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10101111高位跨越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 范文中心

110010101111高位跨越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09/15

高位跨越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关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靳贺良

高考作文,贵在审题立意。“意”,是一篇文章的命脉,它决定着文章的思想高度、情感纯度和价值信度,制约着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整体框架。立意,反映出考生理解命题意图、对接社会生活的才智,显示着考生发掘隐含信息、透视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隘,同时也是评判作文是否偏题离题、是否切题合题的第一把尺子。若在审题立意这一关出了大故障(离题,失“意”),那将会付出几十分的代价。要想高位跨越审题立意关,必须具备以下诸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明晰题型,把握规律。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大都采用话题作文、定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题型。明确三种题型的各自模式及其在取材、表述、要求等各方面的不同特点,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 话题作文是汲取了命题作文的长处,并在材料作文的土壤中孕育而生的一种题型。话题显然不能等同于标题;话题前边的导语,也不是借以扩写、改写的材料。话题的作用是,框定了说话写作的范围,不规定论点或主题;提供了说话写作的由头,不提供思辩论说的材料;提供了联想想象的张力场,不提出构思作文的具体背景。可见话题作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所给话题不是文章的标题,不再限定文章的立意,因而,较大限度地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具有求异性的特点。二是不再限定取材的狭窄走向,考生可凭借丰富的联想想象,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熟悉和各自爱好,广开材源,因而具有宽泛性的特点。三是取消了体裁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限制,考生可率性而为,扬长避短,因而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高考话题作文的命制,具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材料型话题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择取材料中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概括成一个话题。如2006年的广东卷、江西卷的作文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和“雨燕减肥”就是这种类型。二是解析式话题作文。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理解话题的含义,以拓宽思维空间,降低审题难度,命题者在话题推出之前先来一段解析话题的文字。请看2006年的安徽卷作文命题:“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为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有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同样,2006年的四川卷话题“问”,也是采用这种题型。对待这类命题,我们千万不可忽视话题前的解析性文字。解说语中的每一个或实或虚的义项,恰好是审题立意的视点。考生应当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最熟悉的、理解最深刻的义项作为立意的着力点。三是直示式话题作文。即不加任何导语引言,直接出示话题。上海市高考作文命题曾经使用过这种形式(以“忙”为话题,以“杂”为话题)。这种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四是隐蔽型话题。命题并不出示具体话题,而是出示一则材料,让考生或以“材料的寓意为话题”作文,或根据自己阅读材料的“启发”作文。2005年的湖北卷就采用了这种命题方式。

话题的表述方式, 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从话题的要素上看,又可分为一元话题和多元话题。从话题的意义上看,有托物类话题,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凤头、猪肚、豹尾”(2004年、2005年江苏卷)、“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浙江卷)、“雨燕减肥”(2006年江西卷)、“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卷)等。有理念类话题,如“诚信”(2001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2002年全国卷)、“生无所息/生有所息”(2006年浙江卷)、“包容”(2004年北京卷)、“双赢的智慧”(2005年山东卷)等。有情境类话题,如“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卷)、“走与停”(2006年重庆卷)等。有关系类话题,它以多元方式呈现,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其中有正反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准确扬弃,如“蛮横与谦和”、“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有对立统一关系,表面对立,实则统

一,如“看到别人与看到自己”、“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2004年重庆卷)、“走与停”(2006年重庆卷)、“出名与平凡”(2004年辽宁卷)、“材与非材”(2004年天津卷)、“忘记与铭记”(2005年全国卷)、“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2005年湖北卷)等;有因果相承关系,话题的两元之间呈现因果关系,如“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全国卷)、“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4年全国卷)等;有条件结果关系,条件制约着结果,如“语言与沟通”(2004年广东卷)、“位置与价值”(2005年全国卷)、“人文素养与发展”(2004年浙江卷);有同类并列关系,如“凤头·猪肚·豹尾”(2005年江苏卷)等。明晰话题的各种类型,有助于把握话题立意的规律。

材料作文是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高考作文盛行的一种命题方式。它往往是出示一则或几则材料,根据材料的寓意作文。作为高考的一种命题形式,较之定题作文,它避开了当年的时政热点,较好地、有效地防止了猜题押题。命题所选材料灵活多样,有文字材料,也有绘画材料。材料中或援引新闻事件,或叙写历史故事,或假托寓言童话,或组合名言警语,或出示一首小诗,或叙述名人逸事,或描绘生活情境,或提供漫画图形。由于材料寓意的丰富性和引发考生思维的多样性,故材料作文相对减少了对学生创作个性的束缚。但是,也应看到,所供材料因是为“考”而设,大都含有一定的隐秘性,写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偏题以至离题。考生必须认真解读材料,捕捉寓意,触类旁通,提炼出一个为文的主旨,否则将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另者,材料作文往往是援事而发,因而有着文体的限制(适合写议论文),无疑也会使一部分考生难以发挥文体的特长。

