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_主观性_和_主观化_ - 范文中心

语言的_主观性_和_主观化_

12/30

2001年7月第33卷 第4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 J uly 2001Vol. 33No. 4

・语言学・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沈家煊

(subjectivity ) 和(subjectivisation ) 的研究情况。  提要:本文综述当前国外关于语言“主观性”“主观化”

“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 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跟近来语言学“人文主义”的复苏有关, 特别是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法”, 来占主导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所主张的“。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即1) 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 ) ;2) () ;3(epis 2

temic modality ) 。对“主观化”E. Traugott 的“语法(grammaticalisation ) , 化”。本文对这两种取向的差

:、认知语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429(2001) 04-0268-8

一、什么是“主观性”和“主观化”?

(subjectivity ) 是指语言的这样一“主观性”

种特性, 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 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参看

(subjectivisation ) Lyons 1977:739) 。“主观化”

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按照这个定义“, 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 即一个时期的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主观性, 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 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当前对“主观化”的研究取向, 有人侧重“共时”, 有人侧重“历时”。

人们早已注意到语言的“主观性”。有的语言表现“主观性”的形式很明显, 例如日语, 说日语时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用明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和对听话人的态度或感

268

情。因此日本的学者很早就开始注意日语中的“主观性”成分。像英语这样的语言“主观性”的表现方式比较隐晦, 但仍然大量存在。Ben 2veniste (1971:225) 指出“:语言带有的主观性印记是如此之深刻, 以致于人们可以发问, 语言如果不是这样构造的话究竟还能不能名副其实地叫作语言”。然而在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 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主观性”长期不予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的功能就是“客观地”表达命题, 不愿意承认话语中还有表现自我的主观成分。对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因而至多限于文学研究的范围, 而没有进入语言学的领域。连四卷本《语言

(Bright 1992) 都没有给学国际词典》“主观化”

列条。Lyons (1982:103) 指出“:现代英美语言学家……一直有一种唯理智论的偏见, 即认为语言基本上是(即便不完全是) 用来表达命题式思维的。”

近些年来, 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给予充分的关注, 这跟近来语言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学“人文主义”的复苏有关, 特别是功能语言学、

语用学、认知语法的兴起, 使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所主张的“科学主义”受到挑战。这些新起的学派都强调, 语言不仅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 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上面引的Lyons (1982) 就是针对语言学中的笛卡儿主义和新笛卡儿主义, 指出说话人在语句中的自我表现并不能归属于一组命题。

20世纪之初, 布龙菲尔德把语义的研究排除在语法研究之外, 而到了世纪之末, 语义成了注意的焦点, 而人们对意义的认识和运用必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也是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1992年在剑桥大学召开了一次关于语言中“主观性”和“主观化”的专题研讨会,Lyons 议论文编集出版, (S , S. , 1995年出版) 。

二、研究比较集中的三个方面

语言必然带有自我表现的印记, 这一点现在已经明确; 不明确的是, 语言的这种自我印记是如何表现和如何被理解的?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有没有跨语言的共性? 有没有文化造成的差异? 对这些问题, 共时的情形还不清楚, 历时的情形就更是模糊不清。上述论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是对当前“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综述, 作者Edward Finegan 认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 ) 2) 说话人的情感(affect )

3) 说话人的认识(epistemic modality )

其实这三个方面互有交叉和联系, 很难截然分开, 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大致作出了区分。先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视角”就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 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这种“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

(aspect ) , 可出来, 最典型的例子是动词的“体”

比较下面两个英语句子:

 (1) John is gone.

(2) John has gone.

