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 - 范文中心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

08/10

・综述・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进展

杨春玲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252000)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

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维护和发展个人技能的全过程[1]。健康管理将使人获得90%和

10%的比例, 即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

粉尘和烟雾、空气污染、童年时期频发呼吸系统感染、年龄、先天对哮喘敏感及α-抗胰蛋白酶缺乏, 其中80%~90%因吸烟所致(包括主动和被动) 、吸烟数量及目前:在慢性病10%, 气候因, 60%, 这说明[4]。

2 对慢性病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

降到原来的10%。而未做健康管理的10%的人、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2]。慢性病健康管理创新模式。如下。

1 1. 1 慢性病的危害”, 是

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 慢性疾病成为影响身体健康主要因素。在全世界, 现有的卫生服务体系是一种急性保健模式, 即患病就医, 这样的服务体系导致医疗费用不断增加, 社会和个人负担不断加重, 而且人群的健康状况也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目前慢性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一半以上, 在未来十年间慢性病负担将不断上升,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疾病负担的80%将来自慢性病。对慢性病进行健康管理将使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评估, 之后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从而促使人们有目的地采取各种行动改善健康, 减少患慢性病几率, 降低医疗服务费用, 改善人群健康状态, 提高生命质量。通过健康管理, 美国在1978年~1983年间慢性疾病发病率大大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分别下降16%和4%) 。芬兰通过健康管理项目的推广, 人们的行为得到明显的改变, 危险因素大为降低, 其中男性的吸烟率下降了一半, 胆固醇水平下降了20%, 血压得到明显控制。全国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数据证实, 为健康管理投入1元, 相当于减少医疗费用

3~6元。如果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回报, 实际效益

对一类起病隐匿, , 病因复杂, 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易造成伤残, 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 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慢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疾病, 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第一位, 特别是近年来, 糖尿病的患病和死亡比例也呈明显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有

4100万余人因疾病死亡, 其中59%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慢性病为主的疾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0%, 每天约有1. 3~1. 5万人死于慢性疾病[3]。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患有疾病的人占20%, 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点, 也是大病来临之前身体机器发出的警示信号,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是易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其中, 北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是76%, 上海73. 49%, 广东74. 41%[3]。

1. 2 慢性病相关危险性因素

1. 2. 1 中风 第一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我国著名医学专

是投入的8倍[5]。

3 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

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倡导于美国, 如今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2]。美国上世纪70~90年代是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的高峰期, 为了保证其国民的身心健康, 降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 一些医学健康研究中心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新型医疗消费观念,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芬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逐步探索了一种通过改变人群生活习惯, 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预防功能, 从源头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新型健康管理模式[6]。在长期的实践中, 结合我国“慢病”流行和预防控制的实际, 苏州市与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合作, 总结出一套从源头上阻断“慢病”自然进程的健康管理模式。它贯彻了战略前移、健康促进、引导自我管理的方针, 实现了知→行→果的循环, 增强健康意识, 引导走上健康之路。广东省人民医院把健康干预做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 为服务对象量身定制

家吴英恺教授曾说过:控制好高血压就能减少一半脑血管病。第二危险因素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 它的并发病之一就是脑血管病。第三危险因素是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其他如肥胖、吸烟、家族病史、高盐饮食(高盐饮食可诱发脑出血已得到证实) 等, 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1. 2. 2 冠心病 冠心病是我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

疾病。世界医学界公认, 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是冠心病发病的三大危险因子。1977年确认A 型行为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引起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年龄、体力活动少、肥胖、阳性家族史等。

1. 2. 3 糖尿病 邹宇华认为遗传因素、高血压、性别、年龄、

肥胖、精致膳食、久坐不动、吸烟、心理及性格因素是并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 2. 4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职业接触

40

健康改善计划, 由第三方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专职健康顾问和健康秘书对客户实施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跟踪服务, 全力做好健康护理客户的网上咨询服务, 为其建立健康维护方案, 包括个性化的运动、营养、心理、中医养生等[7]。针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 骆华伟[4]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探讨。任冲利认为对高血压可以利用社区进行健康管理, 从而提高高血压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提高管理效果。

4 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改善人群健康状态, 将成为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1] 鲍勇. 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石[J ].实用全科

医学, 2008, 6(2) :111.

[2] 李渝梅, 张月霞, 安波, 等.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与生

活方式干预[J ].职业与健康, 2007, 23(17) :1567.

[3] 董冬. 中国健康管理模式研究[J ].科学之友, 2007, 11:

73.

[4] 骆华伟. 慢性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 ].浙

我国健康管理刚刚起步, 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尚未形成。健康管理的服务机构虽然已有百家, 但健康管理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寥寥无几, 大部分机构仅提供健康管理某一个环节中的某项服务。这些机构都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由医疗机构利用科学的健康评估体系, 评估出个体患慢性病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制定不同个体的健康管理计划, 性化专业系统健康干预, ,

江预防医学, 2006, 18(9) :56.

[5] 魏炜. 现代健康管理模式浅析J ].卫生经济研究, 2006,

5:19.

[6. [J ].中国卫生资源,

6) :.

[]. [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 5(5) :67.

