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中环境的定义 - 范文中心

环境法中环境的定义

05/26

环境保护复习题

 环境法中环境的定义

 环境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 2、 环境科学的形成、发展与分科

 环境科学,或叫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Study)是一个新兴的、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或研究领域,现阶段其学科体系尚不定型。这里以环境科学的发展为线索,介绍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分科。

(1)第一阶段或叫第一类环境学科分支

 从已有的传统学科中分化出来,以专门研究环境问题的某一个侧面为目的的学科分支。

 20世纪50年代,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遭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明确提出了environmental pollution和环境公害的新概念,用以概括和反映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失调,并将其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加以研究,以试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首先出现的必然是在已有的传统学科中,分别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去研究不同的环境问题或同一环境问题的不同侧面.

 环境地学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化学

 环境物理学

 环境医学

 环境工程学

 环境法学

 环境经济学

 环境哲学

 环境伦理学

 等学科,这些学科既说是各自传统学科的分支学科,又被看作是新形成的环境科学体系的一员。

(2)第二阶段或叫第二类环境学科分支

 以整个“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综合,形成了不属于旧的传统学科,仅为环境科学、环境研究所特有的学科研究领域。  这些新的研究领域虽然也同样应用了传统学科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但是,它们已明显不同于以上那些直接从传统学科中分化出来的学科分支,而是以解决某一环境问题,以评价、规划和管理人类—环境系统的最佳方案为目的发展起来的。例如环境质量评价学、环境系统分析、环境规划管理等。它们已不再属于某一传统学科,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环境科学的特点

 A. 综合性和交叉性

 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环境科学的最大特征。

 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

庞大科学体系。它的建立是从传统学科中经过分化、重组、综合和创新的过程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 B. 学科的新兴性和不定型性

 一般认为环境科学从诞生至今也就是50年的历史,因此,对于环境

科学的学科体系给以明确的回答还有一定的困难,环境科学还属于一个年轻、蓬勃发展的学科和研究领域。

4、 环境科学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人类与环境构成了一对矛盾,环科的任务就是揭示这对矛盾的实质,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之间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过程,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以求人类-环境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 大气及其污染问题

 1、 大气垂直结构

 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可将大气圈分五层: 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该层的特点:  A.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大约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度;  B. 由于近地面空气受地面辐射的影响而增温膨胀上升,上层冷空气下

降,所以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对流;

 C. 密度大,占大气总质量的3/4;

 D. 主要的天气现象均发生在该层。

 在对流层中,因受地表的影响不同,又可分为两层。

 (1)摩擦层或边界层:1-2 km以下,受地表机械、热力作用强烈。排入

大气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活动在该层。因此是环境科学重点研究的气层。  (2)自由大气层:在1-2km以上,受地表影响变小,主要的天气过程如

雨、雪的形成均出现在此层。

 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气气层。

 平流层

 对流层顶到约50km的大气层。

(1)同温层:在平流层下层,30-35 km以下,,温度随高度降低变化较小,气温趋于稳定。

(2)臭氧层:在30-35 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这是因为在该范围内,有厚约20公里的臭氧。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该层温度升高。  平流层特点:

 (1) 大气平流运动显著;

 (2) 空气比下层稀薄,水气、尘埃少,大

 气透明度好。

 中间层

 平流层顶到80km高度。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该层有强烈的垂直

对流运动,又称高空对流层。

 热层(暖层,电离层)

 80km到800 km。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上升。

 逃逸层(逸散层)

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由于空气受地心引力极小,气体及微粒可以从这

层飞出地球重力场而进入太空逸散。

 2、 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

 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过程,使得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

程度,以至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 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颗粒物等。

 二次污染物

 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

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更强。常见的有: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等。

 (2)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 A 天然污染源

 排放火山灰、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的活火山,自然溢出煤气和天

然气的煤田和油田,放出有害气体的腐烂的动植物、森林火灾、沙尘暴等(天然污染源造成的大气污染,目前还不能较好地控制)。

 B 人为污染源

 燃料(能源)的燃烧、向大气释放出污染物的工业生产过程、交通

运输过程和农业活动。

3、城市热岛环流

 (1)定义:由于城市温度经常比农村高(特别是夜间)气压比乡村低,所

以可以形成一种从周围农村吹向城市市区的特殊的局地风,称为城市热岛环流或城市(郊)风。

 这种风在市区汇合就会产生上升气流。因此,若城市周围有较多产

生大气污染物的工厂,就会使污染物在夜间向市中心输送,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夜间城市上空有逆温层存在。

