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长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 - 范文中心

18.家长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

05/28

家长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

家长:现在的孩子很不听话,教育都成了社会问题,有没有好的教育方法?

愚仁:我想问一下,为什么非让孩子听你的话,你的话就是真理吗?

家长:虽不是真理也比孩子知道的多。

愚仁:问题就在这里,你知道的孩子不需要,孩子想知道的你不知道,你总想以你成年人的角度要求孩子,孩子能不烦你吗?起床你给他穿衣服,下床你给他穿鞋,吃饭你喂他,你剥夺了他的生存技能;你监督他的学习,并在学习任务的基础之上布置作业,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权利;不叫孩子出去玩耍,连孩子锻炼身体的权利也没有了。再说,什么是教育?如果你不懂教育,你怎么教育孩子?

家长:那么怎么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愚仁:要想教育孩子,就必需了解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思想行为,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教案。在制定你的教案之前,必须搞清什么是教育。

家长:什么是教育?

愚仁:让人遵纪守法,能够让他与他的生活环境和谐,让他与他周围的人和谐,与这个社会和谐——人是群体动物,让他为这个群体服务,为这个群体工作,这就是教育。教给他数理化,那不是教育,因为好人坏人,中国人外国人都能学,只是教给他生存下来的技能而已,不是育人。

家长:你说要了解孩子的生长过程,从孩子多大开始了解?到什么时候为止??

愚仁:从怀孕那一天开始到出生后的17岁为止。

家长:能不能把您所了解孩子的情况大体说一下。

一、A 、人体怀孕1-3个月,婴儿基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3个月之后,有个存在的感觉,从3个月到5 个月,这样的感觉逐渐清晰,从5个月到7个月期间,有个意识是自己就是妈妈,妈妈的喜怒哀乐都能影响孩子,7个月之后到出生,这样的感觉比较清晰。?

牋B、1-3个月,父母不必有什么作为。3个月之后胎教开始,父母二人要在这段时间认认真真地学点东西,如在这个时候看小说,孩子在出生后对文学感兴趣,如果这时妈妈学习外语,那么孩子将来对外语就感兴趣。如果有条件,妈妈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或事情。3个月之后,父母经常与孩子对话,开发它的智能,经常听些古典音乐,最好母亲学些古文,如《弟子规》之类的经典。在这期间禁止双方打架、生气,以免造成孩子幼小心灵的障碍,?

二、A、出生后1-3个月,孩子的感觉是他就是他周围的一切,他是他自己睡觉的床,自我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即妈妈抱着他,他感觉他就是他妈妈)。牋

? B、此时的婴儿教育还是以父母自己学习为主。?

三、A、3 个月之后逐渐建立起“我”的感觉,但是她仍然处在我是爸爸、我是妈妈的感觉中,并且开始认识周围的世界,“我”逐渐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

牋B、3 个月之后,开始教孩子认识周围的物体,此时最好让孩子听听比较健康的音乐,比如舒缓的古典音乐,不要听激烈的音乐。可以看一些好的建筑,优美的图画(世界著名的建筑、图片、标志性的图片),教孩子简单的数字概念。五个月之后,认识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比较爱好的方向,如喜欢的颜色,喜欢去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等。?

四、A、7个月到1周岁,“我”有了清晰的确立,也能分辨出许多周围的人,并且有了数字的模糊概念。牋?

? B、7个月之后有想下来走路的要求,想自己去追赶什么东西,喜欢让人扶着自己去追赶其他小孩子等。此时让孩子主动去了解社会,最好扶着孩子去逛动物园,植物园,那些水景,品尝味道,认识亲戚朋友等,辨认道路。?

五、A、1周岁之后,开始建立记忆库,对语音开始有了相当清晰的概念,这是学习语音最好的时机,但思维活动还是没被建立起来,一直到3岁都处于这个阶段。3岁之后有了简单的思维模式,在这期间的所有行为基本上是条件反射,对数字有了清晰的认识,直到7岁。?

