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主义及其现实意义评析 - 范文中心

社群主义及其现实意义评析

05/31

第34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月 Vol.34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2

社群主义及其现实意义评析

王 泽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在批判新自由主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思潮之一。通过分析与评价社群主义的理论内涵及其合理性,阐发社群主义对我国政治实践的启示及意义。

关键词:社群主义;社群;个人;公共利益 D07 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1-0111-04

An Analysis of Communitarianism and Its Realistic Meaning

WANG Ze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lleg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Communitarianism, which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riticizing Neo-liberalism, is one of the mainstream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Focusing on this topic,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rationality of Communalism is analyzed. And on this basis the revelation and meaning of Communalism to politic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is demonstrated.

Key Words: communitarianism; community; individual; public interest

社群主义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政治哲学主流思潮之一,它代表了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向西方自由主义主流的挑战[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群主义思想已经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实践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越发突出,社会公平成为广大民众的关注焦点,而社群主义的提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社群主义理论概述

“社群”可以翻译为“共同体”、“社区”、“社团”以及“合作”等,一般意义上是指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集合成的群体。不仅家庭、村舍、乡镇、国家属于社群范畴,而且阶级、民族、宗教团体、政党等也都是社群的具体形式。以“社群”概念为逻辑核心并构建起来的社群主义,代表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向。由于该理论强调“善”高于正义,呼吁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因此相对于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学”,人们又将其称为“公益政治学”或“新集体主义”[2]。

从直接的知识根源上,社群主义是对西方政治思想中自古以来就有的社群观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梯尼斯的社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3,p121]。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社群就是“城邦”,社群不仅使人类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经济自给,而且使人们产生了对共同生活的追求。“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只有在公共领域中才能发挥作为一个社会动物的最高能力。从间接的知识来源上讲,社群主义是以麦金太尔、华尔泽、桑德尔、泰勒等人在反思和批判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91年,50名学者和政治家在美国共同发表了《负责任的社群主义政纲:权利和责任》宣言,旨在弘扬与个人主义传统相对独立的社群主义。该宣言强调,“必须用社群主义的观点处理我们这一时代所有的重大的社会的、道德的和法律的问题”。至此,社群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迅速的传播与发展。

在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中,围绕着“个人与社群”、“权利与公益”等核心问题,社群主义者们提出自己的理论诉求和政治主张。

──────────

收稿日期:2011-05-09 作者简介:王泽(1985-),男,河北乐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 -111-

第34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月

1. 社群主义强调集体优先于个人

个人或自我是自由主义的逻辑出发点,个人观念成为自由主义者观察和评判一切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标准。因此,一切复杂的历史事件、政治运动及其变革,终将被简约为个人的行为。所以,自由主义的方法论是个人主义或“原子主义”。然而,与之相反,社群主义则将与个人相对应的“社群”作为基本的思维起点。各种各样的群体而不是个人成为分析和解释的社会政治现象的核心范式。从根本上说,社群主义的方法论是集体主义的,它把社会历史事件和政治经济变革的原始动因最终归结为诸如家庭、社区、阶级、国家、民族、团体等诸多社群。将集体主义原则优先于个人至上传统,是社群主义在方法论层面的一项重大贡献。

2. 社群主义形成系统性的价值观

从认识论角度上看,社群主义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从普遍的善和公共的利益出发,形成了自己的权力观、美德观、公益观和国家观等系统性的价值观。

(1)社群主义权利观

麦金泰尔认为,个人享有的权利是以某种具体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条件为前提的,而这些特定的规则和条件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不可能存在普天之下人人共享的权利。社群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建立在抽象意义上的道德权利说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苍白无力,主张一种与之相对的法律权利说。他们认为权利是一种由法律规定的人与人的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保护个人正当权利的制度安排,离开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法律约束,任何个人的正当权利便难以实现。

社群主义在尊重个人的前提下,强调社群之于自我和个人的优越性。个人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群之中,且不能自由的选择社群。也就是说,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关系中,任何人均逃脱不了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约束。现实中的任何人都拥有一定的目的、理想、价值,而这些自我的东西恰恰是由社群决定的,社群构成了对自我的认同、并最终界定了自我是谁。任何人都归属于一定的社群,且对于个人具有优先性。

(2)社群主义美德观

麦金泰尔认为只有拥有美德的人才能更好的运用道德法则,对于个人而言,不应当是权利优先,而应当是美德优先。美德是一种个人品格,这种品格是在社群中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历史的形成的,依靠这种品格的人能在实践中获得个人的内在利益。社群主义美德观本质上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尽管在具体含义上,社群主义所倡导的各种美德与传统美德不同,但是美德的种类和形式基本没有超出传统美德的范围,而贯穿于这些美德的主线是公共的善,或者说是社群的公共利益[4]。由于美德-112-

是通过实践、传统和经验获得的,因此,美德教育受到社群主义者的重点关注。

(3)社群主义公益观

社群成员都应当追求美德,在追求美德的过程中实现一种“善”的生活。他们认为,社群中的“善”有两种内涵,一种是个人之善,一种是社群之善。真正的“善”就是个人之善与群体之善的有机结合,即在保障个人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推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他们主张将个人与社群统一起来,用这种“共同的善”作为评价社群生活方式的合理标准。

