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也有反清复明梦 - 范文中心

朝鲜也有反清复明梦

06/16

  1704年,正忙于九子夺嫡家事的康熙肯定没想到,藩属国朝鲜此时正在秘密地进行着一场“甲申六十年祭”的纪念明朝大型仪式。朝鲜肃宗国王在自己的王宫后苑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大报坛,以至高无上的祭天之礼祭祀明朝神宗皇帝。要知道,随着台湾在1683年归于一统,大明朝最后一面王旗在中华已销声匿迹21年之久。   这一幕只是明亡之后朝鲜思念明朝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有清一代,朝鲜在军事、政治上臣服大清的同时,朝野之中始终弥漫着以明朝为中华正统,把清朝视为夷狄而与之虚与委蛇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夸张的是,包括几任国王在内,朝鲜不乏誓以“驱逐鞑虏,反清复明”为己任的极端主义者。   最不可思议的是,在所有的明朝皇帝中,朝鲜最为尊崇的却是声名狼藉的万历。因为在朝鲜君臣的心目中,万历出兵援朝颇有舍己救人的悲剧色彩。肃宗国王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因出兵朝鲜损耗国力,明朝就算亡国,至少也可以像南宋那样偏安江南百年。   如果说朝鲜对明朝的“忠诚”超乎寻常,那么朝鲜对清朝的仇恨与蔑视同样深入骨髓。   明朝中前期,满族的前身建州女真曾寄人篱下,栖身朝鲜北部,朝鲜就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对待女真诸部。   在萨尔浒大战中,朝鲜光海君密令参战的朝鲜将领出工不出力,最后临阵降清,结果被朝鲜的王室和士大夫阶层以“忘恩背德,罔畏天命”的罪名废掉。这对之后的朝鲜国王无异于一次血的教训:如果谁放弃了“尊明攘清”的国策,王位是基本保不住的。   在光海君之后即位的仁祖国王显然接受了这一教训,在明清战争中立场坚定地站在了明朝那边。但在对方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礼义做不了干橹,忠信更不是甲胄,清军兵锋所至,朝鲜军队溃不成军,开战十几天就丢掉了平壤,只得求和。战场上虽然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朝鲜在停战谈判中却自认“春秋大义”在手,表现得无比强硬,坚决抵制后金提出和明朝断绝关系的要求。   在谈判桌上“大获全胜”后,朝鲜对后金仍然是待理不理,对明朝则热络有加。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时,朝鲜非但不朝贺,连清朝使臣都不接待。皇太极勃然大怒,亲征朝鲜,朝鲜大败。在这次的城下之盟中,朝鲜也曾一度放出“所争者义也,成败存亡不论”的狠话,但皇太极逼迫朝鲜与明朝断交,要求朝鲜向清朝称臣。最后,朝鲜君臣只得屈服,还被迫将世子(后来的孝宗国王)送到沈阳当人质。可就是这样的无奈之举,仁祖国王晚年还是遭遇了叛乱(后被镇压)。   皇太极可能不知道,他竟然一手“栽培”了朝鲜历史上最痛恨清朝的国王。1649年,曾在沈阳度过了八年人质生活的孝宗国王即位,屈辱的人质生涯使他对清朝恨之入骨,还在做人质时写下了“我愿长驱百万兵,秋风雄镇九连城”的“反诗”,即位后便正式启动了他反清复明的政治蓝图。他一边大肆起用所谓的忠良之后,一边花重金扩军备战,趁清朝内乱之机,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即使赔上朝鲜也在所不惜。据说,孝宗本计划在1661年率十万大军北伐,但遗憾的是,他在1559年便撒手人寰。   可机会真的到来之时,朝鲜又掉链子了。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有大臣建议显宗国王出兵,朝鲜的儒生们也是群情激愤。可就在这时,显宗突然驾崩,北伐之事又黄了。   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无论朝鲜事后如何痛心疾首,这一时机终究一去不复返了。之后,朝鲜的反清复明梦只能在大报坛的祭祀中一遍遍地重复。   不仅是官方的大报坛,朝鲜民间对明朝的种种尊崇也一直没有断绝。宋时烈(为孝宗国王构筑北伐蓝图的大臣)晚年隐居的华阳洞后来成了朝鲜儒林中的“崇明中心”,后世儒生流行在洞中和附近的万东庙摹刻明朝皇帝御笔,举行各种思明仪式。最著名的胜迹是华阳洞中孝宗国王的御笔――“大明天地,崇祯日月”,意思是明朝虽亡,唯独朝鲜保有大明天地,用当时朝鲜一位大儒的话来说就是,“朝鲜乃大明之朝鲜也”。   尽管此时朝鲜官方文书的纪年在明亡后早已采用清朝的年号,但在私下里,无论是私人文书,还是皇室的祭祀中,一概延用明朝纪年,用清朝年号反而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当时朝鲜的主流是采用崇祯的年号,以至于出现了“崇祯两百多年”的奇事,19世纪下半叶还有朝鲜儒生自豪地说“唤我作大明人”。   平心而论,从顺治开始,清朝皇帝对朝鲜可谓恩宠有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礼仪上,对朝鲜的态度甚至都要超过明朝,又是减免岁贡,又是优待朝鲜使臣,甚至还亲自写诗赐予朝鲜国王。   到了乾隆时代,朝鲜对清朝的态度终于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不再背后称清朝皇帝为“胡皇”;对清朝皇帝的评价也公允起来,不再动辄就说“荒淫”“虐民”;不再天真地认为清朝随时可能灭亡。   然而,朝鲜对清朝态度的改变无非就是放弃了敌意,不再意淫着颠覆清朝而已。但这并不等于说朝鲜就真心认同清朝,更不等于说朝鲜放弃了对明朝的尊崇与忠诚。直到20世纪初,朝鲜国王对大报坛的祭祀才在延续了200年之后最终停止,这在实质上已成为朝鲜王室的“家法”。   “朝鲜乃大明之朝鲜也”,朝鲜始终践行这一承诺,一直到1909年,也就是“崇祯265年”,朝鲜才在历书上最后结束了崇祯纪年。此后一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亡国。朝鲜与大明也算是“与国同休”了。   编辑/子玉


