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赏析 - 范文中心

长恨歌赏析

03/06

长恨歌

• 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讨厌吗?应是遗憾。

• 一恨:有情人未成眷属的恨。褒姒破周 ,妲己亡商,玉环败唐。历史上向来

有红颜祸水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一个弱女子,历史给了她那么多的责任吗?她有那么大的权利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白居易可贵的地方是没有把杨玉环当作祸水来写。白居易没有把这段史实写成一个乱伦的故事,而是歌颂了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 他给我们刻画了一位没有心机的专享自己的爱情的值得同情的美丽的女子。白

居易对杨贵妃这个人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也留下深深的遗憾。首先白居易用心的刻画了她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句话流传了千年。它到底好在哪里呢?这让我想起西厢记里崔莺莺与张生佛殿相逢那一段: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可见回眸一笑确实千娇百媚。这个女子一定有一双如秋波一样的眼睛,他告诉你我对你有意,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短暂的一瞬,和你的诉说只开了个头,引得你想和她说完?微微一笑,给你一个侧面,留下一个婀娜的背影,那样神秘美好,你不禁想看看她到底是怎样的女子?怪不得让那些故意逢迎的充满心机的搔首弄姿的后宫佳丽顿时颜色。白居易在前面给我们刻画了一位娇柔华贵的贵妃形象。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是成仙的杨玉环。凌乱凄美。凌乱的是,她脸上有纵横的泪痕,心痛了,心碎了。就像一枝盛开的梨花,洁白纯真;加上春风微雨,洗净凡尘,那样脱俗,那样圣洁,那样娇怜。这个时候的这个女子叫杨玉环,洗去了华贵,留下的是纯真。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

白居易刻画了杨玉环的美貌,也刻画了她的深情。“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写出了玉环思之心切,想见又不相见的矛盾心情。“但令心似金钿坚”让我想起“蒲苇纫如丝……”。表达至死不渝的决心。“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们永远都不能相见,唯有灵魂相依。这一部分是白居易根据民间传说写的,代表了美好的愿望。希望美好的东西有美好的结局。如梁祝化蝶、刘焦化鸳鸯。

同时白居易没有把唐玄宗刻画为荒淫误国的皇帝,而是将它刻画成深情厚意的男子。“行宫……”,一个开创了盛世的皇帝竟然如惊弓之鸟,可见他内心的痛苦和悔恨和不安。“夕殿萤飞…..”偌大一个宫殿,他只有以影子为伴,茕茕孑立,孤苦凄凉。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可见这是怎样一种煎熬。对这样的李隆基白居易是充满了是充满了同情的。 可是如果长恨歌只有这一层恨,它就是一个爱情故事了,也就没那么传奇了。关键的是长恨还有一层恨,就是误国。

“渔阳鼙鼓……”《旧唐书·卷四十一》中记载: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有一件百鸟毛织就的毛裙,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阳光下为一色,阴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现裙中。自从安乐公主引起了这一时尚风潮之后,达官贵人纷纷仿效,以至于江岭奇禽异兽的毛羽采之殆尽。开元初,姚崇、宋璟执政,屡以奢靡为谏,玄宗命令将宫中的这类奇服,焚烧于殿廷之上,告诫百官,不许士庶家眷着这些奢靡华丽、锦绣珠翠之服。于是,鸟兽的采捕之风才渐渐平息,民风日渐淳朴。然而,到了玄宗后期,为博妃子一笑,又岂吝霓裳羽衣?殊不知“揭鼓未终聋鼓动,羽衣犹在战衣追。”提到羽衣,便不得不说《霓裳羽衣曲》,关于这部唐代最负盛名的歌舞大曲,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天宝初年,中秋月圆之夜,玉兔高悬,桂花飘香,唐玄宗正和杨玉环在宫中赏月。方士罗公远对玄宗说:“皇上想不想到月宫

里去游赏一番?”玄宗问:“如何去得?”只见罗公远取一枝桂花向空中一扔,立刻变成一座银色桥。罗公远和唐玄宗上桥,走了不远,见到一处宏伟透明的宫殿。罗公远说:“这就是月宫。”只见亭台楼阁之中,仙娥数百人,穿着华丽飘逸的衣裙轻歌曼舞,柔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让这位人间帝王如醉如痴,唐玄宗默然记下一半。回宫后不久,恰逢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派人送来一部由西域传入的《婆罗门曲》,其中有些旋律竟与唐玄宗在月宫中听到的乐曲相似。唐玄宗大喜,便亲自加工整理,润色完善,“晓音律、善歌舞”的杨玉环则将乐曲与舞蹈完美融合,乐舞相和之时,恰逢南诏进献“百鸟毛裙”,玄宗欣喜之际便将曲子更名为《霓裳羽衣曲》。一曲霓裳羽衣舞,舞动的是大唐的盛世华章。在人们陶醉在这样的盛世华章里,以为世世代代都会这样的时候,一“动地”一“惊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全出乎意料的摧垮了这个盛大的王朝。从圣极的巅峰跌倒谷底,实在是令人痛惜,也令人遗憾和深思的。

那这两恨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白居易想要我们深思什么呢?我不知道,我的领悟是白居易并不反对唐杨的爱情,白居易希望国君能爱美人,也能爱江山。用美好的破灭,唤起人们注意危险,保护美好。这样一段美妙的爱情,也可以看成白居易对太平盛世的怀念。他告诉世人,维护美好,就要扛起责任。


相关内容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全诗原文及赏析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出自清代袁枚的<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写翻译 写赏析 分享相关翻译 写翻译 马嵬译文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 在人间也 ...
  • [琵琶行]教学设计1
    一.设计意图: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设计提要: 1.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 ...
  •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背诵全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设计提要: 1.描写琵琶乐时,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 ...
  • 人生必背古诗140首注译赏析
    草(白居易) 长恨歌(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放言(白居易) 官仓鼠(曹邺) 七步诗(曹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暮秋山行(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陈子昂) 春夕(崔涂) ...
  • [临江仙](夜归临皋)研读
    <临江仙>(夜归临皋)研读 汶上一中 郭玉亮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2年,即东坡黄 ...
  • 长恨歌学案
    <长恨歌>学案 设计人:史文义 夏光星 审核人:张明国 教学目标: 1.鉴赏学习作者表现唐玄宗之长恨的方法. 2.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以"长恨"为题,作者是如何表现"长恨&quo ...
  •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之情景关系教案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之情景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考纲要求,掌握高考诗歌鉴赏中有关抒情方式中情景关系的命题规 律,掌握答题步骤 2.涵咏诗歌,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根据命题规律总结出答题步骤 学习难点: 辨 ...
  • 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篇一: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注释] 湖:即西湖.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白鹭:一种水鸟.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 ...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春天的诗词100首诗歌
    1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