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09/13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陈集乡水利希望小学 张朝卫

《千米的认识》是一堂十分单调与抽象的概念课。以往的教学,在认识千米时,大都由教师示范讲解,然后通过大量的单位换算练习题,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可以非常熟练地进行大量的计算,却不一定拥有这些长度的观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出示课件(人、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每小时行驶的速度)等画面。让学生发现它们共同使用的长度单位。

引出: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

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你见过吗?(同桌交流)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那么我在学之前先学生到操场上走了一圈(出示课件)(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学生在走的过程中感受到走200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看来200米就比较长。在课堂上在揭示1000米时,我就直接说1000米有学校操场5圈那么长,因为学生已经体验了一圈也就是200米有多长,马上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初步建立了1000米是一个更长的单位的印象,再进一步揭示出1千米与1000米的关系,学生更易于接受。在这之后我还让学生做了一项调查,就是问一问家长从家到学校有多远?在学生汇报时,每个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比较长的路程就用千米做单位,同时不但更进一步了解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还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一举两得。

当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学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单单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认识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去在今后的生活中去体会千米的长度。

同时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还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像“里程

碑”,大家都看到过,但谁都不曾留心过,这个路边的里程碑到底表示什么意思,除了表示公里以外,还有警告牌标志、指路标志等意思。这都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从中也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安全教育。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让他们切实体验数学的魅力。

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与生活相融。


相关内容

  • [认识千米]教学反思
    <认识千米>教学反思 看着眼前的这份教案,很容易发现它与其他教案的不同,因为修改的痕迹特别多,也写得特别详细.的确,当知道有人来听课时,准备得会更充分.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迫使自己对课做深入的思考. <认识千米>这一课 ...
  •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孙素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陆地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从而认识祖国真大,人口真多,唤起对祖国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2.通过游览我国主要风景名胜,了解祖国风景 ...
  • 最新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案
    附录 确定位置 第一课时 用数对表示位置(一) 教学内容:第123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
  • 大队委演讲稿
    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 ...
  • 五年级反思
    五年级<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三眼塘镇中小--刘正飞 数学知识体系成网络状结构,知识之间既有横向的联系又有纵向的联系,应用题的教学也是如此,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是综合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 ...
  • 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为此,在教学时我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扩展背景.如我在教学例题1时,我先出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题(李叔叔从某市乘 ...
  • [绝对值]教学反思-掌门1对1
    绝对值教学反思-掌门1对1 对初一新生来说,绝对值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数学术语.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相反数的知识,从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自然引出它们距离原点相等.接着举例:出租车从车站出发,向南行了10千米,又从车站出发向北行了5千米.如果 ...
  •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
    2016-2017学年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一课时 <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 ...
  • 拉丁美洲教案
    课题:拉丁美洲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美洲中和北美同样重要的一部分,重点掌握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河流的位置,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亚马孙河. ...
  •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导学案 主备人:康惠羽 集体备课时间: 参备人:周向中 隋立芳 授课时间: 课件出处:自制 审批人: 审批时间: 主 备 学 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42---42 页 及相关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