牋B、1周岁后,可以背唐诗或中国古文经典。但不能耽误玩,在玩中学,孩子听觉发达,不怕重复(如喜欢让大人讲已经听过很多遍的故事)。1周岁之前的记忆是条件反射,是朦胧的意识,1周岁之后,记忆库开始建立,可以同时学习几国语言。建立数字概念,只告诉1加 1等于2,而不要问他1 加1等于几,只告诉结果,不让他考虑问题。3周岁之后,开始教认字、字母、数字等,要求从3—7岁之间背会几篇古文,如:《道德经》、《弟子规》、《论语》;从小学到大学的物理、化学、数学的定理和公式。这些全部背过、记住,但不要解释,不要让他思维,因为思维功能还没建立起来。?

牋c、从一岁半开始就教孩子生活自理,如:让他自己穿衣、起床,自己吃饭。两岁以后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且学会洗衣服,整理自己的卧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一个学习、劳动最好的时期,抓住这个时机,将培养一个很勤劳、很善解人意的孩子。?

六、A、7岁之后,思维活动萌发,模仿性很好,开始模仿大人,但仍然以条件反射为主。9岁之后,初级思维模式确立,记忆有所下降,直到13岁。

? B、7岁之后,开始思维,会讲简单的故事。这时可以让孩子表演、叙述一个故事,启发孩子的思维,锻炼他描述周围的环境,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7-9岁,还是以灌输学习为主,最好不要干涉他玩,告诉游戏规则,基本社交礼仪。?

七、A 、13岁,思维模式基本完成。13岁之后,以思维为主,到17岁思维完全成熟。?

?B、13岁,玩脑筋急转弯,开始对思考感兴趣,记忆力下降,已经有性别意识,开始喜欢异性。重复过去所学,自由发展,减少对孩子的条件约束。此时最好的教育就是不要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思想,遇到事情让孩子表达完整,不要中途打断孩子。同时不管事情的对错都不要去责怪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维。最好的教育是无言的教育,从怀孕开始就开始的自育(如:孩子把杯子打碎了,这时母亲只要摸摸孩子的头,和孩子一起把地打扫干净就好,不需要再去告诉孩子以后要怎么做,注意什么,因为这时孩子都已经意识到了,就好像孩子触到火后下次就不会再玩火一样)。?

?C、13岁之后,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兴趣,出些脑筋急转弯的思考问题,以新、奇为主,新、奇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复习三岁之后学习过的东西,直到18岁。18岁后放任不管。?

家长:谢谢老师!

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内容

  • 儿童友好家园工作简讯
    儿童友好家园 2008 年 10 月 二〇〇八年第一期(总第一期)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编 卷 首 语 儿童友好家园是 5.12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联 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合作 ...
  • 教育咨询师谈单技巧
    教育咨询师谈单技巧 第一部分:价格类问题 1. 经济上有困难,能够分期付款吗?(上一次交一次) 1-1 我们之所以建议一次性收取费用,是为了保证师资的稳定性,教 学的系统性,并且是按照教学规律来定的. 1-2 一次性收费是正规教学机构的常规 ...
  • 班主任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 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总结如下: ...
  • 20**年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 ...
  • 亲子园亲子活动方案(共9篇)
    篇一:亲子园招生宣传活动策划(一)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游戏,让广大家长了解和初步体验亲子园教育,感受亲子 园教育给宝宝带来的重大影响. 2. 让家长知道----baby亲子园正在招生. 二.活动运作: 正式活动:x ...
  • "小小书法家"特色中队创建计划
    "小小书法家"特色中队创建计划 一.创建背景 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历代书法家辈出,创造了璀璨的中国书法历史.他们泼墨挥毫,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墨宝.风格各异的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值得人欣赏, ...
  • 信息时代下的家校联系方式研究
    摘 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已经渐渐形成其一定的个性与思想,但其仍旧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展阶段.家长和学校之间通过应用信息时代先进的媒体与技术,加强家校联系,更够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家校联系;网络平台 ...
  •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社会体制的滞后,使成千上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农 ...
  • 初一任课老师家长会讲话稿
    初一任课老师家长会讲话稿 致词: 首先,我代表初一(6)全体任课老师,对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第一次家长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家长,我们老师和各位家长的心情一样,那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都愿意看到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下不断进步 ...
  • 高二(1)班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
    高二(1)班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早上好! 我是高二(1)班的班主任我们已经在上次家长会见过面了.十 分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积极配合学校的工 作,为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孩子从初中到高中是他人生路上的一个 跨越,高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