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 范文中心

基督教与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03/15

基督教与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刘 莹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

【内容摘要】当今美国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宗教国家,且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国民为基督信徒;它的文化高度多元化,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国家凝聚力和国民认同感;它是世界上政教分离原则实行较为彻底的国家之一,但在政治、文化生活中也不时出现宗教因素。文章认为,在这种表面的张力背后,存在着为大部分美国人所重视的核心价值观念——敬畏上帝、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资本意识等理念作为整合力量。美国宗教中信仰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基督教[1]是这些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来源之一,并通过公民宗教的形式得到维持。【关 键 词】美国;基督教;核心价值观;公民宗教。

【作者简介】刘 莹,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当今美国社会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些富于张力的问题:它是位居世界科技前沿的现代化国家,也通常被认为是思想最为开放、最具有创新力、批判力,甚至“颠覆力”的国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宗教国家,有约84%国民是宗教信徒,超过四分之三为基美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督教信徒[2];

国家,也是一个多国移民杂居的国家,它一方面呈现出高度多元的社会文化,另一方

在这些张力背后,存在着被大部分美国人所重视的核心观念作为整合性的精神力量。这些观念化解了前述的张力,也成为各派社会力量在涉及人类和国家利益的原则问题上得以形成共识的思想底线以及社会稳定的精神根基。亚历克西·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在《美国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一书中论述了民主、平等、自由、个人主义等在美国深深

面也拥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国民认同感;扎根的“原则”,并以基督教的观念和制度它是当今世界上政教分离原则实行得较为彻底的国家之一,但在它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比如总统的宣誓典礼、政府和学校等公共建筑物中,上帝的身影也频频出现……

为一个侧面进行了分析;亨廷顿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对的挑战》中将美国特性归纳为“盎格鲁-新教文化”,认为其包括了“英语、基督教、宗教义务、英式法制

205

观念、统治者责任理念和个人权利理念、对天主教持异议的新教价值观,包括个人主义、工作道德以及相信人有能力、有义务努力创建尘世天堂”等重要因素;岗那·缪达尔(Gunnar Myrdal)在《美国的抉择》(American Dilemma)中阐述了“美国信念”(American Creed),将其主要内容表述为“个人尊严、人人平等、不可剥夺的自由权利、公正、机会均等”;威尔·赫伯格(Will Herberg)曾提出“美国生活方式(American Way of Life)”,认为它就是美国社会的共同信仰,包括信仰民主、自由企业、伴随高度社会流动性的社会平等、理想主义等内容,具有个人主义、动态性、实用性的特征;于歌在《美国的本质》(2006)中从考察外交文化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美国人所热衷的自由、人权、民主、追求财富、崇尚经济成功的价值观念,并指出了其基督教渊源。虽然这些资料提法各异,但从这些对美国国家特性、原则、国民身份以及价值观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美国人普遍重视和认同的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念:敬畏上帝、自由、民主、平等、个人主义和资本意识等。

不可否认,经过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民主、个人权利等意识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其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法制传统、政教分离制度等),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也深深受益于理性主义精神对这些理念的阐释和强调,但是,正如亨廷顿所说,在美国,深厚的基督教(新教)渊

206

[3]源正是“承受启蒙运动的土壤”,基督教

促进了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认同,并与其交织在一起。

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以往由于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我们对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研究较少关注宗教因素。但这并不表示宗教因素是无关紧要的,相反,美国的社会事实表明,宗教可以与现代化并存,也能在一个尊重信仰自由、政教关系明晰的社会中发挥出巨大的积极社会能量。本文将解释为什么基督教是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分析其怎样从理念上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提供来源、以及如何通过公民宗教得以维持。

一、为什么说基督教是美国核心

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的建立与基督教尤其是新教息息相关。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北美成为西班牙的领地,与欧洲的联系从此建立起来。自此以后,西班牙的天主教传教士开始踏上美洲大地,将基督教传播到这片新大陆。随着欧洲大国的角力兴衰,英国成为北美的主要宗主国,在此期间不断有基督教传教士向北美传教。基督教在北美传播的初期并不顺利,受到本土宗教的抵制,也有传教士因为本土居民对殖民者的仇恨而被杀。直到“五月花”号带着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开启了基督教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展的开端,也由此孕育了一个新的国家。第一批欧洲移民在登陆普利茅斯港之前,签署了被称为“美国出生证明”的五月花号公约(Mayflower Compact)。在公约中,他们表明

