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 范文中心

高考数学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02/26

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一. 教学内容:

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在∆ABC中,∠A=45︒,AB=

6,BC=2,试解该三角形。

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sinC=

62sin45︒=32

2

AB⋅sinA=6⨯

2=3 BC=2,AB=6

∠B=180︒-60︒-45︒=75︒或∠B=180︒-120︒-45︒=15︒ 故

AC=

BC

sinA⋅sinB⇒AC=3+1或AC=-1,∠C=120︒,∠C=60︒,∠B=75︒

解法二:令AC=b,则由余弦定理

b2+()2-26bcos45︒=22

b2-23b+2=0⇒b=±1

又(6)2

=b2

+22

-2⋅2bcosC

∠B=15︒

1

⇒cosC=±,∠C=60︒

2或∠C=120︒

[例sinC-2sinCcosA=0

由sin≠0,故

cosA=

1

⇒A=60︒2

b3+1

=

2,可设 由c

b=(3+1)k,c=2k,由余弦定理,得

a2=(3+1)2k2+4k2-2(+1)k2⇒a=6k ac

=

由正弦定理sinAsinC得

sinC=

csinA

=a

2k⋅

3

=2

2 k

由c

[例3] 在∆ABC中,若a=5,b=4且

cos(A-B)=

31

32,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b2+c2-a2c2-9

cosA==

2bc8c 解法一:由余弦定理得

a2+c2-b2c2+9

cosB==

2ac10c

545

=⇒sinA=sinB

4由正弦定理得:sinAsinB

c2-9c2+9531

⇒⋅+(1-cos2B)=

8c10c432 c4-815c2+9231+[1-()]=410c32 80c2

82c2-16231

⇒=⇒c2=36⇒c=62

3280c c2-936-99

cosA===

8c4816 故sinA=

517S∆ABC=b⋅c⋅sinA=1624

解法二:如图,作∠CAD=A-B,AD交BC于D,令CD=x 则由a=5知,BD=5-x,AD=5-x,在∆CAD中

(5-x)2+42-x231cos(A-B)==

8(5-x)32 由余弦定理

化简得9x=9⇒x=1,在∆CAD中由正弦定理

ADCDAD

=⇒sinC=⋅sin(A-B)=4sin(A-B)sinCsin(A-B)CD

=4-cos2(A-B)=

378

S∆ABC

=

113715

AC⋅BC⋅sinC=⨯4⨯5⨯=72284

2

[例4] 在∆ABC中,已知A、B、C成等差数列,且sinAsinC=cosB,S∆ABC=4,求

三边a、b、c。

解:由已知,得

B=

A+C

2,又由A+B+C=180︒⇒B=60︒

1

4 ①

sinAsinC=cos260︒=

又由

S∆ABC=43=

1a⋅c⋅sinB⇒43=ac⇒ac=1624 ②

aca2c2ac=()=()=64⇒==8

sinAsinCsinAsinCsinAsinC故 b=

asinB

=8⋅sinB=8⋅sin60︒=4sinA

a2+c2-b21cosB=cos60︒==

2ac2 则

即(a+c)-b=3ac⇒(a+c)=48+48=96

2

2

2

⇒a+c=4 ③

把③与②联立,得

a=2(+2),c=2(6-2)或a=2(6-2),c=2(+2)

[例5] 在∆ABC中,已知A+C=2B,tanA⋅tanC=2+,求A、B、C的大小,又知顶点C的对边C

解:由已知由

tan(A+C得tanA+x2-(3+⎧tanA=1⎨tanC=2+⎩若A=45︒,C=75︒,则

a=

4343

=4=8b=

sin45︒sin60︒,,

c=

asinC8sin75︒

==4(+1)sinAsin45︒

若A=75︒,C=45︒,则

a=

4343

=8,b=

sin60︒sin75︒=46(3-1)

=4(32-6)

c=

bsinC

=8(-1)sinB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已知∆ABC中,a=3,b=1,

B=30︒,则∆ABC的面积( )

3. 在∆ABC中,

∠A=60︒,b=1,S∆ABC=3,则有sinA+sinB+sinC的值等于(83

2 A. 81

B. 3

C. 3

D. 27

4. ∆ABC中,A、B、C相应对边分别为a、b、c,则acosB+bcosA=( )

a+b A. 2cosC B. 2sinC

C. 2

D. c

5. 在∆ABC中,已知a2tanB=b2

tanA,则该∆ABC的形状为(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正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6. 已知∆ABC满足

sinC=

sinA+sinB

cosA+cosB,则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正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7. 在∆ABC中,若sinA=tanB,tan

A

2=sinB,则角A与C的大小关系是( ) A. A>C

B. A

C. A=C

D. 不确定

tanA

2c-b

8. 已知∆ABC中,tanB=

b,则∠A的度数为( )

A. 30︒

二. 填空题:

B. 45︒ C. 60︒ D. 75︒

9. 在∆ABC中,已知a-b=4,a+c=2b,且最大角为120︒,则最大的边长为 。 10. 三角形两边分别为1,3,第三边上的中线长为1,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 。 11. 已知∆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等于 。

12. 在四边形ABCD中,BC=1,DC=2,四个内角之比为A:B:C:D=3:7:4:10,则AB的长等于 。

22

13. 不查表cos10︒+cos50︒-sin40︒sin80︒=。

三. 解答题:

14. 某观测站C在目标A的南偏西25︒方向,从A出发有一条南偏东35︒的走向的公路,在C处观测得与C相距31

时测得CD=2115. 隔河可见对岸两目标∠ACB=75︒,∠BCD=求两目标A、B

【试题答案】

一.

