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 范文中心

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05/26

第2卷 第8期2008年8月

环境工程学报

V o l . 2, N o. 8

A ug. 2008

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李 辉

1, 2

徐新阳 李培军

2

1*

尹 炜 V. A. V erkhozi na

1

3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2.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沈阳110004;

3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闵诺格拉多夫地质化学研究所, 伊尔库茨克664033)

摘 要 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氮主要由于氨化细菌的作用。为了了解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对人工湿地基质中5株氨化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比较了不同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量通过其生成的NH +N 来衡量。结果表明,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 为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的优势菌属; 氨化4 细菌 1、氨化细菌 2及氨化细菌 5对有机氮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 分别达到46 2%、49 4%和52 6%。添加沸石对去除氨氮有明显效果, 从而能够提高有机氮的去除率。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有机氮 氨化细菌 去除效果 基质

中图分类号 X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9108(2008) 08 1044 04

R esearch on a mm oni bacteria re m ovi ng organic nitrogen

i n construction wetland

LiH u i Xu X i n yang L iPeijun Y i n W ei V. A. Verkhozi n a

1, 2

2

1

1

3

(1. Insti tute ofA pp lied E col ogy , Ch i nese Acad e my of sciences , Shenyang 110016; 2. C ollege of Resou rce and C i v ilEng i neeri ng of Northeaster n Un i vers i ty , Shenyang 110004;

3 Insti tute of Geoche m i stry , by A. P . V i nogradova S i b erian B ran c h of Russian Acade my of Sciences , Ir ku ts k 664033)

Abst ract M ost o r gan ic n itrogen w ere re m oved by a mm on i b acter i u m in constructi o n w etl a nd . Fo r under

standing the i m pression of re m ov i n g organic n itr ogen by a mm on i b acteri u m in construction w etland , fi v e k i n ds of a mm on i b acteria in constr uction w etland s substrates w ere pri m ary i d entified . The e ffects o f re m oval of or gan ic n i trogen by different a mm on i b acteri u m w ere co m pared and the sca l e to the quantity o f o r gan ic nitrogen w hich con sum ed by a mm onibacteri u m is the quan tity of a mm on iacal nitrogen w hich is pr oduced . The result show s t h at Ba cillus and P seudo m onas are preponderan t genus o f a mm oni b acteria fr o m constructi o n w etland ; a mm onibacteria 1, a mm on i b acteria 2and a mm on i b acteria 5are better o f re m ov i n g organic nitrogen , achieve 46 2%, 49 4%and 52 6%.It is m ore e ffective to add zeo lite to re m ove a mm on ia n itrogen , and that cou l d i m prove the re m oval rate of organic n itr ogen .

K ey w ords constructi o n w etl a nd ; organ i c n itrogen ; a mm on i b acter i a ; re m ova l efficiency ; substrate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一种处理势氨化细菌进行初步鉴定; 考察了5株氨化细菌氨污水的方式, 它是利用湿地中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化作用的活性, 并对2种不同的基质对有机氮的去

[1]

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除效果的影响作了对比。

物的途径净化污水, 具有较强的氮、磷去除能力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等特点, 能够实现废水资源化。

废水中的有机氮先由氨化细菌的作用转化成为NH 4 N, 再通过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作用生成NO 3 N, 最后由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 2, 从而达到除去污水中有机氮的目的

[3]

-+

[2]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氨化细菌从人工湿地模拟装置中的基质中分离

基金项目: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04002); 中俄自然资源与

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基金

收稿日期:2007-10-23; 修订日期:2008-02-22

作者简介:李辉(1982~), 女, 硕士, 主要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研究。

E m ai:l xi nx i n0324@126. com

。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中, 由于添加的基质不同, 对有机氮的处理效果也会有不同。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去除

获得。本模拟装置模拟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模拟装置设有2个并联单元, 填充基质分别为沸石及陶粒, 2种材料粒径均采用5~8mm, 孔隙率皆为50%左右。

主要仪器有光学显微镜(OLYM P US B H 2, 日本) 、空气浴振荡器(HZQ C , 哈尔滨市东明医疗仪器厂) 、分光光度计(UN I C7200, 尤尼柯(上海) 仪器有限公司) 。

1. 2 氨化细菌的分离筛选

法进行预处理。

1. 6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Exce l 2003软件处理, 最终实验数据均为3次重复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次重复测定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 5%以内, 且在允许范围之内。