本文编辑:李 梅  2009-04-02收稿

朱 强

(东阿县人民医院 山东东阿252201)

  近10余年来, 中心静脉导管(P I CC ) 已被广泛应用于长

期输液、给药等临床实践。尽管在P I CC 导管材料、种类及置管技术上不断取得进步, 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VC -R I ) 仍很常见, 是长期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 特别是导管相

分隔, 虽可满足不同成分液体同时输入, 避免药物的配伍禁忌, 但增加了接头污染的机会。杜斌等[7]研究发现, 单腔导管感染率为8. 3%, 双腔导管感染率高达37. 3%。

2. 2 置管部位 置管部位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而定。如血液

关血行感染(CRBSI ) 。骆小京等[1]报道导管感染致死率为

[2]

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 报道, 美国平均CRBSI 感

透析患者可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3种方式[8]。锁骨下静脉置管安全可靠, 保留时间长, 适合门诊透析患者; 颈内静脉置管操作方法易掌握, 保留时间长, 适合昏迷患者; 股静脉胃管操作方法简便, 术后并发症少, 是最常选用的穿刺部位之一[9]。张莉等[10]认为, 3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气管切开患者不宜选用颈内静脉置管, 易被痰液污染; 老年患者尽量不用锁骨下静脉置管, 易造成气胸; 股静脉置管易被二便污染, 且方便观察。选择顺序应先选锁骨下静脉, 再选颈内静脉, 最后选股静脉。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时应首选右侧, 这样刺破胸膜的可能性相对小, 且不会损伤胸导管。末梢插入型P I CC 操作简单、安全, 在临床逐渐推广, 但容易合并导管感染及静脉闭塞[11]。

2. 3 置管时间 置管时间越长, 感染的机会越多。刘鲁

染率为5. 3/1000导管留置日, 感染患者中平均病死率为

12%~25%。因此, 加强此类感染的防治极其重要。现将P I CC 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发生原因、预防处理综述如下。1 CVC -R I 的诊断标准

1. 1 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 穿刺点局部红、肿、疼痛、有渗液

或脓性分泌物, 对分泌物进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3]。

1. 2 CRBSI  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 伴或不伴有白细胞

计数升高, 血液和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种细菌[4]。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可诊断CRBSI [4, 5]:导管样本培养是诊断CRBSI 的金标准, 半定量培养结果≥15cfu, 定量培养结果≥10cfu, 同时伴有明显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状; 中心静脉导管血样本培养的菌落数大于外周静脉血培养菌落数的5倍以上; 中心静脉血培养比外周静脉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的时间早2h 以上。

2 CVC -R I 的原因分析

2. 1 导管因素 导管因素主要集中于导管材料的选择上, 此

3

沂[12]报道, 留置10d 以内感染率为8. 3%, 超过20d 为

2718%, 21d 以上为66. 7%, 但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

的主要手段。梁海华等[13]报道, P I CC 留置时间长达396d, 由于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置管及护理, 其拔管后的导管培养为阴性。国外有资料[14]报道, 置管时间长达近两年而未发生感染。认为对长期置管者, 只要未发生感染迹象, 不一定要中途更换导管, 因为置管后皮下潜行段导管已与皮下组织形成较紧密的结合, 有一定的机械阻挡作用, 只要严格无菌操作与护理, 长期置管仍是安全的。

2. 4 操作技术 操作技术不够熟练, 反复穿刺造成对血管内

类材料要求不易引起血栓和感染, 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 硅及聚氨酯为CVCs 的主要材料, 应用聚氯乙烯导管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70%, 硅胶管仅为20%

[6]

。多腔导管

较之单腔导管感染机会增多, 因为多腔静脉导管通道多、管腔

41


相关内容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上)
    ((<中国临床医生>%""'年第.-卷第-期(总%!$) %. !!!!!!!!!!!!!!!!!!!!!!!!!!!!!!!!!!!!!!!!!!!!!! ・地坛抗疫课堂・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上) 张为 ...
  •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的技术,设备,理念也随之出现,人们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这些使得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更加有效安全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其市场表现不俗,本文综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发展的历 ...
  • 20**年版乙肝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2015年10月22日 本指南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而制定,涉及慢性乙型肝炎其它 ...
  • 中西医对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肺纤维化既是众多肺部疾病的病理结果,同时又是众多肺部疾病的病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而多发,对肺部原发病及继发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上尚无明确机理,在治疗上,国内外.单独中西医都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故 ...
  •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第6卷第5期2010年5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TraditionalMedicine V01.6No.5Mav.2010 中药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谢小艳.夏春森 (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 ...
  •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原则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专题讲座·5版 2009年11月15日 栏目编辑:王忆卓电话:(010)58302828-6886美编:代代 资料表明,近10余年来药物性肾损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能够导致不同 程度肾损害 ...
  • 贾楠:信息化时代的社区血压管理--"福田模式"
    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进展性的心血管综合征,是诱发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脑卒中及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伴随着高血压的病程而逐渐加重.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1],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 ...
  • 如何理解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诊断程序
    咳嗽病人占呼吸专科门诊病人的八成以上.慢性咳嗽已成为困扰众多医师和患者的疑难杂症.但临床对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的认识仍严重不足,很多病人常被当作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不少病人的咳嗽常经年累月发作,反复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随着人们对咳 ...
  • 社区健康护理评价指标
    社区健康护理评价指标 1.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评价指标 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总人口健康着百分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两周每千人患重病人数.两周每千人卧床14天人数.每千人患慢性病人数.每千成人患一种以上疾病人数. ...
  • 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及其市场动态_吴晓彤
    ·综述· 欁氉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 2011,28(4):520-523.本文引用:吴晓彤,潘磊,唐超智.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及其市场动态[J].新乡医学院学报, 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