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初三上册期中课内重点 - 范文中心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册期中课内重点

04/03

一、 基础字词

《鼎湖山听泉》泠泠淙淙(línɡ cïnɡ) 菩提(pú) 汩汩(ɡǔ) 肇(zhào) 血脉(mài) 泓.......(hïnɡ) 揽(lǎn) 偎(wēi) 童稚(zhì) 楹联(yínɡ) 怅惘(chànɡwǎnɡ) 翩飞(piān) 开辟(pì) ........污垢(ɡîu) 拾级(shâ) 生意盎然(ànɡ) 迥然(jiǒnɡ) 新陈代谢 绿阴如盖 .......

《林中小溪》惬意(qiâ) 分道扬镳(biāo) 水杉(shān) 衬衫(shān) 颤动(chàn) 狭窄......(xiá) 初来乍到(zhà) 嘟哝(dūnonɡ) 涟漪(liányī) 粼粼(lín) 花蕾(lěi) 吝啬(lìnsâ) .........

煞(shà) 簌簌(sù) 乏(zhã) 树墩(cuān) 蚤(jī) 旋涡...味(fá) 车辙..(dūn) 蹿..(zǎo) 姬..(xuán) 和煦(xù) .

《画山绣水》褒贬(bāobiǎn) 攒聚(cuán) 积赞(zǎn) 玲珑剔透(tī) 恍惚(huǎnɡhū) .......

袅袅(niǎo) 嶙峋(línxún) 精髓(suǐ) 钝(dùn) 恬静(tián) 怠慢(dài) 贮藏(zhù) 圩子.........(wãi) 黑黝黝(yǒu) 崭新(zhǎn) 瞭望(liào) ...

《故乡》阴晦(huì) 愕然(â) 嗤(chī) 惘然(wǎnɡ) 恣睢(zìsuī) 五行(xínɡ) 潮汛........(xùn) 祭祀(sì) 颧骨(quán) 猹(chá) 弶(jiànɡ) 秕谷(bǐ) 髀(bì) 闰土(rùn) 闺女.......(ɡuī) 正月(zhēnɡ) 正确(zhânɡ) 毡(zhān) 鹁鸪(bïɡū) 关系(xì) 系裙(jì) 瓶塞(sāi) .......

要塞(sài) 堵塞(sâ) 寒噤(jìn) 背负(bēi) 背后(bâi) 折本(shã) 折断(zhã) 偶然(ǒu) ........

向隅而泣(yú) 黛(dài) 头发(fà) 发达(fā) 撒腿就跑 撤退 瑟索 惩前毖后 大脑 烦恼 ..........忙碌 绿色 孤身 弧度 教诲 悔恨 侮辱 ......

《我的叔叔于勒》拮据(jiãjū) 占据(jù) 栈桥(zhàn) 牡蛎(lì) 衣冠(ɡuān) 冠军.......(ɡuàn) 赔偿(chánɡ) 别墅(shù) 阔绰(chuî) 褴褛(lánlǚ) 煞车(shā) 煞白(shà) 牡丹 ........杜鹃 皱纹 雏形 与日俱增 郑重其事 狼狈不堪 ......

二、 课内默写

1、《诗经》二首

2、古代诗词中的物候:(1)塞下曲六首(其一)(2)凉州词(3)塞下曲(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3、《陈涉世家》:(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

(3)号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

4、《桃花源记》

5、《与朱元思书》

6、《醉翁亭记》

三、课内文言文重点词句

(一). 《陈涉世家》

1. 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 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B.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C.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D.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2.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A. 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

B.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地。 今义:空隙或中间。 .

C.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

D. 等死,死国可乎 古义:同样 今义:等待 .

E.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 .

F.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集会、商量;今义:掌管财务的人员称谓。 ..

3. 词类活用

A. 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用作动词, 是“以„„为苦”, 即“认为„„苦”的意思。) .

B.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用眼睛注视。) ..

