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的疑难问题 - 范文中心

探究"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的疑难问题

02/04

探究“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教学的疑难问题

2011年7月17日-2011年7月18日 尚未开始

课程视频

课程文本:高端备课: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题5 作业

专家声音

专题评论

课程视频、课程文本、拓展资料

点击可展开/关闭

课程文本:高端备课: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学养教养并重,深入选修课教学

——专题五 高端备课: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丙:各位老师,到今天我们关于历史选修二的研修将进入最后一讲。四年的暑期历史研修中,我们探讨历史必修、选修教学的过程,其实并不只是针对教材,针对知识,针对教法,我们更注重的是对历史学科的尊重,对历史教学本质的探寻。那么我们今天的集体备课,也不再是仅针对历史选修二,而以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为依托,以该模块最后一个专题“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为案例,以探讨历史教师的学养与教养为主题,对我们四年研修中的探讨进行一下再梳理和再思考。

一、回顾与梳理——教养与学养的关系

甲:就我了解,“历史老师的学养与教养”是2010年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年会的主题。

我认为这个研讨的话题对我们历史教师非常重要,何为历史教师的学养和教养,专家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可以将“学养”概括为教师的历史教学的本体知识,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注入主体精神的合金,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而“教养”则是指教师设计、实施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学科教师对教学过程拥有的体验与思维模式。

对于学养与教养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再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学养是看你的肚子里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有没有对本学科知识习惯性的敏感以及由这种敏感带来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汲纳,有没有对本学科规律本质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我们常说这个人一看就是教某学科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科素养潜移默化浸润的作用。而教养则是考验你能不能把肚子里的学问转化成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变成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能否把教师身上的学养最大化的转化成学生人生成长中的学养。

乙:回顾一下我们四年来研修的主线,争论最集中的话题,甚至我们每期简报的专家引领文章,似乎都在贯穿着这条主线,似乎都在暗合并呼应着这一主题。你看,2008年第一次研修是历史必修三的内容,我们就开始探讨历史的有效教学——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教学,答案离不开教师的学养和教养。2009年的第二次研修,我们又深入到必修一政治文明的历程和必修二文化发展的历程,谈到如何培养历史思辨能力,谈到如何从阅读入手积淀教师学科气质,如何将创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历史课堂,使教学起到举重若轻的效果。在2010年历史选修一的研修中,我们又谈到了文本解读与教学创新之间的关系。大家也一定记得我们曾经激烈争论过的话题:“历史教学是‘事’的学科还是“人”的学科”,“什么才是历史课的味道”。这一切都折射出老师们对历史教学本质思考,对提升自身学养和教养的呼唤和迫切的愿望。

丙:在今年的研修即将结束之即,我觉得很有必要再重新回顾一下那些充满智慧和启迪的语言,重温一下我们在提升“学养与教养”的道路下留下的足迹:

关于学科气质——一节历史课到底靠什么濡染学生?靠的是大家能看到的掌声、泪水?都不是,是靠这节课所传递的思考和内涵。那我们一名教师的真正立足点到底是什么?应该是教师身上自然流溢的精神之美、文化之美,是由内而外、厚积薄发的人性之美、激情之美。说穿了,就是高贵而丰满的学科气质。(选自《2009年暑期培训第五讲下》)

关于学科素养——。历史教学境界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绝对不单纯的是拚教法、拚理念、拚资源,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成为奔淌不息的河流,应该成为具有源头活水的实力型教师。

(选自《2009年暑期培训第五讲下》)

关于有效教学——一看课堂的“效率度”:包括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目标与教学措施的契合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的开放度,教学内容的开放度,教学方式的开放度。二看教学的“深刻度”:包括内容处理的深刻性,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视野引领的深刻性。三看课堂教学的“幸福度”:包括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乐趣,学生享受到的智慧生成的成功愉悦感。(选自《2008年暑期培训之历史的有效教学》)

关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解读,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道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简单填空题,教学设计不就是一种机械的“格式化设计”,我们还应该防止教学设计成一种“表演设计”,更应该警觉的是,我们被自己的设计所“设计”,迷失了历史教学应有的方向。(选自《2008年暑期培训简报第3期 团队之声《教学设计是一种智慧》)

