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写作 - 范文中心

散文的写作

08/30

散文的写作

一、考点分析

散文,作为记叙文的一种,以其轻巧灵活的特点备受学生的喜爱,也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文章样式。散文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写法灵活,情文并茂。但要想写好散文,还真得下点功夫,除了要具有丰厚的材料储备,迅捷的情感调动能力外,还要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要掌握一些行文的技巧。只要你肯努力,在高考中写出一篇像样的散文决不成问题。

二、例文赏析

高考优秀作文:

感受乡村

浙江考生

乡村的七月,最迷人的莫过于美丽的夜晚。

农历的七月,在家乡是繁忙的,也是偷闲的。这时候金色的收获季节还没到来,满地的庄稼快要成熟了,丰收的希望洋溢在每个庄稼人的脸上。

虽然立秋已经过去,但天气仍很闷热。不过一早一晚,凉快了许多。吃过晚饭,大家就不约而同地从家里走出来纳凉,最先出来的是孩子和男人们,最后是抱着婴儿喂奶的妇女。

那些纳凉的地方,或是村里最热闹的十字路口,或是庭院门口的大树下,或是水塘旁边的柳阴里。有的拿着小板凳和马扎,有的拿着凉席和用高粱叶子编的枕头,有的干脆啥也不拿,席地而坐。大家毫无规则地坐到一起,然后,那令人陶醉的温馨便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在满天星辰的夜幕里,男人们吧嗒吧嗒地吸着老旱烟,那一忽闪一忽闪的亮光映衬着饱经风霜的脸。他们仔细品味着苦、甜、香、涩的秋的足音,憧憬着丰收的希望。这金黄色的梦,从春做到夏,从夏做到秋,融入白天的热烈,又融入夜晚的冷漠。生活的重负,在烟袋锅里转化为不尽的汗水,他们抚摸着孩子的头顶,心里涌出一串得意的灿烂,也涌出一串失意的惆怅。这惆怅,随着阵阵秋风,在烟袋杆里吧嗒出多彩的滋味。

在这醉人的夜晚,女人们手里摇着大蒲扇,怀里抱着孩子,坐在凉席上,三人一簇两人一团的,慢声细语地讲述着家里的长短。讲到尽兴处,还不时地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在朦胧的月光下,显现出她们明镜似的单纯,脸上泛起彩霞般的神秘。她们满足于每日提着桃色的黎明,在绿色的缝隙里舞动,洗满一篮子秋绿,踩着田野里的阡陌,急急忙忙往回走,遥望着村头那升起的袅袅炊烟。 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半大小子,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听大人讲故事了。我们

或趴在凉席上,两手拖着腮帮,两只小腿不时地在空中摇晃着;或偎依在奶奶的怀里,歪着小脖子,圆睁着眼睛,听着那些很新鲜又很离奇的故事。

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在我们的心目中,王母娘娘是个坏人,她为什么非要拿个金簪子在天上划出一条银河,把牛郎和织女分开,使他们不能团聚。按着大人的指点,我们遥望着那寥寂的夜空,隐隐约约传来天籁的声音。仰望着那高远无垠的云汉星河,那迢迢担着一双儿女的牵牛星,那皎皎如玉的织女星,心中产生了无限的遐思,一股美好善良的情愫油然而生……

七月,乡村的夜晚,是一种难得的悠闲和安逸。当那凉风徐徐吹来的时候,你就会闻到庄稼地里飘来的味道,里面含着各种不同的香甜。蝉儿、蛐蛐的叫声,会随着微风一起飘到你的耳边,顷刻间你的周围便弥漫着温馨与幸福,简直是一种永远也无法忘记的回忆和向往。

乡村的夜晚,那大自然赠予的欢乐和豪爽,是心灵的慰籍,也是心中的期 盼。

【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从文章的选材和语言表达来看, 小作者是深谙散文的为文之道的。

