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两首]教案 - 范文中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两首]教案

09/2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 题: 《望庐山瀑布》《站立起来的水》 课 型: 比较 探究 课 时: 1

上课日期: 2012年10月26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望庐山瀑布》《站立起来的水》

枣庄市二十三中学 董晓可

课前预习:1、朗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站立起来的水》 2、查有关庐山和李白的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评价任务:

1. 能熟练地诵读诗歌。

2.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 能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4. 能对蕴涵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我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于坚《黄果树瀑布》和朱自清先生的《绿》,分别感受到瀑布的魅力,黄果树瀑布声势浩大,梅雨瀑布清幽娴雅,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感受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 板书课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第一板块 《望庐山瀑布》

1、解题:

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望”字有何含义?

学生:"望" 是看的意思,还有从远处看的意思,题目是从远处看庐山的瀑布。

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到的材料,让学生解题,教师补充,并让学生在课本上作标记并识记。

2、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庐山的有关知识。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

【庐山】庐山,现位于江西九江市南,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 3、 品读赏析

【一读 】诗当美读:读出音韵,读出情感,

教师活动:配乐播放《望庐山瀑布》朗读,指导学生听读欣赏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读,激发学生兴趣,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熟悉课文内容。

【二读】诗当理解:一个意象、一个标点、往往有着丰富的信息。 学生活动:①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②学生质疑,针对诗歌中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

③学生品读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古诗的画面。 教师活动:①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恰当的点拨。

②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同位之间先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由

老师讲解。

③教师重点讲解。

【三读】诗当品读

教师让学生赏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学生 讨论交流 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古代诗句赏析从的修辞、内容和意境入手,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赏析。

教师指导: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第二句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① 品读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 讨论交流 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古代诗句赏析从的修辞、内容和意境入手,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赏析。

教师指导: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

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4、【教师总结】

师: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融情于景。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苏东坡对李白这首诗推崇备至,评赞“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全诗中三四句写得极具气势,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瀑布就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令人自然地联想到它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5、【当堂背诵】

学生自由背诵,小组长检查。 三、品读《站立起来的水》

第二板块 《站立起来的水》 1、学生简介作者生平。

伊路,女,1956年生,福建福鼎人,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著有诗集《青春边缘》《行程》《看见》等。 2、【一读 】 读通读顺

教师配乐播放诗歌录音,学生欣赏听读。 学生听读要求:a. 边听边划出诗歌的朗读节奏。 b. 学生低声模仿跟读。

学生个人轮读,展示学习情况。 教师评价,指导 【二读】 会读会品

学生再读诗歌,谈体验和感悟。 教师指导学生品味现代诗歌。 学生探究:品读完《站立起来的水》,说说你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其中的妙处。 师生活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讨论,推荐小组发言人,师生对发言人给予及时的点评和补充。 预设学生赏析诗句:

★水从绝壁上失声叫喊下来 惊恐万状下来 散乱的魂魄般下来 不知道这里有绝壁

那么是一脚踩空 ★水更像是大笑着下来

露出全部牙齿的大笑 口沫四溅的大笑 永不会笑完的大笑

把什么东西都笑出来的大笑

★又像是在做游戏 在玩耍

绝壁的形状越奇特复杂

就玩得越兴奋起劲 越花样丛生 越好看刺激 ★

像一幕接着一幕的演出

学生倾听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讨论 【三读】【感悟主题】

问题探究:作者仅仅是在写水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讨论

教师指导:作者把水看成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水以人的感情,寄寓了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 3、比较提升: 问题探究:《望庐山瀑布水》《站立起来的水》《黄果树瀑布》都是写瀑布的,它们描写的角度有何异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比较问题,学生对几篇同类题材的文章的写作角度有一个认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

①《望庐山瀑布水》是单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瀑布的。

②《站立起来的水》从听觉角度写水的声音——像是在叫喊;从视觉角度写水的形态——像是在玩耍、被驱赶着的、在赶场;还从观察者的角度写人的感受:感觉水是重叠着,站立起来的,有决心,有意志,有生命。 ③《望庐山瀑布水》《站立起来的水》写的都是远观瀑布的情景,而《黄果树瀑布》则是写近看瀑布的情景,作者不但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用手抚摸,用躯体感受。 四、课堂小结

俗话说“读书使人充实,读诗诗人灵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多读天下好书,享受哲人智慧,让她融入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使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诗情画意,让我们的人生增添几分风采。 五.课外作业

1、背诵《望庐山瀑布》和《站立起来的水》。 2、尝试默写《望庐山瀑布》和《站立起来的水》。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第一句:写香炉峰 --------实写 第二句:静态瀑布 想象 虚写 第三句:动态瀑布 ------------- 实写 第四句:想象美景 夸张 虚写

站立起来的水

伊路

又像大笑

又像玩耍

拟人 生动 又像演出

教学反思:

我结合《望庐山瀑布》和《站立起来的水》这两首诗的教材特点,重在学生诗歌的朗读,让每个学生都能读好,这才是最重要。我始终坚信,学生只有会读,读好,才能说明学好。另外,我重视培养了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

在鉴赏方法上的指导上,我由浅入深地设置教学环节,采用“诵读和探究赏析”,树立了学生的阅读信心,激发了学生的鉴赏兴趣。阅读教学中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不足,在朗读训练方面缺少方法指导。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执教者:西江中心小学覃新凤 教学目标: 1.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 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 ...
  • 语文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主题备课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案 王瑞琴 (六年级上册) 河曲县开元路学校 河曲县开元路学校主题阅读二单元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人------------------ 第二 ...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_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2
    1.4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教材分析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 "假如我变成 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 ...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案1 水月无间供稿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 ...
  • 20**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每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词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熟练背诵默写.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词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词的意境. 情感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案
    [教材分析] <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翻开这篇课文,我首先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到主人公小英因为一条腿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演讲课,同学们给了她两次掌声,使她从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把自己当作小英,当作小 ...
  • [古诗四首]群文阅读教案设计(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的模式 从单篇精读课型设计向群文阅读课型设计转变,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尝试教学. 设计理念 抛弃传统的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力求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学会取舍,学会放弃. ...
  •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 ...
  •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以601班为例) 本班学生共有5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大多数同学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好.少数男同学由于自控能力差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