“对教学设计的简约”这一命题,我们恰恰不能简单化的理解,甚至错误的认为要重新回到照本宣科、满堂灌的老路上去。 “教学设计的简约”应该是我们在把握在教学本质、优化教学方法的道路上,向着更高境界再迈一步,而绝非是简单地“再倒回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几年来在新课改中的探索就要付之东流。(齐健教授)

关于教学方法——从生活走进历史,以浅显透视深刻,由感观破解概念,让学生参与其中。(钟红军老师讲授《宋明理学》的心得)

“现在的课上得太臃肿,原本内容就多,再要求一大堆的手段、方法,教师和学生都吃不消。课上得很不经济,无效的浪费太多了,华而不实的“过程与方法”太多了。”(赵亚夫教授)

著名学者钱文忠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需知道深入是门槛,浅出是境界。”也就是说,你只有深入到你所要讲解的学科领域的腹地,对知识结构、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学科成果、历史材料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了解,才能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达到举重若轻的效果,实现深入浅出的境界。没有了上述的前提,所谓的“浅出”只能是浮浅的代名词。(钟红军老师)

关于文本解读——在研修过程中,老师们似乎有种迷惑,到底是重视文本,体现学科特色重要呢,还是体现教学创新,完善教学方法重要。其实这原本就不是一对矛盾,文本解读是前提,教学方法途径。(邹平一中 刘庆亮老师)

关于专业成长——我们可以下载别人的课件,但却不能下载别人的理念;我们可以拷贝别人的教案却无法拷贝别人的辛勤;我们可以复制别人的事迹,却无法复制别人的人生。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那就应该在专业成长中珍惜自己的个性,塑造属于自己的教学人生。

乙:重温这四年的研修经历,这其中时时处处体现着我们对提升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的探索和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历史学科教师也总是陷入专业归属感的尴尬之中:究竟自己应该在自己的学科知识领域中多学习,还是应该向教学发展?理性地面对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确实是教师走向成功不可回避的课题。

学科素养是基础,教学素养是关键。如果离开了学科素养,一个历史教师甚至会失去自己的教学内容,失去了进行教学设计可供选择的资源,大大压制了其选择教学方法的空间;而离开了教学素养,一名历史教师就会把课堂教学变成简单的“掉书袋”的过程。有句话说的好,“这个世界缺少的并不只是真理,更缺少传播真理的正确方法。”因此,学科素养是教学素养的土壤,而教学素养则是对学科素养进行整合后搭建起的舞台。

甲:刚才,我们依托四年培训的有关思考进一步探讨了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的关系。看来夯实“学科素养的梅花桩”和用好“教学素养的多棱镜”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刚才的讨论,我还想到了我们培训争论的同样激烈的一个问题:

关于学科使命——历史教育,是“事”的学科还是“人”的学科。“历史本身不是人生的老师,历史教育才是人生的老师”(北京市著名历史特级教师 李明赞)。“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绝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实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冲动,是时代精神。”(日本著名教育家 小原国芳)

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

历史教学应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来审视,这个所谓的原点,就是——生命。

这就使我们在历史教育中,除学科素养、教学素养之外,看到了它的第三个维度——学科使命。我们不妨以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总结一下对这一个话题的探讨:

学科素养×教学素养×教育使命=教育素养

在这个公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相加求和的关系,比如我这三个素养中的某个方面差一些,另一个方面强一些,在求和时还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况。而这种 “乘积”关系则提醒我们要关心三种素养相互间的影响。一种素养提升时,会带来另两个方面的良性互动,而一种素养出现“短板”的时候,则会制约另两种素养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体教育素养的水平。

二、概括与提升——对选修二的基本认识

丙:作为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我想首先就对老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挑战。其实所有选修课的教学,都是对老师教学素养的一个挑战。有些内容在必修中涉及过,但涉及不深;有些内容在必修中没有涉及,即使作为通过大学历史专业学科训练的老师也频频出现知识盲点;还有选修与必修的职能不同,其模块立意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体系都发生了变化。选修课对于学生来说,是要开阔起视野,提升其能力。新课改以后,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何尝不是面对着一轮“选修”的过程。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到底该怎样应对,在选修课中提升学科素养,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甲:要教好《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思考,为什么要确定这一选修模式,这一部分的历史教学到底价值何在。我们从课标组专家的解读中能得到一些启发。

