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专题练习 三角形旋转 - 范文中心

初二数学专题练习 三角形旋转

07/28

初二数学专题练习 三角形旋转

1.D 为等腰Rt △ABC 斜边AB 的中点,DM ⊥DN ,DM ,DN 分别交BC ,CA 于点E ,F .

(1)当∠MDN 绕点D 转动时,求证:DE=DF.

(2)若AB=2,求四边形DECF 的面积.

2. 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CAB=90°,P 是△ABC 内一点,且PA=1,PB=3,PC=.请利用旋转的方法

求:∠CPA 的大小.

3. 已知△ABC 中,∠ACB=135°,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ED ,连接CD ,CE .

(1)求证:△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若BC=1,AC=2,求四边形ACED 的面积.

4. 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以AB 为边向外作△ABD ,使∠ADB=120°,然后把△BCD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CE ,如图所示,已知BD=5,AD=3.

(1)由旋转可知线段BC ,CD ,BD 的对应线段分别是什么?

(2)求∠DAE 的度数;

(3)求∠BDC 的度数;

(4)求CE 的长.

5. 如下图是两个等边△ABC 、等边△CDE 的纸片叠放在一起的图形.

(1)固定△ABC ,将△CDE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连AD ,BE ,线段BE 、AD 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2)若将△CDE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任意旋转一个角度,连AD 、BE ,线段BE 、AD 之间大小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6. 将两块斜边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如图A 摆放,斜边AB 分别交CD 、CE 于M 、N 点,

(1)如果把图A 中的△BCN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F ,连接FM ,如图B ,求证:△CMF ≌△CMN :

(2)将△CED 绕点C 旋转:

①当点M 、N 在AB 上(不与A 、B 重合)时,线段AM 、MN 、NB 之间有一个不变的关系式,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②当点M 在AB 上,点N 在AB 的延长线上(如图C )时,①中的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7. 在△

ABC 中,∠ACB=90°,AC=BC,直线MN 经过点C ,且AD ⊥MN 于D ,BE ⊥MN 于E .

(1)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①求证:△ADC ≌△CEB ;②若AD=3,BE=2,求DE 长.

(2)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AD=3,BE=1.5,求DE 长;

(3)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D=1.5,BE=3,求DE 长.

8. 小阳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O 为等边△ABC 内部一点,且OA :OB :OC=,求∠AOB 的度数.

小阳是这样思考的:图(1)中有一个等边三角形,若将图形中一部分绕着等边三角形的某个顶点旋转60°,会得到新的等边三角形,且能达到转移线段的目的.他的作法是:如图(2),把△ACO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使点C 与点B 重合,得到△ABO′,连接OO′.则△AOO′是等边三角形,故OO′=OA,至此,通过旋转将线段OA 、OB 、OC 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OO′B中.

(1)请你回答:∠AOB=______°.

(2)参考小阳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如图(3),四边形ABCD 中,AB=AD,∠DAB=60°,∠DCB=30°,AC=5,CD=4.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相关内容

  • 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初二数学动点问题分析初二数学动点问题总结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 函数思想 方程思想 数 ...
  • 青岛版初中数学章节
    青岛版初一数学 (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 点.线.面.体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1.4 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本章综合 第二章 有理数 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2.2 数轴 ...
  •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5)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一.填空 1. (1)如右图,已知AB=DE,∠B =∠E , 若要使△ABC ≌△DEF ,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 这个条件也可 ...
  • 初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总结及练习
    知识要点: 1.判断三条已知线段a .b .c 能否组成三角形. 充要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当a 最长, 且有b+c>a时, 就可构成三角形. 证明: 2.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__ ...
  • 初二下数学第01课时 等腰三角形角的计算
    教学过程: 等腰三角形的角的计算 [知识要点] 1.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 2.正三角形的每个角均为60︒. 3.在Rt △中,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4.注意三角形外角定理及方程思想的应用. 5.分类思想. [典型例题] 例1. ...
  • 初中数学学生特点
    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四方面的数学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2. 运算能力 3. 空间想象能力 4.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 逻辑思维能力 表现为能正确理解各数学对象间的逻辑关系: 能严格从概念.理论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能正确识别 ...
  • 20**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一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2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7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 ...
  • 初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三角形学习教案 学生: 教师: 日期: 201 年 月 日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间的关系: 3.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公式计算角度. 难点重点1.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条重 ...
  • 初二数学的重要性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一决上下",这句顺口溜是对初中生三年学习轨迹的真实写照.初二年级的学习是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关键,历年中考调查说明:整个初二年级所学的知识占中考总分的50%-60%,所以学生初二成绩的好坏 ...
  • 4初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周德俊,李万春 高中老师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两本<数学课程标淮>,分析参加课改的初中学生有何特点,要做哪些补缺补漏工作,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才能较好地解决义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