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与西学东渐(论文) - 范文中心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与西学东渐(论文)

01/22

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论 文 题 目: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与西学东渐

中 文 摘 要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晚清中国最大的科技书籍翻译机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洋务运动期间翻译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书籍的情况,翻阅各种有关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研究书籍,总结出这一时期沪局翻译馆的翻译书籍的成就,专门考察其翻译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书籍的情况,并根据相关史料,探讨沪局翻译馆的科学技术书籍的翻译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西学东渐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对于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我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西学东渐;译书;科学技术

引言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建于1868年,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规模最大的官办译书机构。

沪局翻译馆在1868年初创至1912年停止译书为止,总共翻译出版了各种书籍160种。①其中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总共有115本,占译书总数的72%,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学类,矿冶类,船政类,测绘类,机械工程类,工艺制造类,农学类,医学类和兵学类等各方面科学知识的西书。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主要从事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书籍的翻译出版事业,所译西书以近代科学技术书籍为重点。

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即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共出书126种,占其全部译书总数的79%.其中,翻译馆从1871年开始正式出书至1880年共出书98种,占该翻译馆全部译书总数的61%,占洋务运动时期该翻译馆译书总数的78%.这表明,翻译馆的译书活动主要是在洋务运动初期,即从1871到1880年,这一时期,翻译馆的翻译事业成绩非常突出。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晚清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的西方科技书籍的翻译出版事业,为晚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所兴办的各种近代工业和新式事业服务,为当时的中国知识界提供了有关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第一手资料,给沉闷的传统中国知识界送来了近代科技之光,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开眼看世界的一个独特的窗口。它是西方近代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传入中国的重要渠道。沪局翻译馆的翻译西书事①①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499页

业是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史上占有重①要地位。

本文即是对于洋务运动时期翻译馆的翻译西方科学技术书籍的活动做一考察,分析这一翻译活动对于当时中国的科技知识的引进与传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一 背景

19世纪中期,在没落的晚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国力衰败。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所打开,中国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化对象国,成为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国。

在这一大时局下,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应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谋求自强之道。清政府中的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等和奕訢等中央实权人物运用国家力量,向西方购买先进机器,开办近代工厂,兴办新兴事业,如交通运输业,电报邮传业等,在社会经济领域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世人称之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直至90年代中期,在这30年间,由于洋务运动的影响,中国和西方接触增多,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各种近代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主要是沿海地区建立起来,中国社会逐步进入了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翻译西方科学技术书籍,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是洋务运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晚清政府当局创办了多所翻译机构,组织中外知识分子翻译西方书籍,为各种新式学堂提供学习西方近代知识的教材,指导各类新式工厂的生产制造活动。其中著名的有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而这一时期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西方近代科技书籍的编译事业成就最大,沪局翻译馆成为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科技书籍翻译的中心。

二,沪局翻译馆的科技书籍翻译活动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隶属于江南制造总局。1867年到1868年,徐寿等中外翻译家在制造局内合作译出四本西方工程技术书籍,分别是《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和《泰西采煤图说》。所译书籍深得曾国藩的赞赏。曾国藩奏请朝廷在江南制造总局内开设翻译馆,翻译西书。

1868年6月,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正式开馆译书,聘请在华外国学者傅兰雅,玛高温和通晓格致知识的徐寿,徐建寅父子,华蘅芳等人专门搜罗西书,特别是有关科学技术,机械工程,军工制造方面的专业书籍,采取外国学者口译,中国学者笔述的方式,合作翻译为中文,并出版发行。

沪局翻译馆成立之后,开晚清全国风气之先,重点翻译西方科学技术书籍,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事业服务。曾国藩在向清廷奏呈的奏稿中说:“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可寻。特以彼此文义扞格不通,故虽日习其器,究不明夫用器与制器之所以然。”①由此可知,创设翻译馆的直接目的是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建设服务的。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其大约半个世纪的翻译活动中,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书籍的翻译是其主要内容。因为翻译内容的确定,是由外国译员提出初步意见,然后由清政府官员最后决定的。当时洋务派官员所最需要的,主要是兵工制造方面的知识。科技著作的编译是沪局翻译馆的主要内容。

在洋务运动时期,翻译馆在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农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495页

学,矿学,工程等专业方面都翻译出版了若干种西学专门书籍。这些专门科学书籍构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完整的框架,在各门学科知识的输入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数学科学方面,主要有《代数术》,《算式集要》,《微积溯源》,《三角数理》,《数学理》,《代数难题》,《算式解法》等。

在物理学方面,主要有《声学》,《光学》,《电学》,《电学纲目》,《格致启蒙·格物学》等。

在化学方面,主要有《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化学分原》和《化学考质》和《化学求数》等。

在医学方面,主要有《儒门西学》,《西药大成》,《内科理法》,《保全生命论》,《济急法》,《临阵伤科捷要》,《产科》,《妇科》等。

在天文地质方面,主要有《谈天》,《地学浅释》等。

在工程技术方面,这方面的书籍是翻译馆翻译书籍的大宗。主要有《汽机发轫》,《汽机新制》,《汽机必以》,《制羼金法》,《西艺知新》,《电气镀金》和《炼金新语》等。

当时中国知识界对于翻译馆所译之书评价都很高。

数学方面,《代数术》被时人评论为:“编辑既精,译笔尤善,为算学家必读之书。”①①《三角数理》被推为算家至精之言。《数学理》,“其论数算各理,均有极浅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01页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02页

