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 范文中心

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12/02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

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前 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对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深化能源改革、提高能源支撑保障能力、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满足能源消费升级和改善能源民生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本规划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称《纲要》)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有力支撑。本规划按照国家和省总体要求,综合了我省煤炭、电力(火电、水电、电网)、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各专业领域的行业规划以及各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确了我省“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和重点项目、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政策措施、规划组织实施等,是未来5年引导我省能源资源配置、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和能源发展改革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一、现状和形势

(一)“十一五”能源发展主要成绩。

“十一五”是我省能源发展改革最好最快的时期,在保障能源供给、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改善能源民生、深化能源改革等方面成绩突出,全面完成了规划目标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能需求,为全省“两个加快”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能源保障。

1.能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生产能力、消费总量持续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63,适应发展阶段实际。能源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发电能力大幅度提高,电网跃升为枢纽大电网。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产能建设迈上新台阶。煤炭地质勘查步伐加快,煤炭生产持续稳定。

2.能源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非化石能源和优质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电装机容量比重提

高,有调节能力的水电装机容量增长较快。超额完成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比重提高。煤炭行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采煤机械化率提高。新能源发展有序推进,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秸秆发电前期工作加快,生物质能燃料示范工程取得突破。

3.能源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考核目标按计划完成。发供电效率提高。节能发电调度试点、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控制、煤炭综合利用以及能源建设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明显。

4.能源民生条件继续改善。完成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农村供电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范围扩大。完成城市电网改造,负荷中心地区电网网架不断加强。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扩大电网覆盖面,有效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煤矿棚户区改造和重点煤矿安全改造切实推进。

5.能源管理逐步健全规范。完成能源管理机构改革。试行节能发电调度。创新水电开发建设管理,探索创新水电“流域、集群、统筹、综合”开发机制。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建立健全水电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积极开展能源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试点。完善创新移民安置政策和后期扶持政策,探索创

新农村移民安置模式,试点推广“先移民后建设”的水电移民新方针,探索符合民族地区水电移民工作特点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表1:“十一五”能源发展主要情况

(二)主要问题。

我省能源供需总量平衡仍较脆弱,能源供需的结构性、时段性、区域性矛盾仍然存在,各种深层次问题未根本解决。

1.能源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保障供给压力持续增大。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加快,重化工发展阶段特征明显,能源需求旺盛、消费总量持续扩大,保供压力持续增大。电力峰谷丰枯矛盾突出,煤炭供需由“自给自足”转为“调煤入川”,天然气供应缺口逐年扩大,成品油在数量、品种、区域、时段尚不能完全及时满足需求。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虽为能源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但也有透支资源环境容量、过早消耗发展潜力、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2.人均用能水平低,用能效率较低。人均用能水平仅为全国平均的80%,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用能条件还很差,还有112万无电人口,能源发展不平衡非常突出,能源普遍服务水平还较低。而我省单位GDP能耗、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筑物、交通领域用能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难度较大。

3.能源产业基础仍较薄弱,市场竞争能力有待增强。煤炭勘探滞后,资源保障和有效供给不足;矿井多、单井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农村电网投入欠账多,部分城市负荷中心高峰时段用电可靠性还不够高;电源送出通道和省际联网通道有待拓宽加强。水电丰枯矛盾突出,水电工程造价高、负债高;火电煤耗高,“市场煤计划电”问题严重。天然气输配管网滞后,下游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成品油管输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新能源发展还不够快、不够好,技术装备水平亟待提高,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投资力度等有待突破。

4.体制机制性缺陷仍然存在,能源政策体系有待完善。能源立法、行业管理、能源统计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需要。国有能源企业改革有待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健全,企业经营机制有待转换。电力体制改革停滞不前,“主辅分离”进展缓慢、“输配分开”尚未启动,农电体制改革和县级供电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滞后。煤炭管理职能分散,煤炭人才流失严重。能源行业市场开放程度低,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能源企业股份制改造渠道不畅。反映能源价值、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能源价格机制尚未形成。能源财税政策有待完善,资源税计征办法改进实施缓慢;能源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试点尚未启动。

(三)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纲要》规定了我省未来5年发展目标,明确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5%的要求。我省将面临日益突出的能源发展瓶颈以及对未来能源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严峻挑战。

