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3-5 - 范文中心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3-5

11/30

文学活动

一、基本术语

1. 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

2. 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3.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人与自然的交换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 (自然力、知识和经験、情感和意志) 作用于自然,使自然不仅脱离不适宜于人生活的原始粗糙状态 (变成人化的自然),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力量;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因此,人的生活活动属于自然,又超越自然。

4. 人的本质力量: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即人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特性。

5. 陌生化:改变语言的习惯用法,使之变得似曾相识而又感陌生,因而增大感知语言的难度,延长感知的时间,也就是语言具有了阻拒性,产生了特殊的意味,这是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理论。

6. 文学本体论:这是美国批评家兰塞姆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非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仅仅指作品形式。

7. 交往行为理论:按照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理解,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

8. 劳动说:有关文学起源于劳动的学说,认为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即劳动。第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第二,劳动摧发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提供了文学活动的主要内容。第三,在文学的早期形式上也体现了劳动的痕迹。

二、豆知识

1. 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如下面的图式所示。

人 自由 自然

2. 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之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

3. 人的生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马克思将其概括为两大基本层次:

动物 自然 从属

物质实践活动

精神活动

(生存需要) (意识领域)

理论性或认识性精神活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

—— 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宗敎性或幻象性精神活动(宗敎方式掌握世界)

—— 宗敎活动、宗敎观念、迷信

伦理性或意志性精神活动(实践—

—— 道德意识、伦理观念

审美性或情感性精神活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

—— 各种门类的艺术

4. 精神活动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1) 非意识形态的精神活动 —— 与经济基础没必然联系:自然科学

(2) 意识形态的精神活动 —— 为经济基础服务:

(2)-1. 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宗敎、哲学、文学艺术

(2)-2. 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法律思想、道德

5. 作品

世界 作者 内容 形式

模仿说 表现说 独断性话语系统

写实派 浪漫派

对话性话语系统

6. 20世纪60年代,福科(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对作者做了谱系家的研究。

7. 作品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1) 俄国形式主义:形式决定内容、形式创造内容、陌生化。

(2) 英美新批评:兰塞姆(J. C. Ransom)的文学本体论。

(3) 结构主义:深层结构、模式、二元对立。

8. 接受美学:

(1) 创始人姚斯(H. R. Jauss):文学创作 文学接受

(2) 伊瑟尔(Wolfgang Iser):隐含的读者、效应研究(潜在对话、空白、召唤)

9. 交往结构图标:

10. 文学活动的发生是文学活动得以产生的原始歴史起点。

11. 文学活动的发展是文学活动产生后的歴史演变轨迹。

12. 游戏发生说

(1) 康德:不合目的而合目的

(2) 席勒:过剩精力

(3) 谷鲁斯:内模仿

13. 文学活动的发展

(1) 有认为文学发展动力是社会风气的变化:乐记。

(2) 有认为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刘勰的文心雕龙·时序。

(3) 有认为文学发展动力是某种非人力可以改变的因素:黑格尔「理念」。

(4) 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加拿大原型批评家弗莱提出「循环说」。

(5) 有学者以为文学发展祇是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俄国形式主义言论家普洛普(V. Propp)的民间故事形态学、法国结构主义学者列维—斯特劳斯(Lévi-Strauss)的结构人类学。

三、重点问题

1. 试比较表现论与模仿论

表现论与模仿论有三点突出的区别:

(1) 在文学本质论上,表现论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则认定文学的世界的反映,古希腊模仿论的立论依据是对客观世界的逼真描绘。

(2)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的批评。

(3) 表现论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客观规律。

2.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论述的重要问题。从根本上说,文学生产随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生产的影响,并且又可以对物质生产等领域产生反作用。但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甚至也不是直接关联的,其相互影响往往有着中介环节,所以在发展上可以不同歩,这就是所谓的「不平衡关系」。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状况:(1) 某种艺术类型在后来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反而衰落了,如古希腊时高度繁荣的神话、史诗,成为后代不可企及的范本;(2) 落后的地区,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可能超越经济发达的地区,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 本章提纲

1. 活动与文学活动

1.1 人类活动的性质

1.2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2.1 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1.2.2 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1.2.3 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3 文学活动的地位

2. 文学活动的构成

2.1 世界和作者

2.2 作品

2.3 读者

3.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3.1 文学活动的发生

3.1.1 巫术发生说

3.1.2 宗敎发生说

3.1.3 游戏发生说

3.1.4 劳动说

3.2 文学活动的发展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基本术语

1. 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敎等一般文化形态。

2. 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3. 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4. 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

