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讲课稿 - 范文中心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讲课稿

07/11

本文由硕鼠老鼠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讲课稿

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讨一下《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 ,由于我一直接触的 是高中生,因此对初中和小学生研究的比较少,今天课的内容的理论性可能强一 些,希望对大家以后的教学能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当儿童进入学校后,学习活动将语带游戏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形式,下面我 们来看一下学生是学习动机。 一、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 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和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也就是说学生想学什么,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等都可以用学习动机加以 说明。 通过对儿童的动机内容表现特点的调查, 发现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可分为四 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 (2)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 (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 (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通过调查发现在小学阶段,主导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第三类和第四类,这 就说明小学儿童还不能将学习和社会活动联系到一起, 而是直接与学习活动相联 系。这钟时候大家如果要激励学生学习,你对他们说: “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 就没有一个好的未来,就没有好的工作等等。 ”对他们而言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这时你莫不如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会被别人落下,就会给班级抹黑”要使 用的多,这说明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要运用不同的话语来激励。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常用一些方法激励学生,在这里我们运用最多的就 是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二)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1、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而引起学习的最重要的因 素就是外部强化。认为外部强化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由外部强化所引起 的动机属于外来动机。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重视的就是强化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什么是强 化。 2、强化与强化的类型 强化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比如说本来 5 分钟可以完成 的事,当我们给予一定强化可能 3 分钟就完成了,或者学生本来只能学 10 分钟, 通过强化他们可能学 20 分钟等等,这就是强化。 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这 时所呈现的刺激叫做正强化物,它们通常是一些人们所喜爱的或有价值的刺激, 当这些刺激伴随在某一行为之后出现时,就会使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持续时间增 加。比如说小明这周表现的很好,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这朵红花就是正强化物,

而奖励他的这个行为就是强化。 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 是指当某一刺激消除或避免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 果,这一被消除或被避免的刺激叫负强化物。当这些刺激在某一行为之后立即被 除去时,就会使该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比如老师说: “由于这周同学 们作业做的比较好,上交的也比较及时,那么这个周末我们就不留作业了,把作 业留到下周去做” 。这个老师就是通过周末不留作业来激励学生下一周好好的完 成作业,这个过程就是负强化。在这里大家要知道负强化也是强化,它最终也是 使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 我们都知道强化不是进行一次就可以的,而是要进行多次强化,这就要看一 下强化的程序。 3、强化程序 强化程序是指在强化频率和可预见性上的各种模式。 强化程序可分为连续强 化和间歇强化两大类。 连续强化是指每次反应都给予强化,也叫全部强化。比如老师对回答问题的 学生都给予表扬,只要你回答了就表扬。 间歇强化是指对某些特定的反应给以强化,也叫部分强化。比如老师只对回 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而不是所有的学生,是有选择性的表扬。 连续强化能够迅速建立起某种学习行为,但强化一旦停止,原有的学习行为 就很容易消退,缺乏坚持性。 间歇强化正好和连续强化相反,学习行为建立

的速度较慢,但强化停止后, 学习行为消退得也慢。 这就告诉我们在一个新的学科刚开始的时候应该运用连续强化, 这样有利于 增强学生对这一学科探索欲望的增强,但是当学生了解这个学科后,就要运用间 歇强化,否则学生会觉得表扬来的太过于轻松,因此而失去了对这一学科兴趣。 外部强化虽然很实用,但是它也是有一定副作用的。 4、外部强化的副作用 损伤某些活动的内在动机 有些活动是人们本身感兴趣的,或者可以通过内部动机来完成的,但是由于 外部动机的进入,尤其是这个奖励又过于明显,让人们感到完成这件事就是为了 获得这个奖励似的。 外部奖赏的破坏效果主要出现在所奖励的只不过是完成任务本身, 而不是出 色地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比如,老师说: “只要你们交卷,都能得到优等成绩。 ” 这就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你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只要你做了就可以得到优等成 绩,不管你答卷的质量和努力的程度。由此可见,外部强化对内在动机的损害是 以学习者的认知为中介的。 另外,外部动机的使用还易使学生的注意范围变窄,只关心考试、分数和奖 赏, 而忽略对所学内容本身的掌握。 很多时候, 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 “老师这个问题考吗?” ,意思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考的话就学,不考的话就不学。 其实我们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但是现在却变成为了考试而学习,这就是外部强 化副作用的典型例子。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副作用的,下面给大家讲个故事,主人公叫 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个故事。从前有个老人,他家屋外有个平台是用铁做 的,每天有许多孩子在上面玩,声音非常大,他几乎都不能好好的休息。一天他 出去对那些孩子说, “你们现在就好好玩,我看谁玩的好,蹦的声音大,我就给