基督教与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自己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和拓展基督教的信仰”来到这片的新的土地。自此以后,越来越多在欧洲受到宗教排挤的基督教徒来到这片土地,怀着坚持宗教选择、在新的土地创业立国、传播神的恩典的初衷,与其他欧洲移民和本土居民一起,在上帝的名义下订立了一系列新的协议和约定,最终诞生了《独立宣言》,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4]。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建立的合法性依据很大部分是诉诸于“上帝”以及基督新教中的人权思想。

其次,美国历史上,基督教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自我更新,既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也与政权保持合理距离,成为美国文明的基础。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初期,美国发生了两次宗教大觉醒运动。其中第一次大觉醒主要侧重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如人的原罪只有通过神的恩典和信仰基督才能获救;第二次大觉醒在强调保持基本教义的基础上,更注重宗教情感在皈依和信仰中的作用。这两次大觉醒运动都在当时社会的世俗化倾向中实现了转向,使得更多的美国人皈信基督教,而对基本教义和宗教情感的“觉醒”则在后来的基督教复兴中不断得到继续,如保持宗教信仰神圣性的“神圣运动”(Holiness Movement),以及强调宗教情感属灵性的五旬节运动、灵恩运动。这些运动以及其他福音主义的运动,一方面使得宗教仪式在遵循基本教义的同时有了更多情感性的内容,更切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宗派、教会的界限,宣传和分享《圣经》和基本教义,从而使得基督教不仅成为私人信仰,也成为重要的公众

活动,并成为影响政治的重要力量[5]。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基督教是美国政治的决定力量,因为美国也是高度政教分离[6]的国家。通过政教分离,教会和国家政权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各安其位,但又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影响。保持与国家政权有礼有距的关系,使得基督教在美国长期保持了其合理的社会席位,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

第三,基督教是美国信仰人数中占多数的宗教。随着二百多年的移民运动和民族融合,美国国内宗教力量互动消长。虽然有数据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较,信仰伊斯兰教、佛教等其他宗教的人数逐渐增多,基督教信徒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有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上基督教徒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是较稳定的,到目前基督教仍然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根据2000年美国General Social Survey和National Election Study统计的数据显示,成人中有接近80%的为基督教徒,约2%-3%为犹太教徒,各约1.5%为穆斯林和佛教徒,约16%声称自己没有宗教信仰[7]。盖勒普组织200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多于90%的美国人表示自己相信上帝存在[8];2003年对基督教徒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5%的基督徒表示强烈认信“三位一体”,3/4坚定地信仰上帝在其生命之中——而不是其他非人格化的生命力量,66%感谢上帝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61%在寻求通过祈祷与上帝更加接近[9]。

第四,虽然基督教内部呈现出高度多元化,但仍然共享共同的基本教义和理

207

念。不少学者用多元化的“宗教市场”来描述当前美国的宗教现状。在基督教中,不同教派、不同神学路线各具特色,甚至各个不同的教会都各有鲜明特色,以高度的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宗教需求。从主要教派来看,目前信仰基督教的美国人中,有多于50%为新教徒,约27%为天主教徒,约1%为东正教教徒。人数最多的新教徒中,约有38%为浸信会教徒(Baptist),15%为卫理公会教徒(Methodist),12%为路德派教徒(Lutheran),6%为长老会教徒(Presbyterian),5%为圣公会教徒(Episcopalian),另有18%属于其他教派的新教徒,6%认为自己是不属于任何教派的新教徒[10]。此外,还有一些三大传统教派之外的,诞生于美国本土的基督教教派,如摩门教(Later Day Saints/Mormons,约占美国人口2%)、基督教科学派(Christian scientists)、基督复临安息会(Seventh-day Adventists)、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s Witnesses)等。在这些不同教派中,又存在着不同的神学路线、宗教仪式、组织模式,其保守与开放程度也不一样,甚至同一教派中具有同样神学理解的那一宗,不同的教会也会各有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多元化的状态下,总体上它们仍然都以《圣经》为共同的文本,在基本信仰上秉持“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等基督教原初的信条,共享基本的基督教教义和理念,其价值观念上的同一性大于差异性