1.能源资源约束与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我省能源资源品种虽较齐,但总量不足、人均资源少。煤炭资源仅约占全国的1%,且产量受诸多制约难以满足需求,省外调入量逐年增加。石油资源极度匮乏,几乎全部依赖外调。天然气储量较丰,但产量远低于省内需求。水电资源得天独厚,但移民安置容量和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可再生能源资源有一定潜力,但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制约因素多,短期内对传统能源替代作用有限。我省是能源消费大省,今后一段时期内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能源供需缺口将不断扩大,部分能源品种供需矛盾可能比较突出,对外依存程度上升。中长期看能源供需矛盾紧张可能常态化。如何科学引导能源合理消费、合理开发省内资源、充分利用省外资源,保障省内能源长期稳定清洁有效供应,保持能源供需长期基本平衡,是未来我省能源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2.能源生产消费的生态环境制约将日益凸现。我省煤炭含硫量高,盆地地形条件以及以煤炭直接燃用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重了煤烟型大气污染的压力,酸雨污染严重且尚有扩大趋势。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矛盾加剧,矿山生态破坏等已经成为制约煤炭维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电是经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是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社会舆论关注,如何兴利除弊、合理可持续开发水电,实现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共赢”,成为当前和未来水电建设的重大课题。此外未来家用小汽车、家庭用能需求高速增长对省内能源供应保障可靠性、节能减排和城市环境也将带来巨大压力。

3.转变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压力将日益增大。《纲要》提出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以上、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7.5%。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压力将不断增加,而我省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短时期内能源效率难以大幅度提高、碳排放难以大幅度降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是能源工业面临的紧迫问题。

4.能源管理改革创新将日益迫切。原有能源管理体制和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整合能源管理职能、创新能源管理模式,在能源的供应保障、开发利用、结构调整、消费升级、节能环保等方面,制定统一的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统

筹协调资源配置、开发利用、重大政策等各方面工作,推动能源发展改革,促进能源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

二、能源消费预测

(一)2015年能源消费预测及总量控制目标。

根据《纲要》确定的最大可能GDP增长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测算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8636万吨标准煤。为落实“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以28636万吨标准煤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上限,测算各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复核能源消费总量,并将此作为规划目标。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控制高排放的煤炭消费为重点,“十二五”控制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3%,预计2015年煤炭消费量10742万吨标准煤,电力、天然气、石油仍采用正常方法预测。根据预测成果,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规划目标26401万吨标准煤,比控制上限减少8%。“十二五”年均增长8.0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59,低于“十一五”的0.63(能源消费总量完成国家正式分解下达的控制目标)。

(二)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预测。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及供应安排,分别预测电力、天然气、成品油、煤炭的消费。非水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生产总量较小且不确定因素较多,测算时非化石能源仅将水电纳入规划总量平衡。

1.电力。2015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8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5300万千瓦。根据电力电量平衡,2015年全省水电消费量2200亿千瓦时,折合8690万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费总量26401万吨标准煤的32.92%,比2010年提高6.48个百分点左右(用电量完成国家正式分解下达的控制目标)。

2.天然气。“十二五”天然气需求仍主要受供给能力而“以产定销”。根据天然气可供能力和管网建设,2015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260亿立方米,折合3458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约13.10%,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3.成品油。根据人口增长、石油利用效率、交通运输模式、汽车保有量及行车里程等,“十二五”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长10%,2015年全省成品油消费2458万吨,折合3511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约12.30%,比2010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4.煤炭。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十二五”将优先使用水电、石油、天然气等,控制煤炭消费年均增长3%,2015年全省煤炭消费量10742万吨标准煤(折合原煤15039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约40.69%,比2010年下降约10个百分点左右。

三、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各行业发展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的要求,紧紧围绕全省“十二五”《纲要》目标,坚持节能优先和民生为本,科学引导能源合理消费,不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能源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构建多种能源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二)主要原则。

1.坚持保障供给和节约消费并重、节能优先。突出能源基础性、保障性、先导性地位,适度超前超量安排能源生产和保障能力。同时厉行节能优先各项政策措施,科学引导调控能源合理需求和消费,削减并延缓能源消费总量峰值,逐步降低能源强度和弹性系数;建立有利于节能的制度和体制机制,继续推行单位GDP能耗下降的约束性指标,适时引进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并建立分解机制。

2.坚持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由偏重保障供给,转变为科学引导能源合理消费、合理调控能源需求总量;由严重依赖单一

资源,转变为“绿色多元”发展;由侧重于省内自给自足,转变为立足省内、充分利用省外资源和市场;由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能源发展,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协调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科技创新导向型发展模式;由各能源品种分散发展,转变为多能互补和系统融合发展。