 (2) 产生城乡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A 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能耗水平高

B 城市覆盖物(如建筑、水泥路面等)热容量大,白天

吸收太阳辐射热,夜间放热缓慢,使低层空气变 暖;

C 城市上空笼罩一层烟雾和CO2,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 4、环境标准

 (1)环境标准的定义

 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国家

为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根据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生物学毒理实验,污染控制的经济能力和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及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所作出的规定。

 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监督、环境监测和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 (2)环境标准体系

 按照环境要素分:大气、水、噪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按照用途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技术

标准、污染警报标准等。

 我国环境标准分类

 A 环境质量标准

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 C 环境监测、分析和统计方法标准

 D 环境监测样品标准

 E 环境保护基础标准

三、 水体环境及水体污染

 1、水体与水体污染

 (1)水体: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沼

泽、水库和海洋等。水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及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是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 (2)水体污染:指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中,使水

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3) 水体污染物质的来源

 。

 点源主要指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其变化规律服从工业生产废水和

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即季节性和随机性。

 面源主要是农村污水和灌溉水,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溉后排出的水经

径流中含有化肥和农药,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如富营养化和农药污染等。

A 工业废水: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机械设备冷却水、烟气洗涤水、设备和场地清洗水及生产废液等。

不同类型的废水含有不同的污染物,会造成不同的污染效应,如采矿、选矿及金属冶炼废水会造成重金属污染;而造纸废水排放的造纸黑液(在生产中最后排出原料中的非纤维素部分)有机污染。

B 生活污水: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

C 农业退水: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农药和化肥。

(4) 水体水质污染指标

表征水体污染指标项目较多,可分为三大类:

 第一类:物理性水质指标

 A.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如温度、色度、嗅味、浊度、透明度等。  B. 其它物理性状指标。如悬浮固体、电导率等。

 第二类:化学性水质指标

 A.一般的:pH、碱度、各种阴阳离子等。

 B.有毒污染物浓度: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

 C.耗氧有机物含量指标:COD、BOD、TOC 等。

 第三类:生物学水质指标

 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各种病原细菌和病毒。

 (5)水体的自净作用:所谓水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指受污染的各种水体在

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的影响下,污染物浓度或总量自然降低的过程。 2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Naturification)

 (1)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 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 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湖泊分类与演化的一个指

标。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不断增多,先变为沼泽,再变为陆地。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所引起的富营养化现象,可在短时期内出现。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则称为“赤潮”。

 (2) 富营养化形成的条件

 大量排入的营养元素。天然水体中磷和氮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

游生物数量的控制因素。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氮、磷以及其他无机盐类。

 多数研究者认为,氮磷等营养元素浓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磷含量的高低决定着藻类繁殖速度和富营养化程度。

 (3) 营养元素氮在水体中的转化

 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两大类。含氮有机物包

括蛋白质、氨基酸和尿素等,主要来自农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污水。无机氮包括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其一部分来自农田退水和工业废水,一部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分解而成。

 含氮有机物在水中的降解主要包括氨化过程和硝化过程。氨化的

产物是NH3和NH4+,硝化过程的产物是硝酸盐,他们都可以被植物吸收。  在缺氧的情况下,一些厌氧细菌可以把NO3-转化成气体的N2O和

N2,又回到大气中,即反硝化作用。

 (4) 富营养化判别指标和标准

 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判断标准)是:当水体中磷含量大于

0.01~0.02 mg/L,BOD大于10 mg/L,表征藻类数量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10微克/升时,湖泊为富营养化。

 美国的吉克斯塔特提出的水体富营养判别指标和富营养等级。 

3、污水处理方法与技术

 污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以某种方式从污水中分离出

来,或将其分解转化为稳定无污染物质,或被植物体所吸收,脱离水环境。

 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三大类:

 (1)物理方法

 (2)化学方法

 (3)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

利用包括沉淀、蒸发和浮选等物理方法,处理、分离和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化学方法:

利用化学或物理化学反应处理污水。 如(1)利用中和法处理酸性或碱性污水;(2)根据一些可溶性污染物在固液两相中不同的溶解度,采用萃取法回收重金属和酚类污染物等。

 生物方法:

 主要包括两种途径:

 A 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把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污染的

无机物,以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可进一步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 B 利用一些植物可以吸收大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物质)的

特点,通过建造人工湿地去除水体污染。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保护和恢复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我国水环境管理将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还需要在总量控制理论与技术方法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确保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科学实施。

四 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 1、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的定义

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

净能力时,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质量恶化表现为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进程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正常功能丧失,甚至毒性增强,进而对土壤生物甚至人类生存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危害。

 土壤地球物理化学的自然形成过程极其缓慢,一般每百年以0.5~2cm

厚度的速率进行,这就意味着土壤资源一旦遭到污染或人为干扰后将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恢复。

 土壤自净作用

 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土壤通过吸附、分解、迁移和转化,使土壤中的

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消失的过程,最终可使土壤恢复到原有的结构与功能的过程。 土壤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土壤具有净化功能的原因:

 (1)污染物在土壤中可通过扩散和分解作用,逐步

 降低污染物浓度。

 (2)经沉淀、胶体吸附等作用可使污染物发生形态

 变化,变为难以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存在于土体

 中,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

 (3)通过生物和化学降解,污染物变为毒性较小或

 无毒性的物质。

 (4)有些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发生被分解气化,迁

 移至大气环境中。

土壤污染类型

 根据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方式将土壤污染分为5类:

 1)水污染型:工业及城市污水进行农田灌溉或直接排放时,污染物在土

壤中积累并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便产生土壤污染。

 2)大气污染型:大气污染物通过各种沉降方式进入土壤后,改变土壤的

物理化学性质,使土壤受到污染。----酸雨

 3)生物污染型:未经消毒灭菌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粪便等直接排到

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成为某些病原菌的栖息繁殖地。

 4) 固体废物污染型:各类金属矿场开采的尾矿废弃物、重金属冶炼厂的

矿渣以及“白色垃圾“(废塑料包装物及废农膜)堆放在露天, 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淋溶作用,污染物质进入土壤。

 5) 农业生产污染型:农业生产中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一些具毒、

难降解污染物迁移积累到土壤系统中,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 土壤污染物类型

 土壤污染物笼统的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 无机污染物主要有重金属,非金属中的砷、氟、过量的氮、磷和硫

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等.

 有机物有酚类化合物、农药、原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部分矿

物油等, 此外还有致病微生物。

2、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 A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相移动,不能为微生物分解,易在

土壤中累积。

 B 同在水环境中一样,一些重金属元素(如汞)能在土壤环境中转化成

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如甲基汞),并通过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富集转化,通过食物链最后进入人体,对人类带来危害。

 C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初期,不易被人们觉察和关注,具有一定的潜

伏期。

 (2) 土壤条件与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受到几个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

包括:A 溶解-沉淀作用;B 氧化还原作用;C 络合作用;D 吸附-解吸作用。

 另外,土壤酸碱度、胶体含量组成、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有

机质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特征都影响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进而影响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举例: 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镉。离子态CdCl2、

Cd(NO2)2、CdCO3和络合态的如Cd(OH)2呈水溶性的,在土壤中易迁移,可被植物吸收,而难溶性镉的化合物如镉沉淀物、胶体吸附态镉等为难溶性镉,不易迁移和被植物吸收。两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 旱地土壤中多以CdCO3和Cd(OH)2形态存在,其中以CdCO3为主,

尤其是在pH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中明显。

淹水土壤(如沼泽土和水稻土), 当土壤表层以上积水时,在水层下形成还原环境,有机物不能完全分解而产生硫化氢,在含硫化氢的还原性土壤中,镉多以CdS的形式存在,CdS为难溶性物质,所以,在沼泽土和水稻土中往往会积累CdS 。

 植物对镉的吸收:(1)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降低;(2)土壤中的有

机质能与镉螯合成螯合物,会降低镉的有效性;(3)氧化—还原电位也影响植物对镉的吸收,Eh值低,会形成难溶性的硫化镉,植物越不易吸收。

 (3)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A、 对土壤生物的危害

 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

将直接影响土壤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新陈代谢过程。

 另外,还影响土壤的酶活性,重金属对土壤中的氧化还原酶、蛋白

酶等土壤酶类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这种抑制作用一方面可能是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产生直接作用,使

酶类活性基团受到破坏;另一方面重金属能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微生物体内酶的合成和分泌量,最终导致土壤酶活性降低。