1、认真体会模块价值:

(1)人类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就一直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但由于政治历史的时间漫长、内容丰富而复杂,作为高中历史的专题式学习就不能不截取其中一个最能反映核心和本质问题的时段和内容作为学习模块。于是,模块的确定者就在纵向上选择了“近代社会”这一最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作为学习内容的时间范围,而在横向上,则选择了“民主与专制的较量”这一重要的政治内容作为学习专题。

为什么要在纵向和横向上作这样一种截取呢?人类有史以来,在政治领域内经历了两次最为重要的变革,一次是从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向奴隶主阶级的专制制度的演变,另一次就是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演变。前者发生在人类文明还处于分散、隔绝、孤立状态的古代社会,其差异性和特殊性远远超过其共同性和普遍性。而后者则发生在形成真正世界历史的近代社会,人类文明开始从分散、隔绝和孤立状态走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历史的形成期,其共同性和普遍性开始超过其差异性和特殊性,因而更具有历史学习的价值。

而在内容上,尽管近代社会的政治史包含的内容纷纭复杂,但还是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领域,即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第一个领域属于政治理念层面,后两个领域属于政治操作层面。近代社会的所有政治活动都可以概括为这三个领域、两个层面的活动。如果对中外近代社会的政治活动作一个总结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三个领域和两个层面全部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而展开的,即“民主还是专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着“民主与专制”而展开的,它要完成的任务则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其表现形式则为“革命”与“改革”。但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其本质都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因此,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本质上抓住了近代社会政治史的核心问题。

(2)现代社会是近代社会的延续,近代社会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近代社会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与升华,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扬弃,是人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因此,近代社会中的某些资产阶级民主理念、民主制度和政治实践,仍然可以为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所继承和借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让高中学生了解近代社会“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历史和某些民主理论、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内容、形式与特点,就不仅具有历史学习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民主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从近代社会的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彻底的自由与解放。人类在追求这一终极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在三个基本领域摆脱阻碍人类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桎梏:一是在经济领域摆脱贫困与剥削,为每一个人获得生命与生存的需要与尊严,从而为每一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在政治领域,使每一个人都摆脱依附、奴役与压迫,真正成为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三是在精神领域摆脱愚昧、迷信、庸俗的折磨与束缚,充分享有接受各种教育的权利,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就第二个领域的目标而言,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民主就不仅仅是人类摆脱政治上的不自由、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主人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人类为之不懈奋斗的一个目标或目的。学习近代社会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民主与专制问题的认识,纠正那种只把民主看作是手段、否认它是人类追求彻底解放的一个目标的错误认识,从而加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历程。

丙:

2、准确解读课标要求

模块课标要求总述:

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知道专制和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3、掌握模块基本概念

本学习模块的主要内容为中外近代史中民主与专制力量激烈斗争的历史,其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国家权力的本源(“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人权的本质(自然享有还是统治者恩赐)、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治国家的基本体制(法治还是人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议制还是君主专制)、统治者产生的基本原则(选举还是世袭)权力结构框架(三权分立还是金字塔)等。

乙:

4、了解学科主流观点

(1)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专制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它是当时的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因而也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是,进入近代社会后,民主化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专制制度成为民主化进程的主要障碍,用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2)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如果没有思想领域里的理论创立与传播,甚至是思想理论领域里与封建专制思想的激烈交锋,民主的实践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民主政治的含义本身就有三个层次,一是先进的民主思想与民主理论;二是先进的民主制度;三是公开透明、完整齐备、可操作性极强的运行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思想与民主理论的创立与传播就不仅仅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的有序化历史过程。

(3)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包括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尽管有些民主成果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取得的,但它的本质仍是人民群众斗争的产物。近代社会的民主政治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合法的与非法的斗争取得的政治成果,而不可能是统治者赏赐的“圣果”。凡是能够赏赐的东西,都是在条件许可时能够收回的东西,在近代社会里,许多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反反复复,充满着坎坷与曲折,大部分都可以从其民主成果的获得方式中找到答案。

