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 范文中心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01/02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陈彩华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lll03)

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

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对爱情叛逆者的形象。但是作品

中所描述的爱情,反映到男、女主人公的身上。他们又各自有

着不同的爱情理想。

一、杜丽娘与林黛玉爱情理想的比较

‘牡丹亭》细致地写出了杜丽娘青春觉醒后对自由婚姻的

向往和大胆地追求。《红楼梦》中则写了林黛玉蔑视功名富

贵,执着地追求幸福纯洁的爱情。从两位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来看,她们都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的婚姻爱情,但从她们

的爱情理想来看,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带有浓重的夫贵妻荣

的思想,而林黛玉追求的不只是爱情自由,更重要的是个性的

自由,人格的平等。

《红楼梦》写林黛玉听女孩唱《牡丹亭》听到“心动神摇”,

“心痛神痴”,她当时特别受到打动的句子,通是谈“情”的,她

从这些句子中品味出来的乃是对美满爱情和幸福的向往。因

此,黛玉的爱情不能说没有受到杜丽娘的影响,但我们还必须

看到黛玉的爱情比杜丽娘更进了一步。杜丽娘对柳梦梅“情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带有爱情生活的自主性,但她认为婚姻

“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且有着浓重的夫贵妻荣的思

想。第十四出“写真”,她的题诗中云:“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

梅边在柳边。”第三十二出“冥誓”,柳梦梅问她:“喜个甚样人

家?”她的回答是:“但得个秀才郎情倾意惬。”第三十六出“婚

走”中她说:“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第

三十九出“如杭”,柳梦梅将赴选场,她举杯对柳梦梅说:“盼今

朝得傍你蟾富客,你和俺倍增精神金阶对策。”并说:“这酒便

是状元红了。”因此,杜丽娘还魂复生之后,跟柳梦梅结婚了,

柳梦梅还得去中状元。这些说明杜丽娘理想中的伴侣是“蟾

宫客”,并且总想着要父母认可自己的爱情婚姻。林黛玉对贾

宝玉的爱则不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为的是我的心l”她

“癣性喜洁”,正如她《葬花词》中所说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不

教污淖陷沟渠。”斗争锋芒指向的不只是封建婚姻制度,更重

要的,她厌恶那整个污浊如泥的社会。尽管她无依无靠、寄人

篱下,但她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个性的自由,她不象杜

丽娘那样,只要实现自己的自由,就可向封建家长妥协。“跟

空蓄泪泪空垂。安洒闲抛更向谁?天幅鲛绡劳惠赠。为君哪得

不伤悲!”她用“手帕诗”吐露珍贵的心声,昭示着她对宝玉的

纯洁爱情。她对宝玉的爱始终具有自主性,其感情之强烈不

亚于杜丽娘.其主动性则远远甚于杜丽娘.黛玉自幼不曾劝宝

玉“读书明理”,立身扬名,也从不与他谈什么“仕途经济”的混

帐话。可见,黛玉要求爱情以共同的叛逆思想做基础,并且彼

此互相尊重,摒弃了传统的夫贵妻荣的思想。

二、柳梦梅和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我们再来看柳梦梅和贾宝玉对待爱情的观点。贾宝玉向

林黛玉表达爱情时曾两次自比《西厢记》中的张生,却从未把

自己比作柳梦梅,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叛逆者,但柳梦梅的人生抱负是“必须砍得蟾宫客,始信人间玉斧长”。他曾托词去干谒钦差。以求进身。他日夜盼望“走马章台”,终于博得个“状元及第”,为叛逆的爱情换取了一个虚伪的“金殿封赠”,可见柳梦梅的爱情理想始终没有脱离封建仕途经济这条道路。贾宝玉的爱情观则与柳梦梅截然不同,在书中借警幻仙子之口,对宝玉说:“汝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涝,万目睚眦。”宝玉坚守“意淫”,凡女子前不论贵贱皆亲密之至。他是“利女子乎即为。不利女子乎即止。”这种“意淫”是以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为前提,在宝玉的眼里大凡女子都是可爱的,他认为“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灵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说:“女儿是水做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恶浊逼人”,这种与对女孩子的特殊体恤和尊重和对世俗男性的憎恶和轻蔑正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叛逆,因此,他对林黛玉的爱情,既注重两人之间的“心情相对”,志同道合,又注重征求对方的意愿,珍惜彼此的真情。他与黛玉一起看《西厢记》、‘牡丹亭》,几次引用《西厢记》,“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黛玉,又几次对黛玉表白他的一片真心。第二十六回,宝玉去潇湘馆闲逛,无意中听到黛玉一声长叹声道“每日家情思思睡昏昏”’,宝玉听了进屋,借《西厢记》说:“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7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葬玉》。宝玉咬牙切齿地发誓,表白她对黛玉的一片痴心: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行迹,不如再花一股烟,——烟还可以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雩导四面八方都散了,这才好!……我告诉你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可见,贾宝玉的爱情理是要以共同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理想作为基础的,他寻找的是一种男女之真情和崭新的情爱观念,也正是这种新型的情爱思想使得他在被迫参加“峨冠博带”的场合中。在经受“金玉良缘”多方面的考验中逐步克服自己的弱点,肯定了“木石前盟”,最终与黛玉结成了心心相印的知己。宝玉的爱情理想,表现了他对出身的本阶级的否定,肯定了几千年来被否认的女性价值,反映了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和人权平等的要求,这些也正是宝玉和柳梦梅爱情大相径庭的地方。参考文献:【ll杨庆春.从脂砚斋对《红棱梦)的评论看曹雪芹的情爱观.云南师范大学哲学,1996(4).【2l王万鹏,《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社科纵横。20嘶(12).

