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GSM网络结构 - 范文中心

中国移动GSM网络结构

12/11

名词解释(简介)

1、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包括:移动设备ME和SIM卡。

2、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信机,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3、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处理所有与无线信号有关的工作:小区切换、无线资源管理等。

4、MSC(Mobile Servic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为移动用户提供交换功能,负责移动用户的呼叫建立。MSC与VLR总是合并在一起。

5、GMSC(Gateway MSC)MSC关口局,连接MSC和其它网络如PSTN。

6、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拜访位置寄存器,临时存放在该地的手机用户的用户数据,是临时的HLR。

7、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是一个数据库,其中存放着全部归属用户的信息,负责向VLR发送用户数据。

8、AUC(Authentication Center)鉴权中心,用于对用户身份的鉴别。

9、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移动台设备识别寄存器,用于储存及鉴别移动台的设备身份。

10、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提供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功能。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交换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操作维护子系统OMS和移动台MS构成。下面具体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1、移动交换系统NSS

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以及用户数据管理、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移动交换系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鉴权中心AUC和短消息中心SMC等功能实体构成。

MSC:GSM系统的核心,完成最基本的交换功能,即完成移动用户和其他网络用户之间的通讯连接;完成移动用户寻呼接入、信道分配、呼叫接续、话务量控制、计费、基站管理等功能;提供面向系统其他功能实体的接口、到其他网络的接口以及与其他MSC互连的接口。 HLR:是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存放与用户有关的所有信息,包括用户的漫游权限、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及当前位置信息等,从而为MSC提供建立呼叫所需的路由信息。一个HLR可以覆盖几个MSC服务区甚至整个移动网络。

VLR:VLR存储了进入其覆盖区的所有用户的信息,为已经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条件。VLR是一个动态数据库,需要与有关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当用户离开离开该VLR的控制区域,则重新在另一个VLR登记,原VLR将删除临时记录的该移动用户数据。在物理上,MSC和VLR通常合为一体。

AUC:是一个受到严格保护的数据库,存储用户的鉴权信息和加密参数。在物理实体上,AUC和HLR共存。

EIR:存储与移动台设备有关的参数,可以对移动设备进行识别、监视和闭锁等,防止未经许可的移动设备使用网络。

2、基站子系统BSS

BSS是NSS和MS之间的桥梁,主要完成无线信道管理和无线收发功能。BSS主要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两部分。

BSC:位于MSC与BTS之间,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主要完成无线信道的分配、BTS和MS发射功率的控制以及越区信道切换等功能。BSC也是一个小交换机,它把局部网络汇集后通过A接口与MSC相连。

BTS:基站子系统的无线收发设备,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功能,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BTS通过Abis接口与BSC相连,通过空中接口Um与MS相连。

此外,BSS系统还包括码变换和速率适配单元TRAU。TRAU通常位于BSC和MSC之间,主要完成16 kbps的RPE-LTP编码和64 kbps的A律PCM编码之间的码型变换。

3、操作维护子系统OMS

OMS是GSM系统的操作维护部分,GSM系统的所有功能单元都可以通过各自的网络连接到OMS,通过OMS可以实现GSM网络各功能单元的监视、状态报告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OMS分为两部分:OMC-S(操作维护中心-系统部分)和OMC-R(操作维护中心-无线部分)。OMC-S用于NSS系统的操作和维护,OMC-R用于BSS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4、移动台MS

MS是GSM系统的用户设备,可以是车载台、便携台和手持机。它由移动终端和用户识

别卡SIM两部分组成。 移动终端主要完成语音信号处理和无线收发等功能。

SIM卡存储了认证用户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以及与安全保密有关的重要信息,以防非法用户入侵,移动终端只有插入了SIM卡后才能接入GSM网络。

TD-SCDMA :是集CDMA、TDMA等技术优势于一体、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移动通信技术,它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多时隙、可变扩频系统、自适应功率调整等技术。

TD-SCDMA主要优势:

能在现有的GSM网络上迅速而直接部署

1、突出的频谱利用率:比其它3G标准的现有设备高一倍,2、无需使用成对的频段,3、较好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抑制码间干扰,4、灵活、自适应的上下行业务分配,特别适合各种变化的不对称业务(如无线因特网),5、系统成本低

TD-SCDMA网络结构:

TD-CDMA由CN(核心网)、UTRAN(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由接口连接。

RNS(无线网络子系统)由一个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和多个Node B组成,一个Node B可以包括1个、3个或6个小区。

UTRAN又由多个RNS组成

核心网子系统的框架结构分成两个部分:电路交换(CS)域和分组交换(PS)域,分别对应于原来的GSM交换子系统和GPRS交换子系统。

SGSN:是英文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的缩写。SGSN作GPRS/TD-SCDMA(WCDMA)核心网分组域设备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分组数据包的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逻辑链路管理、鉴权和加密、话单产生和输出等功能

GGSN:(Gateway GSN,网关GSN)主要是起网关作用,它可以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连接,如ISDN、PSPDN和LAN等。GGSN可以把GSM网中的GPRS分组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可以把这些分组数据包传送到远端的TCP/IP或X.25网络。


相关内容

  • 简述手机的发展概况
    简述手机的发展概况. (1)模拟式手机 模拟式手机泛指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一代移动通信俗称"本地通", 多采用TACS 制, 频分多址(FDMA)方式.TACS 制于1985年由英国提出并投人商用运营. (2)数 ...
  •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新疆工程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 中的应用 院(系): 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年级 : 通信技术10-02 姓 名 : 魏文华 学 号 : 2010230083 指导教师 : 贾勇 2013年04月17 论文题目:嵌 ...
  • GPRS隧道协议结构与应用
    广东通信技术 GUANGDONG COMMUNICAT ION TECHNOLOGY 2001年4月第21卷第4期V ol . 21No . 4A p ril 2001 GPRS 隧道协议结构与应用 Tunnellin g Protocol ...
  • 现代移动通信英语
    现代移动通信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和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信息的交流主要依赖于计算机通信,而通信作为传输手段,与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已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适应时代的 ...
  • 手机行业的名词
    手机行业的通用名词解释 手机:Mobile Phone,又称移动电话,是通过卫星传递信号的一种通讯设备 主芯片:手机处理器芯片 解决方案:以某些芯片为主体进行主机板开发设计(Skyworks,ADI/Philips/Ti/MTK等) BOM ...
  • 如何选择GPRS网络
    如何选择GPRS网络 1.自动选网 用户无须对自己的GSM手机做任何设置,GSM手机中的SIM卡会自动对当前的可选网络进行搜索. 由于中国联通尚未与所有开通了GSM漫游的运营商开通GPRS漫游,如果您漫游时登录的网络不在中国联通GPRS漫游 ...
  • 通信技术--CHINA通信网 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 (2002-10-16) 佘其炯 软件无线电的由来 软件无线电最初是在军事通信中提出的,软件无线电作为军用技术已有30年以上的历史,但是由于不同部队用于不同目的的无线电台在工作频段.调制方式上存在差异而无法互通.如果需要互通,就 ...
  • 中国移动基本情况介绍
    中国移动基本情况介绍 第1节 中国移动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成功服务2010年上海世 ...
  • [通信网络安全与保密]课程综述
    <通信网络安全与保密> 综述报告 专业及班级 13通信(1)班 姓名 学号 授课老师胡国华 完成时间 2016年4月10日 <通信网络安全与保密>综述报告 一. 课程简介 1. 课程专业地位 <通信网络安全与保 ...
  • 运维优化流程
    运维优化流程 运维优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良好的网络性能指标,如:解决投诉问题,提高用户感受:减少导频污染,提高覆盖质量:提高单站性能等. 运维优化的主要流程如图表2-2所示,首先通过后台分析.客户投诉.路测以及拨打测试等方法定位主要问题,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