 B、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有些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

中不需要的元素,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明显,如Hg、Cd、Pb等;有些元素则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等,但土壤中含量过高时,也会发生污染危害。

 当然,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例如铁与铜、锰、

镉之间之间存在着拮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弱重金属对土壤污染影响。

 不同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生长产生危害并不相同。

 过量的Cu可妨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土壤中受铜污染后,可使植物

生长不良,过量铜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破坏根系正常生长代谢功能,引起植物生物量的降低。

 受镉、汞、铅等元素污染,一般不引起植物生长发育障碍,但在植

物体内累积。

 镉可在水稻体内累积形成“镉米”,日本富山镉米事件。

五、固体废物与环境污染

1、 固体废物危害及防治

(1)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固体废物 (Waste) 通常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来源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

废物是相对在某一过程或在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而并非在一切过程或一切方面都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过程的原料,所以废物又有“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之称。

为了便于管理,按来源固体废物分: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四类。按危害程度分一般性和危险性废物两类。

(2)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固体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变化,如果处理或处臵不当,将通过水、土壤、大气或食物链危害人群健康和环境。

A 对水体的污染:通过渗滤和地表径流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

B 对大气的污染:细小颗粒物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漂浮到大气中;长期堆放或焚烧中散发出的臭气和毒气(环境中的二恶英是在塑料燃烧中产生的)。

C 对土壤的污染:固体废物随意堆放或简单填埋处理,被雨水浸淋,渗出液中一些污染的成分会使土壤重金属富集, 改变了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土壤的自净能力,妨碍植物根系的生长。

D 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一些城市垃圾及其他固体废物的清运能力低,清洁处理率低,很大一部分固体废物堆放在城市的一些死角,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同时,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也构成潜在的威胁。

(3) 危险废物的定义和危害

危险废物又称有害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及其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1984年UNEP把危险废物污染危害列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国内外不乏因危险废物处理处臵不当,祸及居民的污染事件。

70年代锦州铬渣露天堆放污染井水事件;70年代末美国纽约州尼亚拉加废物填埋场渗漏造成严重拉夫运河河谷土壤污染.

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焚烧处理处臵

(1)焚烧法定义:利用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过程,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减少容积、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和副产品的目的。

焚烧技术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技术。可处理城市垃圾、一般工业废物和有害废物。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新污染物,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应对焚烧设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控制。 主要控制项目包括:有害气体(SO2、HCl、CO、HF、NOX等)、烟尘、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如二恶英)等4个方面。如美国已指定“废物焚烧的法定处理效果标准”。

(2) 焚烧法优点

A 大幅度减少固体废物容积,最大可减少原体积

的90%以上;

B 杀死病原菌,达到解毒的功效;

C 产生新热能,用来供热和发电。

(3) 焚烧法缺点

A 可能产生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组分和酸性气体,

如直接排入大气中,会造成二次污染

B 建设投资、运行和管理费用高

如对于城市垃圾,欧洲国家的焚烧率已达20~25%,美国为10%,我国还没有开展。

3、固体废物管理的发展趋势

固体废物的管理包括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储存和最终处臵的全过程的管理。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与管理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环境学家的广泛重视。

美国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1984)和《全面环境责任承担赔偿和义务法》(1986)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全面的关于固体废物管理的法规。

(1) 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理与利用

4R原则

对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关键在于解决好废物产生的源头以及综合利用问题。首先需要从污染源开始,改进或采用更新的清洁生产工艺,尽量少排或不排废物。这是控制固体废物的根本措施;其次,需要强化对有害废物污染的控制,实行从产生到最终无害化处臵全过程严格的管理。

综合处理与利用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

减量化(reduce)原则

资源化原则: 再循环(recycle), 再利用

(reuse), 再回收( recover) 无害化原则

 再循环: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在本工厂内部再加以利

用,或经过一定的处理,恢复部分功能,如发电厂中冷却水的再循环。  再利用:指“废物”还具有其它功能可以加以利用, 如粉煤灰用做生产

水泥的原料。

 再回收:指对“废物”可以回收其中有用的成分,如从碱法制浆废水中

回收碱。

(2)固体废物减量化对策与措施

对于生活垃圾

A 逐步改变燃料结构:我国一些城市垃圾中,过去大约有40%~50%是煤灰,要逐步提高民用煤气的比例。

B 避免过度包装和减少一次性商品的使用:少使用塑料包装物,多使用易于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臵的材料 。

C 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城市垃圾收集方式分为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大类。

混合收集:通常指对不同产生源的垃圾不作任何处理或管理的简单收集方式。

分类收集:按垃圾的组分进行收集。不仅有利于废物回收与利用,还可减少垃圾处理量。分类收集过程中通常可把垃圾分为易腐物、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几大类,其中可回收物又可按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几类分别回收。如日本(分7类回收)、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大规模开展了分类回收.