C. 忿恚尉。 (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使„„忿恚”的意思。) ..

D. 陈胜王(“王”, 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E.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

F. 夜篝火(“篝”,笼,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4. 一词多义:

会会天大雨:适逢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上使外将兵:率领

次皆次当行:编次

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地)

书乃丹书帛:写 乃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得鱼腹中书:字条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应佣者笑而应曰:答应 故广故数言欲王:故意

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令乃令符离人葛婴:派 数以数谏故:屡次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卒数万人:几

道道不通:道路 为为屯长:担任

伐无道: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为天下唱:向、充当

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去 为坛而盟:筑

怅恨久之:音节助词,不译 项燕为楚将: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士卒多为佣者:替、给

(二). 《桃花源记》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豁然(huî)⑵俨然(yǎn )⑶垂髫(tiáo )⑷阡陌(qiān mî )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

⑴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⑵欲穷其林:尽 ..

⑶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⑷才通人:仅 ...

⑸俨然:整齐的样子 ⑹桑竹之属:类 ⑺悉如外人:都 ....

⑻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⑼咸来问讯:都 ..

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 ⑾皆叹惋:感叹、惋惜 ...

⑿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⒀此中人语云:告诉 ⒁诣太守:拜见 ...

⒂寻向所志:标记 ⒃欣然规往:计划,打算 ..

⒄寻病终:不久 ⒅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

3. 下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词 古义 今义

交通 交错相通 指运输业等

妻子 妻子和儿女 指妻子一人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4. 写出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得、无人问津

5. 将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①(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村中人)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渔人)辞去。

(三). 《与朱元思书》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皆缥碧 ( piǎo ) 急湍甚箭( tuān ) 泠泠作响( líng ) 嘤嘤成韵( yīng ) ......

千转不穷( zhuàn ) 鸢飞戾天者( yuān ) ( lì ) 经纶世务( lún ) ....

2. 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①蝉则千转不穷。( 尽,完 ) 欲穷其林。( 走完 ) ..

②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 ..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 ) 果如鹤唳云端。( 叫 ) ..

3.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2)猛浪若奔 奔跑的马 (3)皆生寒树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冷之意的树 (4)争高直指 笔直地向上 (四) 、《醉翁亭记》

㈠字音:环滁(chú) 琅玡(láng yá) 林壑(lâ) 辄醉(zhã)穴暝(míng) ......

伛偻(yǔ lǚ)酒冽(liâ)山肴(yáo)野蔌(sù)觥筹(gōng) 阴翳(yì) .......

㈡根据注释,词语解释:

1. 环滁皆山也 (环绕,包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秀丽) ....

3. 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靠近) 4.名之者谁(给„„命名) ...

5. 饮少辄醉(就) 6.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

7.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8.云归而岩穴暝(聚集) ..

9.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跟从) 10.吾谁与归(归依) ...

1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香花)(开)(繁荣滋长) ...

12. 休于树(在) 13.宴酣之乐(尽兴的喝酒) ..

14. 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15.弈者胜(下棋) ...

16. 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17.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的样子)(于) .....

18. 树林阴翳(遮盖) 19.太守谓谁(是) ..

(五)《捕蛇者说》

1. 解释加点部分字词。

①貌若甚戚者( 好像 ) 若毒之乎( 你 )

②安敢毒耶( 怨恨 ) 孰知赋敛之毒( 毒害 )

③哀而生之乎( 语助词,吗 ) 叫嚣乎东西( 介词,在 )

④则已后矣( 已经 ) 可以已大风( 止,治愈 )

⑤呼嘘毒疠( 呼吸 ) 号呼而转徙( 呼叫 )

⑥触草木,尽死( 全部 ) 以尽吾齿( 过完 )

⑦谨食之( 喂养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吃食 )

⑧君将哀而生之乎( 使„„活下去 ) 乡邻之生日蹙( 生活 )

2. 指出加点词用法。

①哀而生之乎(代词,指我) 殚其地之出(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向吾不为斯役(做,干,动词) 其印为子群从所得(被,介词) ③汪然出涕曰(„„的样子,词尾)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然而 )