相关内容

  • 李旭之: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2014-07-29 08:07:40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李旭之 今年又是甲午年,当下中日关系走入了一个低点,日本右翼势力近几年连续通过钓鱼岛问题,东海问题,历史问题等几个大的动作,使得中日之间紧张了气氛.现在日本又解禁了日本集体自 ...
  • [野葡萄]读后感200字
    <野葡萄>读后感200字 作者:镇小六(3)陈康丹 读了<野葡萄>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这个道理是从故事的主人公身上明白的,主人公身上的精神,正是我们所少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女孩,她生性活泼,长得很漂亮 ...
  • 大小金川之役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乾隆帝两次派重兵镇压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金川和小金川等地藏族的事件.最终以清朝的获胜而告终. 简介两次平定大小金川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之一.与乾隆其他九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大小金川,却致清王 ...
  • 如何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他们总称为中华民族.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总人口为126583万(不包括台港澳同胞),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94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1.5 ...
  • 读王船山生平 或可理解中国知识分子为何这般苦|王夫之|生命价值
    编者按:近日,凤凰国学刊载了王立新教授评点秦朝经济与政治改革的系列文章(<外国人商鞅为什么能点燃"秦国梦">.<商鞅改革何以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没文化还强大的政权命短不足惜>), ...
  • 民为邦本(神州漫步)
    潘小平 < 人民日报 >( 2012年08月15日 12 版) 2011年7月,我沿着四通八达的"村村通"公路,南至皖南山区深处,北至淮北平原腹地,对安徽省正在实施的民生工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采访. 过去五年 ...
  • 朝鲜族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后东三省朝鲜族海外移民问题初探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族陆续移居海外,迁入韩国者大约有40万:光是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在1991年至1994年迁入俄罗斯者为3万多:还有在1995年大约2万左右的人去了美国.加拿大.中 ...
  • 朝鲜战争四
    朝鲜战争四 朝鲜战争转自维基百科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拉德利 朝鲜战争是一场北朝鲜与南朝鲜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而美国.苏联与中国三个大国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战争于 ...
  • 朝鲜王朝王室后裔拥立她登基为帝,复辟朝鲜王朝,韩国人支持吗?
    20世纪初,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朝鲜半岛也不例外,在公元191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日本宣布吞并朝鲜半岛,享国519年的朝鲜王朝灭亡,日本把朝鲜纯宗李坧的称号从"皇帝"降为"李王"(在此之前朝鲜高宗李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