他两块糖。 ”这些孩子就更好的玩,最后由他说出谁玩的好,然后给那个孩子两 块糖。 就这样一直持续一周, 他每天都出去给孩子糖, 一周以后, 孩子玩的时候, 他就不出去了,孩子就去他家找他,他说“从今天开始无论你们玩的多好,我都 不再给你们糖了。 ”孩子一听,那谁还给你玩了,孩子们就都走了。就这样,这 位老人从新获得了安静。这些孩子在这玩本来是由于兴趣,是喜欢玩,但是由于 外部强化的介入, 使孩子在这玩就是为了得到糖, 当不再给糖时, 他们就不玩了, 这就是外部强化副作用的应用,当大家想帮助某些孩子的缺点时,可以适当的使 用。 (三)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 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一张纸的 51 次折叠) 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布克与诺维尔让两组大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正确性来做练习,连续进行了 75 次,每次 30 秒。在前 50 次练习中,甲组知道每次练习的成绩,乙组不知道。自 第 50 次练习开始,两组条件对换,结果前 50 次甲组成绩比乙组好,后 25 次甲 组成绩变坏了,乙组成绩明显上升。 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佩奇曾对 74 个班的中学生,共两千多人进行实验。他把每个班中学生都分 成三组,给以不同评价。 第一组为无评语组,只给甲、乙、丙、丁的等级; 第二组为顺应评语组, 即除标明等级外, 还按照学生的答案给以相称的评语; 第三组为特殊评语租,对甲等成绩者,评以“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者, 评以“良好,继续前进”;对丙等成绩者,评以“试试看,再提高点吧”。 结果发现,顺应评语针对学生答案中的优缺点作评定,效果最好;特殊评语 的内容针对性不够,虽有激励作用,但不如顺应评语;无评语的成绩明显低落。 赫洛克在实验中将 106 名四、五年级学生分成四等个组,在四种条件下做加 法练习: A 组为受表扬组 B 组为受训斥组 C 组为受忽视组(旁听 AB 两组受表扬与训斥) D 组为控制组(单独进行,不受任何评价) 结果表明: (1)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2)适当的表扬效果明显优于批评; (3)批评的效果比不做任何评价为好。 4、适当开展竞赛 查浦曼和费得在实验中, 让五年级两个等组的儿童进行 10 天 (每天 10 分钟) 的加法练习,竞赛组的成绩每天都在墙上公布,并为优胜者贴红星;无竞赛组只 做练习,无任何诱因。结果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识 社会性认识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 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

