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客家文化 - 范文中心

我们的客家文化

01/14

我们的客家文化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

客家文化,是指亚洲地区的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源自苗瑶畲各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再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而客嫁人也被称为是“东方吉卜赛人”。其文化特色为保守、稳重、节检。 客家人原是古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嫁人。 客嫁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秦汉之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汉武帝发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后在秦代南疆三郡的基础上设置了九郡,其中就有闽中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烽火连天。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民众,纷纷往南迁移,正所谓“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三国时,曹魏曾采用招致边民内迁的政策,延至西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

客家包含着东江客家和韩江客家两个系统。在广东,客家地区东起韩江(除潮州平原外)西至北江,包括了粤东、粤北、粤中的绝大部分地区。在这个广阔的区域中,客家分为两个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系统,即以龙川为代表的东江流域客家系统和以梅州为代表的韩江流域客家系统。这两个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整体。

东江流域是客家地区的中轴,它上溯江西赣南地区,下溯珠三角的东莞、增城等地,以龙川为轴心,上下伸延几百公里,构成一个近千公里的客家带。这一带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始自秦汉,延至当代,历史悠久,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基础地。

韩江流域是客家的腹心地,它以梅州为核心,东延福建,北接江西,西连东江,方圆几百公里。这个地区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继发地和标志地,它承接和优化了东江流域客家文化,促成了独特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

客家建筑:客家人的特色建筑是客家围屋,客家围屋主要是周围的建筑围起来,据说这种建筑的当时建造的功能有防盗防攻,客家人从北方南迁而来为了防止被抢被盗便把大家团结起来以应对外来的侵略。这也促进了客家人的团结和运养着团结的精神。我们客家人是和好客热情的,每逢客人来了总会有一些特殊的招待也总体现中国人的大方慷慨。

客家饮食:客家菜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三明、漳州;广西的贺州、玉林;台湾新

竹县、苗栗县等地。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古代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梅菜扣肉、盐焗鸡、客家酿豆腐、猪肚包鸡、酿苦瓜、闽西八大干、盆菜、四星望月、芋子包、芋子饺等, 在广东, 客家菜亦称东江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广东三大菜。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与潮菜比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而这又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客家语言:客家语是客家人之间的独特语言。保留部分古汉语、畲语发音,但它本身是民族多语言融合的产物。客家人是近代学者罗香林构建的一个民系,罗香林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说客家人来自中原,然而客家人和现在的中原人无论语言还是相貌差距甚大。《客家源流考》中说客家人通过所谓的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的一个新民系。客家人的大本营是赣南、闽西、粤北三角地区。后又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因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其他地区,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语。我感觉我们的客家话很接近普通话, 有时有的字就像与普通话同音.


相关内容

  • 企业文化咨询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现状诊断 ] [ 企业文化战略规划 ] [ 企业文化哲学设计咨询 ][ 企业文化理念手册咨询 ] [ 行为规范体系规划 ] [ 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咨询 ][ 企业文化外部传播手册 ] [ 企业文化实施体系 ] 只有文化生 ...
  •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第50卷第4期 2010年7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V01.50No.4 Jul.2010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胡守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
  •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总说: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合称为文化传承.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的继承性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 ...
  • 日本文化遗产体系(上)
    18<l<川<●孙洁日本文化遗产体系(上)[文章编号]1001-5558(2013)02-0099-14 摘要:在日本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孕育了众多世代传承.守护至今的文化遗产,El语把这些文化遗产称为"文化财 ...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人教版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的反作用: 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特殊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经济的 ...
  • 企业文化建设五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步骤一:企业文化准备 真正的企业文化常常意味着企业本质层面的变动,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无疑是拿企业的明天开玩笑. 1.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共识: 只有企业内部对文化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并具备改变的坚定决心,企业文化建设才有成功之可能,那种 ...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道德与文明 1999年第3期 文化建设 #35#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p 赵继伦 内容提要 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闲和娱乐, 但也不能远离道德, ...
  • 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现状与趋势 魏鹏举 [专题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专 题 号]G01 [复印期号]2015年01期 [原文出处]<前线>(京)2014年10期第43-46页 [英文标题]The Present Situatio ...
  •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 (2009-2013)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 ................................................................. ...
  • 打造文化产业园区研究报告
    附件(一) 关于创建石嘴山市文化产业(创意)园的提议报告 新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在中国一浪高过一浪.各文化资源 大省.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方略.而在此背景中,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在中心城市也越来越高,全国围绕发展文化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