[11]

二、基督教作为美国核心

价值观的来源

如文章开头所述,笔者将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归纳为:敬畏上帝、自由、民主、平等、个人主义、资本意识等。这些观念都与基督教的基本世界观和人性观紧密联系,并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着“美国式”的表达。

1.敬畏上帝(The Idea of God)。在美国人的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上帝的“影子”:比如自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起,历届总统就职时都会手按《圣经》宣誓,并在就职演说中祈求上帝的保佑,每一位总统在演说完毕后,都会提到“God bless America”;美国的货币上都印着这样一句话:“In God We Trust”;大部分美国人都有一种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对于自己的上司乃至于总统都往往不惮于玩笑和戏弄……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着“上帝观念”这个根源: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上帝之下的民族;除了神以外,没有任何人间的权威可以像上帝一样完美、可以当作神一样信仰和供奉[12]。

对神—人关系的界定确定了持有这种信仰的人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定位、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从而成为其价值观念体系的根基。基督教信仰人格化的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并按照神的样子创造了人,而人的祖先因为偷吃禁果犯下原罪,从此堕落。负有原罪的人只有靠着上帝的恩典,相信上帝之子——耶稣,才能得救。也就是说,人只有依靠着超验的上帝才能够得救。对于基督徒来说,世界上只有超验的上帝是完美的、全知全能的,而人

。这些共享的教义和理

念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源泉以

208

及持续的可能。

基督教与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是罪性和神性的合体。

基督教中的上帝观念以及对上帝的敬畏,与人类所负的“原罪”概念密切相关。圣经中的“原罪”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罪”有所区别。回到古希腊语看,“原罪”一词的本意是“未中目标”或者“未中标记”。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背叛了上帝的训约,从完美的世界堕落到有罪的世界。正如《圣经》中所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在上帝的眼中,人永远都是不完美的。

这种对超验上帝的信仰以及原罪意识,是美国人核心价值观念的根基所在,以下即将分析的价值观念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联。

2.自由(Freedom)。托克维尔曾写下这样的感受:“在美国人的头脑中,基督教和自由几乎是混为一体的,以至于几乎是不可

[13]能叫他们想其中一个而不想另外一个。”

British Crown, and that all poli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State of Great Britain is, and ought to be, totally dissolved.”)而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正是:所有人都被上帝赋予了一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是因为英国政府践踏了这些上帝赋予的权利,所以他们才要求独立,建立保护人民的政府。

美国人根深蒂固的自由观念与基督教中个体独立的基本理论相关。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受之于父母,而灵魂却是上帝所赋予的,只受上帝的支配。每个人由此获得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在个体和上帝之间相沟通的精神生活。因此,人的精神获得了自由,不应被任何世俗力量所强制。事实上,很多人认为自由意志(free-will)是基督教的最高原则之一,因为上帝甚至没有强制人一定要信仰基督教,而是由人根据自己的自由这种对自由意志的强调,构意志来决定[14]。

成了基督教关于个体自由的合法性基础,也证明了基督教虽然包含与世俗权力结合时可能产生的专制因素(比如较强的排他性),也内在包含了自由导向的因素(这正是美国宗教和社会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3.平等(Equality)。“平等”的理念是美国的另一个建国之本。《独立宣言》中说:“Everyone is created equal.”(每个人生来平等)这里用“create”而不是“born”,已经暗含了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造人的前提: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虽然从社会现实来看,平等仍是一种理想化的观念状态,不平等仍是常态,但是当这种平等的价值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法律、制度之中,并形成一种共识,就能

209

这一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基督教和“自由”在美国演绎的亲密关系。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上帝之下的自由国度,除了神,不臣服于任何其他国家和权威,同时自由也是每个人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