(4)近代社会中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但同封建专制制度相比,它毕竟是一种民主制度,它的不完善、不彻底只能证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证明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更不能削弱它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巨大历史进步性。

(5)民主是近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民主化是人民从臣民转变为公民的社会解放进程。民主的实现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民主与经济进步一起成为近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标志。

甲:

4、充分积累教学资源

在以过去的培训中我们提到过,要想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教学效果,必须拥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教学资源。作为选修课教学,客观上要求我们应该具有更广阔的观察视角,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又面临着自身积累与学识不足的现实问题,这就制约着我们的难以将选修课上出应有的味道。

如何搜集教学资源,也是以往培训中老师常常提出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与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从阅读获得教学资源——阅读必须在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习惯而这种素养就来自于学习和阅读,或许读过什么我们不能长久记得,但要相信书的种子已留在我们心中。

要准确而敏锐地把握学科前沿的信息。可以这样说:只有我们在学习和阅读上有品味、不落伍,我们在学科教学上才能真正做到有品味、不落伍。

其次,在追求阅读品味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留和坚持自己的阅读兴趣,因为阅读是一个愉快的过程,感兴趣的阅读才会让我们对其中的养份吸收的最充分。

同样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取对话之姿态,而不应取跪读之态度。与思想和文化和教育大师相比,我们是渺小的,我们不应因渺小放弃思想的独立。如同“一棵苇草是渺小的,恰恰是思考让苇草变得坚韧”。

在进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当我们带着学科的热情与敏感去阅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我也有个梦想》等系列从书,张鸣的《辛亥革命前后摇晃的中国》,雷颐的《晚清七十年》时,会有围绕着教学,又跳出教学的收获和喜悦。

从网络获得教学资源——从网上获得教学资源是老师们经常采用的做法,但很多同行往住习惯从网上搜索现成的教案和课件,这种潜意识里希望别人替自己备课的做法恰恰制约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平常习惯于根据教学内容,在网上用自己的眼睛去搜索教学资源,而在百度的搜索框里打入什么关键词,则是对教师内心中知识积累的一种考验,用刚才的话讲,你的学科素养丰富,搜索的视野和角度也会丰富,才会产生“同样的百度,不一样的眼睛”的效果。

三、实战与反思——走进“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课堂教学

丙:在以往培训中,老师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教学案例部分。但对于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我看就未必了。我们都是来自一线教学的老师,对于选修课教学我们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种是选修课找不出精品课,因为各种公开课和展示课往往集中于必修的内容,这就使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难以找到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另一种心态是选修课不必上成精品,因为一个模块在高考中也就十分,划书,记笔记,做习题,到时候把高考的十分拿下就大功告成了。

乙:这样看来,选修课原本是非常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一个空间,而在教学实践中则恰恰成为传统教学模式非常顽固的一个地带。下面我们就请钟老师提供几个教学案例,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选修课怎样才能上出它应有的味道,体现出它应该有的价值。

甲:今年的研修,只有“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这一专题还没有进行专门的探讨,课标对这一部分的要求如下:

(1)简述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认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2)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3)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教材把课标的要求体现为这样三课:《宪章运动》《国际工人运动》《为了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案例一:选票的前生与后世——《宪章运动》

设计思路

以选票在民主进程发展中的演变作为主线,设置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穿越历史——“第一张选票——陶片放逐法”(初显选票与民主的关系)

“最热情的选民”——雅典公民大会”(初显选举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制约公民政治热情的因素)

“最遗憾的选票——苏格拉底之死”(初显民主政治的局限)

“你来替我说话——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明确资产阶级阶级代议制出现的原因,及基本概念)

环节二:材料解析——经济的的蛋糕已经做大,政治的蛋糕该怎样分配(使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体会宪章运动的背景。)

环节三:情境体验——“给我投票的权利”(使学生站在贵族、工业资产阶级、工人、穷人、妇女、儿童的地位上,洞察自己缺失的权力,准确表达本利益集团的诉求,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从而真切感受宪章运动在推动民主进程中的意义,感受无产阶级在推动民主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环节四:当我们再次面对选票的时候。(不论是在学校生活中的选举,还是几年后做为选民的选举,做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态度。使学生明确,选举权是民主的基本权利。)