首先,作文的主题是非常鲜明的,就是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来展示乡村之美。其次,作者选材从“小”入手,只把描写的视角定格在了“乡村七月美丽的夜晚”,选取了三幅最能代表乡村特色的画面——男人们唠嗑,女人们说笑,孩子们缠着大人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了丰富的和浓郁的乡村色彩。再者,作者把自己对乡村的热爱寄寓在这一幅幅清澈的画卷之中,让读者的心灵深受感染,得到净化。最后,语言的老辣,描写的细腻,行文的流畅,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方法指引

(一)了解散文的类型

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成两大类:

1. 记叙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记人叙事来抒情写意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巴金的《怀念萧珊》、梁实秋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等等。

记人为主的散文以记叙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等等。写这类散文,可以借鉴小说的写法,但是不需要像小说那样以事件为中心构成情节。记人散文只需要用两三件事,几个片断,写出人物的某个侧面,常常用描写、抒情来配合叙述,明确

传达作者对人物的某种感受。像上面所举的2008年浙江考生的作文《感受乡村》,作者描写乡村的美丽,没有全面铺开,而只是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场景(时空),描绘了三幅画面,就把乡村的美丽写了出来,极具诗情。

叙事散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组织行文的散文。写叙事散文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叙事散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它不必像小说那样追求故事的曲折性、新奇性,不必用情节的离奇、意外来引人入胜。叙事散文叙述事件的时候,也不用像通讯、报告文学那样叙述事件的全过程,它可以作杂记、散记、侧记等等。

第二,叙事散文叙述的应该是真实的事件。叙事散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所记叙的事件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愿,抒写作者的思想情感。散文写的事情可大可小,可以采用新鲜的材料,也可以采用陈旧的材料,而且比较常见的是一些琐碎、平凡的事件。可以只记一件事情,也可以记叙多件事情。所以,应该写真实的事件,抒发真实的感情。

第三,叙事散文侧重叙事,行文以事件发展为依据,不必集中笔墨写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所涉及的人物比较零散。但并非不写人物,不显现人物,而是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表现文章主旨,表达作者的感情。

当然,记人叙事往往是相依相伴,不能截然分开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在人为,人因事显”。但是,无论记事也好,写人也罢,对散文而言,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情达意。

2. 抒情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直抒胸臆,也叫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在抒情性散文的写作中,作者更多的是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

间接抒情一般包括三种基本方式,即: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而具体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这里,想重点谈谈寓情于景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在散文的写作中,则主要表现为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的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首先是写景散文,这种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等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

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如果说散文是美文的话,那最能体现散文美的特质的就是这一类散文了。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大都是这类写景散文。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到秦牧的《社稷坛抒情》再到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谁都可以举出很多实例来。

其次是状物散文,这种散文是以某一种物件作为表现主体,通过对物件的描摹刻来来为物件传神写貌,从而达到托物寄意、托物言志的写作目的。这种散文的写作广,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鸟虫鱼,或者是小猫小狗、铅笔篮球之类的,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等。

写景状物类的散文充满了诗意的美,所以这一类散文常常又被称为“美文”。写景状物类的散文,要求充满诗的韵味。《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诗意,给散文以美丽;诗意,给散文以魅力;诗意,给散文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古人说:“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用来抒情的。散文既然和诗歌是姐妹,那么,散文当然也以抒情为主。所以,抒情散文是我们研究和训练写作的重点。

(二)散文写作的几点要求

1. 题目鲜亮

散文题目最忌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吸引读者的视线,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散文的题目是最有咀嚼味的题目。有的题目以场景入题,《无边落叶》《昨夜雨,今朝下》;有的以感觉入题,《花香》《路是月的痕》《眼睛上的窗帘》;有的呼告,《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比喻,《放下感情的叶片》;有的口语化,《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有的化用成语诗词,《随遇而安》《月是故乡明》;有的繁复,《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有的简洁,《网里人生》。比较一下其他文体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散文的题目没有一个相同的,而且都富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