(3)固体废物土地填埋处理方法

安全土地填埋法是一种最终处臵固体废物的方法,包括场址的选择、填埋场的设计、施工填埋操作、填埋场环境监测,场地的再利用等方面。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较普遍的应用,我国一些大城市也已开始应用。

土地填埋法的优点:经济可靠,适合于处理大量的固体废物;填埋后的场地还可以重新用做停车场、高尔夫球场等。

土地填埋法的缺点:填埋场可能因沉降需要不断地维护;填埋的废物可能通过分解产生易燃、或具毒性的气体,需加以监测和控制。

4、清洁生产

 (1)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的战略,目的是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来说,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2)清洁生产的三个主要方面

A 清洁的能源: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B 清洁的生产过程:包括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保证中间产品的无毒、无害;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音等。

C 清洁的产品:清洁产品指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的产品;利用二次资源做原料的产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致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易于回收和再生的产品;合理包装的产品;具有合理使用功能(以及具有节能、节水、降低噪声的功能)和合理使用寿命的产品;报废后易处臵、易降解等产品。

(3)清洁生产的环境评价方法

清洁生产可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环境科学角度评价的方法。

A 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指可描述产出单位产值或产量的产品(服务)所伴随的主要物质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

① 主要原材料的消耗指标;

② 各种形式的能耗,如电、油、煤、天然气等,统一用标煤表示; ③ 水消耗指标,包括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回用水用量等; ④ 各类废水、废气和废渣的生成量和排放量;

⑤ “三废”中主要污染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

B 特殊指标

特殊指标用以判断基本指标未能顾及的一些特殊方面,例如,有毒有害原料的用量、去处,有毒有害中间产物的生成量;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稀缺资源的使用量(如各稀有元素、铂族元素等贵金属);使用二次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六、 全球环境问题

 1、全球气候变化

 大气层中的CO2、CH4、N2O、O3、氟氯烃等气体能够反

射和吸收从地面反射的长波光(4~100µm),阻挡地面的热量向宇宙扩散,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之间的一个绝热层。大气中以上气体对地球长波辐射的反射和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保持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 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如果没有温室效应,现在地球上平均温

度将降低40℃,即从现在的零上15℃降至零下25℃。

 为:

 (1)人类工业化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温室气

体的浓度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使得温室效应不断强化。

 (2)人类对于森林大面积砍伐,造成全球森林面积锐减, 特别是

热带雨林大面积地被破坏,使得地球上的最大的吸收CO2的“汇”(sink)的功能大大减弱。

 以上2个原因叠加在一起,促使了温室效应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全

球气候变化。

 温室气体的种类和贡献率

 主要有CO2、CH4、N2O、O3 、氟氯烃类。

据估测,全球每年排出的

CO2约60亿吨,对气候变暖的贡献率为54%

CH4排放量5.5亿吨,贡献率为15%

 N2O排放量为3000万吨,贡献率为7%

 氟氯烃类排放量为50万吨,贡献率为24%

温室气体增加的速度非常快。根据极地冰心气泡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CO2浓度在工业革命前为280mg/kg,1958年为315 mg/kg,1990年为353 mg/kg,1993年增加至357 mg/kg。目前正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估计到2030年可达到450 mg/kg,到21世纪后期可达560 mg/kg。其他温室气体也有增加的趋势。  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 1)CO2:主要是矿物燃料燃烧和森林大面积的砍伐形成多余的碳。

 2)甲烷: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气体,其增长与世界人口的增长有非常

密切的关系。主要来源是沼泽、稻田、牲畜反刍。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世界上90%的稻田在亚洲。