(1) 只是客观地报道过去发生的一个动作(约翰

离去) 及其结果(约翰不在这儿) 。(2) 是现在完成体, 虽然也是表示过去的动作以及结果, 但是

(即说这还涉及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从“现在”

句话的时刻) 出发来看这个动作及其结果, 主观上认为它跟“现在”有关系, 比如说, 因为约翰走了, 所以他帮不上忙了。因此(2) 的主观性程度高于(1) 。, “主观3) (! )

) s go. (咱们走吧! )

句子的主语是叙说的出发点, 而祈使句的主语(即祈使的对象) 通常是听话人, 一般不说出来。例如(3) 中let 的主语是you “你”, 如果加疑问尾句得说“Let us go , will you ? ”,us “我们”是let 的宾语, 同时是go 的主语, 意念上us 不包括you 在内。(4) 与其说是祈使不如说是劝告(hortative ) , 祈使对象有很大变化,let 和go 的

(包括you 在内) , 如果加疑问主语都是“咱们”

尾句得说“Let ’s go , shall we ? ”。也就是说话

人把自我也放在了祈使对象的位置, 成了祈使句主语的一部分。如果要区分这两种主语, (3) (sentence subject ) , 而的主语称作“句子主语”

(4) 的主语称作(speaker subject ) , “言者主语”

(utterance subject ) 。这两种或称作“言说主语”

主语的区分下面还会谈到。跟(3) 相比, (4) 的

主观性较强。英语历史上, 古英语只有(3) 式, 到中古英语才开始出现(4) 式。现代英语还有如下的用法, 是let ’s 的进一步主观化:

s take our pills now , G eorge. (乔治, 咱们吃 (5) Let ’

药! )

(6) Let ’s see now , what was I going to say. (看看, 我) 要说什么来着。

269

2001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5) 是劝诱小孩吃药, 说话的父母自己并不吃; (6) 中的let ’s see 已经相当于一个句首的小词,

起组织话语的作用(Traugott 1995) 。

(affect ) 。接着谈说话人的“情感”“情感”一词应作宽泛的理解, 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

度等。不少语言学家(如Halliday 1975,Lyons 1977) 都提到语言的功能可分为三种, 前两种是指称功能和表述功能, 第三种就是表情功能。儿童语言研究表明, 儿童从很早开始就已经掌握语句的表情结构, 例如日本儿童在独词句阶段已经会使用一定的形态来表达感情。感情表

(social referenc 2达也可以看作一种“社会指称”

ing ) , 即人们从周围交往的人和社会环境中获取感情信息来帮助理解不确定的信息, 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 儿童不能确定摆在面前的新玩具是否会伤害自己, 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交往。

) 杂志1989年出过一个专刊, 名称是《关于情感的语用学》。其中第一篇是

E. Ochs &B. Schieffelin 合写的《语言亦有情》(Language has a heart ) , 对语言的各种表情功能和表情方式作了较全面的介绍。语言中的韵律变化、语气词、词缀、代词、副词、时体标记、情

明确区分开来, 语言系统几乎每个方面都能表

达情感。另外, 语句中表情成分所作用的对象也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一个指称对象, 一个命题, 甚至一系列的命题。

对“情感”的研究比较深入的是所谓的“移(empathy ) 现象。Kuno (1987) 指出第三人情”

称反身代词的用法在很多情形里无法用纯粹的句法规则加以说明, 而是跟说话人是否“移情”于所指对象有关。例如下面(6) 中的himself : (6) John was worried about what Sheila would do. As

for himself , he knew the best plan.

(约翰很担心希拉会干些什么。对他自己来说, ) 他最知道该怎么办。

(for him ) , 是

; 这里用(“强调”用法) , , 直接表达约翰内心的想法。在意念上这样的表达大致相当于一个直接引语:

 (7) John thought , “As for me/myself , I know the best

plan. ”

在(6) 中说话人没有用“John thought ”这样的字眼, 而是直接表达了约翰的想法。Kuno 对“移情”的定义因此是“说话人将自己认同于……他用句子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中的一个参与者”态动词、词序、重复等等手段都可以用来表达情

(Kuno 1987:26) 。这里也可以看出, 说话人的感, 涉及语音、构词、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方

“情感”跟“视角”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很难分清面。例如, 汉语、日语、泰语等语言的被动式都