自由是美国的建国之本。美国人从建国之时起,就将基督教中的自由理念进行了最好的发挥。《独立宣言》中写道:“兹决议:合众殖民地(United Colonies)是,也应当是,自由独立之国家,其免除自身对不列颠王室的依附;其与大不列颠国之一切政治联系为,也应当为,彻底无效。(”“Resolved: That these United Colonies are, and of right ought to be, 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 that they are absolved from all allegiance to the

够营造一种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

人人平等的理念,是基督教人性论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根源在于人是上帝之下的神性与罪性的统一体。根据基督教教义,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并被赋予了管理世间万物的权力(创世纪1∶26),因此人具有神性;而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因为偷食禁果、悖逆上帝而犯下原罪,被逐出乐园。由此,“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既有神性也有罪性。一个人无论多么美善,多么伟大,都仍然是个有罪性的人。既然是个有罪性的人,他(她)就会软弱,就有可能犯错犯罪……另一方面,一个人无论多么丑恶,多么渺小,都仍然是个具有神性的人。既然是个有神性的人,他(她)就有人的尊严,有良心,应该得到人道的对待……基督教的人性论,把每个人都视为是平等的,既没有至善至美的人,也没有至恶至丑的人,在上

[15]帝面前人人平等”。基督教持有的平等,

成为了支持民主的社会力量。这表现在基督教各教派的多元共存和对话本身,也表现在多党合作与博弈等社会领域。

所谓民主,通常其结果表现为对多数人权益的维护,而从核心本质来说,它是指对强制性或暴政的避免,因此可以说它是对自由、平等和权力制衡的综合表达。对民主的考察,必须回到“平等”“自由”和“权力制衡”的基础。只有当人们有了平等的机会,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和福利,并且存在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才有了民主的可能。从这一角度来看,基督教认为“上帝之下人人平等”、个体生而独立自由、没有任何人间权威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从而为人间权力的制衡和监督提供了合法性,也为民主的普及和实行提供了理念基础。

此外,托克维尔认为,美国之所以是一个民主国家,与其自然条件(circumstances,如没有强邻、没有巨大首都、地广人稀、生活富足等)、法制(laws,主要包括联邦形式、乡镇制度和司法权结构)和民情(mores)相“民情”是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其中指通常所说的心理习惯,而且包括人们所持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

[16]

想”。北美由反对教皇权威的基督教徒所

是世俗世界中所有人的平等,不论是国王、贵族,还是奴隶;不论是精英阶层,还是下层人民;不论是健康富足的人,还是麻风病人、妓女,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基督教这种平等观为美国人最为重视的机会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同时也为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提供了直接的合法性。

4.民主(Democracy)。通常人们认为,民主是启蒙运动和人文精神的产物,宗教更多地与前现代的专制力量相联系;基督教作为一种“神本主义”,与民主是不搭界的。而美国的事实则告诉我们,也许民主意识并不直接来源于基督教,但是不可否认

210

的是,基督教包含了民主的内涵,并在美国

开发,具有天然的民主倾向,即便是来到这里的天主教徒,也更多倾向于基督教中的民主因素,放弃了专制因素。此外,美国的民主民情与17世纪开始形成的新英格兰乡镇自治制度密切相关,这一制度正是在基督教新教的地方教会自治思想中培养起来

基督教与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的。这一制度促进了美国独立运动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积极参加公共事务的觉悟,并为后来被联邦宪法肯定下来的中央和地方分权的制度奠定了基础。这一来自基督教传统的自治制度,成为美国人民主权的重要源头[17]。

5.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美国前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在《美国个人主义》(American Individualism)中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表述为:“当我们在个体实现的基础上建设社会的时候,保证每一个人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他的智慧、个性、能力和抱负所能赋予他的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不让社

帝沟通的神圣性被揭示和确立,个体获得了灵魂的自决权,个人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强化。最初来到北美的基督教徒主要是受到宗教改革影响的新教徒,因此美国从一开始在宗教背景上就带有个人主义的基因。

个人主义会内在地反抗将个人地位置于社会或共同体之下,但在现实中,大部分美国人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这在基督教的理念中也可以找到渊源。如《哥林多前书12∶12-29》中,就论述了“一个身子,许多肢体”的道理,认为世人都是神的肢体,“都从一位圣灵收洗,成

