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上 - 范文中心

三年级古诗上

09/03

别董大

唐 高适

x ūn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qi án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zh òn ɡ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1.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2. 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3. 发生:萌发生长。

4. 潜(qi án ):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5.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 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9.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10. 重:读作zh òng (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11.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绝句二首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r ón ɡyu ān y ān ɡ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y ú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注释

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⑷花欲燃:花红似火。

ch úji àn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ch áo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ch én 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s ūh án y 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⑵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⑵最是:正是。处:时。

⑷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塞下曲

唐 卢纶

y àn ch án y úd ùn l úl ún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q īn ɡj ì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释

①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②月黑:没有月光。

③单于(ch 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④遁:逃走。

⑤将:率领。

⑥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⑦逐:追赶。

⑧满:沾满。

江南春

唐 杜牧

t íɡu 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h áo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1. 莺啼:即莺啼燕语。

2.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ji á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 通 唯)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观书有感二首

宋 朱熹

t án ɡji àn p ái hu ái x ī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q 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j ū

关雎

j ūji ūy ǎo ti ǎo sh ūh ǎo qi 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 ēn c īx ìn ɡw ùm èi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zh ǎn zhu ǎn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s è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yu è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 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 ǎo tiǎo )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 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 ìng )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 ù mèi ):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 ōu zāi )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 ào ):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萋萋 一作:凄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 蒹(ji ān ):没长穗的芦苇。葭(ji 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 苍苍: 茂盛的样子 3. 为:凝结成。

4.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 一方:那一边。

7.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 从:追寻。

9. 阻:险阻,(道路)难走。

10. 宛:宛然,好像。 11.晞(x ī):干。

12.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 跻(j ī):水中高地。 14.坻(ch í):水中的沙滩

15. 涘(s 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 沚(zh ǐ):水中的沙滩。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ā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zh ǒn ɡl ěi l ěi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d òu zh ì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ku í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ch ōn ɡɡēn ɡ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y í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注释

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望:远远地望去。

松柏(b ǎi ):松树、柏树。

冢(zh ǒng ):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 ǒu dòu ):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 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 í):即野葵。

舂(ch 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g ēng ):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y í):送,赠送。

沾:渗入。

c ān ɡ

观沧海

三国魏 曹操

ji 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 àn d àn s ǒn ɡzh 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xi āo s è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z āi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 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 àn dàn ):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 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 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曹操征

饮酒

东晋 陶渊明

l úxu ān t áo yu ān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ěr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y ùbi à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 àn ),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sh 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qu ēf ǔb 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hu à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q ízh ān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注释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 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宦(hu àn )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q 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y ōu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án 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y ōu y ōu chu àn ɡr án t ì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泪:眼泪。

译文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

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 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 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 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 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 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内容

  •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10首
    奥数网首页| 小升初| 招生|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奥数竞赛| 课件教案| 趣味乐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超常教育| 进入初一 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描写 ...
  • 上海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或不再教古诗
    近日,周杰伦歌曲入选语文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再次引发人们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关注.昨日,记者从上海有关部门获悉,上海小学并不使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而上海也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语文教育改革;今年9月上海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可能 周杰伦歌 ...
  •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说课材料
    >是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八组第二篇课文.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花的向往"这个专题选编了三个篇目,但本板块所选取的性格各异,描写得鲜活生动的花儿们,不正像我们身边那些或可爱的,或顽皮的,或积极向上的儿童吗?用我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牧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牧童>.<舟过仁安> 第一课时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施云芬 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长超小学 邮编:313017 电话:3731380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
  • 苏教版小学语文目录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汉语拼音 第一组 培养良好的习惯(一) 1.a o e 2.i u ü 认一认1 第二组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认一认2 第三组 7.z c s 8.zh ch sh ...
  • 新学期开学后初中语文教材全国统一!这几篇古诗文要提前背起来
    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变化:古诗词篇目大幅增加,文言文比例提高 1.课文数量减少. ...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二 首]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 ...
  •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幼时记趣>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 ...
  • 最新北师大版一至六年级古诗
    北师大版教材一至六年级古诗 一年级上册 1.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部分课文后面附有课外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口语表达,以及一些人物资料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