相适应。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如下几个趋势: (1) 从表面到内部, 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 (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 (4)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 (5)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1、父母——儿童关系 首先,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5—12 岁儿童的父母比学前儿童的父母在教导儿童、与 儿童谈话、与儿童一起做游戏等交往时间减少了一半。 其次,在小学时期,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 变化。 再次,在小学期间,儿童与父母的冲突数量也减少了。 另外,在纪律约束技术和控制过程方面,父母通常认为学龄儿童比学前儿童 好控制一些。 麦克斯白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 岁以前) ,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 岁) ,父母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 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 的自我监督行为(如解释行为标准,说明如何减少危险)和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 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 岁以上) ,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2、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 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 独特而主要的方式。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 (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4)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小学儿童的同伴团体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同伴团体有这样几个特点: (1)在一定规则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 (2)限制其成员的归属感; (3)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4)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组织。 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表现在: (1)提供了学习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 3、师生关系 (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 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 100%)认为要听教师 的话,对小学儿童而言,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不一定都听老师的 话”的现象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他们对老师的态度开始变化。 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评价教师, 他们会非常重视自己喜欢的 老师的评价,而对不喜欢的老师的评价则置之不理,这就说明他们这时很感情用 事, 因此这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很重要了, 下面看一下如何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学生 2、正确使用权利 3、避免滥用惩罚 第一,惩罚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心,要对事不对人。 第二,惩罚要讲清原因,不能转嫁惩罚,因一人犯错而惩罚全班。 第三,不因处理纪律问题而影响教学。 第四,不以责难、惩罚来追究过失,注意到学生内部的自觉性。外部的 惩罚和学生内部的心理一致才会起作用。 (2)教师的期望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对小学 1—6 年级学生进行智力测 验, 从中随机选取 20%的学生, 告诉这些学生的教师, 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 8 再次施测智力测验, 结果发现, 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 个月后, 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了出乎意料的进步。尤其是一、二 年级更为明显。 能产生“罗森塔尔负效应”的心理态势: 1、学习动机模糊不清

2、逆反心理强烈反弹 3、自我独立意识明显 三、初中生心理的发展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 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 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 生是意义,就在这种种新的追求中,他们感到种种困惑。 其次,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 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

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 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 (4)高傲和自卑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二)初中生个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高涨 在小学生的日记中,主要记述的是当天发生是事情以及自己对此的肤浅认 识;而且记日记的态度也不自觉,经常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强迫之下去完成;对于

日记的保密程度也无过高要求,甚至有时主动提供给别人看。 初中生记日记的变化:首先是在日记内容上,初中生更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 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及自我 期待等;其次,初中生记日记的态度也是自觉自愿的,真正出自于表达思想及宣 泄情绪的内心需要; 第三, 他们开始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对秘密, 细心加以保管, 不许别人翻看。 初中生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表现为: 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 2、反抗心理 (1)反抗心理产生是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 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 (2)反抗心理的表现 初中生一般在下列一些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第一,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第二,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第三,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极度反感。 第四,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 的倾向。 3、初中生的消极心境 (1)烦恼突然增多 ①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之前 ②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③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人之中应有的地位 (2)孤独 心理学家将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 意指从 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之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 成员。 (3)压抑 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是一种心理体验。 以上这些是关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对策,接下来给大家讲个番外篇,我觉 得对大家有帮助,那就是教师的情绪调节。 四、教师的情绪调节 1、快乐是一种心态 2、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运用“WWH”三部曲 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WHY ——我为什会有这种感觉? HOW ——如何有效处理情绪? 3、教你几招情绪调节术 (1)五招冲破忧郁网 第一招:动 第二招:娱 第三招:说

第四招:听 第五招:吃 (2)制怒有术 发泄愤怒的准则:不要以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表达愤怒。 你可以做到的数数方法 紧握拳头,开始从 1 数到 60。如果你的指甲很长,最好剪掉,免得指甲伤 到双手。当你数到 40 之后,每数一声就更用力握紧拳头;即使你的手已经握得 很痛了,而且愈来愈痛,你还是要将拳头愈握愈紧,直到数到 60 为止。 有一位公司职员,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看该 怎样治疗自己的病。他一口气读完了该读的内容,然后又继续读下去。当他读完 介绍霍乱的内容时,就觉得自己患霍乱已经几个月了,他被吓住了,呆痴痴地坐 了好几分钟。 后来, 他很想知道自己还患有什么病, 就依次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 这下可“明白”了,除了膝盖积水症外,自己其实什么病都沾边。 他非常紧张,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认为:医学院的学生们,用不着去医院 学习了, 我这个人就是一个各种病例都齐备的医院, 他们只要对我进行诊断治疗, 然后就可以得到毕业证书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就搞了一次自我诊断: 先动手找脉搏,开初连脉搏也没有了!后来突然发现,一分钟跳一百四十次!接 着,又去找自己的心脏,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感到万分恐惧,最后他认为, 心脏总会在它应在的地方,只不过自己没找到罢了„„ 他往图书馆走时,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当他走出图书馆时,却被自己 营造的“心理牢笼”所监察,完全变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 他决心去找自己的医生,一进门他就说:“亲爱的朋友!我不给你讲我有哪 些病,只说一下没有什么病,我的命不会长了!我只是没有害膝盖积水症。” 医生

