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论文绩效审计论文 - 范文中心

经济效益审计论文绩效审计论文

02/07

经 济 纵 横························

浅谈经济效益审计

长春工程学院 孙海波

摘 要:经济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企业寻找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影响效益提高的因素,揭示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提出改进的建设和措施。本文将浅要谈谈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内部的状况及作用。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

INTELLIGENCE

一、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审查评价一定主体或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与有效成果为内容,通过比较分析明确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目的的专项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取得的经济效果和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明确相关责任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促进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

二、国内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的状况1、20世纪80年代——综合性审计阶段

审计署成立初期至80年代末,我国本身没有建立现代的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审计主要是综合性的,其中自然安排了一定数量偏重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审计机关开展的针对承包制或任期制的企业审计,其根本目的就是评价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因此,企业审计实际上已经具有效益审计的成分。

2、20世纪90年代——专项经济效益审计试点阶段

1991年初,全国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都要确定一批大中型企业进行经常审计,既要审计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又要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方面延伸,并作出适当的审计评价,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3、21世纪——经济效益审计全面开展阶段

《审计署2006年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对审计工作提出了“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到2010年初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效益审计方法体系”的目标要求,标志着经济效益审计的全面化,已经有了明确的“路线图”。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预期的审计效果。只有确定了审计目标,审计人员才有了审计的方向,审计最终才会得出结论。

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会产生

影响。审计目标不仅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还对审计方案、审计实施过程和审计报告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审计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了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和审计方式、方法的设计,因为审计的方向,审计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的。

确定审计目标的过程,也是确定审计范围的过程,因此,对于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必须同时考虑。审计人员一般应该根据确定的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的关键领域,即审计的重点。

经济效益审计目标,就是根据特定的审计标准,明确被审单位履行受托责任的状况,分析判断被审单位履行受托责任的结果。

关于经济效益审计目标主要看三点,即“标准”、“状况”、和“结果”。标准”是进行经济效益的逻辑起点,“状况”须通过具体审计步骤得到的相关审计证据而体现,“结果”是“标准”和“状况”分析对照后得到的关于被审单位履行受托责任的优劣高低层次的判断。因此,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可以简化为:确定标准、取得证据、判断优劣。

每个经济组织或经济项目的活动是由许多不同环节、不同层次的具体活动共同组成的,因此,为使审计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应当把总体审计目标做进一步的分解。层层分解总体审计目标的过程,就是把一个个抽象的问题分解为众多的小问题的过程,直到分解出来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直接收集信息和证据进行回答,即可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上确定标准、取得证据、判断优劣。

如果只是根据具体环节、具体层次的审计目标进行审计工作,缺乏审计的总体目标,还要在达成具体审计目标后,确定各具体审计目标的权重,进行审计目标的“集成”,以判断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总体完成情况。

三、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1、目的

(1)描述企业经营状况,横向比较企业经济效益的水平和差距;(2)深入研究企业经济效益差距存在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以缩小和减少差距;(3)将评估结果作为企业诊断的起点,把评价与诊断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原则

(1)全面性原则。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应当通过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对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综合评价。(2)客观性原则。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应当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环境特征,依据统一测算的、同一期间的国内行业标准或者国际行业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及管理状况。(3)发展性原则。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应当在综合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及发展水平,科学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

3、风险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要从事一系列基本的经济活动,只有这些基本经济活动达到各自具体的效果和目标时,企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这些基本经济活动是受各种不同的内外条件中影响的,而这些内外条件不停地变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必然影响到具体效果或目标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描述和分析风险发生的因素,从而向企业管理当局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提供有关的审计信息,帮助这些部门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消除这些风险。

4、工作方案

(1)编制综合评价指标的解释。(2)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值。(3)制定测算定量指标所用的工作底稿格式。(4)制定行指标的调查方案。(5)明确规定指标合成的方法和各自系统、各指标的权重。(6)编制计算机软件和建立数据库。

5、程序

审计的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

(1)预备研究阶段

在对具体项目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以前,审计人员首先进行预备研究以确

9

经 济 纵 横

INTELLIGENCE

定是否进行经济效益审计。预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检查组织内部某一个单位的运作情况,或某项具体职能的履行情况,或组织内部的某项活动的系列程序等。预备研究的目的是在正式实施审计前,调查研究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并根据发现的问题确定是否对其进一步实施经济效益审计。如果实施审计,应制订项目审计实施计划。审计实施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目标、责任关系、资源、程序和经营、管理程序和系统,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计划聘用外部专家;制订具体审计标准;评估潜在的审计影响;制订审计实施的具体时间安排和审计经费预算。