会政策为凝固不变的社会分层和阶级服务;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个圣灵”“肢体彼此照激励每一个人为获得成就而努力;在不断扩大的责任感和理解下去协助个人获得成

[18]就;而个人则必须经得起竞争。”在书中,

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荣耀,所有的肢体都一同荣耀”。这种与个人主义共存的意识,使得人们在坚持个体独立的前提下,也重视群体互补、取长补短和共赢共荣。

6.资本意识(Idea of Capitalism)。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重视实用的民族,在这个国家,资本运作机制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部分美国人都从小被培养起充足的资本意识。如果把“资本意识”定义为一种获利的意识和追求,那么这应该几乎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具有的本能意识——美国人重视和共享的这种资本意识,正是韦伯在著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探讨的,与基督教新教伦理紧密联系的资本意识。

如韦伯所说,这种资本意识来自于通过资本积累响应神的呼召、在实现个体价值的同时,荣耀至高的神。因此,这种资本

211

胡佛从哲学基础、灵性基础、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等方面对美国个人主义进行了分析。其中在灵性基础中,将个人主义的精神根源归结为宗教信仰支撑的个体神圣性[19]。

这种个体神圣性在基督教的理念中表现为:上帝造人并给每个人灵魂,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有上帝设定的目的和意义。因此,个体在上帝面前都是同等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也应该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成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对自己负责任的,不能被他人取代。这种个人主义的人性论,虽然内含于《圣经》中,但在基督教的历史中也是被逐渐彰显出来的。在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教徒主要以教会作为个人与上帝沟通的中介,通过马丁·路德的改革,个人直接与上

意识并不是直接以个人享乐为目的,而是与对非理性的财富贪欲的克制、节约并合理地投资以使资本增值相联系。这种宗教传统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20]。虽然天主教等教派的教义将财富积累视为罪恶,但这种资本意识仍然是美国人财富观中的主流。这种资本意识不仅为新教徒所信奉,也对非新教徒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资本意识与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紧密相联系。在美国企业家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将资本积累用于慈善、帮助弱小,才能回应神的呼召,实现人生价值。一位基督教的慈善家讲了一个圣经中的故事来形象地说明其从事慈善的出发点:人们来到耶稣的面前接受拣选,耶稣将一拨人分到一边接受赐福,而另一拨人分到另一边,给他们诅咒。他对接受赐福的人说,“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来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这些人很奇怪,认为自己并没有见过耶稣,也没有对他做过这些。于是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弟兄中一个最(弱)

为美国人所重视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不仅为基督徒所共享,也为基督教以外的其他民众所重视;美国的基督教信众呈现出高度多元化的特点,但他们仍能够长期认同这些价值观念——是什么维持着这些核心价值观在美国人中广泛而深刻的认同?此外,美国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为什么这些宗教背景的价值观念可以在公众的价值共识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个重要的答案就是公民宗教。

“公民宗教”概念最早由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贝拉(Robert N. Bellah)分析了美国的公民宗教。他认为,虽然具体的宗教信仰在美国是存在于私人领域的,但仍然存在一种超越各种宗教教派和政治派别的公共性的宗教,这就是美国人的公民宗教。这种公民宗教不是一种具体的宗教,而是一种具有宗教背景的公共教化,或者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理念、象征符号和仪式的”公共性的宗教维度。它主要表现为对超验上帝的信仰,将国家政体的合法性建立在对超验上帝的信仰基础上;相信这个民族如以色列人一样是上帝拣选的民族;总统

节日(如感恩节、阵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就职等重要公共仪式、25∶35-46)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很多人加入到社会慈善中,尽一份社会责任,也为使人生得到更高境界上的完善。

亡将士纪念日)、以及《独立宣言》《宪法》 等法律条文和名人演说(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的宗教语言和象征符号等。公民宗教中的超验上帝并不是具体

三、基督教与公民宗教:

价值观的维持

212

为什么这些基督教背景的理念能够成

化的,无论是新教徒、天主教徒、犹太教徒还是其他宗教信徒,都可以从自己信奉的真神出发来解读这个上帝[21]。

公民宗教虽然不等同于基督教,但具

基督教与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有深刻的基督教性质,它选择性地吸收了基督教圣经的基本理念。如贝拉所说:“公民宗教充满了圣经中的原型:出埃及、被拣选的民族、应许之地、新耶路撒冷、为天下之

