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长寿之道 - 范文中心

杨绛的长寿之道

10/27

  百岁老人杨绛,有一个人们熟知的称号“钱钟书夫人”,而她也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戏剧家。101岁的杨绛,思路敏捷,仍埋头写作长篇小说,成就了一个传奇。   杨绛笔健高寿,这得益于她豁达的人生境界。杨绛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1966年8月,两人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1970年,这对夫妻被“发配”去河南息县“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如果说坚强构成了杨绛生命的支撑点的话,那么豁达则是她对命运不作逃遁的外在表现。她在磨难中直面人生,豁达乐观的精神足以让人仰视。   杨绛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她严格控制饮食,平时少吃油腻,喜欢用大棒骨敲碎煮汤,再用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高龄后,她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练习钱钟书在世时教给她的八段锦,直到现在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腿脚也很灵活。   读书对杨绛的长寿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因为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身体各个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如今,百岁的杨绛还坚持每天读书、整理丈夫的笔记,或是翻译作品。   最大的长寿秘诀,来自杨绛内心的安宁与淡泊。独生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杨绛心上的痛楚是任何人都体会不到的。半年之后,她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试图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2002年冬,杨绛又定下心来写《我们仨》,她几乎是伴着眼泪写完的。一家三口跃然纸上,情意盎然。此刻,她全身心地投入超然忘我的境界,烦恼也就无从生起了。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爱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地写作,平平淡淡地度日。人们赞誉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人们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杨绛最喜欢的名言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虽无昂贵的摆设,却有浓浓的书香。杨绛说:“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都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她非常满足于这样的简朴生活方式。现在,她过着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耳朵听力有些背,视力也下降了,已经闭门谢客。   面对人生百年,杨绛说:“我今年101岁了,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100多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杨绛的言语,令人敬佩。


相关内容

  •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杨绛,这个时代最惦记的隐士 苏东坡有诗:"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一个人如果要隐居,京城名利熙攘的人海就是最好的地方.杨绛称自己就是"万人如海一身藏". 北京三里河的国务院宿舍区,是杨绛居住 ...
  • 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102年的岁月风尘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 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 ...
  • 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 杨绛传>读后感(一) 时隔四年多,重新翻开<杨绛传>,杨绛先生人格中蔓蔓出来的那丝清凉绿意,就如春寒料峭之时,枯树上冒出的第一抹沁人心脾的嫩芽,为我这个久日身处理工学校的学童带来一丝慰藉.很多人流连于灼人的光 ...
  • 老王教学实录
    王君老师<老王>课堂实录 "活"出高贵的生"命"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抄写诵读字词,自由选择词语造句) 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 ...
  • 她是钱钟书夫人,更是杨绛先生
    5月25日凌晨,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Renowned Chinese playwright, author, and translator Yang Jiang passed away ...
  • [我们仨],家的意义
    <我们仨>,家的意义 作者: 来源:<现代工商>2013年第01期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 ...
  • 提要钩玄留指爪--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提要钩玄留指爪 --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作者:郭宏安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4日 10版) 钱锺书.杨绛夫妇在牛津大学(1936年冬) 钱锺书手稿 钱锺书手稿笔记本 [今日书评] 2014年 ...
  • 校本课程教材
    影视欣赏:第九放映室 编者 郭颖 董卓鑫 德州九中教研处 前 言 影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先进的科技作为传播媒介,具有崭新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功能,使之在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影视能把教育.认 ...
  • 老王杨绛阅读题
    阅读<老王>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3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 ...
  • 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便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了他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