案例二:以无产阶级的名义——《国际工人运动》

设计思路

环节一:社会观察——无产阶级运动兴起的背景(依此引出社会史学的研究特点)

环节二:文本解读——《共产党宣言》的思想魅力(马克思的原文往往是学生在阅读时非常大的障碍,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学生最常提及但又语焉不详的内容,站在《共产党宣言》的原本引领学生,领略马克思的文采,感情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谛——人的最终解放和自由,这是对近代民主思想最大的贡献。)

环节三:数字解密——感受国际工人运动的声势及特点(引出数字史学的研究特点)

环节四:心理分析——什么是工人阶级的利益(引出心理史学的研究特点)

环节五:史料迷阵——众说巴黎公社(引出史料研究的基本原则)

案例三:相信历史本身的魅力——《为了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设计思路:本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法,选用完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资源如何取舍,教学环节如何简约,使老师们从传统的编造情境,编造史料,大量依靠课件和音像材料的的误区中解放出来,相信历史本身的魅力便可以使历史课上得精彩,历史的精彩恰恰体现在历史本身的魅力上。

版本一:

环节一:解放区的天(从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小二黑结婚》入手,使大家体会解放区民主改革带来的变化,播放电影《董存瑞》片断,牛玉和接到家乡来信,村里已进行土地改革,激发起解放军战士高昂的斗志)

环节二:两条路线的斗争(电影《停战之后》)

环节三: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播放电影《烈火中永生片断》 了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伟大力量)

环节四:新中国成立(建国大业,开国典均可选择)

版本二:回到那个时候

一、解放区民主改革

导入:那个时候的一首音乐《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那时候的一段记载(关于三三制原则)

那时候的一件文物《土地证》

二、两条路线的斗争

那时候的一组漫画(漫画教学,选用国统区漫画,感受国民党的专制独载)

那时候的两篇文献《双十协定》《和平建国纲领》(感受中共争取民主的诚意)

那时候的一篇演讲《闻一多:最后的演讲》(感受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力量)

三、为了新中国

那时候的一个瞬间:渡江战役前美国军事顾问说,有长江天险为依托,蒋介石用笤帚也能守住南京。有人问邓小平解放军需要多长时间长能过江,邓预计要几天,实际上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很多解放军战士兵找不到船,划着大木盆渡过了长江。国民党军的炮弹都落到了我军的前方或后方,因为计算射击角度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南京即将失守,但汤恩伯在江面上的军舰按兵不动。渡江战役成为历史选择,民心向背的一个缩影。

最后以那时候的一首诗篇作为全课总结: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四、理想与现实——以站起来的姿态面对高考

乙:其实培训这些年来,大家对钟老师提出的最多的疑问就是:“你这样教高考怎么办?”在2010年山东省历史优质课比赛结束后的展示课里,钟老师特意一反过去的做法,没有提供一节新授课,而是提供了一节高考习题讲评课“习题背后的秘密”。

钟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依托十五道选择题,介绍了高考中常见的四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到现在我还记得四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般型——用你的眼找准题的眼。

优化型——不选对的,要选最对的。(全面、准确、深刻)

材料型——关键是“这”字,答案要体现出材料的要求

组合型——用每个拿得准的小圈小结论

钟老师依托一道材料解析题,介绍了材料解析题的主要解题方法。她把材料解析题称为小学三年级的阅读题,说答案大部分产生于句与句之间的意思转折,段与段之间的段落大意,整段材料的中心思想。对于材料题中最难的概括的“谈认识”,钟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了五种版本的“龟兔赛跑”的思维训练,通过最浅显的故事,帮助同学们突破了对材料解析题的心理障碍。在这节课里,同学们没有“很多题我不会做”的恐惧,而是形成了“高考中大部分的题型我会做,我以后还能做出来,我不仅会做题,我还会讲题”的自信。

按理说,一节课有这样的收获已经丰富高效了,钟老师通过精选习题,让每道题的背后承载一个主体知识,让每一个题型都串联起一个单元小结,当解题方法介绍完之后,同学们对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全书的主体知识框架也了然于心。