[23]“美国公民宗教是不提基督的基督教。”

何政府给予的特权,从而使得为大多数美国人信仰的基督教,能够和政府行为保持适当距离;另一方面基督教对造物主的敬畏、将国家意志置于超验的上帝之下,以及

[22]

平等、人而牺牲和重生。”亨廷顿也在书中说:由这一基本观念提供合法性的自由、

民主、个人主义、资本意识等观念,进入到神圣性的民族核心价值观念中,为这个国家中不同教派、不同政治倾向的人广泛认同,也成为美国人对本民族身份的一种认同基础,发挥出巨大的凝聚力。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公民宗教具有民主本性,主要表现为它来自于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民众自下而上的选择,拥有稳定和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心理基础,而不是来自国家权力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和驯化。比如:向国家宣誓忠诚的誓言中“under God”(上帝之下)一词是否违反政教分离原则、构成基督教对政治权力的直接干涉,曾经在20世纪初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讨论,通过《新闻周刊》等媒体举行的民意调查(87%的公众赞成保留,约9%表示反对)以及参议院、众议院的投票,最终这一表达被保存下来[25]。因此,公民宗教并未成为对国家权力进行崇拜的工具,而是将国家权力置于大部分美国人认同的超验上帝之下。由此拥有权力的政府和领导人要自觉将自己看作上帝之下的世俗政治角色,接受选民对其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虽然有数据显示:声称认信基督教的美国人已经从1990年的86.2%下降到2001年的76.5%,也就是平均每年的下降率为约0.9%;也有预测表示,“如果这一下降率持

213

贝拉提出公民宗教在美国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其象征意义逐渐与美国社会和政治交融:第一阶段是美国独立时期,美国的独立和建国被看作具有“出埃及”意义的事件,《独立宣言》被看作神圣文本,而华盛顿等人则被看作像摩西一样由神拣选的领导者。第二阶段是南北战争时期,死亡、牺牲和重生等宗教概念得到了强化,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是林肯的生命和死亡:林肯曾在“葛底斯堡演讲”中以上帝之名论证解放黑奴、给其自由的合理性,并签署了《解放宣言》。他最终被刺杀,但换来了了国家在自由、平等和民主等方面的进步,这被与基督教中神的拣选、殉道等方面相联系。此外,南北战争后“阵亡将士纪念日”成为反思具有宗教意义的殉道者之死和牺牲精神的全民纪念日。第三个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至今,这一阶段美国人面对着世界性的责任。贝拉指出美国人不应该被困于军事和武力中,而是应该不断被提醒对上帝及其终极审判的敬畏以及上帝观念内含的自由人权和民主意识,以停止用物质力量追求在世界舞台上的权力和地位[24]。

通过公民宗教,一方面美国保持了政教分离:政府不支持、不打击也不介入任何具体的宗教,具体宗教也不能直接获得任

续下去的话——而尚无证据证明这样的趋势是不可能的——到2042年,非基督徒的人数将超过基督徒”,暂且将基督教作为独立教派的发展前景放置不论,以它为重要理念来源的核心价值观念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并通过公民宗教的形式,融入到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是从美国浓厚的宗教性这一特点出发,尝试从价值观和宗教的关系这一特定角度来尝试了解美国,但绝不意味着这是观察和解释美国价值观的唯一角度。价值观念受到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直接影响,也具有宗教之外的其他理念支持。此外,美国建国前后欧洲移民对印第安人的屠戮、西进运动中的腥风血雨、黑奴制度的长期存在、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等历史现象,也对美国人信奉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巨大的问号。也许这些现象正印证了理念和现实的差距:人类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修正过去,向那些珍贵的理念靠近。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督教背景的价值观念以及为之所支持的相关法律制度为美国社会的自我纠正和历史的进步提供了保证和空间。如民主制度下的民权解放运动,就成为黑人争取权利的重要方式,并逐步为美国黑人实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平等,直注释:

[1]本文所说的基督教指广义上的基督教,包括了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以及美国本土的摩门教、基督教科学派、基督复临安息会、耶和华见证人等基督教派。

[26]

America(fif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New Jersey, 2006, p.23.pp.95-99,pp.112-121,p.23,p.75,p.60,p.25.

