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_高于生活教案 - 范文中心

艺术源于生活_高于生活教案

06/13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课程名称:美术 任课教师:刘祥宪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型:欣赏·展示 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班级:初一年段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 容与技法都源于生

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图片、教材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

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四页。

一、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教材P4)

1、提问: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

2、讨论: 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3、 讲述: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

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

4、讨论分析: 他画的虾表现力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二、 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问: 它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

它是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原型创造的。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

1、思考: 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艺术家还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

2、讨论: 两幅作品相比,哪一张图中的毛主席像更突出?画家是用什么手法突出毛主席形象的?

油画,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

毛主席的中心位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3、问: 油画中有菊花,说明了什么?两张作品哪一张更明确表现了季节的时间性?

油画作品,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

4、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油画《开国大典》与照片相比较,哪个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

作者曾经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繁就简,特别是大胆地将国家领导人群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从而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强烈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对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

生活!

三、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塞尚的油画作品《拜克托瓦尔山》于真实景物的不同,反映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凡高的油画【夜咖啡馆】

学生尝试分析梵高的《夜咖啡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之处

四、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开国大典》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 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那么抽象画也是源于生活吗?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夜咖啡馆》

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

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相关内容

  • [皮影戏]教学设计
    <走进皮影 画皮影>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但相对我们这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 ...
  •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
    河南省美术学科优秀教学设计参评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九课<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姓名:和亚玲学校:**区建东小学所属地市:河南省**市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九课<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教学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造 ...
  • 中国美术赏析第三章(雕塑)教案
    学 校 教 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 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 ...
  • [剪纸艺术--团花]教案
    剪纸艺术--团花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 庄陆祥 教案背景: 剪纸源于我国,有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在当前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大前提下,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
  •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20**年
    八年级下16节教案 第一单元 生命之杯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你><我们是冠军> 教学目标:1.能够对体育盛会音乐作品感兴趣积极参与活动,能够用连贯圆润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我和你的情感. 2.学唱歌曲我们是冠军,感受和体验 ...
  •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试题 二.问答题: 1.文学活动所包含的四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关于文学的起源问题. 3.为什么说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4.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什么是"再现说"?什么 ...
  • [雨巷]优秀教案2
    <雨巷>优秀教案 <雨巷>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
  •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教学博苑 09-06 2015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2.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4.掌握诗歌基础 ...
  • 计算机专业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二十四K 钻戒 2009-11-10 20:01:16 教案必须具备以下环节:1. 课题(包括章节序号): 2. 教学目的(要求):3. 教学主要内容:4. 重点和难点分析:5. 教学方法:6. 教改措施:7. 课时安排:8. 教学手段:9 ...
  • 形体的组合教案
    <形体.材质.匠心>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课是建立在线描画的基础上的造型活动,是学习立体造型的基础和过渡,具有承上而启下作用. 2.是学习造型设计及创作表现的必要手段. 3.能促进和培养概括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和表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