2oo8年第/期一安微文学

万方数据 

据考,征婚源于英国。18世纪某年月日,一英国贵族女子登报征婚。此空前未有之事也,被视为“伤风败俗”,舆论哗然,其父其母惶惶,男士避之唯恐不及,无敢问津者。该女子终身未嫁,忧郁而逝。若干年后,征婚女子其人其事已被淡忘。某年月日,一英国男子登报征婚。有女而愁嫁之父母们,纷纷代女应征,趋之若骛,于是,男子登报征婚盛行,而后,复有女子登报征婚盛行。

有女愁嫁,做为英国社会之大问题,由来已久,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所以因之一夜成名,就是因为她入木三分地描写了英国社会的有女愁嫁。http://www.ailkx.com/

“社会的需要,恩格斯说过:是一切科学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

套用他的话:社会的需要,是登报征婚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

建国前,中国已有登报征婚者(以男性为多,女性绝少,怕人说是嫁不出去才征婚),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登报征婚和婚介征婚比较流行起来,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电视征婚,赵本山的小品《征婚》深受百姓的喜爱,进入21世纪开始流行网络征婚。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陈彩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3安徽文学(评论研究)ANHUI LITERATURE2008,(7)0次

参考文献(2条)

1.杨庆春 从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论看曹雪芹的情爱观 1996(04)

2.王万鹏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期刊论文]-社科纵横 2006(1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李珊 论《红楼梦》对《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广西社会科学2007(2)

《红楼梦》继承和发展了《牡丹亭》中的女性意识.在女性主体意识方面,《牡丹亭》主要表现在追求个人爱情,而《红楼梦》不仅仅表现在对爱情的追求和歌颂,更表现在对女性自身美好本质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肯定;在女性抗争意识方面,《红楼梦》中黛玉追求的不只是爱情自由,更重要的是个性的自由,人格的平等,同时也以自己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 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共同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性爱关系,同时也表达了"重情抑欲"的可贵的性爱观.

2.期刊论文 林柳生.郭联发 《牡丹亭》和《红楼梦》中情与理的比较研究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20(4)

明代汤显祖的和清朝曹雪芹的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两颗耀眼的明珠.这两部作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两部作品都写了"情",都表现了"理",都有着强烈的情与理的碰撞和冲突.它们之中的"情"与"理",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分别从两部作品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试分析它们的"情与理"的异同点.本文认为,和中的情与理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部作品的一脉相承,即中的情与理是的继承和发展.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和欲、灵和肉、情爱和性爱、爱情和婚姻的结合与分离;二是"情"之内涵的相对单一性和丰富性;三是情与理对抗冲突的相对表层性和极度深刻性.

3.期刊论文 陈彩华.CHEN Cai-hua 《牡丹亭》与《红楼梦》爱情观之比较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

戏曲和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情爱作品,文章主要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体现的爱情现及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体现的爱情理想略作分析.

4.期刊论文 郭梅.GUO Mei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中国古代的许多小说、戏曲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以尊重女性、追求女性独立和婚恋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女性意识.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丰碑,不仅很好地承续了所体现的较先进的女性意识,而且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女性意识表现的最高峰.这三部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主要是通过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和超越.