3.坚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以保障安全稳定供应为前提,以经济可承受性为原则,统筹省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多种优质能源并举,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满足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和能源服务质量提高要求。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大力优先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优化化石能源结构,鼓励能源消费终端利用天然气和电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4.坚持能源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对电力行业实施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持续推进电力行业污染减排,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加强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监督管理。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资源、人口和生态环境三者平衡。进一步完善水电移民政策,搞好移民工作。

5.坚持推进能源普遍服务和改善能源民生。明确职责、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和监管,努力推进能源普遍服务,以可承受的合理价格水平向包括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的所有用户(包括低收入者)提供有质量保证的能源服务。统筹城乡和区域能源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用能基础设施和能源普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能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和消除能源供应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

(三)各行业发展方针。

1.电力。电源和电网协调发展,电网适度超前。实施“大枢纽、大电网、大平台”战略,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大力优先加快水电科学发展,建成全国重要水电基地。优化发展煤电,提高煤电技术环保水平和经济性;鼓励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有序推进天然气分布式发电,增强电网调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发电,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积极有序推进核电前期工作,按照国家要求适时启动建设。

2.煤炭。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加强煤炭资源保障。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安全高效煤矿建设。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推进洁净煤技术和循环经济发展。

3.天然气。加强勘探开发,提高各类天然气勘探效率和开发采收率,保障资源有序接替并增加后备储备。加强产能建设,加快发展川东北地区,稳定发展川西、川南地区;尽快形成页岩气产能。加快管网建设,配套完善地面工程和集输系统,加强入川和省内长输管线建设,在用好用足省内资源基础上全面参与全国天然气平衡,增加省内供应能力。加强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确保平稳安全供气。优先保障省内用气,严格执行天然气利用政策。

4.石油。提高能源资源掌控能力;健全储运设施网络;完善供应网络;强化应急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替代行业发展;稳步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资源调查和评价,完善开发利用规划。加快推进风能规模化利用,不断提升太阳能发电经济性,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利用,提高城乡可再生能源利用普及程度。

6.能源行业节能减排。重点搞好煤炭、电力行业。按照“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基本思路,遵循“优化设计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应用先进技术与淘汰落后工艺相结合,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原则,促进煤炭工业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在需求侧推广高效用电设备和节电型生产工艺,调整优化客户用电方式;在发电侧积极推进节能

发电调度,淘汰小机组、建设高效机组,降低发电能耗和厂用电率;在电网侧优化输供电系统网络结构,促进区域间联网,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能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能源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能源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能源普遍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用能条件明显改善;能源改革不断深化,能源市场和能源建设规范有序;能源各行业协调发展,为构建可持续的现代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构调整目标。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32%左右,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41%左右。

——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占水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60%,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占煤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0%。 ——小煤矿数量减少20%以上,煤矿总数控制在1100对左右;形成2—3个1000万吨以上、10个1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的大企业集团,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

(三)节能减排目标。

——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幅度大于16%,下降到0.87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5%以上。

——污染物排放控制。新建、现役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设施,脱硫效率分别达到95%以上、90%以上,脱硝效率分别达到80%以上、70%以上。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增量控制在5.7万吨、3.5万吨以内。5年累计二氧化硫减排22.58万吨、氮氧化物减排8.51万吨。

——电力行业节能。主力火电机组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分别由330、356克标准煤/千瓦时下降到325、345克标准煤/千瓦时。厂用电率由7.27%下降到7.00%。主网综合网损率由7.68%下降到6.68%。

——煤炭行业节能。原煤入洗率由35%提高到5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由50%提高到60%,矿井水利用率由30%提高到60%,矿区土地复垦率50%,煤矿企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80%以上。抽采瓦斯5.3亿立方米,利用3.7亿立方米,利用率70%。瓦斯发电装机15万千瓦。

(四)各行业发展目标。

1.电力。

——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800亿千瓦时。

——电源。2015年底水火电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8800万千瓦(其中水电约7000万千瓦,火电约1800万千瓦)。

——电网。对内建成以500千伏电网为骨架,220千伏电网为支撑,110千伏及以下网络为基础,布局优化、结构合理、联系紧密、城乡协调、安全可靠、覆盖全省的输配电体系;对外构筑坚强智能的跨省区跨流域的水火互济、购送灵活、交换方便的全国电力资源配置大平台,逐步形成“东接三华、西纳新藏、北联西北、南通云贵”的全国电力交换大枢纽。