楚。附带“不如意”的主观感觉。在Samoan 语, 祈

汤廷池(Tang 1986) 按照Kuno 的思路, 从使句如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就有乞求义“我”, 成

汉语出发提出话语中表达说话人“移情”焦点的了“可怜的我”。英语状态动词一般没有进行

一些原则和“移情”的程度等级(speaker ’s em 2时, 一旦用了进行时就带有感情色彩, 如“I am

(我可真是想死你了! ) 。pathy hierarchy ) , 例如:missing you terribly ”

又如词序, 夏威夷语指代词通常前置于名词, 如 (8) 张三打了李四。

张三打了他的太太。果后置就一定有不如意的含意(下面还要谈到

李四的丈夫打了她。德语weil 的例子) 。就汉语而言, 句末的语气词能表达各种感情, 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带有较

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都是众所周知的语言事实。总之, 对一段话(utterance ) 而言, 很难将它的表述命题内容的部分跟它表述情感的部分270

李四被张三打了。李四被她的丈夫打了。

同样是丈夫(张三) 打老婆(李四) 这一事件, 说话人的移情(同情) 对象可以是张三, 也可以是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李四。上面第一句是纯客观的报道, 下面的句

子则是说话人的移情焦点逐渐从张三移向李四。用“他的太太”来称呼“李四”是同情“张三”, 用“李四的丈夫”或“她的丈夫”来称呼“张三”是同情“李四”。用被动式“李四被张三打了”也是将同情对象移到“李四”。这说明指称形式的选择和句式的变换都跟“移情”有关。张宏明(Zhang 1994) 则从历时的角度证明汉语的“被”字句是“移情”这一主观化的产物。

最后谈说话人的“认识”。“认识”主要跟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有关。就语言的“主观性”而言, 要数这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例如: (9) a. He

) m ust be married. (他必须结婚了。) b. He m ust be married. (他必定结婚了。

种用法也是后起的。下面这个句子有歧义: (12) 小王回来了, 因为他的包在这儿。

可以理解为小王的包在这儿是他回来取的原

因, 也可以理解为我看到小王的包在这儿是我推断他已经回来了的原因。有意思的是, 在有的语言里, 这两种因果关系用不同的词序来加以区别, 例如德语的weil “因为”: (13) Er ist nach Hause gegangen , weil er K opfweh

) hatte. (他回家了, 因为他头疼。

(14) Er ist nach Hause gegangen , weil er hatte

K opfweh.

(我推定他回家了, 。)

(13() 是回答“你() (。大家知道, 德语, 动词居句末, 如(13) 中的hatte 。但如果是像(14) 表达主观的认识, 则与主句的词序一样, 动词居句子的第二个位置(见Keller 1995) 。

英语情态动词must 表示“必须”时属于行动情态或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 ) a ) () ; 示(modali 2ty ) , 如(b “他结婚了”。换一个角度说, (a ) 句的he 是“句子主语”或“语法主语”, (b ) 句除了这个语法主语, 还隐含一个高层次的“言者主语”, 是说话人认定“他结婚了”。显然, (b ) 句的主观性比(a ) 句强。从历史上看, 情态动词的认识义都是从行动义演变而来的。有一种观点认为, 这种演变是通过“隐喻”实现的, 即概念从“行动”这个比较具体的认知域投射(mapping ) 到“认识”这个比较抽象的认知域(Sweetser 1990, 另见沈家煊1997) 。

除了情态动词, 一些连词, 特别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也有客观描述和主观认识之别: (10) 小王回来了, 因为他还爱小丽。

(11) 小王还爱小丽, 因为他回来了。

三“、主观化”和“语法化”

E. C. Traugott 是研究“语法化”的专家,

(10) 是说明“小王还爱小丽”是“小王回来”的原

因, 这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因果关系; (11)

不是表示“小王回来”是“小王还爱小丽”的原因, 而是说话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而作出一种主观推定, 即“我推定小王还爱小丽, 因为我知道他回来了”。因此(11) 的主观性强, 历史上后一

她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待主观化, 认为主观化是

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 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语言中用来表达主观性的可识别的语法成分是如何通过非语法成分的演变而逐步形成的, 这就是“语法化中的主观化”问题(Traugott 1995) 。

Traugott 认为主观化和语法化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强调局部的上下文在引发这种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强调说话人的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 ) 过程。语用推理的反复运用和最终的凝固化, 结果就形成主观性表达成分。而语用推理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在会话时总想用有限的词语传递尽量多的信息, 当然也包括说话人的态度和感情。例如: (15) a. Mary read

w hile Bill sang.