 3)N2O:是大气中占第三位的温室气体。由于人类活动导致N2O一直呈

增加状态。主要来自土壤,需氧土壤反硝化作用是向大气排放N2O的主要来源,其次,废弃物燃烧和污水处理过程中会形成N2O。

 4)氟氯烃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氟三氯甲烷(CFC-11)和二氟二氯甲烷

(CFC-12)。无自然源,全是人为源。

 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危害

 全球变暖将引起降水量的变化、暴风雨频率和强度的加大、生态

系统受到的压力与物种消失将增加、淡水供应减少、海平面上升等。  1)海平面上升:海洋上层海水升温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沿海低地居住

着人口受淹、加快海岸线和滩涂的侵蚀、沿海肥沃耕地将消失等。

 2)气候带移动:包括温度带的移动和降水带的移动。气候带在下一个50

年内可能向极地移动数百公里,那么地球1/3的森林生态系统将发生变化,如果全球变暖的速度太快以至于植物无法及时适应的话,森林将遭到严重破坏,使物种灭绝问题更加恶化。

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有利影响:全年生长期延长,热带、亚热带的经济作物将北移,

有利于一年多熟制,并且C3植物受益大于C4植物。

 不利影响:虽然CO2浓度增加,能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呼吸作用、减少水分消耗等,使作物产量增加,但作物质量(蛋白质含量)下降; 温度升高还会加剧干旱、病虫发育周期缩短,繁殖速度加快。

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全球变暖会使流行于潮湿炎热地区的疾病扩散加

剧。

2、臭氧层破坏

 臭氧是大气中微量气体之一,主要浓集在平流层30-55km的高空,该层

大气称臭氧层。

 如果在摄氏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

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mm左右。

 臭氧层能吸收90%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为地球提供了一个防止紫外线

有害辐射效应的屏障,是地表生物的“保护伞”.紫外线大量辐射到地球表面,会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并降低人体免疫能力;紫外线还能破坏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

 (1)臭氧层破坏的含义

 准确的说是“臭氧层减薄”,是指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

过30%的区域。

 臭氧空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以及

延续的时间。

 1984年英国南极考察站科学家首先在南极上空观察到臭氧层中臭氧

总量减少,其后1984~1986年又发现北极冬季前后出现直径1000km的臭氧空洞。最近20年,在欧洲、北美、北非臭氧层中的臭氧减少3%,北极也出现减少趋势。

 平流层中臭氧的减少,则紫外线辐射到地面的强度相应增强。

 根据1981~1989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测量,紫外线辐射9年增加

了1%。

 目前,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利用欧洲航天局ERS-2卫星上的全球O3

监测实测仪器,通过对卫星监测资料的高速运算,在数小时内就可得出全球臭氧分布图。

 臭氧层耗损物质(Ozone-depletion substances, ODS):破坏臭氧层的物

质。

 ODS主要有:

 氟氯烃类(chlorofluorocarbon, CFCs)(氟氯烃类共有20多种,

是卤族和碳化合物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总称,1930年在美国杜邦公司问世,并大量用于制冷业)、

 哈龙(halon)

 N2O

 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 溴代甲烷(Methly bromide)

 (2)臭氧层的保护

 防止臭氧层破坏的最根本途径是完全禁止生产和使用CFCs,研

制和生产无公害的CFCs代用品。目前主要集中在氢氟氯烃(HCFC)和氢氟烃(HFC)方面。

 臭氧层的破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

1985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9月又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议定书》确立了全球保护臭氧层国际合作框架,对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提出了削减生产和使用的时间限制。事实证明以上两个议定书履行是非常成功的,对臭氧层的保护起了积极的作用。

3、 生物多样性锐减

 (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

构成的综合体。通常包括3个层次: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 遗传基因多样性

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A 人口的过度膨胀

 B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 C 物种赖以生存的生境受破坏,如热带

 雨林受威胁和破坏

D 生境片断化、生境退化与环境污染

E 外来种引入和外来病害的入侵和传播

 (3) 生物多样性减少评价指标

 常用的表征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的指标为:

 濒危物种占已知物种数比例

 濒危物种指的是如果致危因素继续起作用,将不太可能生存下去

的物种,包括那些数量已经减少至危急水平或生境急剧减少至注定立刻处于灭绝边缘的物种。

 濒危物种意味着该物种就要失去其生育和繁殖后代的能力,虽然还

可能在其分布区内继续生存下去几代,但由于使其种群保持生命力的生境、食物来源或繁殖条件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而逐渐减少,因此,除非以上因素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否则该物种注定要灭绝。