2.天然气。

——新增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储量超过3万亿立方米。

——产能建设和供气量。四川盆地产能400亿立方米/年以上,省内供气量260亿立方米。

——管网。新增长输管道2744公里,新增输送能力160亿立方米。管道总长达约1.7万公里,总输气能力达540亿立方米。

——用气普及率。城市及近郊乡镇居民生活用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

3.煤炭。

——资源勘查和产能建设。普查面积1400平方公里,煤炭生产能力1亿吨/年左右,产能发挥90%左右。

——整合改造。煤矿总数控制在1000对以内,单井产能提高到15万吨/年以上。

——煤矿安全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百万吨死亡率下降30%以上。建成安全高效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大型煤矿95%以上、中型煤矿85%、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45%以上。

4.石油。

——建立以国有大集团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为补充的多元化油品供应体系,成品油供应能力约2500万吨。

——新增炼油能力1000万吨/年,新增石油管道1939公里,新增石油输送量2300万吨,管输比例50%以上,成品油管网覆盖主要大中城市,围绕成品油管道、铁路配套设置油库。 ——成品油供应网络更加完善,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风能。风电装机规模100万千瓦。

表3: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主要指标表

——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3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700万平方米,太阳房面积10万平方米,太阳灶8万台。

——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71万千瓦;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8000处,农村户用沼气600万户;液体燃料生产能力10万吨/年。

——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建成11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启动新能源城市、示范园区和示范村建设。

五、主要任务、区域布局和重点项目

围绕提高能源保障能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总任务,重点完成八项主要任务,规划以“三江”流域为核心的水电基地、以川南为核心的煤炭基地、以川东北为核心的天然气基地、以三州一市为重点的新能源发电基地的能源生产总体布局,以及连接能源生产基地和消费中心的主要能源产品输送总体布局。

规划“十二五”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05亿元,其中电力4600亿元(其中电源3400亿元、电网1200亿元),石油天然

气1200亿元,煤炭134亿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71亿元(不含发电项目)。

(一)加强电源建设,发电能力翻一番。

规划电源建设“十二五”完成投资3400亿元(其中水电3000亿元、火电400亿元)。

1.大力优先发展水电,加快建设水电基地。

加快建设2010年底在建结转到“十二五”续建的水电工程342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3020万千瓦。创造条件新开工水电工程350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910万千瓦以上。继续加快未开工的重大水电项目前期工作。以上水电建设规模7920万千瓦,投资规模约7000亿元。新增水电装机容量3930万千瓦,力争2015年底水电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以上。在建规模约4000万千瓦结转“十三五”续建。规划“十二五”完成投资约3000亿元。

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干流规划布局“三江”水电基地;在大中型河流水能资源比较集中的一定区域规划布局阿坝北部、阿坝东部、绵阳、甘孜中东部、甘孜南部、凉山、雅安等7个水电集群;在嘉陵江、岷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干流(以下简称“长上干”)规划布局3个航电通道,形成“三江七片三线”水电基地基本格局。

——金沙江水电基地。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2450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930万千瓦结转“十二五”续建,新开工152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923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923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1527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金沙江水电基地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无建成项目。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2450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930万千瓦,其中溪洛渡1260/2万千瓦、向家坝600/2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1520万千瓦,其中观音岩300/2万千瓦、叶巴滩198/2万千瓦、拉哇168/2万千瓦、金沙52万千瓦,乌东德870/2万千瓦,白鹤滩1400/2万千瓦。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装机容量950万千瓦,其中观音岩240/2万千瓦、金沙13万千瓦、溪洛渡980/2万千瓦、向家坝600/2万千瓦。

(四)2015年底在建1527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雅砻江水电基地。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1992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1140万千瓦结转“十二五”续建,新开工

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852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2:雅砻江水电基地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二滩330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19924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1140万千瓦,其中锦屏Ⅰ级360万千瓦、锦屏Ⅱ级480万千瓦、官地240万千瓦、桐子林60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852万千瓦,其中两河口300万千瓦、牙根一级21.4万千瓦、牙根二级99万千瓦、孟底沟184万千瓦、杨房沟150万千瓦、卡拉98万千瓦。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装机容量1140万千瓦,其中锦屏Ⅰ级360万千瓦、锦屏Ⅱ级480万千瓦、官地240万千瓦、桐子林60万千瓦。2015年底装机容量1470万千瓦,在建570.4万千瓦结转“十三五”续建。