(4)社群主义国家观

社群主义的国家观摒弃了自由主义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冷漠态度,倡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并且尽可能的扩展政治参的范围。与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尽可能少的干涉个人自由选择的“弱国家”理论相反,社群主义要求的是“强国家”理论。认为一个缺少公共利益的社会即使再公正,也不是一个好社会;而只有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政治生活才能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1]。所以,为了国家和社群的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

二、社群主义的理论评析 1. 社群主义的进步性探求

社群主义的提出实现了由“权利政治”转向“公益政治”的转变。西方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利,将个人至于群体之上。社群主义则强调社会合作、团结友爱、相互平等、追求公益。这种政治观念的转变,是建立在对自由主义传统弊端的认识基础上的重新定位,对于弥补自亚当斯密以来形成的自我观念、普遍主义原则和原子主义方法论的不足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社群主义的提出有利于解决社会道德危机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和自由主义观念的深入,一个文明高度发展而道德却日益腐败的自由主义社会已经逐步显露其弊端。以功利和权利为基础的道德理论已经取代了传统德行观念在社会中的角色,个人过分自主、社会责任丧失的趋势正在威胁社会的秩序与稳定。因此积极倡导用社会本原取代自主的个人,用社群利益取代个人自由,用共同的善取代个人权利,对于道德领域危机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群主义的提出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扩展。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人权主义运动,为社群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政治学家把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上的公民政治权利,称为第一代人权。其特点争取个人自由,限制政府干预;把二战后由于政府的积极努力,公民所得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称为第二代人权,特点在于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而使个人得到利益。第三代人权则指70后兴起的“和平权”、“发展权”和“资源共

王 泽:社群主义及其现实意义评析

享权”等集体性享受权利,其特点是这些权利必须建立在社群关系之上,有一定的社群集体共享[3,p123]。社群主义的兴起已经触及到了第三代人权的核心内涵。

2. 社群主义的困境探讨

尽管相对于自由主义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群主义就是医治现代社会的妙药良方。

社群主义存在着概念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究竟什么是社群主义,它的特征是什么,它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何在?由于对“善”的理解建立在多元文化主义之上,导致在现实的社会中价值标准和判断依据始终难以统一。“善”是个无法廓清的概念,在实践层面上也变失去了应有的操作性。这样,不同价值观的社群之间丧失了通约的可能,随之而来的便是社群之间利害矛盾和冲突,造成难以解决的现实难题。

社群主义的“善优先于权利”的命题潜藏着极权主义的危险。社群主义这一命题逻辑意义在于,国家和社群具有两种功能:一是有强迫个人从善的权力,二是有强迫个人不从恶的权力。其中,第一种功能要强于第二种功能的效用。因此,国家等政治社群为了“共同的善”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5]。其危险性在于对“善”的理解的差异性。当掌控权力的政治领袖所理解的“善”与绝大多数公民所理解的“善”不一致时,奉行“强迫从善优先于强迫不从恶”的原则必然会导致政治集权和专制独裁。因此,有理由对一切借国家、民族和集体之名推行的“共同的善”保持足够的警惕,尤其在那些有着悠久专制传统的国家,更应当避免极权主义的险境。

可见,社群主义是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产物,是对个人主义不足的弥补。桑德尔曾认为,自由主义的自由人士为私有经济辩护,而平等主义的自由人士为福利国家辩护;社群主义者则为私有经济和福利国家相应的公共生活辩护。社群主义的价值只有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前提下才能的以补偿。离开发达的自由主义就无法真正的理解社群主义,离开自由主义谈论社群主义也会导致时代的错位。

三、社群主义对我国政治实践的现实意义

社群主义作为后自由主义时代的话语,其产生、发展和运用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处于现代化慢慢征程上的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远未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自由主义的营养,加之以前计划经济体系下的集体主义的盛行,自由思想和权利意识始终难以发展并发挥到极致。因此,对于社群主义在我国政治实践中的运用,应持谨慎的态度。今日中国更应为个人权利和普遍的民主自由原则呼号呐喊,决不能盲目追求西方时髦的思想和理论。然而,社群主义一些价值取向仍值得我们在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时借鉴和思考。

1. 社群主义要求尊重成员的话语权和政治参与权 有人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中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定性的社会力量格局是不均衡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无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上还是在利用社会机会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强势群体对国家机构制定政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社会弱势群体对舆论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就很小[6,p34]。在现实的社会政治体系中,强势群体牢牢占据优势地位,弱势群体则被置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资源和地位的巨大反差,从根本上导致公共政策在实际运用中的偏差和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制度的创新和调整,有倾向地保证弱势群体的政治话语权,使各种群体意愿都能进入最高决策层。现在正在进行的农村村民自治、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基层民主建设,正是基于尊重普通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有效之举。只有社群成员平等的享有真正的参与权和发言权,社会政治体系才能够和谐运转,社会政权才能获得合法性和权威性。