 对于该指标,最好还能说明在濒危物种中,有多少是特有种(即只分布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种)。

 如果是特有种,在一个国家的灭绝,就意味着在全球水平的灭绝,

而非特有种则不然。从理论上讲,濒危物种中含特有种比例高的国家,在维持全球物种多样性的努力中责任更大。

 当然不论濒危物种是否是特有种,都应该加以保护,因为从国家的

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论是从经济、文化、娱乐还是从物种自身存在的价值考虑,都将影响到该国的实际利益。

 (4)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 我国生物多样性既丰富又独具特色。其主要特点是:生态系统多样

性类型多样:陆地生态系统共计27大类460个类型,其中森林16大类,

185个类型;草地4大类,56个类型;荒漠7大类,79个类型;湿地和温水水域5大类。

 生物种类繁多,且具特有成分,高等植物32800种,种子植物数居

世界第3位。动物种类10.45万种,而特有高等脊椎动物种约662种(特有种居世界第8位)。驯化物种及野生亲缘种多。世界上有237种栽培植物起源于我国。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0.5万km2 。草原退化面积已达87万km2,国土受水、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 km2。

物种受威胁,灭绝较严重。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受到灭绝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世界分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共640个,其中我国占156个。

遗传种质资源受威胁,外来种入侵,古老土著种受排挤。

七、环境评价

 1、 环境质量的定义

 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个要

素,对人群的生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环境质量是对于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的表示。

 对环境质量的变化,无论是从空间上或是从时间上的研究,都是以

环境中污染物(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环境效应来衡量。充分认识环境质量的目的在于了解其变化趋势,为控制和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 2、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

 环境质量评价是认识和研究环境的一种科学途径,它按照一定的评

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与评定。

 通过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

量描述,可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环境质量的好坏。

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开展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城市环境规

划、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区域环境污染物控制法规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可以使公众对所在地区环境污染状况有所了解,也可为比较各地区所受污染的程度和变化趋势提供信息。

 3、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 影响评价3种类型。

 环境回顾评价:是指对区域历史时期的环境质量,根据历史资料

进行回顾性的评价。通过回顾评价可以揭示区域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过程。

 环境现状评价:一般是根据近两、三年的环境监测资料对某地区

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现状评价,可以阐明环境的污染现状,为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油管线的铺设、植树造林工程以及各种环境污染事件等)给环境质量带来

 的影响进行评价。 不仅要研究开发项目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要研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既要研究污染物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也要研究项目实施后对于生态景观的影响和破坏,从而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减少对环境和植被的不利影响,为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保证。 可以分为: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声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质量评价(包括植被、水土流失、 景观等) 就某一环境要素进行评价称为单要素评价,对多要素同时进行评价称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 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方法 • 环境质量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 其中,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环境质量指

数评价方法应用的较普遍。在生态评价中,要用到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在土壤环境、水环境评价中可用生物学评价的方法。

八、环境管理与规划

 1、 环境管理

 环境管理是在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环境保护途径之一。同时环境管理学也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因此,环境管理往往包括着两层含义,一是把环境管理当成一门学科看待,它是研究环境问题,预防环境污染,解决环境危害,协调人类与环境冲突的学问;二是把环境管理当成一个工作领域看待,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最重要的政府职能。

 环境管理, 包括其中的环境规划已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环境

保护途径。

 环境管理主要通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综合手段实施

环境保护,以达到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 环境政策层次

 环境管理层次

 环境工程技术层次

 共同构成了实现环境保护的3个途径。

 (1)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目前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

A 行政手段

指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权力,制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标淮,进行监督协调,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实施行政决策和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

• 环境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编制环境规划;

• 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些重点区域采取措施,如划分自然保护区,重点污染防治区等;

• 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要求限期治理,甚至勒令其关、停、并、转、迁;

• 对易产生污染的项目,采取行政制约的方法,如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措施;

• 发放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许可证,如产品绿色标志。  B 法律手段

 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依法管理环境是控制并消

除污染,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环境管理一方面要靠立法,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做法,全部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 另一方面还要靠执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中央到地方

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国家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和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组成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 C 经济手段

 经济手段是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和审计等经济

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行为,以便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励积极治理污染的单位,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的杠杆作用。

 常见的经济手段包括

 • 谁污染谁付费原则

( PPP原则, pollution pay principle )

 • 排污收费制度

 • 环境审计制度

 • 生态环境使用补偿费

 • 碳税制度的探讨与初步建立

 D 技术手段

 技术手段是指借助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控制到最小限度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以及先进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段。

 目前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已从仅仅关注末端处理(如建污水处理厂

等),发展到“全过程控制”,强调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关键作用。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放到整个生产过程去考虑。

 (2)国际环境管理的新手段

 20世纪末相继出现了环境审计,生命周期分析.