(四)2015年底在建852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大渡河水电基地。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1647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645万千瓦结转“十二五”续建,新开工

1211.2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1036.8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3:大渡河水电基地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已建成644万千瓦,其中龙头石70万千瓦、瀑布沟360万千瓦、深溪沟66/2万千瓦、龚嘴73万千瓦、铜街子60万千瓦、沙湾48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1647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645万千瓦,其中长河坝260万千瓦、泸定92万千瓦、大岗山260万千瓦、深溪沟66/2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959万千瓦,其中双江口200万千瓦、沙坪二级34.8万千瓦、金川86万千瓦、枕头坝一级72万千瓦、安宁40万千瓦、黄金坪85千瓦、安谷77.2万千瓦,硬梁包120万千瓦、巴底70万千瓦、丹巴110万千瓦,老鹰岩64万千瓦等。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装机容量567.2万千瓦,其中黄金坪85万千瓦、泸定92万千瓦、大岗山260万千瓦、深溪沟66/2万千瓦、枕头坝一级72/2万千瓦、沙坪二级23.2万千瓦、安谷38万千瓦。

(四)2015年底在建1036.8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7个水电集群。

阿坝东部。包括岷江干流上游及其支流黑水河、三打古河、毛尔盖河、杂谷脑河、孟屯河、渔子溪、草坡河,嘉陵江支流白水江等。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约115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建设91万千瓦,新开工规模24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124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538万千瓦。2015年底无在建电站。

阿坝北部。包括足木足、绰斯甲、小金川、俄日河等。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280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30万千瓦结转“十二五”建设,新开工规模25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53万千瓦,到2015年建成60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227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4:阿坝东部水电集群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412.75万千瓦,包括福堂36万千瓦、太平驿26万千瓦等。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124.7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续建91万千瓦,其中毛尔盖42.0万千瓦、剑科24.6万千瓦、晴朗18万千瓦、多诺10万千瓦、西里6.4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23.7万千瓦,其中木尼5.0万千瓦、永乐11.1万千瓦、玉瓦5.0万千瓦、陵江2.6万千瓦。

(三)“十二五”期间新增投产装机容量124.70万千瓦,其中晴朗18.0万千瓦,毛尔盖42.0万千瓦,剑科24.6万千瓦等。 专栏5:阿坝北部水电集群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4.4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284.10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29.4万千瓦,其中关州24.0万千瓦、春堂坝5.4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250.30万千瓦,其中巴拉70万千瓦、达维30万千瓦、卜寺沟36万千瓦、蒲西12万千瓦、绰斯甲36.6万千瓦、观音桥13.5万千瓦。

(三)“十二五”期间新增投产装机容量57.60万千瓦,其中关州24.0万千瓦,杨家湾6.0万千瓦等、三叉8万千瓦等。2015年装机容量约342万千瓦。

(四)2015年底在建227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绵阳。包括涪江干流、火溪河、通口河、白草河、泗耳河、虎牙河等。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70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的25万千瓦结转“十二五”建设,新开工规模45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29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146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41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6:绵阳水电集群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117.04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69.60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24.4万千瓦,其中古城10.0万千瓦、高坪铺9.2万千瓦、三岔5.2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45.20万千瓦,其中铁笼堡28.0万千瓦,小坪子10.0万千瓦、南坝3.0万千瓦、冬瓜山4.2万千瓦。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装机容量28.60万千瓦,其中古城10.0万千瓦,高坪铺9.2万千瓦、冬瓜山4.2万千瓦、三岔

5.2万千瓦。

(四)2015年底在建41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甘孜中东部。包括九龙河、子耳河、孟底沟、三岩龙河,革什扎河、东谷河、金汤河、巴朗沟、瓦斯河,鲜水河、庆大河、霍曲河、力丘河、理塘河等。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385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的155万千瓦结转“十二五”建设,新开工规模23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312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453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74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甘孜南部。包括巴楚河、莫曲河、定曲河、玛依河、硕曲河、东义河(甘孜境内)、赠曲河、偶曲河、赤土河、稻城河、那曲河等。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312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的73万千瓦结转“十二五”建设,新开工239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139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149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173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7:甘孜中东部水电集群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146.0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385.6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155.40万千瓦,吉牛24.0万千瓦、国如4.8万千瓦、东谷7.5万千瓦、东三4.0万千瓦、金元10.8万千瓦、金平8.1万千瓦、溪古24.0万千瓦、江边