给他做了检查,坐在桌边,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就递给了他。他顾不上看 处方,就塞进口袋,立刻去取药。赶到药店,他匆匆把处方递给药剂师,药剂师 看了一眼,就退给他说:“这是药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饭店。”他很惊奇地看 了药剂师一眼,拿回处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 “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时一次。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 他照此做了,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这位职员幸亏治疗及时,否则一定会被 自己营造的“心理牢笼”所囚禁,最后非真得吓病不可。 (3)冲出“心理牢笼”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是人能改变 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4)心理平衡十要诀 ①对自己不苛求 有些人之所以太累是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了,做事总想要个十全十美,这么 活着能不累么,因此我们做事只要尽力就好,尽你最大是的努力,做到什么程度 就是什么程度就行了,不要过多的强迫自己。 ②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不要成天想丈夫能够飞黄腾达,儿女成龙成风,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人生, 不要总对家人报有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每个人只 要活好自己就行了。 ③不要处处与别人争斗 很多人的烦恼来自和别人的比较之中,本来自己的日子过的挺好的,但是和

别人一比较,自己的生活似乎就不那么好了啊!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非 要和别人比较啊!谁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同理,世界上 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你,那么你干嘛要和别人比较呢?!让你的快乐在和别人 的比较中变成了不快乐! ! ④暂离困境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先将这件事放在一边,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将自己的心情调理好,之后再来处理这件事情,这样有助于你能更好的处理这件 事情。 ⑤适当让步 有些人的原则性太强了,也因此而有时总和别人产生冲突,这时大家可以变 通一下,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有些时候可以做适当的让步,这样就你好他好 大家好了。 ⑥对人表示善意 当别人刚开始不接受你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对你怀有戒备,当你在适当的时 候对他人表示出诚意,伸出你的友谊之手,那么你就会交到很多朋友。 ⑦向人倾诉烦恼 适时适当的宣泄自己的烦恼,有助于身心健康。 ⑧帮助别人做事 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助人为乐的好处谁做了谁 知道。 ⑨积极娱乐 笑一笑十年少 ⑩知足常乐 人最幸福的事就是健康,没有了健康,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谈,而健康则和我 们的心情有关,没有一个好的心情就没有健康,因此大家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其实我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真的要做的时候就难了,因此,希望大家 能真正做到。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 朋友啊,朋友, 你千万不要忧愁。 你常说地上只有阴影, 那是因为你只是低着头走。 迎着太阳走, 将那阴影永远抛在你的身后。 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谢谢!


相关内容

  •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指南 1.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生理学分析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 有氧耐力减肥机制的研究 不同体质群体的运动处方 运动性疲劳的再研究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研究 运动性损伤防治与 ...
  • 大学新生入学面对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大学新生入学面对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新生入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不管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在感情上,新一代的大学新生都会面临着一些主要的问题.而能否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位大学新生能否迅速的调整心态,接受新挑 ...
  •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肄国校外教育圆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王彪闰广辉 (吉林省磐石市第五中学:吉林省磐石市第一中学) 教一碡一积.螽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各学校应针对各自实际情况,认真思考研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必须善于学习和积累,积累 ...
  •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其对策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大致有八种表现状态,即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惧怕心理.唯我独尊心理.贪图享乐心理.厌学心理.笔者曾对汕头市8所中学的600名初中生和 ...
  •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文摘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影响:对策 互联网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 ...
  • 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
    <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当前,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显著标志.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问题 ...
  •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诱因及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宁,更是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等事业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种社会纠纷 ...
  • 西方犯罪学流派的变迁
    西方犯罪学流派的变迁 犯罪学是以犯罪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犯罪问题又来依旧,无论是中国或其他国家的犯罪学者都在为解释和防控犯罪而不懈努力.作为一门学科犯罪学诞生于欧洲,后再北美地区得到了繁荣和发展,这种繁荣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 ...
  •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