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制度 - 范文中心

内部审核制度

07/21

内审控制程序

1.0 目的

检查各项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体系文件和计划的要求,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0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3.0 职责

3.1 品质管理部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3.2 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批准内审计划和内审报告,验证严重不合格的整改情况。

3.3 内审组长组织实施《内审计划》,主持首次和末次会议,并对现场审核的

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内审报告》。

3.4 受审方应配合审核组的审核工作,并在整改期限内负责制定及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

4.0 程序

4.1 内审的策划

4.1.1 品质部每年初负责编制年度内审计划。在实施审核前,品质部应根据拟审

的活动,部门、分公司设置分布情况,对内审方案进行策划、安排审核的范围、时间和方法等。

4.1.2 策划的结果在每次具体的内审计划中反映。

4.2 审核计划

4.2.1 公司内审每年进行一次。必要时,总经理可决定追加内审。

4.2.2 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组长编制内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2.3 内审计划在批准后,应于审核前五天下发通知到各受审单位。

4.2.4 审核组成员按照分工编制相应的检查表,报各组组长确认。

4.3 审核实施

4.3.1按照内审计划的安排召开首次会议。审核组成员、受审方领导及相关单位

负责人到指定地点参加首次会议,并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

4.3.2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组长将内审计划的有关内容向受审方介绍,并

就注意事项、纪律要求及其它疑问与受审方沟通。

4.3.3 内审组成员在首次会议结束后,按内审计划的安排对受审方进行现场审核。

4.3.4 内审组成员应以体系文件和事实为依据,收集客观证据并做出公正的判

断,在检查表中客观记录有关资料。

4.3.5 受审方必须全力积极配合审核组的审核工作,保证人员、资料及现场的准备充分。

4.4 分析审核情况

4.4.1 在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召集审组员依据检查表的客观记录,共同对

现场审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4.4.2对现场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事实要予以准确客观、具体的描述,判断其违

反了标准或体系文件的哪些具体条款,并填写《不合格报告》。

4.5 末次会议

4.5.1在审核组汇总分析审核结果后,按审核计划的日程安排召开末次会议,并

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

4.5.2 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向受审方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通报

审核的结果,宣读不合格报告的数量、内容及分布,宣布体系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的结论。

4.5.3 受审方领导根据审核情况及结果对责任部门提出整改要求。

4.5.4 审核组成员向受审方发放不合格报告,要求其在规定时间纠正不合格项。

4.6 内审报告

4.6.1 现场审核结束一周内,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

1)审核目的、范围及依据;

2)审核组成员及审核日期;

3)审核综述及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4.6.2 审核组长将《内审报告》递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于一周内发放给各单位。

4.7 跟踪验证

4.7.1 审核组成员应对自己负责的不合格报告的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4.7.2经验正纠正措施已按期完成,对不合格项进行关闭。经验证未按期完成的

纠正措施,要注明情况并报至管理者代表,继续跟踪直至纠正措施完成。

4.7.3 审核组长在内审结束后,将上述所有与内审有关的记录交品质部存档。 5.0相关文件与记录

PD 38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PD 39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R-019 《年度审核计划》 QR-020 《内审计划》

QR-021

QR-023

QR-022 《内审报告》 《检查表》《不合格报告》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0 目的

确保公司企业管理体系是适宜、充分、有效的,并能满足标准和方针、目标的要求。

2.0 范围

公司最高管理层对公司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评审。

3.0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组织召开管理评审及批准《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

3.3 品质管理部负责编写《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

3.4 品质管理部负责相关文件的收集和发放、保管。

3.5 各单位负责准备相关的管理评审资料。

4.0 程序

4.1 评审计划的制定

4.1.1 品质管理部应于每次管理评审会议前两周拟出《管理评审计划》,经相关

领导审批后提前一周发放给各单位主管。单位主管应认真、准确学习《管理评审计划》。

4.1.2 评审计划包括评审目的、评审依据、评审组织、评审地点、评审时间、评审内容等。

4.2 评审内容

4.2.1 依据近期的内审报告、服务质量汇总资料及其它有关质量、环保、安全等

重要信息,对体系的运作是否达到“三性一率”(三性即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一率即效率) 的要求进行准确的评审;

1)内审结果是否准确,管理体系运作是否有效;

2)服务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客户对投诉处理的反馈是否感到满意;

3)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有效、适宜;是否达到方针、目标规定的要求,指标能否实现;

4)服务过程的实施和监控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服务的符合性如何;

5)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是否有效;

6)以往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按时解决;

7)体系改进的建议;社区要求及相关方关注的问题;

8)环境管理绩效体现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情况;

9)公司运作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

10)其它需评审的内容。

4.3 评审结果

4.3.1 每次管理评审后应形成完整的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应详细记录有关评审内容的结果。

4.3.2 对于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项,由相关单位提出纠正措施,按《纠正措施控

制程序》执行。

4.3.3 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效果,及时向总经理汇报纠正措施执行

情况,并保证不合格关闭。

4.4 评审报告的管理

4.4.1 品质部负责在批准评审报告后一周内将其发放给相关单位,正本由品质部

保存。报告正本与所有副本各项内容应完全一致,但管理者代表应在正本上填写验证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评审报告保存期为3年。

4.5 总经理负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年度。计划管

理评审的召开时间为每年的第二季度。

4.6 必要时总经理有权决定临时进行管理评审。

4.7 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进行,参加人员为公司领导、单位负责人等人员。 5.0相关文件与记录

PD 38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PD 39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R-013《管理评审计划》

QR-014《管理评审报告》


相关内容

  • 内部控制管理参考资料
    管 理 建 议 书 北京XX 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我们接受委托对贵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我们的责任是根据我们的审计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提供的这份管理建议书,主要是我们基于对贵公司服务的目的,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 ...
  • 餐厅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框架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于餐饮企业的规模不一,因此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其核心在于对人.财.物的控制,并通过管理制度加以监督. 目前,餐饮行业的财务机构设置根据不同的规模.等级和内部管理需要大致分为五个部分:会计核算 ...
  • 财务内部牵制制度
    财务内部牵制制度 一.总则 (一)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使财务岗位之间能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公司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 ...
  •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岗位职责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岗位职责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由公司分管财务部门的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可能设置的岗位有财务总监.财务部经理.财务主管和财务专员,其中财务专员包括会计和出纳等,下面介绍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财务总 ...
  • 4.1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中农大化肥业有限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Manual for Energy 文件编号: ZNDH003 能 源 管 理 体 系 手 册 版本:A 受控状态:正常 发布日期:20 ...
  • 集团公司管理职能
    集团总部职能 一.集团董事会.监事会.总裁室职能 (一)集团董事会职责 1.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2.负责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3.负责决定集团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4.负责制订集团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负责制 ...
  • 我国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发展及思考
    匿圈圈THEORY RESF.ARCH 本文在回顾我国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及执业规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鉴证"的定义入手,就鉴证内容.鉴证涉及的时间范围等问题提出了思考意见 我国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发展及思考 近年来 ...
  • 关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内容的探究
    关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内容的探究 洪鑫睿 [摘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机遇和危机并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做到发挥自己有利的优势的同时又需要将危机转化为自己的优势,首先就要自我革新,提高自己的发展,这 ...
  • 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规划方法适用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二条 目的. 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司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其目的是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要求,科学地预测 ...
  • 银行业风险状况
    一.银行业风险状况 (一)信贷资产质量状况 截至2010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4549.1亿元,比年初减少424.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30%,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银行资产质量为历史最好阶段.但是,银行业信贷资产仍存在较大潜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