5. 形象(艺术形象):即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6. 审美直觉: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

7. 话语: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Michel Foucault),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1) 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者因素,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

(2) 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话语活动的另一主体。

(3) 文本(或称本文)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

(4) 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话语活动之目的。

(5) 语境(或称上下文)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8. 蕴藉: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9.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存在于其中。文学的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二是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10. 含蓄: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彷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以少寓多、小中蓄大、令读者品味再三。

11. 含混: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的意义。有多种「读法」,令读者回味无穷。

12. 文学的另一种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二、豆知识

1. 在中国,「文学」最初泛指一切文章。孔门四学: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居于主导地位。在西方18世纪以前,文学往往在文化含义上使用。

2. 文学的审美含义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6世纪),在西方则是16—18世纪。

(1) 5世纪宋文帝建立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

(2) 曹丕的「诗赋欲丽」是把诗赋的语言形式美提到了首位。「文以气为主」则强调作家的创作个性的重要性。

(3) 陆机:「诗縁情」

(4) 钟嵘:「滋味」

(5) 1747年,査里斯巴托:七种美的艺术(fine art)

(6) 18、19世纪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卢骚、歌德、拜伦、雪莱、华兹华斯、雨果。

3(1). 文学的文化含义:唐宋之际「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3(2). 文学的审美属性: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4.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一项未完成工程

(1) 审美—表现领域: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舞蹈

(2) 认识—工具领域:自然科学、各种技术

(3) 道德—实践领域:历史、政治、宗敎、伦理、社会学

5. 审美—表现领域是关于人类的审美活动的符号表意领域。文学被划分到该领域,专门承担以语言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6. 由于难以找到一个明确、清晰的界限去分辨文学与非文学,因此文学的含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惯例对于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7. 马克思: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是间接的,即是,文学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 社会意识形态(哲学、宗敎、艺术、政治法律思想)

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

经济基础

8. 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理性。

9. 阿多尔诺的美学理论:「艺术的本质是双重的……它始终自然地是审美的,同时又是社会现象的。」文学的双重属性(审美、社会)总是存在于其特有的语言组织之中。

10. 文学是一种话语。英国伊格尔顿明确主张文学是一种话语。

11. 「蕴藉」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强调文学的语言与意义应当蕴蓄深厚、余味深长。

(1) 刘勰文心雕龙:「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

(2) 清初学者贺贻孙诗筏:「诗以蕴藉为主。」

12. 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掲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三、重要问题

关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

情况,表明审美中渗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説,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图式如下:

表层(审美表现过程)

深层(意识形态属性)

目的 方式 态度

▲ 本章提纲

1. 文学的含义

1.1 文学的文化含义

1.2 文学的审美含义

1.3 文学的通行含义

1.4 文学与非文学

2.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2.1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2.2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2.3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2.3.1 无功利性与功利性

2.3.2 形象与理性

2.3.3 情感与认识

3.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3.1 文学与话语

3.2 文学与话语蕴藉

3.3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一、基本术语

1. 主导性:指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最基本性质,即社会主义的性质。它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学建设的组成部份。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活动,其具体的社会属性,可以而且应该是多层次的,但作为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体部份和主导方面,则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是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党性和人民性、民族性、人性的高度统一,革命理想与艺术真实性、典型性、独创性的统一,革命的内容与民族形式的统一为其主要特征。

2. 多样性:指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艺术的绚丽多姿、色彩缤纷的景象,无论是作品的主题、题材、形式、风格,还是创作方法、表现手段、艺术种类等等,都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多样化的文学艺术,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审美需要。主导性与多样性,是社会主义文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3.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値,是指客体以自身之属性满足主体之需要,或者,主体之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在商品经济里,它体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値。而政治经济学中谈及商品的价値则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强调的是一种观念上的等效关系。作为价値的一个特例,人的价値强调人对自身的意义,在于人能创造价値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4.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从文学实践中总结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方面的经验敎训,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人物形象。

5. 推陈出新:推新与出新的关系就是批判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的关系。继承借鉴是革新创造的基础与前提。革新创造是继承借鉴的目的。人类文学艺术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二、豆知识

1.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値取向: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2. 「二为」方向: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値观的核心。

