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如何走向深刻?教案 - 范文中心

作文立意如何走向深刻?教案

08/14

材料作文立意如何走向“深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准确的基础上,掌握深刻立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以“比较分析立意——明确得出深刻立意的方法——提升例文的论证水平——明确论证过程深化立意的方法”的思路,用比较辨析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要提升思维品质,深刻对人和事的看法,正确认识世界和自我。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深刻立意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分析本次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情况。

二、题目回顾:

柴静是央视著名女记者,下面是她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对话。

记者:你没有想过新闻易碎,留下点什么?

柴静: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狂妄的野心,其中也包括强烈虚荣心。你去罗马斗兽场,那些掉在地上的小石子都是几千年前的人为了不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现在都崩塌粉碎了。我也有过,以前老想用一个节目改变什么,至少留下什么。现在我觉得……你能够老老实实地把呈现在你眼前的世界呈现出来,这已经是了不起的事儿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者身边,也许你对上述的对话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指导如何确定深刻的立意。

1、明确立意的对错、高低之分。

偏离题意:①不朽——“我们应如何追求心灵的不朽?”②改变——“物在变,人在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③老老实实——真实——“坚守真实。”

符合题意:①“恪守本职,让生命焕发光彩。”②“卸下沉重的野心和虚荣心,带着使命行走。”③“刻意追求不朽的人,历史会将其忘却;踏实本分活着的人反而可能在历史上留痕。”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切合题意:①“历史从未记住渺小的你,请将生命交付自己。”——《历史从未记住你》 ②“让渺小的我们以谦卑的姿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踏实真我的大路。”——《渺小者的高远路》 ③“褪去轻狂,走向成熟。”

2、方法总结。

四、探讨如何在论证过程深化立意。

1、分析示例1《不朽的喜剧》,探讨如何在论证过程深化立意。

2、展示升格后的《不朽的喜剧》。

3、方法总结。

五、优秀例文共赏。

六、总结。

附文: 示例1

不朽的喜剧

①稍懂点历史和地理的人都知道,◆楼兰古国和庞贝古城在古代都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相信它们的建造者也坚信自己的名字也会与这些雄伟的奇迹一同不朽。但事实证明,在大自然这个主宰者面前,不朽只是一出喜剧。

②楼兰早已随风呼啸着,消失在漫无边际的黄沙中,庞贝古城也在维苏埃火山爆发后淹没在一片灰白的火山灰中。

③然而不朽,一个从古到今都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却不曾销声匿迹。不朽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境界。为了不朽,人们付出了时间、财富甚至是生命,只为让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被世人铭记,为世人传颂。然而我们都忘了,在千万生灵之中,我们只是匆匆过客。追求不朽的人却浑然不知,不朽的喜剧已悄然上演。

④◆秦始皇为了不朽,在晚年到处寻方问药,找寻长生不老的秘方,殊不知那些仙人道士让他服下的“仙丹”,却是加速他死亡的硫化汞剧毒药剂。

⑤◆近日听说山西某官员,竟把政府大楼附属的一座园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结果可想而知,下一则新闻即是他被双规落马的消息。只怪这脑子不中用,这官员的名字,我渐也记不得了。

⑥细看下来,上述二人的共同点不言而喻:他们的举动都是为了长存于世,至少是自己的名字,可这些“丰功伟绩”到头来只是给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一点谈资笑料罢了。他们渴望不朽,却成了不朽喜剧中又一牺牲品,可悲乎?可笑乎?

⑦在不朽眼中,追求它的人就如狂蜂浪蝶,终究消失在时间的漩涡里;而那些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人,不朽即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在他身上刻下自己的印迹。

⑧◆屈原的尸骨早已被汨罗江水冲刷殆尽,但人们却永远记住了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不仅是中国人,甚至在韩国人心中,他早已是不朽的象征。

⑨◆生活中也有着那么一群人,他们勤勤恳恳地清洁着这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是的,他们就是环卫工人。在他们这个群体中,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他们中大部分人连不朽为何都不知,但他们的一生中,早已刻上了不朽,他们是城市美丽洁净的缔造者,这才是不朽的传奇!

⑩在不朽面前,我们都太天真了,追求它,一心想得到它的人却被它所玩弄,不追求

甚至不认识它的人,到头来却得到了它的垂青。谁说不朽,不是一出喜剧呢?

示例2

不朽的喜剧

①稍懂点历史和地理的人都知道,◆楼兰古国和庞贝古城在古代都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相信它们的建造者也坚信自己的名字也会与这些雄伟的奇迹一同不朽。但事实证明,在大自然这个主宰者面前,刻意追求不朽只是一出喜剧。

②楼兰早已随风呼啸着,消失在漫无边际的黄沙中,庞贝古城也在维苏埃火山爆发后淹没在一片灰白的火山灰中。

③然而不朽,一个从古到今都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却不曾销声匿迹。不朽一直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境界。为了不朽,人们付出了时间、财富甚至是生命,只为让自己的名字和事迹被世人铭记,为世人传颂。然而我们都忘了,在千万生灵之中,我们只是匆匆过客。追求不朽的人却浑然不知,不朽的喜剧已悄然上演。

④◆秦始皇为了追求生命的不朽,在晚年到处寻方问药,找寻长生不老的秘方,殊不知那些仙人道士让他服下的“仙丹”,却是加速他死亡的硫化汞剧毒药剂。

⑤◆无独有偶,近日听说山西某官员为了追求功名的不朽,竟把政府大楼附属的一座园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结果可想而知,下一则新闻即是他被双规落马的消息。只怪这脑子不中用,这官员的名字,我渐也记不得了。

⑥细看下来,上述二人的共同点不言而喻:他们的举动都是为了长存于世,至少是自己的名字。欲望的膨胀如浓雾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让他们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最终非但得不到,留下的 “丰功伟绩”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笑料。他们渴望不朽,却成了不朽喜剧中又一牺牲品,可悲乎?可笑乎?