33.0万千瓦、斜卡13.0万千瓦、踏卡11.0万千瓦、麻窝3.2万千瓦、葛达6.0万千瓦、湾东6.0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230.20万千瓦,其中二瓦槽9.0万千瓦,达阿果22.0万千瓦,汪堆3.2万千瓦,巴德3.8万千瓦,决洛11.0万千瓦,塔坑20.0万千瓦,金顶22.0万千瓦等电站。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装机容量311.90万千瓦,其中金元10.8万千瓦,江边33.0万千瓦,踏卡11.0万千瓦,溪古24.0万千瓦,吉牛24.0万千瓦,龙洞16.5万千瓦,达阿果22.0万千瓦,金顶22.0万千瓦等电站。

(四)2015年底在建74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8:甘孜南部水电集群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9.30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312.16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73.6万千瓦,其中松多6.4万千瓦、扎杂3.6万千瓦、古学9.0万千瓦、乡城12.0万千瓦、洞松18.0万千瓦、去学24.6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238.56万千瓦,其中拉拉山9.6万千瓦,古瓦22.2万千瓦,党恩11.4万千瓦等电站。

城12.0万千瓦,洞松18.0万千瓦等电站、古瓦22.2万千瓦。 (四)2015年底在建173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凉山。包括水洛河、东义河(凉山段)、鸭嘴河、木里河、卧洛河、鲹鱼河、西溪河、美姑河、黑水河、古里沟、西苏角河、城河、尼日河等。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384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的142万千瓦结转“十二五”建设,新开工规模242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320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451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64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9:凉山水电集群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130.9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384.49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142.4万千瓦,宁朗11.4万千瓦、撒多21万千瓦、布西2万千瓦、烟岗12万千瓦、跑马坪12万千瓦、上通坝24万千瓦、立洲35.5万千瓦、卧罗桥10万千瓦、青松10万千瓦、互助4.5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242.09万千瓦,其中钻根20.1万千瓦、固滴13.8万千瓦、新藏15.9万千瓦、卡基娃45.24万千瓦。

通坝24.0万千瓦,卡基娃45.24万千瓦等。

(四)2015年底在建64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雅安。包括青衣江干流,宝兴河、西河、玉溪河、天全河、荥经河、周公河、南桠河、田湾河、松林河等。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104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的40万千瓦结转“十二五”建设,新开工规模64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93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449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11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0:雅安水电集群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355.95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103.9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40.1万千瓦,其中飞仙关10.4万千瓦、毛滩10.2万千瓦、宝兴19.5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63.8万千瓦,其中锅浪跷21万千瓦,出居沟8.5万千瓦,民治10.5万千瓦等。

关10.4万千瓦、毛滩10.2万千瓦、宝兴19.5万千瓦、锅浪跷21万千瓦等。

(四)2015年底在建11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3个航电通道。

嘉陵江航电通道。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124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的122万千瓦结转“十二五”建设,新开工规模2.6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122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322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2.6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1:嘉陵江电航通道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199.91万千瓦,其中包括金溪场15万千瓦、青居13.6万千瓦、东西关18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124.3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121.7万千瓦,昭化5.1万千瓦、亭子口110万千瓦、苍溪6.6万千瓦;

2.2011—2015年新开工2.6万千瓦,八庙沟2.6万千瓦。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装机容量121.70万千瓦,昭化5.1万千瓦、亭子口110万千瓦、苍溪6.6万千瓦。

岷江中下游航电通道。规划“十二五”建设规模165万千瓦(均为新开工建设)。根据工期预计“十二五”尚无新投产机组,2015年底在建165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2:岷江中下游电航通道主要项目

(一)2010年底建成0万千瓦,其中: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164.54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无在建结转“十二五”;

2.“十二五”新开工装机容量164.54万千瓦,其中老木孔(乐山段)44.54万千瓦、东风岩(乐山段)27万千瓦、犍为(乐山段)48万千瓦、龙溪口(乐山段)45万千瓦。

(三)“十二五”无新增投产装机,2015年底在建165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长上干航电通道。加强规划和前期工作,为“十三五”及以后开工建设航电工程创造条件。

——小水电。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发管理小水电。推动已建小水电改造升级,对于建设方案不合理、环境破坏严重的小水电,适时清理拆除;对生态环境保护考虑不够但具有继续利用价值的小水电,增