(比尔唱歌的时候玛丽在看书。)

271

2001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b. Mary liked oysters while Bill hated them. (玛丽喜欢吃牡蛎, 而比尔讨厌牡蛎。)

是说“, 听到”在会话中隐涵“理解”; 同样“, 看

见”在会话中隐涵“相信”:

) “你该理解了吧? ” (17) 你都听清了吧? (隐涵

) 你都看见了吧? (隐涵“你该相信了吧? ”

英语的while 从“同时”的意思演变为让步转折的意思, 众所周知是个语法化或“虚化”的过程, 其实也是个主观化的过程, 后者的主观性比前者强。演变是由语用推理引起的:while连接A 和B 两个动作, 表示在发生B 的同时发生A 。由于说话人还主观上对A 和B 的同时发生感到

意外(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不高) , 因而产生出转折的意思。这种语义的主观化在英语里还没有完全语法化, 因为while 虽然有了表转折的义项, 表同时的义项并没有消失。这跟德语里的weil 不一样,weil 原义也是表示“同时”, 但现在只表示“因为”, 因此已经完全语法化, 这一演变的原因也是当发生B 的同时发生A 时, 说话人会主观地认为B 是A 。

前面说过, “have done X ”构式“have X done ”演变而来的, 这一演变也可以视为“因果”这一概念的抽象或泛化, 即动作和结果的关系越来越不依赖于动词本身的词义, 而是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的判断。这种变化可能首先发生在知觉动词上, 例如:

 (16) Since you have (often ) heard about X. . . ,

(既然你(经常) 听说过X. . . , )

听话人的知觉引起知识状态的变化, 这种因果

关系可以看作“因果”概念的进一步抽象, 它带有说话人推断的性质, 因此带有主观性。从语用学的角度讲, 语用推理或会话推理是“隐涵

(implicature ) 而不是(entailment ) , 义”“衍推义”

因而在一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是可以被“消除”的, 例如:

 (18) 你所说的我都听到了, 。() :

+(X +done ) →(have +done ) +X

在表动作结果的构式have X done 中, 当do 为动作动词时,have 的主语不一定与do 的主语一致, 例如“I have the watch repaired ”, 不一定是我自己动手把表修好了。但当do 为知觉动词时, 如“I have X heard ”, have 的主语必定和do 的主语一致, 即两者共有一个主语, 于是导致结构上have 和do 的结合和完成体构式的产生。当状态动词也可以进入这个格式, 或当it 可以作这一构式的主语时, 英语的完成体构式就完全形成了(见Carey 1995) 。

再例如, 英语表空间移动的be going to “正在去”虚化为表示“将来时”, 最初也是因为后面带上了心理动词(hear , like ) 或动词的被动式(如“his soul was going to be brought into

) , 从而降低了主语的意愿性和目的性, 也hell ”

降低了go 这一动作的方向性。后来主语可以是无生命体(It seems as if it were going to rain ) , 就彻底完成了向将来时的过渡(Traugott 1995) 。关于go 的虚化, 下面还会谈到。

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 是否所有的语法化都涉及主观化? Traugott 认为很可能如此, 主观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说话人要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 总要不断地借助一些表达实在意

知觉动词和动作动词的区别在于, 主语对动作有控制能力, 一件事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但主语

) 并没有控制能力, 是否听对知觉(例如“听到”到一句话是不以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因此说