1. D

析:由asinBabasinB=⇒sinA==⇒A=60︒sinAsinBb2或120︒⇒C=90︒或C=30︒ S=

1

absinC2即得

2. C

a2+c2-b272+52-6219cosB===

2ac2⋅7⋅535 提示:由

⇒⋅=||⋅||⋅cosB=7⋅5⋅

19

=1935

5. D

a2sinBb2sinA

=

cosA 由已知切化弦得cosB

sin2AsinBsin2BsinA=

cosBcosA 又由正弦定理

⇒sinAcosA=sinBcosB⇒sin2A=sin2B⇒2A=2B

或2A=180︒-2B⇒A=B或A+B=90︒ 6. B

A+BA-BC

2sicocoCC⇒2sisinC=co=

A+BA-BC222cocosi222

2

⇒sin

πC1C2

⇒C==⇒si=

2 2222

sinB

sinA

7. C

sinA=tanB⇒cosB=

a2+c2-b2b

=

2aca 即a2+c2-b2=2bc ① tan

AsinA=sinB⇒=sinB21+cosA

sinAb2+c2-a2a⇒1+cosA=⇒1+=

sinB2bcb ⇒b2+c2-a2=2ac-2bc ②

2

由①+②得2c=2ac⇒c=a⇒A=C

8. B

tanA+tanB2c

=

tanBb,化弦为 已知即

sinAcosB+sinBcosA

=

cosAsinB

2sinC

sinB

sin(A+B)2=2sinC⇒cosA=⇒A=45︒cosA2

二.

9. 14

由已知a=b+4,c=2b-a=b-4

故a为最长边,A=120︒,故

b2+(b-4)2-(b+4)21cosA==- 由 ACAB==12⇒AC=63sinBsinC

111S=AC⋅AB⋅sinA=⋅63⋅6⋅=93222

32

12. 2

由A+B+C+D=360︒,及A:B:C:D=3:7:4:10

0 ⇒360︒÷24=15︒⇒A=45︒,B=105︒,C=60︒,D=15︒

如图连结BD,由余弦定理,有

BD=CB+CD-2CB⋅CD⋅cos60︒=3⇒BD=3⇒∠CBD=90︒

222

222sin80︒+sin40︒-2sin80︒sin40︒cos60︒=(sin60︒) 由

三.

14. 解:由已知∠CAD=25︒+35︒=60︒,BC=31,BD=20,CD=21

BC2+BD2-CD2312+202-21223cosB===2BC⋅BD2⋅31⋅2031 由余弦定理得

sinB=-cos2B=1231

AC=BC⋅sinB=24sinA 又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222 由余弦定理BC=AC+AB-2AC⋅AB⋅cosA

222即31=AB+24-2⨯AB⨯24⨯cos60︒

⇒AB2-24AB-385=0⇒AB=35或AB=-11(舍)

⇒AD=AB-BD=15(千米)

15. 解:如图,在∆ACD中,∠ACD=75︒+45︒=120︒ ∠CAD=180︒-(120︒+30︒)=30︒,由正弦定理

AD=CD⋅sin∠ACDsin120︒==3sin∠CADsin30︒

在∆BCD中,∠BDC=30︒+45︒=75︒

故∠CBD=180︒-(75︒+45︒)=60︒ BDCDsin45︒=⇒BD==2sin∠BCDsin∠CBDsin60︒由正弦定理,得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得:

AB2=32+(2)2-2⋅3⋅2⋅cos45︒=5⇒AB=5(千米)


相关内容

  • 高二数学专题:三角函数的性质及三角恒等变形人教实验版(B)知识精讲.doc
    高二数学专题:三角函数的性质及三角恒等变形人教实验版(B )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三角函数的性质及三角恒等变形 [考点梳理] 一.本章考试内容 1. 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 ...
  • 高中数学(文科)知识点有哪些啊 请帮我总结一下
    1.集合.简易逻辑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qu ...
  • 20XX年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及答案(人教版)
    复习部分 作业1 直线与圆的方程(一) 命题: 1.(09年重庆高考)直线yx1与圆 x2+y2-2x+4y=0截得最长弦所在的 直线方程为( ) x2y21的位置关系为( ) A.3x-y-5=0 B.3x+y-7=0 A.相切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倪诗婷.高瑜婷.孙于惠.金梦蝶 导师:李金其 摘要: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脱节,会直接影响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浙江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角度研究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 ...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5)目录
    必修一(高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三 自我检测题 四 拓展资源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2.1 指数 ...
  • 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和解题技巧
    数学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 ...
  • 20**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 选择题 1. 若多项式f (x )=x 4+x 3-3x 2-4x -1和g (x )=x 3+x 2-x -1,则f(x)和g(x) 的公因式为 A.x+l B ...
  • 考点23 双曲线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 版,请按住Ctrl, 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23 双曲线 1. (2010²安徽高考理科²T5)双曲线方程为x 2-2y 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 ⎛⎫ ...
  • 分析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变换
    2013年第2期1盟盐翌坚竺坚L. 分析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变换 ■何庆文 摘要:三角函数变换就是利用三角函数公式把三角式从一种形态变换为另外一种形式,三角函数的变换具备多向性.不定性,因此,在变换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本文就根据实际例子来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