5.期刊论文 舒红霞.王骁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女性意识初探 -大连大学学报2002,23(3)

展示了元明清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生活的画面,呈现了女性意识逐步觉醒与不断深化发展的历史样态,为五四之后女性的解放与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期刊论文 同银娣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19(2)

五四及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常被认为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其实不然,从元明清时期便可见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本文试以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探讨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和深化,以此反观当时社会上具有相似境况的女子追求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7.期刊论文 陈国学.CHEN Guo-xue 论《牡丹亭》、《红楼梦》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2)

中国古代孝文化是立足家庭教育,面向社会的,培养子女孝的意识不仅是为了父母,也是为了社会和谐.与不仅在大胆张扬男女爱情上有共同点,在保留孝亲意识上也是相同的.这是对中国古代孝文化的继承,显示了汤显祖与曹雪芹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共同认识,是他们对明清官方文化突破中的保留,与20世纪初的全盘抛弃传统文化并不相同.

8.期刊论文 杜生梅 专捡购物纸条挖信息百货店进啥都好销 -现代营销2009(4)

中.有一段林黛玉欣赏的描述:一日黛玉走到梨香院墙外,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听了,十分感慨缠绵,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黛玉为何如此?这是因为她受了唱词的感染,把自己的情感与之交融,彼忧亦忧,彼悲亦悲,爱其所爱,痛其所痛.

9.期刊论文 童力群.TONG Li-qun 试解明义诗句"不记金钗正幅图"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

明义第七首第二句是"不记金钗正幅图".有人怀疑"正幅图"是"正副图"之误.钞本写的是"正幅". 里有"金钗"入"图".对((牡丹亭·幽媾>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风流幽会,明义所见将其变成宝玉在梦中和金钗(小名"颦颦")的风流幽会.对里的杜丽娘的题诗和柳梦梅的步韵,明义所见(将其变成了宝玉在梦中对金钗的题诗而步韵.在明义所见(里,宝玉梦见的是一幅图,而不是多幅图(十五幅图).明义可能运用了"正"与"整"通假的知识.宝玉、颦颦与柳梦梅、杜丽娘,皆为"情痴".第51回薛宝琴的,在明义所见里,可能是宝玉写的"步韵"诗.10.期刊论文 纪军.JI Jun 论《牡丹亭》对民间文学素材的处理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7(2)

汤显祖的上承、下启,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座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其艺术魅力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汤显祖在对民间文学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和处理之后,起到了勾连全剧、寄托情思、深化寓意、凸显主题的作用,使异彩纷呈的民间神话、传说和故事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演绎出一部意象丰满、诗情浓郁、浪漫瑰丽、亦幻亦真的爱情传奇.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ahwx200807113.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135d7eb7-4f04-4e44-80a7-9e79011c2018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8日


相关内容

  • 看诗词论林黛玉性格
    窥视人物性格的另一窗 --林黛玉诗词探析 摘要: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中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用天才的艺术笔触,为我们塑造了 ...
  • 林黛玉未劝贾宝玉考取功名初探
    摘 要:高鹗续书对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描写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宝黛爱恋的前世今生.黛玉的诗意人生及作者的创作主旨,探析林黛玉未劝贾宝玉未考取功名的原因,为读者释读林黛玉的诗意人生和<红楼梦>木石前盟的理想情怀,以及勘问曹雪芹的人生价 ...
  • 中考作文----有关优秀语段
    中考作文 ----有关优秀语段 开篇 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 (摘自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 ...
  • [葬花吟]赏析
    摘 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诗通过自诉的形式,表现了林黛玉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 挣扎.反抗.孤傲不屈的性格和贵族叛逆者看不到出路的悲观.伤感情绪.该诗是分析和了解林黛玉典型性格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红楼梦:林 ...
  •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 梁祝化蝶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 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 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 ...
  • 四大名著知识点--适用于小学六年级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西游记> 西游记>1.<西游记>的作者明朝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 从龙宫索 ...
  • 黛玉之死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黛玉之死 高 鹗 且说黛玉虽然服药,这病日重一日.紫鹃等在旁苦劝,说道:"事情到了这个分儿,不得不说了.姑娘的心事我们也都知道.至于意外之事,是再没有的.姑娘不信,只拿宝玉的身子说起,这样大病,怎么做得亲呢. ...
  • 高中课内人物素材
    沈先生没有高学历,只是高小毕业.14岁时入伍,在军中作过"文书",后来闯入北京,以写作谋生.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他以"乡下人"的朴素感情,以湘西人的坚韧精神,坚持求学与创作,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人们常 ...
  • [红楼梦]与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作者:李广柏 红楼梦学刊 2005年03期 近一些年,中国学术界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比较多,而且相当普遍地认为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即是"人文主义".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批评中国学术界对" ...
  • 古代文学史笔记
    名词解释: 1. 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 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2. 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