 举例: 生命周期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20世纪90年代出

现的的环境管理手段。LCA得以发展的3个重要原因是:

 第一 LCA将对环境质量的保护融入到企业的决策过程。

 第二 LCA已被欧盟确定为某一产品能否被授予生态标志或叫环境标

志(Environmental Labelling),即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产品的官方认可的手段。

 第三 环保政策已从污染控制治理向在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转移。  LCA的定义

 LCA作为一种客观的评估手段,主要是通过确定和量化能源和原材料

的利用、产品的消费以及废物的处理过程的环境排放,来评估一个产品工序和消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负荷,并最终给出和评价改善环境的方法。  LCA应满足的原则

 A 运用于产品的比较之中。

 B 应包括产品的整个周期。

 C 所有的环境因素都应该考虑。

 D 向环境的排放评估应尽可能定量化。

 LCA清单分析结果的评估

 目前LCA评估报告中至少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污染物数据:能源消

耗,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

 不论是那一种污染类型,引起污染的污染物种类一般都不只一种,

因此,如何将造成某种污染类型的不同污染物排放量相加,减少表征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数目,即进行指标的整合(aggregation),显得尤为重要。

 目前人们各自提出较多的污染排放数据整合方法,如A 环境效应整

合法

 B 生态点法

2、 环境规划

 环境规划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环境保护实践和环境管理

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既有环境科学中的相关学科,如大气环境学、水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由涉及到许多工具科学,如决策分析、预测学、运筹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其学科的综合性较强。

 环境规划是环境学与预测学、规划学、经济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

统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产物,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 (1)环境规划的定义

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对自身活

动(包括经济、社会和个体活动)和环境所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环境规划管理者对未来一段时期内(如5~10年)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计划和规定。

 简单地说,环境规划是环境决策在时空上具体安排,要作到对

未来的科学决策,就需要进行科学的环境预测。

 环境规划是环境预测和环境决策结合的产物。

 (2)环境规划的类型

 A 按照规划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 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 在细分可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土壤污染

防治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 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是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而编制的,主要针对由

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城市生活对各环境要素造成的污染而制定的防治目标和具体措施。

 生态规划

 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

寻求与自然相和谐,与自然资源潜力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途径,其核心是土地适宜性分析,其针对的是非污染性环境问题。

 自然保护区规划

 针对自然保护区这一特殊的环境保护对象而制定的环境保护规

划。

 B 按照规划的范围分,可以有城市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流

域环境规划乃至国家的环境规划,也就是说,环境规划的范围可大可小。


相关内容

  •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 一.考试目的: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 ...
  • 年产5000吨钢结构项目建议书
    年产5000吨钢结构 项目建议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报告编制的工作依 ...
  • 确定防护距离标准问题的复函
    环境保护部函 环函[2009]224号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确定防护距离标准问题的复函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 原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关于水泥厂环境防护距离的请示>(闽环保监[2008]140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
  • 蓝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_何广顺
    第3卷第4期2013年8月 海洋经济 MARINEECONOMY Vol.3No.4Aug.2013 蓝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何广顺1,周秋麟2 (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
  • 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页码:1/30 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技术方案 你一定成功 上海XXX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13-03-25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页码:2/30 修 改 记 录 版权信息 本文件的版权属于上海XX ...
  • 虚拟现实论文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论 文 考试科目: 虚拟现实技术 学 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班内序号: 04 学 号: 10210559 姓 名: 徐瑞强 任课教师: 黄 海 北京邮电大学 时间:2 ...
  • 需求分析报告文档模板
    需求分析报告模板 目录 1. 引言 ...................................................................................................... ...
  • 机器人的定义和特征
    机器人都有哪些定义不同特征? 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 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 么是机器人.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 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 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
  • 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讲授提纲 第一章 生态学是一门科学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生态学的定义 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E.Haeckel,1866) 它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