(16) 这句话时, 字面上是表达“你听到X ”这一听觉结果, 实际是说话人要传递“你已理解X ”这一隐涵意义。这个隐涵意义是根据语用原则(如Grice 提出的) “合作原则”中的“适量准则”推导出来的。说一个人“听X ”有了结果, 即“已听到X ”, 这并没有提供足量的信息, 因为这个结果是必然的。之所以还这么说一定是另有含意, 即说话人是想表达听者“已理解X ”。也就272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义或用作客观描述的词语, 加上自己对客观情

(construal ) , 从而把说话的目形的主观“识解”

的和动机也传递给对方(所谓“识解”, 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对一个客观情景加以认识而形成的概念, 主观的识解包括视角和意象等。见Lan 2gacker 1991:215) 。她认为语法化中的主观化表现在互相联系的多个方面:

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discourse ) 功能;  

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 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 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 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 由自由形式变为黏着形式。

语法化和主观化主要来自语用推理而不是隐喻, 在这两个观点上, 他跟Traugott 等人是一致的。例如关于go 的语法化, 他举如下的例子:

 (19) Mary is going to close the door.

(玛丽正走过去关门。)

(20) An earthquake is going to /gonna destroy the

) city. (有一场地震将摧毁这座城市。

(metaphor ) 或空Sweetser (1990) 等人用“隐喻”

间域到时间域之间的投射来解释这一语法化过

程, 但是光是这样的解释会有困难:(19) 表示空间移位, 是主语“玛丽”位, () 在研究不同词项的“主观化”过程和揭示其

共同规律时, 这些方面都可以作为参照因素

, (Traugott 1995) 。

, 实际上按句子的意思

。另外, 隐喻的说法

变“虚”, ““,

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空间域to 后可以跟名词性

, “单向性”。

成分, 而时间域to 后头只能跟动词性成分。

Traugott , 单向性的例外一般都发生在

Langacker (1990) 认为,go 由空间义转变为

语法化的后期, 而且有一些这样的反例, 如由黏

时间义表示将来, 经历的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

附词缀变为自由语素, 仍然是主观性得到加强

(19) 中的主语“玛丽”既是路径上的移动者又是

(Traugott 1995:46) 。这就又提出了一个问

关门的实施者, (20) 中的“地震”只是动作“摧

题, 语义的演变是否主观化比虚化更为基本。

毁”的实施者, 不是路径上的移动者。也就是

讲语义“虚化”, 西方语言学家常用semantic

说, 不是主语“地震”在通过一个路径, 而是说话

bleaching 称之, 是语义淡化或语义消退的意

人在心理上通过一个路径,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

思。现在有不少研究语法化的专家认为, 从主

“言者主语”。因此Langacker 定义的“主观性”

观化的角度看, 语义并没有淡化或消退, 只不过

(mental 还包括说话人对情景的“心理扫描”

是减弱了客观意义, 加强了主观意义, 这只是语

scanning ) , 更明显的例子是:

义的重新调整(realignment ) 而已。

 (21) The hiker ran up the hill.

四“、主观化”和“认知语法”(徒步旅行者跑上山头。) R. W. Langacker 是“认知语法”的开创者(见沈家煊1994的介绍) , 跟历史语言学家Traugott 的侧重不一样, 他是从共时的角度来

(22) The highway runs from the valley floor to the

mountain ridge.

(公路从谷底延伸到山脊。)

看待“主观化”。他主要关心的不是语言中的主

观性成分形成的历史过程, 而是从认知出发来观察日常语言的使用, 看说话人如何出于表达

(construe ) 的需要, 从一定的视角出发来“识解”一个客观的情景。不过, 语法化要涉及主观化,

(21) 是对徒步旅行者在空间移动的客观描述, (22) 并不是公路在作空间移动, 是说话人想象

公路在作空间的移动, 因此这句的动词run 带有主观性。

在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体系中“主观,

273

2001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化”被定义为: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为了阐释这个定义, 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把戴着的眼镜褪下来拿在手里作为观察的对象, 眼镜的客观性就强; 如果是戴着眼镜看东西, 眼镜已成为观察主体的组成部分, 眼镜的主观性就强。又用“舞台”来打比方, 作为观察对象的眼镜是在舞台上, 是台下观察主体注意的中心; 作为观察主体一部分的眼镜不是注意的中心, 不在舞台上而在舞台下。同样, 对语句表达的客观情景, 说话人作为感知的主体, 对其中某一实体的“识解”可以是客观的, 意识到知觉客体的存在, 也可以是主观的, 未意识到知觉客体的存在, 因为它已成为知觉主体的一部分。

