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点全面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范文中心

中考政治知识点全面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04/10

政治中考复习全面整理(七年级下册) 本册所属部分:心理道德,法律常识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1.自尊的含义、表现、作用。

①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②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以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③自尊的作用:自尊能使人体验到快乐的与感动。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尊重。自尊能让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

2.知耻、虚荣与自尊的关系。

①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个有真正自尊心的人必定是一个知道羞耻的人,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②虚荣是自尊的误区,虚荣不是真正的自尊。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②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4.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①善于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③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④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5.如何做一个真正自尊的人?

①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自尊者豁达。自尊的人要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对待议论和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尊要适度。

③善于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6.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①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负不同于自信,就在于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自卑是缺乏应有的自信的表现,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潜力,从面产生自卑。

②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

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③自负和自卑都以自我为中心,都是自信的误区。自负和自卑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我们远离成功。我们要超越自负、告别自卑、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做一个自信的人。

7.为什么说自信有助于成功?

①自信是成功之基。

②自信者乐观、好奇、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工作,容易达到胜利的终点。

8.如何做个有自信的人?

①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我们在评价自己时,要寻找“立体的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②增强信心与实力。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③做自信的中国人。民族自信是个人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1.自立的含义、表现。

①自立的含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②自立的表现: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

2.为什么人生需要自立?

①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

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②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储备自立知识,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精神,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3.为什么要告别依赖?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就应该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②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我们应怎样告别依赖,培养自立能力?

①不能再有依赖,要告别依赖,培养自立意识。

②要学会自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并且遇事要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③要立足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④多实践,多锻炼。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反复锻炼。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5.自强的含义,表现。

①自强的含义:一个自强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

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②自强精神的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

6.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意义(为什么人生当自强?)

①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得以延绵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②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7.如何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①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要发现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自强的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1.挫折的含义,产生挫折的原因。

①挫折的含义: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②挫折的原因:不能及时预测和防范的天灾(外因),各种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挫折(外因),由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

缺陷,也可能使我们遭受挫折(内因)。

2.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①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②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能勇敢地挑战挫折,不达目的不罢休,最终获得成功,享受真正的人生,因此,面对挫折,我们要选择坚强、积极、乐观、向上、自信的人生态度。

3.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①挫折对人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②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③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④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使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4.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

②要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③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

④会自我疏导,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⑤以积极、乐观、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应对挫折。

5.坚强意志的表现。

①自觉性: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果断性: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自制力: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

④坚韧性: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6.坚强意志的作用。

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客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表现在:

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7.如何磨砺意志,做坚强的人?(或:磨砺意志的方法)

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②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③应善于管理自己;加强管理,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就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④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必定要

经过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炼。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1.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种,如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等。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

2.道德规范的特点。

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3.法律具有的显著特征。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理解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一致性:①法律和道德具有一致性,它们都是社会行为规范。

②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的行为,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道德的要求。

区别:①法律: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②道德: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5.法律的作用。(或:法律的功能。)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

行为。

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具体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6.我国法律的本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7.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①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②违法行为的类别:

按违反的法律: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按违法情节轻重: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犯罪)。

8.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9.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①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10.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①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有可能发展成犯罪。

区别:①一般违法行为:违法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违反民事法律或行政法规,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

②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1.犯罪的危害。

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表现在:

①对自己:损害身心健康,甚至断送自己的前程。

②对家庭:破坏家庭幸福。

③对他人: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④对社会:损害法律的尊严,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社会秩序。

12.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既有主观认识上的过错,又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方面的因素。其中,

①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教育方法失当是未成年犯罪的最主要诱因。 ②学校教育和管理存在着漏洞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

③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外因。

④自身潜在意识的影响和法律意识的缺乏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

13.我国法律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自我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诱惑,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③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在面对侵害的时候,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14.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5.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6.为什么要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①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②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7.青少年如何善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要硬拼,要讲究智斗,

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18.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做守法公民?

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远离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④许多违法犯罪行为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9.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如何才能健康成长?

①要加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

②未成年人自身,要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远离违法犯罪;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相关内容

  • 20**年哈尔滨中考大纲改革
    生活报11月22日讯 21日下午,哈尔滨市教育行政网公布了<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中详述了5大学科的命题原则.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等,本报依据<考试说明>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
  •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1]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明光市旧县中学 郑建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积极推行学校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马的世界]教案
    七年级语文<<与马共舞>>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地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归纳综合的能力:了解有关"马"的文化知识,进而认识到中国历史积淀的博大精深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说课稿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 ...
  • 1.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9(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
  • 改革开放中考试题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1. (2013·湖北黄冈·1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 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10. (2012·湖南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