2 结果与讨论

2. 1 优势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

氨化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 、假单胞菌

氨化细菌培养基:蛋白胨5g /L;NaC l 0 25g /

L ; FeSO 40 01g /L; K 2HPO 40 5g /L; M gSO 4 7H 2O 属(Pseudo m onas) 、变形杆菌属(Pro teus ) 、沙雷氏菌

[4]

0 5g /L; 琼脂18~20g /L;蒸馏水1L ; p H 7 2。属(Serra tia ) 及微球菌属(Micrococcus ) 。本实验

[4]

利用氨化细菌固体培养基, 采用稀释法进行共筛选出5株相对优势的氨化细菌, 将纯化后的氨平板分离, 将培养皿倒置于28! 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2d 后观察记录菌落的形态、颜色等不同的菌落生长情况。对初筛氨化细菌进行液体培养, 并用奈氏试剂检验培养液中NH 的产生情况, 如呈现黄色, 说明生成NH 4; 此种细菌可将有机氮转化为NH 4, 可判断为氨化细菌。再经过多次平板分离与纯化, 得到相对优势的氨化细菌菌株。1. 3 氨化细菌的初步鉴定

根据细菌的形态特征, 按照文献[5~7]的方法对分离纯化的细菌进行初步鉴定。

1. 4 优势细菌的生长曲线

氨化细菌培养液:蛋白胨5g /L;NaC l 0 25g /L ; K 2H PO 40 5g /L; M gSO 4 7H 2O 0 5g /L;蒸馏水1L ; pH 7 2。

本实验接种细菌均采用培养18~20h , 菌悬液在560nm 处的吸光度为0 22左右的活性细菌, 接种量为10%; 温度为28! , 摇床转速为120r /min 条件下避光培养。

由于基质能够影响氨化细菌的生长, 在细菌培养时分别为游离菌、添加10%的沸石及添加10%的陶粒, 以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加10%的无菌水为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在560nm 处测定菌悬液在不同时间的吸光度, 来表示细菌的生长曲线。1. 5 有机氮去除实验

该实验设计同1 4。由于废水中有机氮在氨化

+

细菌的作用下生成NH 4 N, 所以有机氮的去除是用氨化细菌培养液中NH 4 N 的含量来表示。测定NH 4 N 的方法为纳氏试剂光度法

[9]

+

[8]

+

+

+

+

4

化细菌分别编号为:A 1、A 2、A 3、A 4和A 5并对5株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A 1和A 2在90! 高温10m in 后, 仍能存活, 初步鉴定为芽胞杆菌, A 3、A 4和A 5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有极生鞭毛, 氧化酶为阳性、接触酶也为阳性, 并且能够氧化葡萄糖,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分别选取有菌株特点明显的A 1、A 2及A 5的显微相片, 如图1~图3所示。

。纳氏试剂比

色法是氨的经典测定方法, 但是易受水中悬浮物

, ,

和陶粒对氨化细菌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 只有沸石对A 4生长有抑制作用。游离细菌培养20h 以后, 生长速度开始减慢并呈下降趋势; 而添加基质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氨化细菌仍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基质有助于系统中氨化细菌生物量的维持, 从而提高系统对有机氮的去除效果。2. 3 不同氨化细菌有机氮的去除效果

选用生长较好的A 1、A 2和A 5进行有机氮去

图3 A 5显微镜照片F i g . 3 A 5m icroscope photo

除实验, 结果见图5

供试系统中筛选出的5株优势氨化细菌包括2个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

2. 2 氨化细菌的生长曲线

由图4看出,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 A 1、A 2和A 5的生长好于A 3和A 4; 在培养液中加入

沸石

图5 氨化细菌培养液中监测到NH +N 的含量4

F i g. 5 Q uantity o f NH +N inspected by 4 culture so l uti on of a mm oni bacter i u m

图5所示:48h 后游离菌A 1、A 2和A 5对有机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6 2%、49 4%和52 6%。表

明氨化细菌对有机氮有明显的去除效果。2. 4 不同基质对NH 4 N 的去除效果影响

根据生化反应的动态平衡理论, 不同基质对NH N 的去除效果不同, 从而会影响对有机氮的去

除率。

+4

+

图6 48h 后培养液中氨氮的含量对比F ig . 6 Co m parison of content of NH 4+ N

i n culture so l uti on after 48hours

图4 氨化细菌的生长曲线F i g. 4 G row th o f a mmon i bacter i u m

由图6可见, 向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基质对

NH N 的去除效果有所不同。由于陶粒的密实结

+

4

构, 并且对NH 4 N 没有吸附或者吸收作用, 因此加

+

第8期

+

李 辉等: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1047

+

入陶粒对NH 4 N 的影响不大; 而加入沸石后NH 4 N 的含量有大幅度下降, 分别比游离菌培养液中氨氮含量减少63 2%、65 6%和66 4%。这是由于沸石是呈骨架状结构的多孔性铝硅酸盐晶体, 多孔结构使得沸石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其内部空穴和孔道中存在大量流动性较强的阳离子(如Ca ), 可与环境中的NH 4、Na 和Pb 等发生交换

