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的六道罪己诏缘由 - 范文中心

明崇祯的六道罪己诏缘由

08/16

明崇祯的六道罪己诏

崇祯八年正月,他家祖坟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掘毁焚烧,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数日之久,一时间凤阳百姓色变,天下舆论大哗。这种奇耻大辱,极易被民众看成是祖上缺德遭报应。为了给祖宗挽回颜面,给政权“维稳”,他咬牙切齿,调集军队先在中原地区“会剿”,后在全国范围内清剿痛剿,并于十月初颁布“罪己诏”,将祖上遭“报应”的责任揽过来: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祖恫民仇,责实在朕。于是张兵措饷,勒限责成,伫望执讯歼渠,庶几上慰下对。又不期诸臣失算,再令溃决猖狂„„”

这是他第一次颁布“罪己诏”,首次承认朝廷失误及局势险恶。但从内容、措辞、语气和行文节奏看,此时的朱由检固然心情沉重,但依旧自负从容,不见些许悲凉哀婉。他表面罪己,实则抱怨“诸臣”,说穿了,还是“天子圣明,罪臣当诛”那一套。这种“罪己诏”的效果也就不难想见。

崇祯十年,他又一次颁布“罪己诏”,表面原因是北方大旱,久祈不雨,实则是吏治腐败的老问题没有解决,导致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他说: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 www.xmmjs.com

这种时弊痛陈,与其说是锥心罪己,莫如说是拍案而起。但是,根本原因何在呢?仍然是官员误国,而非制度腐朽。

这样,在苟延残喘中又混了五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 ,病入膏肓的明王朝病情进一步恶化,内外交困,腹背受敌,势如累卵:

正月,在崇祯的默许下,朝廷派特使赴关外,同清廷秘密谈判,实为乞和。

二月,李自成在襄城大败明军,杀害陕西总督汪乔年。

三月、四月,关外松山等城相继被清军攻陷,洪承畴被俘叛变。 五月,李自成几次三番围困开封。

七月,贤淑聪慧的田贵妃病故,崇祯悲痛欲绝。

八月,乞和事泄,朝野舆论大哗,崇祯恼羞成怒,遂诛杀兵部尚书陈新甲,“和谈”彻底破灭。

九月,黄河堤溃,开封城被滔滔洪水冲毁,一夜之间数十万生灵涂炭。

十月,李自成于郏县击败陕西总督孙传庭。

十一月,清军第五次入塞劫掠,深入山东腹地,杀害官吏数百人,掠走人口三十余万。

闰十一月,焦头烂额的崇祯第三次下“罪己诏”:

“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旰靡宁,实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自今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务期歼胡平寇以赎罪戾„„”

www.xmmjs.com

不用多说,如此“罪己”,何异于自欺欺人,又何异于痴人说梦? 第四、第五次“罪己诏”,分别颁于崇祯十六年和十七年,皆因李自成“流寇”烈焰冲天,势不可挡。“„„皆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皆朕抚驭失宜„„”

悲悲切切,泪光闪闪,言词不可谓不恳切,情状不可谓不哀怜。应该说,直到这时这才有点“罪己”的味道。然而,几次三番,连着来,这不成老油条了?哪还有诚信可言?何况人心早已冷漠,大势已去,唠叨这些还有何用?

第六次“罪己诏”,即临死前血书于煤山的“绝命诏”。从形式到内容到对象,它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遗诏”。它实际是一份“与李自成书”,是写给死敌李自成的,不再指望天上掉馅饼了。“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他内心深处至死不服。因此,绝望之余,他把走到穷途末路的责任统统归咎于“诸臣误朕”。这就说明,他至死都没弄明白“大明”究竟是怎么亡的?

后世当然看得很清楚:没落与沦丧的社会风气表明王朝曾经拥有的天下其实早已亡了,政权仅剩了一副骷髅架子。因而有人指出,明朝之亡,乃是先亡天下而后亡国的。

呜呼,“诏”虽已去,但“先亡天下后亡国”之说,何其惊心啊!

www.xmmjs.com


相关内容

  • 崇祯朝阁臣群体的特点
    编号 毕 业 论 文 崇祯朝阁臣群体的特点探析 崇祯朝阁臣群体的特点探析 摘要:崇祯时期共有阁臣五十人,其中前朝旧臣四人,新入阁者四十六人.崇祯帝即位后,非常重视内阁政治中枢的作用,果敢地打破了明代延续了近二百年的入阁制度,不拘一格.选取阁 ...
  • 这四个皇帝,谁是合格的领袖
    这四个皇帝,谁是合格的领袖 1644年,中国有四个皇帝:顺治(其实是多尔衮).崇祯.李自成.张献忠.哪一个是合格的领袖?历史这个女人只对合格的领袖敞开怀抱.不合格者是为优胜者扫平道路的.如果把甲申年发生的一切看作是一场历史的交媾的话,那么不 ...
  • 读王船山生平 或可理解中国知识分子为何这般苦|王夫之|生命价值
    编者按:近日,凤凰国学刊载了王立新教授评点秦朝经济与政治改革的系列文章(<外国人商鞅为什么能点燃"秦国梦">.<商鞅改革何以为秦帝国灭亡埋下伏笔>.<没文化还强大的政权命短不足惜>), ...
  • 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中国(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总结.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 ...
  • 明朝帝王名字中的特点
    明朝帝王名字中的特点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对开国功臣们斩尽杀绝的作法很为后人不齿.但做为父亲,做为家长,朱元璋同学大概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为了自己的子孙不被他人欺负,自己的家业不被他人所夺,就必须把那些危险因素都早早地消 ...
  • 朝鲜也有反清复明梦
    1704年,正忙于九子夺嫡家事的康熙肯定没想到,藩属国朝鲜此时正在秘密地进行着一场"甲申六十年祭"的纪念明朝大型仪式.朝鲜肃宗国王在自己的王宫后苑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大报坛,以至高无上的祭天之礼祭祀明朝神宗皇帝. ...
  • 谁是谁非?明朝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是非之分
    点击上面蓝字 免订阅 东方文化历史(lishi6677): 国学·禅学·历史 毛文龙,生于1576年,钱塘人.年轻时善于骑射.晓畅兵法.后来他的舅舅沈光祚担任兵部主事,推荐他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麾下.当年9月又参加武举考试,名列第六名,此后先 ...
  •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翻译 作品原文: 文章注释: ⑴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 ...
  • 丝绸之路诗词 甘南
    丝绸之路诗词 甘南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汉文化的交汇带,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quo ...
  • 改写湖心亭看雪
    改写湖心亭看雪(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天气极寒.我住在西湖边上,大雪下了三天三夜,西湖从不曾下过这样大的雪,湖上早已看不到人的足迹,这样的天气有谁会出门呢!就连平日里在西湖边低飞的鸟儿也已早早归巢.竟是半点声音也不曾有的. 这一天,初更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