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现在怎么样 - 范文中心

大寨现在怎么样

08/29

大寨现在怎么样

大寨要走自己的路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

郭凤莲:新农村建设应该因地制宜

大寨党支部书记、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郭凤莲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8月27日

“铁姑娘”郭凤莲重回大寨是1991年轰动一时的大新闻,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郭凤莲带领大寨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虽然并没有像华西村[0.50% 资金研报]等名村那样成功,但对于大寨来说,这种转型已非易事。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用郭凤莲的话说,现在大寨虽然不再是全国的先进村了,但也不落后。

郭凤莲回到大寨之后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二是实现土地各户经营、集体免费进行机械化管理;三是给村里老人们发放养老金。

郭凤莲凭借自己过去的声誉和社会关系,以苦干巧干加实干的大寨精神,办成了普通人无法办成之事,给大寨村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也赢得极高的威望。

2009年8月18日下午,在位于大寨宾馆四层的办公室里,郭凤莲接受了CBN记者的专访。

大寨要走自己的路

CBN:您在大寨生活工作了六十多年,在您眼里,大寨这个村庄的特点是什么?它能发展到今天的光景,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郭凤莲:大寨这个村庄的特点是自然条件特别恶劣,这里的人是过去躲避灾荒、战乱来的。过去大寨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地方。

这个地方不能和别的地方比,谁和谁都不能比。我认为,发展农村就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条件想办法来发展,自己一步步走。可以学习别人的精神,但是如果照搬别人的做法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是大寨精神支持大寨发展下来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大寨能够把省吃俭用节约出的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向国家伸过手。能做到这些真的不容易,这就是大寨精神。我作为一名承前启后者,就是要把大寨精神传承下去,这是我的艰巨任务。

CBN:当年全国学习大寨,但很多人认为,其实大寨的发展经验并不具备可复制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说当年的经验很难复制,那您认为,今天的大寨在新农村建设中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供别人学习和借鉴?

郭凤莲:大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是根据大寨的情况摸索而来的,别的地方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大寨这种模式好,我就一直走下去。

三中全会以后就是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不用看别人的路走。如果人家怎么走,我也怎么走,我觉得这个路是走不通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废除“一刀切”,不应要求农村只有一个模式,农村应该多个模式发展。

我没有想象过大寨模式对别的农村有没有借鉴作用,大寨老百姓满意我觉得就好,如果大寨老百姓不满意我就觉得不好,也不会去做。我不主张去推广大寨的模式。

审视历史光环

CBN:历史的光环对于大寨来说是个本钱,有时也是一种压力,您这么多年来如何看待历史光环对大寨的影响?如何使历史的光环为新大寨所用?

郭凤莲:我觉得历史光环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寨并不是为了出名而当一个先进村,大寨人一直是用自己的精神来改变这块土地,否则他们没有办法生存,这是大寨人最朴素的感情。

历史的光环就是说毛主席提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那是学习大寨的精神,并没有说要学大寨的经验。他也是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在那个时候他需要这样的典型。

我没有感到光环有什么荣耀,而且我觉得压力特别大,毛主席提出农业学大寨,大寨应该怎么办?这是当时大寨的领导班子考虑最多的问题。

从1991年回来到现在,我一直都感到很大的压力。为了解决大寨能够长期的走下去,必须让大寨发展出一个新的成果,回报全国人民对大寨的支持。这是一种压力,而不是什么荣耀。

调整产业结构

CBN:大寨过去以农业为主,现在基本是非农经济了,您在调整大寨的产业结构方面有什么想法?

郭凤莲:现在农业占的比重比较小,主要是土地比较少。虽然土地分给了农民,但耕种、修田、种地全是集体帮忙,群众到秋天把粮食收回来卖钱就行了。我觉得只靠粮食解决不了大寨人经济提升的问题,所以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我们本地都不是太大的企业,因为没有那么大的抗风险能力,都是中小型企业起家,现在搞联合企业,虽然大寨本身没有这个条件,但可以投资也可以用大寨的品牌入股,这样对大寨和其他企业发展都有好处。

CBN:旅游业是大寨的龙头产业,目前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就是留不住游客,你在这方面有想到什么办法?

郭凤莲:现在也在考虑这一点,但大寨不会搞假的,我认为还是要实实在在的比较好,大寨要以真实的面目出现。根据实际情况能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我认为大寨还是要保持特色,不要顺着花花绿绿的情况走,不太好。

CBN:有些很关心你们的外地群众有个疑问:大寨现在还是集体经济吗?