这节课很好的回答了“钟老师,你平时怎么教高考”的疑问,在这节传统意义的高考习题课中我们仍能时时看到教师教学风格的特点,看到丰富的知识积累后举重若轻的感觉,看到新课改的理念,看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以后的愉悦幸福感。

钟老师在日常进行教学讲座时常用这样一个题目《突破高考瓶颈,演绎新课程精彩》,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甲:我从一线老师们的疑问中,体会到这样一些信息:1、高考命题方式的改革应该顺应并引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2、对高考成绩的追求、对应试环节的恐惧、准备高考的沉重负担,已成为制约老师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放开手脚进行新课程改革难以破解的瓶颈。高考应该成为我们在新课程探索中犹豫观望和停步不前的理由吗?我从自己教学经历中得出的答案显然不是。但教学的实践同样告诉我们,一名一线教师如果不能科学高效地解决高考问题,他的新课程改革将面临无法承担的压力和责问,同样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走得更远。所以一名成熟的教师不会回避高考,不应惮于高考,还要善于高考,只有这样,才能为新课改谋求更好的舆论环境和发展空间。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新课改的理念会与高考冲突吗?我们不妨以下面两道高考题为例来观察一下:

1.(2009高考广东单科)(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

(2)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

(3) 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2分)

说实话,我是在讲完了《宪章运动》以后才从网上搜索到了这道考题,我们无需再一一解读答案,但我们可以发现在刚才的“选票的前生与后世”的设计思路是否和此题的设计立意高度吻合?当学生在考场上回想起“选票的前生后世”这样鲜明的记忆时,日常教学会对他的高考带来怎样的影响便不言而喻了。

当人们还沉浸在“只要高考不变……”的争论中时,孰不知高考早已发生了悄然而深刻的变化。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不难发现,在一标多本的教学背景下,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正渐行渐远;高考试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日益密切;高考试题中单纯记忆性的知识考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对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则日益重视;高考的命题方式日益灵活,新情境、新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靠猜题押宝取胜的可能已微乎其微。总而言之,高考也在向素质教育靠拢,高考的考场,已如同一个巷战的战场,学生必须具备各自为战的超强能力方能胜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要说会背离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连高考的脚步都会跟不上。

(2009年海南历史高考试题)

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3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5分)

我们也无需一一解读此题的答案,其立意是否仍处于经济发展与民主权利的关系,其答案是否仍集中在句与句之间的意思转折,段与段之间的段落大意,整段材料的中心思想?

我们再来看一下多年来高考复习的实然状况。

在这里,课程标准似乎只是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的变相载体,孰不知课标更是在以国家意志的方式诠释着学科的理念、学科的魅力;

在这里,无限制地挖掘教学时间似乎是保证教学进度的唯一法宝,孰不知在所有的教学时间中只是重复着一件意义有限的事情,就是机械训练;

在这里,题海战术似乎是最能让师生获得心灵安慰的灵丹妙药,孰不知即使做过一万道题,还有第一万零一道做过的题等在那里;

高考题不是深吗?那么就一轮复习加二轮复习加三轮复习,无形中把三本书复习成九本书,就是要不断地告诉学生:“你还有不懂的、不会的。”孰不知失去自信恰恰是学生在高考时最大的心理障碍;

高考题不是难吗?那就从各种参考书上找来种种偏、难、怪题,却从不思考这些题偏得有依据吗?难得有道理吗?做起来有价值吗?

想在高考中得高分吗?那么就把教材中的大小字包括注解和课后习题都烂熟于心吧。孰不知,如何在一标多本的前提下形成高考试题的统一标准答案,是命题专家一直在破解的难题,而以教材中的表述作为标准答案早已是首先被否定的方案。

在高三的课堂上,老师的讲几乎占据了整个的教学时间,哪还舍得用高三那么宝贵的时间再让学生去思考、发现、探究。让学生在高考时能遇到老师讲过的题似乎是高三复习的“最高理想”,孰不知老师讲到了与学生听懂了、弄通了之间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更可悲的是,高三教学似乎成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盲区。老师们习惯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能考重点的、能上二本的和什么也考不上的,这种“数人头儿”的精确计算还伴随着给有希望的孩子调座位,让没有希望的孩子坐后排等种种“效果显著”却违背教育公平的做法。思想家康德曾有句名言:“人非工具”。在功利化的高三教学理念下,当学生成为升学率中的“人头儿”时,无形之中便成了升学率的工具。