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是合理的而且是能够实现的业绩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可以衡量被审计单位具体经济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标准给审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准绳,当根据这些准绳来与现实行为进行比较时,审计发现的问题也就因此而产生。因此,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对实施经济效益审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审计范围在管理程序、项目、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的扩展,以及审计目标的变化,没有任何为所有经济效益审计项目预先制定的统一的审计标准。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具体审计目标,有针对性地来制定审计标准。

在预备研究中,审计人员要充分重视被审计单位的协作和配合。在预备研究开始时,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的适当级别的管理人员进行面谈。在决定进行进一步审计以前,应与被审计单位就预备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磋商。如果决定继续该项经济效益审计,应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讨论,解释该审计的范围和目标,并为开始实施审计和审计期间对有关问题的阶段性讨论作出合适的工作安排。如果在审计实施中发现问题很重要,需要改变原来的审计范围、重点和目标,或者后续审计扩展为范围更广的审计,那么就要及时通知被审计单位在原审计范围上所作的改变。

在预备研究中,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就审计的目标、范围和重点作出说明,并对实施审计的具体事项作出安排。在没有开展预备研究的项目中,审计组通常在审计开始的时候与被审计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举行进点会。举行进点会的目的是:使审计组能够会见被审计单位的重要管理人员:进一步解释审计的类型和目标、范围、时间安排和采用的方法;给被审计单位提供向审计组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在

10

管理层和基层建立合适的联络安排,对

阶段性建议和初步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确保被审计单位清楚地理解审计的程序,包括对其实施审计的权力和保守机密;说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澄清任何疑问和误解;为审计组作出行政安排,如办公场所、出入手续、人员、文件、系统和资料。与被审计单位代表的讨论贯穿于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整个过程。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在审计的所有阶段参与这些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审计人员全面认识和了解审计环境、问题的影响和评价的职能。

(2)审计取证阶段

在经济效益审计中涉及的证据主要是:通过查看和调查取得的审计证据;通过会谈取得的证词和相关人员的陈述:文书证据包括法律文件,报告,会议纪要,备忘录,会计记录的摘录,正式的图表和文书传递流程的说明,系统设计,操作手册,组织机构和职能图表等;通过对审计人员所收集信息的分析取得的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应满足充分性、相关性的要求。经济效益审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实现其既定目标和满足其业绩标准的程度。这些目标的形式和这些标准的有效性有明显的变化。

审计取证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要与指定的或适当级别的管理人员进行会谈,以取得、讨论和证明审计证据和问题。这些讨论的目的是保证被审计单位对所有问题的全面理解。

(3)审计结束阶段

审计结束阶段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作出书面总结,完成审计报告。审计的问题是通过比较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绩效水平与审计组制定的审计标准来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应归入审计档案,并在审计报告中得到充分考虑。

6、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

①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资产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②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③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

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做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

①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②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③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④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

(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包括固定资产利用、原材料利用、能源利用以及资金利用的审查。

五、经济效益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1、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维护国家的利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找漏洞、挖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变革经营方式和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增强竞争能力。

总之,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未来企业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晶:《做一个熟知审计的财务主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2] 杜建菊、王德礼:《经济效益审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作者简介:孙海波,1975—,硕士,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财务管理等。


相关内容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健全是现阶段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所有的审计项目要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如今发展规划期即将结束,各级审 ...
  • 会计专业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表
    1. 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价值报告研究 2. 公允价值会计与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3. 企业财务报告相关问题及其改进(改进相关性.及时性等问题)研究 4. 企业财富变动及其信息披露研究 5. 企业价值报告框架研究 6.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体系( ...
  • 基于作业基础的成本预算改进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 ...
  • 上市公司审计失败论文
    浅谈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审计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暴露出我国审计质量低下的现状.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体制还不完善,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在证券市场融资成功的几率很大.企业上市成功给其带来了经 ...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问题探讨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问题探讨 摘要:资产清查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牵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面的资产清查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资产清查工作的定义:其次,明确资产清查 ...
  • 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绩效审计理念下的高校内部审计 摘要: 绩效审计不仅是一种现代审计理念, 而且是现代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 2003 年国家审计署提出, 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由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和 ...
  • 五一奖章事迹材料
    赵新涛事迹材料 赵新涛同志2002年大学毕业,2005年进入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现任洛阳香江 万基铝业有限公司溶出车间主任.9年来,从普通员工到车间主任他兢兢业业,尽心尽责. 在工艺操作上精益求精,大胆进行技术改进25项,提高了生产效 ...
  • 电大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孙 斌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信用社内外部环境.目标设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现状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
  •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2007年第2期<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总406期)>广西金融研究 JournalofGuangxiFinancialResearchNo.2,2007 GeneralNo.406 银行工作效率的提高为目的来开展绩效审计 ...
  •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 企业如何构筑可持续的竞争力 • 第二节:识别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领域 • 介绍6种管理风险的技巧 • 企业内部控制的5步流程和16个步骤 •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战应用 • 介绍内部审计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