郭凤莲:现在大寨的企业都是集体经济的股份企业,集体投资所占的股份比较大,但不是大集体企业那种形式,实际上都是合资合作企业。

提升村民社会福利

CBN:这几天在大寨采访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老年人生活得很安详,很大原因是您回来之后实行的养老金制度,您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郭凤莲:我刚回来的时候集体一分钱都没有,办厂第三年给大寨创利20万,我那个时候就高兴得不行了,这20万就把老人的养老金先解决了。

人是有感情的,更应该有良心。虽然当时大寨经济不太好,但是我看到与我们一起战天斗地的老人,一个一个都因为有了病身体不太健康,一年去世了几个。作为我来说,是非常心痛的。

我想让在世的老年人享受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福气,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我当时就提出了不管多少给老年人一点零花钱。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几十元钱,现在提到了两三百元。

CBN:随着大寨开发总公司收入的不断增加,村民的福利也大幅增加,从最初的养老金到开支庞大的住房补贴,您是如何处理集体积累与村民福利之间关系的?

郭凤莲:有时候老百姓会问我,一年收入500多万元,你就应该按照这500多万元给群众花下去,但我觉得要学会过光景,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钱留一点防天灾人祸。否则到时要向国家伸手要钱,这才是真正丢掉了大寨精神。

关于未来

CBN:您对于大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

郭凤莲:对此我没有想得太多,我觉得还是逐步走逐步摸索,工业方面的投资要看自身发展的情况,我感到大寨驾驭工业真不容易,大寨没有别的资源,但可以和大家联合起来搞,真正自己要创造一个大的企业,我没有那个想法。

我也不想通过旅游挣多少钱,我觉得大寨就是要以真实面目出现,大寨没有要从旅游上挖多少经济潜力的想法,我只是要打开大寨这扇窗户来传播大寨的精神,创造好这个基地。

CBN:有人担心您退休或者离开这个岗位之后,大寨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您认为呢?您是否考虑未来的接班人问题?

郭凤莲:现在大寨的班子比较年轻,如果我退了自然有后来人来接这个班。我从来没有指定谁来接我的班。大寨的事业不会因为郭凤莲老了或是去世了而损失,我知道它会越来越好。

我想大寨的接班人也不成问题。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上大学的孩子们一年比一年多,他们的文化知识比我们老一辈高得多,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开放的眼界,对党的政策又掌握得比较灵活,将来大寨的发展就靠他们了。


相关内容

  • 农业学大寨
    平遥县街头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标语 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的是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一项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相当于现在 ...
  • [铜盆物语] 第六十六章 白泥湖
    第六十六章  白泥湖 梅杨做屋的这一年,西门繁荣调到了秀水公社来当书记,九月间的一天,他召开共产党员会议,在会上作报告说:"前一向,我们岳阳县组织了各公社书记去大寨参观学习,你们知道大寨在哪里吗?它就在很远的北方,那个地方真的是穷 ...
  • 20XX年巧家县初中联片教研活动在大寨中学成功举行
    2015年巧家县初中联片教研活动在大寨中学成功举行 为推动全县教育纵深发展,切实发挥校际教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基础作用,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5月4日至6日,巧家县初中联片教研活动在大寨中学成功举行.据悉,举办本 ...
  • 文革经典歌曲歌词(80首)
    文革经典歌曲歌词 (纪念毛泽东主席120周年诞辰) 1.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 ...
  •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基本经验总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历程及基本经验总结 李 [摘 文 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党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新时期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实践表明,经济政策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公 ...
  • 3000年来振奋中国人的口号
    ∙ 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 国企去的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国企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讲述国企,首先国企的概念从字面上说国企就是国家的企业,但是从书面上说国企是国家控股50%以上才称为国企.和一般企业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私人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企的发展历程,„„„„ ...
  • 十佳男教师事迹材料
    献身教育事业,甘为教学排头兵--肖继雄老师事迹 肖继雄老师, 1997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大寨中学班主任.教务主任.大寨中学校长.XX年调入蔺阳中学,先后担任班主任.高XX级年级组长.2011级年级组长.现为蔺阳中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兼20 ...
  • 20**年农机安全生产自检自查报告
    郭大寨乡2011农机安全生产自检自查报告 今年,我站在认真学习<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云南省安全管理条例>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工作就是"生命工程"的理念,以安全.规范以团结,廉洁,敬业,高 ...
  • 案例小岗村的今昔
    案例5-1 小岗村的今昔 [案例文本] 材料1:<"大包干第一村"的今昔30年>(扬州晚报,2008-2-18) 小岗村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的一个村落,30年前,小岗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