我们再来憧憬一下高三教学的应然理想

高三教学,更应对学科价值深怀敬畏之心。进入高三的师生尤其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真的了解这一学科吗?它的魅力到底在哪儿?它与其它学科相比不可替的价值是什么?任何一门学科,如果看不到它在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培养中的作用,既会迷失了学科教学之“本”,也无法与高考的要求真正接轨,因为高考就是要体现这一“本”的要求。

高三教学,更应对教学规律进行准确的把握。因为无论如何挤占,时间这一“分母”是有限的;而通过把握高三教学规律来提高教学质量则是非常可靠的,因为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追求没有穷尽,随之带来的教学效益这一发展性的“分子”便没有穷尽。高考题不可能是无解之题,这就决定了其中定有共性的解题之基,那就是基本的知识要求;一定有宏观的命题思路,那就是基本的理论框架,还一定有规范性的答案要求,那就是基本的解题能力。想清了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在应考过程中所面对的就不再是上百万字的教材,不再是汗牛充栋的题海,而是用日常的教学积累和学生一起去界定基本知识,去构建理论框架,去探索解题规律,只有这样的高三复习才能引领学生从无尽的未知恐惧中解脱出来,在对已知不断熟练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在高考中应考者并非只能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境地,更可以将其化解为一场与命题者之间智慧的博弈。没有掌握规律的人,只能立足于猜测别人会出什么题,掌握了规律的人会把难题推给对方:“看你还能编出什么题来我不会。”

高三教学,更应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学生,我们为其定位的身份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在潜意识中给自己确定的任务是听懂老师讲的知识和习题,无形之中他们便成为这些知识和习题的奴仆。在高三的课堂上,如果学生同样能成为充满兴趣的学习者,富有自信的研究者,敢于质疑的思想者,勇于尝试的发现者,相信他们的学习将会进入一个更新的境界。

高三教学,更承担着为素质教育减轻阻力、开拓空间的使命全面推行素质是我们的教育良知,而在高考中满足社会的期许是学校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关注高三教学的着眼点不在升学率,更希望通过一个“素质教育与高考实现双赢”的成功案例打消人们的疑虑,为素质教育赢得更为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发展空间。突破高考瓶颈,演绎素质教育的精彩,方为我们的目的所在。

在高三教学中一直贯穿着这样几个关键词:“课标、教材、高考”。华东师范大学的聂幼犁教授对此作了这样的解读:

我们必须严肃地研读课标,

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的期望;

但是,只有高于课标,

才可能准确地领悟课标。

我们必须虔诚地尊重课本,

因为它凝聚了前人的心血;

但是,我们只有高于课本,

才可能真正地读懂课本。

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高考,

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的公信;

但是,只有高于高考,

才有可能有效地赢得高考。

要实现“高于”的理想,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的理念重塑高三教学;要达到“高于”的境界,我们就必须以“站起来”的姿态面对高考。

今天和老师们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三疑三探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 ...
  •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Ⅲ <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汉寿二中 邓应权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启蒙运动>属于思想文化史内容,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教学,在正确分析思想产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杰出 ...
  • 小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 英语课改小结 长角坝学校 白芸 本学期我担任三. 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努力实施课 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 ...
  •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及其思想述评
    摘要:在介绍陈鹤琴生平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陈鹤琴著作<家庭教育>的介绍: (2)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3)在学习接受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家庭教 ...
  •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
    本学期在上两年的基础上,并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三年级中考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特制定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实践,彻底改变教育观念, ...
  • 常用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 ...
  •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参考书第15课
    15课 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懂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性,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
  •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课题名称 科 目 <社会生活的变化> 历史 年级 初二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能力,能较深的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变化.但由于其生活阅历较少,加上对父辈 ...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 ...
  • 王亚男校长双向五环
    打开信箱,收到谈主体多元"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的,具体明晰完整,略作改动,附录如下(括弧内的文字是我加的小注): "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 (一)"双向": 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