2. 取材广泛。

散文的题材十分广泛,因此其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欢快,都可以移到纸上。”(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

言》)凡是能令读者动情的,凡是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的,才中以是散文的题材。在一篇散文里,作者可以展开广阔的思路,无所拘束,任意驰骋。高考作文取材最忌讳旧、俗,阅卷老师老是看到常见的材料,首先就感觉不佳。散文广泛的题材领域,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散文取材面相当广泛,有的以个人经历为突破口,深挖细掘,探索心灵中隐秘的宝藏(如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给父亲的情书》《女孩的成长滋味多》);有的敏锐地抓住当今时事,细究社会发展轨迹;有的恰到好处地联系课本知识(如《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则进入历史的海洋去舀一勺水(如《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广阔的题材显示了考生敏锐的思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 表达灵活。

散文取材广泛,它的表现形式也就显得自由灵活,表达方式也就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也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因为散文总是有抒情性的特点,抒情方式尤其丰富多彩。满分作文《昨夜雨,今朝下》(山东考生)先由栀子花开状写惜花恨雨之人的心态,然后联想到古代诗人和诗境,中间穿插议论抒情,结尾用栀子花重开暗示自己的见解。《拨开天空的乌云》扣住对道家音乐的感悟一事,写心境,写游览,写谈话,写品曲,无不为“感情亲疏不同,对道家音乐的感知也千差万别”张本,写得大气。

4. 情理相透。

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强调生活真实,而不仰仗于虚构,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大凡优秀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这种深刻寓意又饱含诗情,因为散文具有情理相透的特点。它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常常寓于“物”或“景”之中,以强烈的感性形象激发读者的理性思考。作文的话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优秀的作文能把这种理性通过感性形象来展开。如《无边落叶》写童年记忆中遗失一枚香山红叶而误解同学的故事;《随遇而安》写了从北方来广州的母亲饮食上的改变,进而引发对广州人生活习惯的认同,富有生活气息,巧妙道明“感情影响认知”的观点。《黄色蛹·金色蝴蝶》是一篇公认的“散文诗”,虽没有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精心挑选的

三个片段,重点表现了自己的感情在生活经历中的变化过程,语言处处洋溢着诗情,极好地扣住话题。这对一些不注重生活积累的考生,只会空洞发表议论的考生,应该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启发吧。

5. 语言精美。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诗意》)散文的真情实感和灵活的表达试,需要优秀的语言才能相称。我们往往在散文中能读到让人一见不忘的语言。《与你同行》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文章写道:“让水与火同行,情与理同行。坚持爱与美的真理,让冲动与成见在你的足下沉淀,带上淬火之后的智慧——与你同行!”理性思考在激烈的感情下化为不可抑制的内心独白,强烈表明自己的观点,也以情动人。《月是故乡明》将话题巧妙转化为“因为深情,所以偏执”这一警策之语后,直接用铺排的方式将生活感受强化:“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不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通过语言,把感性与理性融二为一,成为美文。

(三)散文写作突破的途径

在高考散文的写作中,要引导学生在散中求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以类聚材。

只有找准了材料的“类”,才能找到展开联想的方向,才能找到表现主题的最佳角度。以类聚材可分如下三步进行:

(1)逐层分解话题。话题是由许多具有材料归纳出来的,构思时要运用演绎思维将其分散成具体的小话题。如以“枪口”为例,可想到马以冲突、海湾局势、两次世界大战等,可想到它们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痛苦,还可想到猎象、猎鲸、猎熊等,可想到它们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2)分类聚合材料。分解话题时想到的材料往往是零散无序的,这就需要对其分类。如上述的巴以冲突、海湾局势、两次世界大战等可归为“战争类”,猎象、猎鲸、猎熊等则可归为“捕猎类”。需要说明的是,类有大小之分,级有高低之别,如“战争”和“捕猎”又可归为“扼杀生命类”。