[3][23][25]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对的挑战》第59、89、69-70页,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J. Gordon Melton: American Religion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ABC-CLIO, Inc., 2000.pp.41-70.

[6]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即国家与宗教在组织制度上的分离,一方面国家既不支持也不禁止或打击某个宗教组织,另一方面宗教组织也不能从国家政权得到特权,超越于主权之上。这种分离主要是组织制度意义上的制衡,而不是指政治和宗教互无关系和影响。事实上,在美国,宗教从价值观念、道德约束等层面对政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8]见Gallup组织提供的数据http://www.gallup.com/poll/2974/America-Remains-Predominantly-Christian.aspx.

[9]见Gallup组织提供的数据http://www.gallup.com/poll/9088/How-American-Christians-Living-Their-Faith.aspx.

[12]美国人公众生活中的God概念,更多地是公民宗教意义下的上帝概念,即不局限于基督教意义中的上帝,不同信仰的人可以从自己的宗教信仰出发对这个大的God概念进行不同的诠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公民宗教具有深刻的基督教渊源,同时基督教也一直是美国历史中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3][16][17]Alexis De Tocquev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 translated by Arthur Goldhammer, Literary Class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 New York, 2004, p.338,p.331,pp.319-356.

[14]在自由意志问题上,基督教内部仍有一些争论:如加尔文教派持预定论,认为人是否能得救是由神的拣选决定的,人的努力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人没有自由;而其他教派认为,人可以选择是否信教,并通过自己的信仰和修行来获得救赎。但是总体上,各个教派都是认同人在世俗世界的自由意志的。

[15]杨凤岗:《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与基督教价值体系的社会学比较》,载《基督教文化评论》1996年第5期。

[18][19]Herbert Hoover: American Individualism, Garden City, Page &Company, New York, 1922, pp.9-10,p.27.

[20]参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三章,于 晓、陈维刚等译,

[21][22][24]Robert N. Bellah: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 in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edited by Russell E. Richey and Donald G. Jones, Happer &Row Publishers, New York, 1974.pp.24-29,p.40,pp.30-33,pp.37-40.

214

[2][5][7][10][11][26]Julia Corbett Hemeyer: Religion in


相关内容

  • 光华管理学院-从历史看管理(7期)
    从历史看管理 HISTORICAL INSIGHTS FOR MANAGEMENT (7期) 目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张维迎教授寄语 牛大勇教授寄语 学习时间 课程费用 核心价值 课程对象 课程体系 课程教授 报名信息 ...
  • 美国黑人所受种族歧视的渊源探析
    美国黑人所受种族歧视的渊源探析 作者:杨德洪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4期 摘 要: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在这个号称最民主和平等的国度里,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享受着不平等的权利.尤其 ...
  • 伊斯兰与中东石油
    浅谈对伊斯兰的自我调节的认识 摘要:如今,中东局势已进入动荡不安.中东地区历来是大国战略博弈的重点区域.自阿拉伯国家陷入群体性动荡以来,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大国或地区力量围绕中东变局纷纷进行政策与战略调整,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根本目标是既要避 ...
  • 高校邦MOOC答案
    高校邦MOOC-形势与政策 答案 测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测验 1.[多选题]在民主法治的今天,军队为什么要终于统帅 AB A 政治伦理规则决定的 B 最高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政治成就决定的 C 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决定的 2 ...
  • 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_兼论利益冲突是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
    2004年3月 第2期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cademic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Mar.2004No.2 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兼论利益冲 ...
  •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属于能力课程模块.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
  • 欧洲文明史复习+考题~
    欧洲文明史复习整理 题型:选择5题,共10分:填空5题,共10分:简答3 题,共30分:论述2题,共50分. 文艺复兴:考了论述题1 概述: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
  •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http://hhbvic.blog.163.com/blog/static/[***********]358495/?fromdm&fromSearch&isFromSearchEngine=yes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 ...
  • 综合能力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一章社会工作概 述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涵义.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1.社会工作的概念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出现了以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