定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经常采用的一种最传统的命题方式,它往往是直接提供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作为文章的标题(有时也要求考生自主填入空缺词语,称为半命题作文,如“我更喜欢漫画 ”),然后附加文体和字数等要求,让考生作文。但近几年来,随着话题作文这一形式的出现,定题作文的形式也有了明显的改革,它常常在出示题目之前加上一段引导性解说性文字。例如,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作文的题目“水的联想”前边加入了一首诗歌;2005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安”的前面出示了一串关于“安”的词语,2005年山东高考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前边引入了一则材料,2006年湖南卷“谈意气”题前解释了“意气” 的三个义项等等。这种由“材料”、“导语”引出作文题目的方式,吸收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些长处,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有限度地扩大了考生立意选材的空间。纵观近几年来十多家分省自主命题的作文试题,定题作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定题作文较之话题作文,有着较强的限制性,它可以避开话题作文容易陷入的过宽过泛的弊端(因话题作文的内容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故时有“克隆”现象发生)。无疑,它也在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题的难度(特别是裸题作文)。写作时应严密审题,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或词素,把握题脉,切中题旨。

二、巧妙用“法”,审慎立意。

无论是何种命题方式,在行文之前,都要跨越多角度审题立意的门槛。特别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其立意的多角度性更为明显。新颖深刻的立意,常常因其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而捷足先登赛台的制高点;平俗的立意,虽然合题,但往往以其“大众化”(千篇一律)和“撞车”现象而陷入评分的低谷。所以,聪明的考生往往在立意上惨淡经营,反复打磨,力避大众化、平俗化、低幼化,力争平中见奇,淡中见深。

上乘之立意绝非一蹴而就,它需想出一大“片”,定准一个“点”。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考生必须经历“看题面,析题段,定题魂”这个重要过程。所谓看题面,就是确认命题形式是定题作文、半定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若是话题作文,是托物类话题,还是理念类话题;是明示了话题,还是从材料中提取话题。断然不可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混淆不分。所谓析题段,就是关注命题的几个组成部分(如话题作文的“材料”、解说语、“要求”等),分析各自的要义及其关系。所谓“定题魂”,即提取“材料”、“解说”中的关键性词语,特别是扣住话题或题目中的“主题词”和修饰语,演绎出多个义项,从而敲定作文的“立意

域”。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审题立意之法。

1、抓“眼”悟神法。诗有诗眼,文有文眼,一则文字材料、一个话题或一个标题通常也有其“眼”。那就是其中关键的词、词素、词组或句子。比如文字材料,材料之“眼”往往凸显材料的寓意,特别是那些中心句,或与历史教益有关,或同现实意义相连,或蕴涵深刻的哲理,或凝聚着人生的经验。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其“眼”。而命题者的立意也往往落于材料的“眼”上,要同命题者不谋而合,就应从材料中找“眼”。

例如: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结合社会生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小伙伴们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呢?”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他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昂贵的,因为它贪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鱼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鱼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鱼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分析这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寓言的寓意就含在大鱼的话语中,“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昂贵的,因为它贪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鱼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看到其中“最便宜”、“最昂贵”、“鱼饵”、“整个生命”这些令人触目的字眼,结合现实生活,我们能不想到“防贪反贪”、“抵制险恶的诱惑”等主题词吗?

2、类比联想法。高考作文命题,有许多材料、话题或标题,提供的是自然现象或物体,若仅就其本身“原地踏步”,很难立论。对这些托物类的命题,我们就应该展开联想想象的双翼,开辟发散思维的通途,分析相似的社会现象,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从自然现象或物体的外形、颜色、成因、性能、功用、此物与他物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展开类比,找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其常用思维模式是“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由自然而社会”。例如高考已考过的“毁树容易种树难”、“树木·森林·气候”、“花与刺”、“新老梧桐树皮”、“人与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凤头、猪肚、豹尾”等命题,都需要运用类比联想的立意方法。

3、探求原因法。就是不停留在材料(含话题及标题前面所提供的材料)所述事情的表象上,而是探求表象背后的原因,或根据材料所述之果,探发形成此“果”之“因”。例如: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五只苍蝇和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光亮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后,科学家发现,五只苍蝇全部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五只蜜蜂全部都撞死了。对这一实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苟且偷生;有人认为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一种是“蜜蜂型”。你的看法呢?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这篇文章,我们不能只停留于“苍蝇全部爬出来了”和“蜜蜂全都撞死了”这个结论上,而要分析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确定赞同“苍蝇型”还是赞同“蜜蜂型”的明确观点。通过分析,我们不难推断:蜜蜂之所以全部撞死了,一是因为它们凭老经验行事,认为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二是他们每次飞向光源都是用尽全力,它们被撞后仍然不接受教训,爬起来继续撞向同一个方向,无疑这种执着是可悲的;三是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它们(它们不可能同一时刻都撞死),而且他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能互相提醒或分工合作„„而苍蝇呢?恐怕恰恰与之相反。根据探出的这些原因中的一点或多点立意,都应是切中材料的寓意的。