上述定义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言语场景”(ground ) , 实际就是指“言语事件(event ) , , 这。拿上面(19) 和(20) 两句话来说“, 玛丽关门”和“地震摧毁城市”在概念上都是表示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玛丽”, 和“门”之间的关系“地震”, 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实体在“认知语法”中分别称作“射

(Trajector ) 和(Landmark ) 。体”“陆标”“主观化”是将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为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

图示如下。

在共时平面上,Langacker 认为下面三个句子的主观性逐次加强:

 (23) a. 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Jane.

(玛丽对着简坐在桌子那面。)

b. 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me. (玛丽对着我坐在桌子那面。) c. Mary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玛丽坐在桌子对面。)

(a ) 没有把说话人自我放进去, 只是以Jane 为

参照点来给Mary 定位, 因此纯粹是客观描述,

不涉及“言语场景”; (b ) 是以说话人自己为参照点给Mary 定位, 但这个自我仍然以me 的形式在句中出现(仍然在舞台上) , 述; ) , 但是(在舞台“识解”。按上述定义, (a ) 句Mary 和Jane 之间的

(b ) 句Mary 和me 之间的关系都处在客关系、

观轴上, (c ) 句Mary 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已调整到主观轴上。五、结语

Langacker 和Traugott 对主观化的研究,

G 代表“言语场景”,tr 和lm 分别代表“射

体”和“陆标”。连线xy 代表实体之间的关系。(19) 是对两个实体间关系的客观描述, 不涉及

“言语场景”,xy 处在客观轴上; (20) 对关系的描述则涉及“言语场景”, 关系中的一部分(即x ) 调整到了主观轴x ’y 上。274

虽然取向不同, 但又有不少相通之处。例如前面讲到英语完成体形成的历史过程, 也可以用Langacker 的主观化定义来说明。“He has fin 2ished ”一句有两种意思, 一是单纯表示结果(动作完成) , 一是完成体(动作的完成跟当前有关) 。单纯表示结果时, 是以语法主语he “他”为出发点“, 他”是客观描写的对象, 因此主语和动作完成(可视为一个抽象实体) 之间的关系处在客观轴上。变为完成体后, 出发点不再是语法主语, 而是“言语场景”中的说话人“我”“, 我”是主观识见的实体, 是“言者主语”“, 我”和动作完成之间的关系处在主观轴上。

按照Langacker , 主观化的程度高低跟语言编码形式的多少成反比:主观化程度越高, 观察对象越是脱离舞台, 在语句中登台呈现的语言形式就越少, 可比较以上(23) 的(a ) (b ) 和(c ) 。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按照Traugott , 主观化是说话人越来越从自我

的视角出发, 用会话隐涵义或语用推理来表达未用语言形式表达的意义, 结果也是主观化程度越高相应的表达形式越少。主观化的共时相和历时相的关系还值得深入研究。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

以上主要是对国外有关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作了一个介绍。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还刚刚开始, 总体上还不够深入, 但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汉语中有哪些表现主观性的方式, 汉语的演变史中有哪些涉及主观化; 汉语和世界其他语言相比在主观性和主观化上有哪些共通性, 又有哪些自身的特点; 主观化有没有反例, 即有没有主观化减弱的情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探索。

Benveniste , Problems in General L inguistics

[M ].Trans. M. E. Meek. Coral G ablres , FL :U 2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Bright , W. 1992. Internatioanl Encyclopedia of L in 2

guistics [M ].4vols. Oxford and New Y ork :Ox 2

Langacker , R. W. 1993. Reference point construction

[J].Cognitive L inguistics 4:1238.