加环境保护设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其中机组设备老化陈旧、安全隐患突出的要改造升级、提高效率。优化新建小水电工程,加强小水电规划、前期工作管理,严格核准前置性条件和核准程序;严格控制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内新建小水电;重点开发农村偏远地区、离网缺电地区的小水电,加快解决无电地区和农村地区用电问题。更加重视新建小水电的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好流域和地区、干流和支流、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按照“小水电、大环境、大生态”的理念科学规划梯级布局、合理确定开发方式,慎重选择引水式开发方式,保障河流基本生态功能。 图1:四川省“十二五”水电基地布局示意图

2.积极优化发展煤电,进一步改善电源结构。

贯彻“上大压小”方针,关停小火电机组100万千瓦。加快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续建的240万千瓦火电项目建设,确保2011年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已经国家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取得“路条”的90万千瓦煤电项目(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厂、攀枝花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30万千瓦),确保2015年前投产。利用省外煤源并落实运输条件,在铁路沿线以及负荷中心规划建设100万千瓦级高效环保机组,争取新开工400—800万千瓦;争取新增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力争300万千瓦。加大宜宾、泸州等产煤区新扩建坑口大型燃煤机组,以及宜宾、泸州、攀枝花、广元等地区坑口煤矸石、劣质煤综合利用电厂的前期工

作力度,争取“十二五”投产30万千瓦。以上安排,煤电建设规模800—1200万千瓦,投资规模320—480亿元。扣除关停容量,净增火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争取630万千瓦。“十二五”规划完成投资400亿元。

根据煤炭资源分布和运力分布,规划布局路口煤电基地、川南煤电基地、攀枝花煤电基地、川东煤电基地。

——川南煤电基地。结合“上大压小”和城市发展,关停黄桷庄电厂40万千瓦,加快续建的福溪电厂、珙县电厂建设,开工建设内江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示范电站,规划布局珙县二期、福溪二期及煤矸石电厂等42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到2015年底建成365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38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3:川南煤电基地

(一)2010年底建成265万千瓦,其中内江循环流化床锅炉电站10+30万千瓦、白马2×20万千瓦、黄桷庄电厂40万千瓦、泸州电厂120万千瓦、华电宜宾10+15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规模660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240万千瓦,其中宜宾珙县电厂120万千瓦,福溪120万千瓦;

2.“十二五”开工建设内江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示范工程,规划布局珙县二期120万千瓦、福溪二期120万千瓦、筠连矿区煤矸石2×30万千瓦、古叙矿区煤矸石2×30万千瓦等420万千瓦。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装机300万千瓦,包括内江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示范工程等;2015年底基地装机容量525万千瓦。

(四)2015年底在建38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路口煤电基地。结合“上大压小”和城市发展,关停成都嘉陵电厂35.9万千瓦。结合省外煤源、运输条件落实和储煤基地建设,按照“自带煤源”原则在成都、广元、南充、绵阳等铁路沿线、负荷中心规划布局大唐广元电厂、国电金堂二期、华能南充电厂、神华江油电厂等大型高效环保燃煤机组80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到2015年底基地装机容量446万千瓦。争取2015年底在建40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4:路口火电基地

(一)2010年底建成281.9万千瓦,其中:国电成都金堂一期120万千瓦,巴蜀江油电厂126万千瓦,成都嘉陵电厂35.9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规划布局规模800万千瓦,其中:

1.2010年底无在建结转“十二五”续建;

2.“十二五”规划布局800万千瓦,其中大唐广元电厂200万千瓦、国电金堂二期200万千瓦、华能南充电厂200万千瓦、神华江油电厂200万千瓦。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200万千瓦,2015年底基地装机容量446万千瓦。

(四)争取2015年底在建规模40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川东川北煤电基地。加强电煤生产运输管理,切实保证落实发电用煤,充分发挥现有发电能力。根据劣质煤资源分布和勘探开采进度,规划布局广元劣质煤电厂60万千瓦等,争取“十二五”建设,2015年底在建6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5:川东川北煤电基地

(一)2010年底建成360万千瓦,其中广安电厂240万千,华蓥山电厂60万千瓦,万源60万千瓦。

(二)“十二五”规划布局广元劣质煤电厂60万千瓦。

(三)“十二五”期间无新增装机容量。

(四)争取2015年底在建6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攀枝花煤电基地。根据煤炭储量、生产能力并结合负荷需求,规划布局攀钢煤矸石综合利用自备电厂一期;结合关停攀钢小火电机组,规划布局攀钢煤矸石综合利用自备电厂二期。新增装机容量60万千瓦;到2015年底装机容量达到114万千瓦。2015年底无在建规模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6:攀枝花煤电基地

