供养来源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大,老年人供养状况直接受子女货币收入的影响,缺乏稳定性并隐藏着风险。

三、我国农村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构想

我国农村未来老年人养老方式,应在继续鼓励老人自养、家庭赡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体系建设,并使之与其他养老方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共同构筑中国农村未来养老保障体系,使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长寿的生活。

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二是老年生活照料体系; 三是老年医疗保健体系; 四是老年救济体系; 五是精神生活体系。由于我国

农村老年人人数众多、地域分布广、收入差别大,建立上述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也应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的特点。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出资方式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要逐步建立覆盖农村所有人口的养老保险体系,使农村养老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按照“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老年人的养老金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增加。

老年人生活照料体系。这是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供养方式。主要针对高龄老人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1996年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有800万,75岁以上老人有2000万,且高龄老人每年正以5.4%的速度在增长,到2020年将有30%左右的老年人进入高龄期。这些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要经历从能够自理、半自理到不能自理,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过程。他们之中将有部分人住进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生活服务中心等设施,他们的起居日常生活照料由这些老年服务机构承担下来,由老人或家庭提供一定的费用。另一种是社区服务方式。对居家养老但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由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为主提供服务人员进入家庭服务,或提供定时、专项服务。因此,社区老年服务和老年人集中供养机构,进入下世纪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老年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这是老年人社会化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是老年人的大敌,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完全依靠国家是不可能的。应根据国情和农民的意愿,在政府支持下,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的医疗保障制度。尤其要鼓励农民互助共济兴办合作医疗,并将它们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通过充实医疗设备,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确保农村老年人享有保健医疗,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老年社会救助体系。这是老年人社会化保障体系的补充。相对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老人,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最低生活补助,并对贫困老人减免相应费税,提供医疗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继续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供养,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老年精神生活体系。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兴趣的需要,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

总之,未来中国农村将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照料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3章 感悟

首先,实习的顺利进行得益于扎实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第一要看的就是你的专业技能是否过硬。我们一同过去的几位应聘者中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有一部分同学就是因为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比别人逊色一点而落选。因为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一个人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在这个特定的岗位上就会很快的得心应手,从而减少了用人单位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培训一个员工。

第二、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要有一套学习知识的系统,遇到问题自己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行解决能力。因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各种各样,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能把握。在这个时候要想把工作做好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应技术,来解决工来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样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来自向师傅们的学习,向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学习。另一方面就是自学的能力,在没有另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也能通过努力,寻找相关途径来解决问题。

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顺利工作的保障。在工作之中不只是同技术、同设备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同人的交往。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同事之间的交往原则和社交礼仪。这也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为顺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 此外,在工作之中自己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对相关技能知识的标准掌握等。所在我常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怕苦怕累,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经过过去一个月的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

二、 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相关内容

  • 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方案评价
    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评价 一.背景情况 200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北京实施,目前已覆盖了京郊所有农村.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调研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帮助农民抵御大病医疗风险和缓解"因 ...
  • 新农保论文1
    对农民新农保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probit 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在安徽省和县.蒙城.霍山.广德县400 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 模型,从不同角度研究农户参与新农保的动机,并分析影响农户参保的主要因素. ...
  • 浅析湖北省洪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浅析湖北省洪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摘要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于千百年来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一件特大喜事.这一重大惠农政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XX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解决方案 目 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产生背景 ................... ...
  •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1年2月10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省长 李学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 ...
  • [农业经济问题]摘要20**年01
    题名: 发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题 作者: 段应碧 中文刊名: 农业经济问题 单位: 中国扶贫基金会 摘要: 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题,必须培育和发展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小额信贷组织只有连续运营才能降低运营成本 ...
  • 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 ...
  • 劳动力现状及分析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课题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日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富顺 643200) 摘 要:富顺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劳务输出多的农业大县. ...
  • 青岛公布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 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01月06日 07:06 来源:青岛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