3. 最早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范畴的是歌德。

4. 1951年,针对民族戏曲改革发展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6年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论,即着明的「双百」方针。这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

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规律的,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正确道路。

6. 人民性是文学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中外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程度不同的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生存境遇、需求愿望、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的作品,都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应把它置于一定的歴史环境中,结合当时的歴史特点、时代精神和人民的审美趋向,以美学的和歴史的观点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7.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是中国古代楚国的艺术。

8. 民族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其歴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

9. 世界文学是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由世界各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共同构成的一种世界性文学的总称。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全人类性,同时,各民族文学又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10. 本章基本概念的首先提出者:

(1)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 邓小平

(2) 推陈出新 —— 戴延年(清代学者)

(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毛泽东

(4) 人民性 —— 维亚捷姆斯基(19世纪俄国诗人、批评家)

三、重要问题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问题?

雅与俗,即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是文学活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学现象。但文学中的雅与俗是相对的:在共时上讲,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在歴时上讲,随着时间的流逝,雅俗关系变有所变化或转化。在文艺领域中雅俗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过「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说法,毛泽东认为「阳春白雪」即高雅文学,其特点

是比较细致、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下里巴人」即通俗文学,其特点是比较简单显浅、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里可以看出,文学的雅俗问题,关键不在作品本身是高雅还是通俗,而在于其引伸出的问题——文学的普及与提高。一方面,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这就需要普及文学,并且须用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文学去普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亦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这就要求用较为细致、高雅的文学去提高、感染,而不能只为了普及而把文学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换言之,必须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纔能满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这一价値取向。回到原来的问题,这个「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文学活动中「俗——雅——俗——雅」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从更实质的意义讲,「俗」即人民创造了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又培养和提高了人民的审美能力,向「雅」趋向,这样,在某个时间,人民又提出新的审美需要,展开新一轮创造。

▲ 本章提纲

1.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1.1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1.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1.1.2 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1.3 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2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2.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値取向

2.1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値取向

2.2 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2.3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2.4 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3.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3.1 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2 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

3.3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


相关内容

  • 考试科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考试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 考试范围 211 张汉熙, <高级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修订本 333<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教育史>, ...
  •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文学文化-论文中心
    2001年度的中国文艺理论虽然依旧保持着世纪之交特有的活跃状态,但就其关注的问题而言,理论的创新意识正在相对减弱,长期困扰理论界的当代文论的体系建构等问题始终得不到令人满足的解决,传统的理论范式和话语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而新的理论格 ...
  • 莫言研究生导师童庆炳:也谈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我的"低调"
    大概有三个多月没有写博文.因为病倒了,不得不住医院,随后是疗养,不得不放下手边的工作.莫言获奖前后的10月上旬,他怕媒体的干扰,躲回山东高密去了:作为他的老师我住在医院,多少媒体记者闻讯后来采访我,我一律拒绝了. 2013年1月22日,莫言 ...
  • 辛弃疾词作风格辨析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中兴词人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词人.辛词以其内容的博大精深.情感的深挚雄浑.风格的多样性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后人欣赏辛词,大都把辛词归入豪放一类.其实,辛词的风格多样,非豪放一词能 ...
  •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作者:程 尚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 ...
  • 关于摄影文学基本特征的反思
    作者:傅腾霄 河南大学学报 2002年12期 近年来,作为学科的文艺理论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文艺理论越来越边缘化,普通读者对理论望而却步,大多数作家和艺术家则感到当下的理论似乎与创作并不相干,甚至文艺批评家们也自觉不自觉地与文艺理 ...
  •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与重构 冯 勤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已逐渐转向文化全球化,这使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尴尬地陷入日益突出的困境中,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这一 ...
  • 论李白诗作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 摘要:历史湮灭了诗人的容颜,却永远不能抹灭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一名浪漫主义的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杜甫称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正是他诗歌最鲜 ...
  • 文学四要素视角下的路遥小说解读
    [摘要]路遥已逝,但他的小说却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力,路遥读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其小说作品阅读热度指数的稳步上涨,"路遥文学奖"的成立,影视作品对其小说的改编都让路遥一直活跃在读者之中.本文运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模式来评 ...
  • 广告学参考书目
    广告学参考书目 1.<当代广告学>,[美]威廉.阿伦斯,华夏出版社,1999 2.<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美]大卫.奥格威,中国友谊出版社 5.<定位>,[美]里斯?特劳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