⑦在不朽眼中,追求它的人就如狂蜂浪蝶,终究消失在时间的漩涡里;而那些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人,不朽却可能会在他身上刻下自己的印迹。

⑧◆在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殊荣,面对陈光标赠送别墅的诱惑,莫言对此淡然处之。他依然寂寞地写作,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依然保留内心的坚守,踏踏实实地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正是这份踏实,让他这么多年没有为名利所动摇;正是这份踏实,让他得到了诺贝尔的青睐,在人类的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⑨在不朽面前,我们都太天真了,追求它,一心想得到它的人却被它所玩弄,不追求甚至不认识它的人,到头来却得到了它的垂青。谁说不朽,不是一出喜剧呢?

示例3:

历史从未记住你

白脸,一回身,一上马,凶狠又多疑。戏曲中的程式,“艺术化的曹操”。真实的曹操真是白脸?上马时又是这样迅捷?这些并不重要,因为戏曲如同历史,只是为了呈现一个枭雄,呈现一段乱世岁月。而且,历史也不可能再次呈现一个从未记住的“真实曹操”。

古往今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琐碎,或者说细节化,大到蟾宫折桂,小到就寝时间。而只有当所有细节被记住,才能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的“你”。可是圣贤如孔夫子也不过留下《论语》。而《论语》得以流传至今,也不是为了铭记孔丘,而是历史想保存下一本文化和思想的精华,想记载下人类发展的一个脚步,仅此而已。 人类世界是一种本原,历史发展的趋势也不可阻挡。相比之下,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渺小又随机。只有生命的某个部分与转动的历史齿轮相吻,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一星半点的痕迹,因为你吻合了历史的本原。

就像没有了曹操,历史上也还是会有枭雄,还是会有合久必分的乱世。曹操,不过一个吻合了历史的符号,一个契机比起“煮酒论英雄”,他的头痛病更少人知道,至于他喜欢什么,更是无人问津。因为真实饱满的曹操历史并不会记住,他终究为天下人所负。

其实,想被历史铭记,只是一种膨胀的虚荣心,一种不甘没落的野心,然而这份虚荣是无法得以满足的。既然不受历史青睐,不如将生命托付给自己,为自己活一遭。

美酒、东坡肉。历史也没有记住完整的东坡。但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东坡却活出了自己。荣华富贵、宦海浮沉,当你不再野心勃勃地想改变世界或是被历史铭记,这些不过浮云而已,而一旦你不在乎了,它们又怎能束缚你?自此,海阔天空,无论际遇如何,不过换个姿态活自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的生活自然也有酸涩苦辣,也没能让历史完整记住,但历史却也一直在吟唱着他们的生命中还原出来的人性的洒脱和自然。更重要的,他们在把生命交付自己内心时,也得到了真正独一无二的人生。这便是每一个平凡生命的真正伟大之处。

与历史相比,个体虽渺小,却也是一种本原,任历史再倨傲,也抹杀不了。生命本就应当是轻松的,不需刻意追逐名利浮华,使自己步履沉重,也不用刻意修饰,因为历史从不记住你。而当你回归本心与人性,生命的音符却能与历史的奏曲相和谐,在绵延的岁月中不断浅浅吟唱,也不枉在人间潇洒走一回。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便是“真名士,自风流”。


相关内容

  • 中考作文专题教案
    中考作文专题教案 第一节 点击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 ...
  • [优秀作文]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案
    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段竹仙 教学目的 1.明确话题作文审题的内容和目的. 2.掌握话题作文立意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重点 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教学难点 话题作文立意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 110010101111高位跨越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位跨越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关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靳贺良 高考作文,贵在审题立意."意",是一篇文章的命脉,它决定着文章的思想高度.情感纯度和价值信度,制约着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整体框架.立意,反映出考生理解命题意图.对接社会生 ...
  • 议论文写作如何实现深刻
    议论文写作如何实现深刻 考试说明把高考作文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充分体现了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发展等级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深刻",可想而知"深刻"在议论文写 ...
  •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材料作文作文法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来源: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 ...
  • 试卷作文和诗歌分析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15年备考 高考作文依然押在材料作文上,分清类别好下笔 第一:依才行文,就事论事(适合新闻时事类的材料)如2013 年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 ...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写作倾吐心声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写作倾吐心声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倾吐心声 节选自于 陈仲晓老师的<写作方法讲解> 第一单元 倾吐心声 中学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曾经拨动过你的心弦:同学们的情感体验 ...
  •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复习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复习教案与新题展示 一.素材积累 (一)说明: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可知,话题作文是作文考查的主要形式.研究表明,作文命题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诸如读书学习.社会交往.人生思索等,再细化一下也就是关于读书.友谊.真诚.平等.关 ...
  • 高中作文训练因果溯源法
    透过现象入本质 因果溯源出华章 <考试大纲>关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便是"深刻".它有三个基本规定(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 ...
  • 老师,诗意栖息在我们心中的人
    题目:我的老师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从主题内容上分析,陕西中考作文题是一道以"老师"为关键词的作文题."老师",是传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