Lyons , J. 1977. Sem antics [M ].2vol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 J. 1982. Deixis and sub jectivity :L oquor , ergo

sum ? [A ]In R. J. Jarvella &W. K lein (eds. ) S peech , Place , and Action :S tudies in Deixis and Related topics . Chichester and New Y ork :John Wi 2

ley. 101224.

Ochs , E. , &B. Schieffelin. 1989. Language has a heart

[J].In E. Ochs (ed. ) . The Pragm atics of A f f ect , special issue of Text 9:7225. Stein, D.

&S. Wright. 1995. (eds. ) . S ubjectivity

and S ubjectivisation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0. Pragm atics.

Aspects of Sem antic 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Tang , Tingchi. 1986. Chinese grammar and functional

explanation [J].Chinese World . 39241.

Traugott , E. C. 1989. On the rise of e 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 2tic change [J].L anguage . 64:31255.

Traugott , E. C. 1995.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 2

ization [A].In Stein &Wright 1995. ,31254. Traugott , E. C.

&B. Heine. 1991. (eds. ) .

A p 2

proaches to Gram m aticaliz ation [M ].2vols. Ams 2

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ey , K. 1995. Subjectif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perfect [A ].In Stein &Wright 1995. 832102.

Finegan , E. 1995.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an

introduction [A].In Stein &Wright 1995. 1215. Halliday , M. A. K. 1975. L earning How to Mea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K eller , R. 1995. The epistemic weil [A ].In Stein &

Wright 1995. 16230.

Kuno , S. 1987. Functional Syntax :A naphora , Dis 2

course and Em pathy [M ].Chicago and London :

terdam :John Benjamins.

Trautgott , E. C. &E. K onig. 1991. The semantics 2

pragmatics of grammaticalization revisited [A ].In Traugottt &Heine (eds. ) . 1991. Vol. 1. 1892218.

Zhang , Hongming. 1994.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bei

in Chinese [A].In Paul Jen 2kuei Li , et al (eds. ) . Chinese L anguages and L inguistics 2. Academia

Sinica. 3212360.

沈家煊,1994. R. W. Langacker 的“认知语法”[J]《国,

外语言学》第1期。

沈家煊,1997, 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

[J]《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3期。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 R. W. 1987/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 2

tive Gram m ar [M ].Vols. I &II. Stanford :Stan 2

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 R. W. 1990. Subjectification [J].Cognitive

L inguistics 1:5238.

收稿日期:2001—2—20

通讯地址: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75

2001年7月第33卷 第4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 J uly 2001Vol. 33No. 4

Abstracts of m 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A matter of b alance —R eflections on China ’s foreign langu age policy in education , by Hu Wenz hong , p. 245

Although China has a clearly delineated policy on the dominant Han language and ethnic languages and has achieved suc 2cesses in both status and corpus planning , there has never been a consistent well 2designed plan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 2tion. Policy shifts were often motivated by a political agenda of the time. My argument is that when the political agenda prevails over the educational ,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uffers and that when the political agenda converges with the ed 2ucational ,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gains. What happened in the 1950s and in the 1960s in China seems to su pport this argument. The review of past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s FL teaching throws light on the need for a consistent lan 2guage education policy in which there is a good balance between the political and the educational agenda. This plan should take into full account China ’s needs both at present and in future years and the language use situation in the world. Meeting the communicative demands i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urricula :An in tertiary in 2stitutions in Singapore , by Ho W ah Kam , p. 258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ormal Singapore of EL T in polytechnic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in four parts. In schools and tertiary institu 2tions ,Part 1explains briefly the in ,an attem pt is made to delineate the main trends in EL T in and to EL T generally adopted for mature learners. Part 3draws the i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d to how students are being prepared in in 2novative T for world and a knowledge 2based economy. Part 4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paper. A survey of studies on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 by S hen Jiax uan , p. 268