④吾父死于是( 在这件事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表承接的连词 )

3. 指出加点词在文中词性的变化。

①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 名词作状语) ②竭其庐之入(动作名, 收入的粮食等) ③殚其地之出(动作名, 生产的粮食) 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动作名, 种的粮食等) ⑤岁赋其二(名词作动词,征收)⑥腊之以为饵(名词作动词,把肉晾干)

4. 写出下列“而”字用法。 ①黑质而白章(并连,不译)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顺连,不译)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并且,递连)④吾恂恂而起(修饰 连词) ⑤而吾蛇尚存(假设连词)⑥而吾以捕蛇独存(然而,转连)

⑦人不知而不愠(却,转连)⑧面山而居(表修饰 连词)

5. 写出下列“于”字的意义或用法。

①苛政猛于虎(比,比较介词) ②积于今六十岁矣(到,介词) ③余将告于莅事者(向,介词) ④吾祖死于是(在,介词)

6. 写出“以”字的意义。

①可以已大风( 用 ) ②今以蒋氏观之( 凭 )

③以捕蛇独存( 因 ) ④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 ) ⑤太医以王命聚之( 用 ) ⑥以尽吾齿( 来,用来 )

7. 写出“其”字意义和用法。

①当其租入( 他,指捕蛇者 ) ②视其缶(代词,那 )

③今其室( 代词,那 ) ④其真不知马也(难道,大概 ) ⑤专其利(代词,这种 ) ⑥竭其庐之入( 代词,他们 )

8. 写出“焉”字意义和用法。

①时而献焉( 代蛇 ) ②虽鸡狗不得宁焉( 啊,语助词 ) ③争奔走焉(代捕蛇之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写的这篇文章)


相关内容

  •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0-11-12 16:18 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四年级第一学期已经过半,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本领.因为我今年是新接的班,对同学们的底子不太了解 ...
  • 20**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2015 一.照样子,写一写.(6分) h-ǎi-(hǎi) zh-u- -zhuàng n-üè- x-ǚn- q- -ān-quān t- - -tiáo 二. 看看小猫各吃哪条鱼.(5分) qiáo jiā ...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3)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测试满分:100分 4.用"静"组成词语填入下列句中. (1)一天夜晚,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2) ...
  • 二年级上册语文_期中测试卷
    2014~2015年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3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měi lì běi jīnɡ mín zú ɡào su ( ) ( ) ( ) ( ) zǔ ɡuo yōnɡ bào nào zhōnɡ jǐnɡ sè ...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最新人教版 -
    号学 名姓 级班二年级语文(上)期中检测练习卷 一. 你能根据拼音把词语写正确吗?(11分) ɡào su z ǔ ɡu ï qi ān ɡu à l áo d în ɡ zh ōn ɡ y ān ɡ b á mi áo zh ù zh ǎ ...
  •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学校教学常规要求 为了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优化教学秩序,创设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常规要求 (一) 备课 1.备教材 (1)要 ...
  •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我能读准确写美观.(10分) d ào qiâ xīn fâi lǎn ɡ sòn ɡ wū yán ɡào jiâ ( ) ( ) ( ) ( ) ( ) pǐn chán ɡ ǒu duàn sī liá ...
  • 20**年-20XX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班别: 姓名: 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行!(8分) lïnɡ dōnɡ táo qì zhânɡ zhînɡ zī wâi ( ) ( ) ( ) ( ) wãi qiánɡ ɡū dú xùn ch ...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我会拼,我会写,考试考试我不怕.(10分) sàn bù jiāo juǎn kǎo chá xiōng pú jiāo nèn ( ) ( ) ( ) ( ) ( ) Shì yàn bō lu ...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拼准确,写规范.(8分) j ìng m ì q īli áng m éng lïng d é g āo w àng zhîng ( ) ( ) ( ) ( ) ( ) b ào yu 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