2. 社群主义要求切实加强美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突出性的矛盾问题不断出现,社会道德滑坡日益严峻,诸如诚信危机、商业欺诈、金融投机、贪污腐化等违背市场精神及原则的不良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已经不容人们任何的轻视。面对一系列难题,社群主义疾呼回归传统美德,尊重美德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并弘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自我奉献、追求共赢等符合社群精神的传统道德,不仅有助于个人善德、善行的形成,而且有助于社会共同的善的实现。加强美德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推进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不仅符合社群主义者的政治诉求,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任务。

3. 社群主义要求建构以法治为基础的良好社会结构 注重法治是社群主义者的普遍共识,他们认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建立及维系取决于系统合理的法制规则,必须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国家、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合理分界,用法律的形式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并尽量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没有法律的规制和约束,那么社会很容易陷入自由主义下的无政府状态,导致政府权利的滥用。法律必须对政府以公共利益名义实施权力的行为进行限制,不论是个人权利还是公共利益都要在法律的规制范围内运行,进而建构充满生机、符合正义的和谐社会。

4. 社群主义保障个人价值的顺利实现

社群主义在强调“共同的善”的同时,承认并尊重个人应有的基本权利(特别是生命、财产权利),主张在

-113-

第34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月

个人与集体之间寻求利益的平衡点。目前,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集体主义影响仍然存在,一味强调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良好的经济秩序也遭受根本性破坏。因此,政府努力提高执政能力的同时,更应当用新型的集体主义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在强调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尽力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展。

5. 社群主义要求重视社会公益

社群主义理论认为,努力寻求个人和社会的“共同的善”是其最高的政治理想,良好的社群应当创造出更多的公共利益。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的“社群运动”为社群主义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提倡“为社区服务”、“为他人做好事”、“使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以友善的人际关系促进本单位、本街区的同舟共济”等理念的社群运动,其精神实质与社群主义的理念保持基本的一致,这对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困境,分担政府责任,协调个人与政府、国家与政府之

31-32.

[2] 王双喜.社群主义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现实意义[J].云

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9(5):41-43.

[3]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1.

[4] 王预震.社群主义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

示[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56-57. [5] 王恒亮.论社群主义及其启示[J].兰州学刊,2008(11):

45-47.

[6] 孙立平.断裂——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4.

间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当前,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志愿性社团、非政府组织,如何引导他们从事社会公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无疑需要从社群主义思想中汲取营养和精华。

[参考文献]

[1] 王运红.社群主义与今日中国[J].天中学刊,2006,8(4):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上接第102页)福利制度体系,使农民能够像城镇居

民一样,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

其次,改革城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在推行全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进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过渡到与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接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和创新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提供有益的保障。

最后,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统筹和协调发展,要着眼未来,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统筹规划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重点解决低收入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接与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 鲁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J].山

东社会科学,2008(10):43-46.

[2] 梅哲.重庆市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探

索,2009(2):147-150.

[3] 乔晶.我国城乡统筹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J].山西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1):41-43.

[4] 金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责任探讨[J].中

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2):100-104.

[5] 金海和,等.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

2010(3):59-62.

(责任编辑、校对:王学增)

-114-


相关内容

  • 新媒体特性告诉你,为什么只有一个"i黑马"?
    媒体作为一种基础的工具,会依托一个具体行业,成为成就这个行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辅助力量,并最终通过这种价值创造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当下的媒体价值,不再是曾经吸引注意力形成流量,并最终靠这个流量换取广告收入的工具,而成为辅助其它行业价值创造过程的 ...
  •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第一框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个人理想?[P126-1] --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 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复习:"全面小康" ...
  • 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理论评析
    郭锋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教授 上传时间:2003-12-22 浏览次数:19618 字体大小:大中小 一.民商分立的缘起 民商分立的渊源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商法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罗马法.教会法和中世纪商法.中世纪商法 ...
  • 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转向
    摘 要: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由于自身的局限,越来越限制公民身份潜能的发挥.基恩·福克斯在反思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二元结构假设的基础上,回应西方各种新社会运动诉求,提出了以居住地为范围,以宪政爱国主义为认同,以整体公民身份为内容,以强 ...
  •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影评写作的角度
    [影评方法]如何写影评 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
  • 基于通讯数据的社群分类与应用数学建模
    基于通讯数据的社群聚类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许多不可能成为了现实.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成 功地在多个重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现已有部分人群通讯数据,对人群进行社群分类和相关识别. 针对问题一, 本文运用改进的K -MEANS 算法对 ...
  •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摘 要:在大学生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有一个现象越来越突出,就是相当部分事件的发生不断地渗入了社会性因素,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此类事件进行独立研究.这里就此类事件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特征除了 ...
  • 新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评析
    新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评析 作者:廖勇 吴卫军 来源:<北方法学>2013年第05期 [作者简介]廖勇,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吴卫军,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教授,法学博士. 摘要: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要求认定案件 ...
  • 对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赵万一)
    对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 赵万一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 上传时间:2008-5-24 关键词: 意思自治/民法伦理/法律矫正/诚实信用/公序良俗 内容提要: 意思自治作为私法自治的核心和灵魂, 既是经济自由在法律上的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