[10]2+

+

+

2+

+

可以有效地减少出水的NH 4 N 含量。

参考文献

[1]H ead l ey T. R. , H uett D. O. , D av ison L. T he remova l o f

nutr i ents fro m plan t nursery runo ff i n subsurface hor izon tal fl ow w etl ands . W ater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 (11~12) :77~84

[2]梁威, 吴振斌, 詹发萃, 等.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

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 湖泊科学, 2004, 16(4):312~317

[3]籍国东, 倪晋仁. 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作用机

制.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5(6):71~75[4]许光辉.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6

八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6]马放.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实验(第一版). 哈尔滨工业

大学出版社, 2002

[7]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细菌分类组. 一般细菌常用

鉴定方法(第一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8]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

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1

[9]温丽云, 范朝, 袁倬斌. 我国环境监测中氨氮分析方

法.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21(4):28~32

[10]任钢, 崔福义. 改性天然沸石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 7(3):75~79

2001, 44

。沸石的应用是一种新的去除氨氮方法, 但对

其吸附容量、释放和以后的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3 结 论

(1) 初步鉴定菌株A 1和A 2为芽孢杆菌属m onas) 。

(2) 氨化细菌生长实验表明:无论是游离菌, 还是加入陶粒和沸石, A 1、A 2和A 5菌株生长始终优于A 3和A 4菌株。

(3) 用生长较好的A 1、A 2和A 5进行有机氮的去除实验, 其中A 5的去除率最高, 为52 6%, 其他2株菌A 1和A 2的去除率分别为46 2%和49 4%。

(4) 在人工湿地中添加基质对氨氮的去除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添加沸石的效果要优于陶粒; 添加沸石的去除率可达63 2%~66 4%。根据本实验的结果, 在人工湿地的基质中添加适量的沸石材料

(Bacillus ) A 3、A 4和A 5为假单胞菌属(P seudo [5]R. E . 布坎南, N. E . 基本斯, 等.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


相关内容

  • 污染控制微生物
    环境工程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 1.自净作用: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土壤.大气等)后,由于环境自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即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使污染物质的浓度下降直至消除,使污染环境又恢复到原来本地状况的现象. 2.生化作用:生 ...
  • 陶氏超滤膜处理工艺类型及适用性
    陶氏超滤膜处理工艺类型及适用性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备受污水处理领域重用,并逐渐成为污水回收的关键技术.DOW 膜型号可根据不同的治疗和水质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膜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与其他过程以达到最经济的效果,膜技术以其灵活的应用程序 ...
  •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摘 要:本文介绍了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了养殖废液的综合利用技术,包括回 收氮.磷和综合处理的资源化途径,介绍了畜禽养殖业固体粪污的综合利用,包括肥料化.饲料化. 土地化和能源化等. 关键词:养殖 ...
  •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1.1.1 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生物过程 所谓"好氧":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气(O2)的存在 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包括大部分微生物.动物以 及我们人类: ...
  • 环境法中环境的定义
    环境保护复习题  环境法中环境的定义  环境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 梅林水厂臭氧_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效果
    第22卷 第13期中国给水排水V o. l 22No. 13 2006年7月CH I NA W ATER &WA STE WAT ER Ju. l 2006 梅林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效果 乔铁军, 安 娜, 尤作亮, 张金 ...
  • 高盐度废水处理资料
    高含盐有机废水生物处理 在化工.制药.燃料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除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外,还含有高浓度的盐类物质,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高浓度的盐类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采用物化法处理,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难以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采用生 ...
  • 硫酸盐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
    中国给水排水 2002Vol. 18 CHINA WA TER &WASTEWA TER No. 6 硫酸盐对抗生素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 陈业钢, 祁佩时, 刘云芝, 程树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 ...
  • 环境学考试资料--徵曰
    环境保护法: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电子百科全书: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 ...
  • 室内环境污染物及检测技术
    室内环境污染物及检测技术文献综述 系别:化材系 专业:化学 姓名:汤婷学号:11130225 摘要:介绍中国住宅室内和公共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阐述了室内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甲醛.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主要从普通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