③董光璧 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1997年第一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249页 ④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03页

起首,渐进深奥,为童蒙所所易学也。”②翻译馆所翻译的各种数学著作,“所含数学知识比李善兰翻译的书丰富的多,译文也明白晓畅,对对当时爱好数学的人很有帮助。”③

物理学方面,译书囊括了当时物理学科内各门学科的内容,电学,声学,光学的知识被介绍到中国。《电学》介绍了电的综合知识,是当时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本电学书籍。当时学术界评价《电学》“论电之详,无逾于此书者,亦无深奥于此书者,细考电气者宜读之。”④《声学》是论述声的有关理论。是晚清所译声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流行二十多年。《光学》介绍光的原理,运动等,并将以太说介绍到中国。这本书是19世纪西方近代光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载体。

化学方面,《化学鉴原》论述了化学元素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讲述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考质》则介绍了分析化学。翻译馆所译之化学书将西方近代完整的化学知识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翻译化学元素时,徐寿等人首创了元素译名原则,以元素英文名称的第一音或次音译为汉字再加偏旁以分别元素。这一造字方法是西学东渐史上重要的发明创造,意义不可低估。

在其他学科的书籍中,《地学浅释》对于中国知识界影响很大。这是玛高温与华蘅芳合作翻译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名著,书中谈到了地质层的变迁及进化论。在19世纪末的中国影响甚广,被不少学校采用为教科书。①

翻译馆所译之科技书籍在正式出版后,在市场上流通情况也比较理想。据史料记载,翻译馆从1872年到1880年共出书98种235册。到1879年底,翻译馆共售

书32111部,83454册,平均每种在250册左右。②可见译书在当时国内发行效果很好,通过大量的传播,正真实现了译书的价值。

三 影响

综上所述,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西方近代科技书籍的翻译活动成就很大。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由官方组织的引进西方近代学问的运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被系统地引入中国,打开了中国智识阶层的眼界,拓宽了中国的知识体系。

梁启超对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译书活动有过独特的评价。他认为,洋务时期,“其中最可纪念的是制造局里头译出几本科学书。这些现在看起来,虽然很陈旧,很肤浅,但那群翻译的人,有几位忠于学问的,他们在那个时代,能够有这样的作品,其实是亏他。因为那个时候都不(会)说外国话,说外国话的都不读书。所以这几部书,实在是替那第二期的不懂外国话的西学家开出一条血路了。”③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也说:“光绪间所为新学者,欲求知识于域外,则以此为枕中鸿秘。” ④

沪局翻译馆①所出版的各类科技译著,为当时的新学堂,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②矿物学堂,广方言馆等,提供了不少教材。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翻译事业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历史上的重要内容,为西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11页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499页

③董光璧 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1997年第一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247页 ④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26页

方近代科技知识的传播,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工具,对于当时中国知识界具有启蒙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493—550页

[2] 董光璧 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1997年第一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245—259页

[3] 王扬宗,《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16卷,第2期,3—18页


相关内容

  •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洋务清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1.产生原因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 ...
  • 日本外来词,中国人
    驳所谓"离开了日本外来词,中国人无法说话"的谬论点击:5453 回复:70 作者:白珉 发表日期:2010-2-6 13:51:00 回复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日本外来词的话题,原来我并不关注.2007年在网易新闻论坛中日关 ...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复习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学习目标: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评价:知道公车上书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 ...
  •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一.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 二.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5--1927) 三.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 ...
  • 浅析鲁迅翻译理论体现的理性精神
    摘要:本文从鲁迅先生所处的历史时代.他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翻译初衷和翻译理论价值去挖掘鲁迅先生的翻译理论体现的理性精神,突破了从传统上将鲁迅翻译理论作为一种评判好坏的翻译标准去探究的视域. 关键词:鲁迅翻译理论 直译 复译 历史 ...
  • 中国近代史风云人物--王韬
    中国近代史风云人物--王韬 王韬(1828-1897)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复杂的人物,生活在多灾多难的晚清年代,经历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中国现代重大历史事变,距戊戌变法仅一年之遥,他不仅是中国近代资 ...
  • 台湾近代化之父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城市规划2010-01班 笪久平 20104324 台湾近代化之父--刘铭传 内容提要:回顾历史,台湾经济发展从1960年代的农业社会,1970年代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工业社会,吸引庞大外资与先进技术来台,带动台湾加工业及中 ...
  • 关于中餐的英语翻译
    关于中餐的英语翻译 陈亚红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烹饪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味香色美闻名中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束到中国.他们不仅观光景 ...
  • 从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看晚清军事近代化
    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无法去解决,于是以奕欣为中央和以曾国藩.李鸿章.左中棠和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地方封疆大吏的实力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虽然史学界对这场运动褒贬不一,但是应该从更新的新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