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 范文中心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11/13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 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 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 乐,则王矣。”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 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 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 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 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 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 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 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 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 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 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 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 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 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 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 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 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 ‘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 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 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 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王曰:“善哉言 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 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 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 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 王何有?”


相关内容

  • 读[孟子]有感
    读<孟子>有感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 国.齐国.宋国.滕国.鲁 ...
  • 谈儒家的仁爱思想
    谈儒家的仁爱思想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伦理道德,更是通过对天.地.人的思考体悟而达至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生命体验.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室权贵,无不受其影响.仁的思想在塑造我们民族性格,形成国人的风俗伦理观 ...
  • 中国文化中的德育内容
    二.德育内容: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没有讲求仁德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没有讲求义行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大王只要谈论仁德与义行就够了. ...
  • [杀人以梃与刃]阅读答案(附翻译)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 ...
  • 孟轲受业于子思阅读
    孟轲受业于子思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 ...
  • 必修三文言文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数(cù)罟  洿(kuā)池  弃甲曳(yè)兵 B.孝悌(tì)    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 C.狗彘(zhì)   鸡豚(tún)   庠(xiánɡ)序之教 ...
  • 诸子百家核心思想
    15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约前 77 -前 6 )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 "叙录" ,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 ...
  • [我的母亲]阅读
    <我的母亲>阅读回答问题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 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 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 ...
  • 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1997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期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马作武 (中山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 副教授 广州 510275)X 1摘 要2 儒家提倡的/礼治0./德治0./人治0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西汉 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 ...
  • 孟子与荀子的德性思想比较
    2007年3月胜利油田党校学报M ar . 2007 第20卷第2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 l of ShengliO ilfield V o l . 20N o . 2 孟子与荀子的德性思想比较 王洪霞 (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