(3)据类取舍材料。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对材料作出相应的取舍。如对上述材料,若要表现反战主题,则应选取“战争类”,舍弃“捕猎类”;若要表现维护生态平衡的主题,则宜选取后者,舍弃前者。

2. 以意聚焦。

散文取材广泛,只有找到联系的纽带,才能连成统一的整体。因此,展开联想时,要紧扣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意聚焦,以神驭形。以意聚焦的方式有如下四种:

(1)以相同的感受聚焦。有的散文以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中具体事物和主观情思本质不同,只有抓住二者给人的感受上的相似点展开联想,才能做到虚与实相映、物与意相敲。

(2)以相同的目的聚焦。有的散文人物众多,事件烦琐,从表面看,它们之产是并没有什么联系,尚能推求不同人物不同言行的共同目的,则可使之由散而聚、散而不乱。如1999年高考作文《料得明年花更好》,写移植记忆后“我”忘不了爷爷与鬼子搏斗,忘不了母亲为病人操劳,忘不了哥哥为抗洪而英雄捐躯。在这里,人物行为方式各异,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祖国的明天”。

(3)以相同的情感聚焦。即把不同的材料以其能激发的情感为焦点聚合起来。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写了翠绿的榕树,清澈的小溪,洁白的石桥,彩色的卵石,欢乐的鸭子等景物;写了汲水的少女,划船的小伙伴,慈爱的老祖母等人物;写了树上划船,树上祈神,夏夜乘凉等事件。材料十分丰富,但作者以“思乡”将它们串起来,散而有序,主旨分明。

(4)以相同的原因聚集。即通过揭示不同现象或事件产生的相同的原因,将它们聚合起来。如“0的联想”这一话题,我们可由“枪口”想到父母失去子女,想到孩子失去父母,想到妻子失去丈夫。这些现象,如从战争或其他方面提示产生的原因,不仅能深化 文章主题,而且能使全文内容浑然一体。

四、训练题目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次画展上,一位女士对一幅中国画情有独钟,流连忘返。这幅画画的是一棵树,此树枝疏叶稀,一只小鸟站在一根树枝上,而这根树枝与其他树枝之间有一大片空白。简洁的画面,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吸引了她。她很想买下这幅画,只是觉得画面上空白的地方似乎多了一点。于是,她问这幅画的作者能否在画上添加一些树枝和叶子。画家答道:“夫人,恕我不能从命!如果这样,不只是影响

到画的质量,而且鸟儿也没有飞翔的空间了。”

学会预留空间,是艺术的规律,也应是人生的规律。我们的生活里有飞翔的空间吗?让我们放飞自己,给自己一个心灵的空间、放松的空间、思考的空间、探索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更丰富多彩,更加浪漫而富有诗情画意。

请以“飞翔的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 阅读下面的话,按要求作文。

眼睛达不到的地方,让心到达。

请以“让心到达”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注意“眼”与“心”的关系;(2)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为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

书本是甜的。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书本是甜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2)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关内容

  • 如何写散文
    如何写散文 所谓散文,从广义说,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体:从狭义说,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实感情的文体. 感情充沛 没有感情就不称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 ...
  •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通讯语言的美学风格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是中国 ...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语 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烘托.反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 ...
  •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形成历史等知识. 2.品味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从"地下森林"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培养不怕困苦.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坚 ...
  •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作者:程 尚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 ...
  • 20**年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
    高中生阅读推荐书目 一.基本阅读 1. 书名: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简介:小说描写了公元一八四年到二八零年间的历史故事,上起黄巾起义,下止西晋统 一.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借 ...
  • 咏物抒怀类散文
    咏物抒怀类散文写作指导 最近,布置一篇习作:以"雪""桥""叶""明月""春雨""路灯"等为题写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孩子 ...
  • 先行者的天空和大地
    余世存 北岛送我一本他新出版的诗文集,系香港明报出版的"2000年文库----当代中国文库精读"丛书中的"北岛"卷.这本书从法国旅行,辗转来到我的手中.我与北岛并不相识,在他开始思考.写作.成名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