This is a survey of recent studies in the West on linguistic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Subjectivity concerns the linguistic expression of a s peaker ’s point of view or attitude in discourse , and sub jectivisation refers to the structures and strategies that languages evolve in the realisation of sub jectivity or to the relevant processes of the evolution themselves. Current interest in the topic is related to a renaissance of humanistic linguistics. Three main area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recent studies , and they are expression of a speaker ’s perspective , expression of a speaker ’s affect , and expression of a speaker ’s epistemic status. There are two a pproaches in the study of subjectivisation , a diachronic one as adopted by E. Traugott who combines the study of subjectivisation with the study of grammaticalisation , and a synchronic one as repre 2sented by R. Langacker who treats subjectivis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his “Cognitive Grammar ”.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se two approaches are also pointed out.

R elative constructions in natural langu ages , by Wen B i nli , p. 276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wo 2fold :first , it examines , based on data from English , Polish and Hindi ,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ivization in human language :the standard headed relative , headless relative , light 2headed relative and correlative , in light of whether or not the construction has a head and what structural relation there is between its constituents , and then it identifies and discusses three types of relative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 On Whorf ’s covert category , by Huang Guowen and Di ng Jianxi n , p. 299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iew B. L. Whorf ’s notion of the covert category , which is considered by M. A. K. Halli 2day to be among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twentieth century linguistics. A covert category is a category having markers that ordinarily do not appear —they appear only in certain ‘test ’types of sentences. Covert categories are hidden , cryptic by nature ; however they are just where linguistic meanings dwell. The notion of the covert category is at the heart of the Whorf Theory Complex.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Whorf ’s linguistic pursuit. This notion has foreshadowed many as 2pects of Chomskyan linguistics and has also given much inspiration to such systemic linguists as M. A. K. Halliday and J. R. Mart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gnitive science , its merit will be further revealed.

320


相关内容

  •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课教案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 教 案 课 程 性 质 专业课 教研室(实验室) 社会工作教研室 授 课 班 级 10社会工作1-2班 姓名职称 杨书胜 讲师 使 用 教 材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 ...
  • 法硕专业课和基础课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模式
    <法硕各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与模式 > 在指导大家如何解答主观题之前,我要特别强调:大家可以上网搜索法硕历年真题与答案(<永平法硕笔记>中也含此部分,更含我对真题使用技巧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指导),但目的不在于所谓的& ...
  • 海德格尔诗意语言观的革新及其启示
    第24卷第8期2011年8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4No.8 Agu.2 ...
  • 上海口译中级考试内容
    中级口译考试新大纲各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2006-8-21 14:32:55 [选稿] 主编 一.考试目的 根据大纲要求,检查考生是否具备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语言技能.凡通过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含笔试与口试)的考生,可获得由上 ...
  • 英语翻译技巧
    英语六级考试翻译技巧 首先要弄清六级翻译考试大纲的内容,评分标准:分析标题, 从而找出原则及规律.同时了解一下自己在翻译方面的问题:是 词汇 量小,语法结构知识掌握不牢靠,还是汉语功能太差,总之 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弥补.不 ...
  • 范例1-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关于资料的一切内容,QQ:2480880097有最终解释权 一.哲学的理解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⑴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根本方法.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可以说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只有通过系统 ...
  • 夸张_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
    <前沿> 2008年第11期 夸张---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 李淑康 李 克 1 23 (1.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山东烟台 264005;2.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提 要]一般来讲,,随着认知 ...
  •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 苏格拉底与人讨论什么是美德.他回答了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的美德,苏格拉底则说: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 ...
  •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以苏州大学英语更高要求0班级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调查材料为佐证, 揭示了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
  • 此情绵绵无绝期
    <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客居青岛教书.北平之于老舍,生我养我育我,一草一花,一菜一果,一墙根一石板,全都化成发肤精血:老舍之于北平,分离之痛,光阴之悲,时局之忧,衰败之伤,叫我如何不想她!于是字字是情,句句和泪,此情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