4、逆向思维法。即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观点反过来想一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其核心是标新立异。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历来如此”的思维定式,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独到的发现。比如“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结语本来含有贬义,意在反责那些见异思迁之人;若逆向思维,我们何尝不能写成“把眼光投向更高处”的文章,赞扬那些不满足现状、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呢?同理,面对“班门弄斧”我们可写成“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面对“学海无涯苦做舟”我们可以写成“学海自有无穷乐”。

5、辨证析理法。唯物辩证法是一面洞烛幽微的明镜,运用它去分析作文命题中所包含的生活图景、社会现象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进入“以偏概全”、“执此一端”、“滞于表象”、“因果不明”、“全盘肯定”等立意上的误区。我们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把握实践认识、内因外因、量变质变、整体局部、现象本质、主流支流、普遍特殊、主观客观、对立统一等哲学原理,以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发展的而非静止的、实质的而非表象的、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对立而又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事理,准确立意。特别是对关系类的材料作文和象“走与停”、“忘记与铭记”等关系类的命题,更应该绷紧“辨证析理”这根弦,让辨证法贯穿于立意和行文的始终。

当然,还可以运用“多元组合法”(即多元义项的有机组合)、“据因推果法”及“假设求证法”等多种方法。方法的选用,应因题型及命题的内容而定,可用一法,也可多法并用。

视点的多寡,取决于对整个命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取决于考生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面对命题,考生心中要有几杆秤,那就是生活哲理意识、社会发展意识、生态平衡意识、个人修养意识„„总之,要有是非曲直的“刻度”,要有扬善惩恶的气度。

“意当存高远”。立意首先求准,上乘求深求新。立意的高下,得力于考生的估计能力和辨析取舍水平。要从备选的“一大片”立意中有效升格,从而定夺一个深刻而新颖的“点”,就必须预测“大众心理”,排除容易落入俗套的“撞车点”;就必须比较分析,选出能包容多层义项的“亮点”,能烛照社会焦点问题的“热点”,能零距离对接个人生活积累中最佳素材的“契合点”,能迅速燃起喷薄而出的情感之火的“引爆点”。总之,应摒除人云亦云,尊崇“独到”为文;要放眼宏观,剖析微观,发端于“积淀”,领先于潮流;要通过寓情于一人一事、寄情于一景一物来展现自己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融入真“我”,以“真”立言,孜孜追求于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要敞开心扉,抒发性灵,以自由之笔,抒自然之情,发自得之见,激自在之趣。

(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

1、 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都不会影响通过。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

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相关内容

  •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材料作文作文法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来源: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 ...
  • 2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详解
    2015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详解 微信公众号:语文茶馆 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 ...
  • 采菊东篱630的文件夹[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开头,背起来! 阅1  转自擦破算咯...  公众公开  16-01-26 20:37 2016新材料作文:材料"一元钱的奖学金"审题指导及考场佳作(2016年广州市模拟卷作文) 阅1  转自user580  ...
  •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周宏谈作文)
    阅卷负责人谈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勿因审题而满盘皆输 曾经有人提出,高考作文的评分应该将审题.构思.语言三者分开打分.这样一来,即使审题错误的作文,也能因语言优美.构思新巧而获两项高分,从而及格甚至获得更高的分数.据说这样能够避免一些平时作文 ...
  • 20XX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要早做 1.备考目标 有了对高考作文命题的研究,有了明确的训练方向,我们还要制定一份备考2014年和今后高考作文的计划,以时时监督自己,打好基础. 一 备考目标 1.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2.充分把握 ...
  •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备考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考生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趣等.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 ...
  • 打开天窗说亮话开启作文思路
    ◆ 打 开天窗 说亮 话 开启 作文 思路 红 翻开当前中学生的作文,空话. 套 话. 假话充斥其中, 这些作文要么思路 狭窄,要么认识肤浅.如若再问一问中 学生作文的感受,8%的同学会异口同 0 代中学生的形象,多读书:反方主张首 先要从 ...
  • 自己的路由自己开辟作文
    自己的路由自己开辟故乡中的老年杨二嫂与中年闰土,都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过上了不同的人生.这路,是有人用血和泪走出来的,只为告诫后人不要再重蹈覆辙.只可惜事与愿违,反而是更多的人选择"不费气力"地走在这条艰苦的道路上,也不 ...
  • 审题立意和拟题开头
    高考作文考前突破训练(一) --审题立意和拟题开头 来源:三槐居 一.近几年高考精彩题目: (一).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如:选择永恒/让爱做主/这是我的选择/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张开双臂,选择博爱/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守住心灵的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