(一)2010年底建成84万千瓦,其中华电三维发电公司煤矸石机组27万千瓦,川煤集团攀枝花煤矸石机组27万千瓦,攀钢自备电厂30万千瓦。

(二)“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规模60万千瓦,其中攀钢煤矸石综合利用自备电厂一期、二期各30万千瓦共60万千瓦。

(三)“十二五”新增投产60万千瓦,2015年底基地装机容量114万千瓦。

(四)2015年底无在建规模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3.因地制宜发展天然气发电,提高电网调峰能力。

结合普光气田开发建设达州燃气机组70万千瓦,结合管道建设规划布局江油燃气机组70万千瓦。争取“十二五”开工建设

并投产达州燃气机组70万千瓦,完成投资24亿元。积极研究在天然气主产区适度规划布局天然气发电,进一步提高电网调峰能力。有序推进天然气分布式发电。

图2:四川省“十二五”火电基地布局示意图

4.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

——风能发电。重点规划布局以德昌为中心的安宁河谷风电场、以丹巴为中心的大渡河谷风电场、以茂县为中心的岷江河谷风电场以及广元等盆周地市具备条件的风电场,积极开展甘孜、阿坝等风能资源观测评价,适时启动高海拔地区风电场建设。规划“十二五”开工建设德昌二期、西昌、布拖、昭觉、广元等风电项目约150万千瓦,其中2011—2015年投产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风电规模5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图3:四川省“十二五”风能、太阳能发电分布示意图 ——太阳能发电。在“三州一市”(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城市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偏远无电地区规划布局光伏发电项目;利用“三州一市”荒地规划布局大型并网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薄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示范电站。规划开工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50万千瓦,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2015年底在建20万千瓦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生物质发电。在农林作物丰富地区规划布局秸秆发电项目27座82万千瓦;在大中型养殖场比较集中的地区规划布局沼气发电项目5万千瓦;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规划布局垃圾发电项目6万千瓦。规划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71万千瓦。 图4:四川省生物质能发电规划示意图

5.积极规划核电选址,有序推动前期工作。

发挥我省核电人才科研、实验设计、装备制造、核燃料制造等优势,推动核电“优势资源近距离高度聚集”,积极开展川东、川南等地区核电选址布局,根据国家要求继续做好厂址保护,按照国家政策和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 以上任务,安排“十二五”电源建设规模7760万千瓦(其中水电6920万千瓦、火电840万千瓦),其中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续建3660万千瓦(其中水电3420万千瓦、火电240万千瓦),新开工4100万千瓦(其中水电3500万千瓦、火电600万千瓦);新增水火电装机容量4500万千瓦,争取4630万千瓦(其中水电3930万千瓦;火电570万千瓦,争取700万千瓦);到2015年底水火电发电装机容量8800万千瓦(其中水电7000万千瓦、火电约1800万千瓦以上)。

(二)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

规划天然气勘探开发“十二五”完成投资1030亿元。

1.加强勘探工作,夯实资源基础。力争盆地新增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中石油、中石化各5000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储量达到3.12万亿立方米(其中中石油1.87万亿立方米,中石化1.25万亿立方米)。

2.加快天然气基地建设,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

加强产能建设,确保稳产高产,延缓老油气田递减,力争到2015年天然气产量413亿立方米。增强脱硫净化能力。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深化战略储备精准测算,启动储气库评价和建设,探索建设LNG储备设施,努力满足调峰和战略储备需求。 ——川东北天然气基地。包括普光、罗家寨等高含硫气田、龙岗、九龙山、通南巴、元坝等大型特大型气田。新增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年;新增产能124亿立方米/年(龙岗、元坝、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分别为40、34、50亿立方米/年)。 专栏17:天然气重点勘探开发项目重点

(一)重点勘探项目。

1.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2150亿立方米;

2.须家河组气藏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1650亿立方米;

3.页岩气及其它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1900亿立方米;

4.元坝区块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3000—3500亿立方米;

5.高庙子—丰谷须家河二组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800亿立方米;

6.川西中浅层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1200亿立方米;

7.通南巴构造带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2500亿立方米。

(二)重点气田开发和产能建设。

1.龙岗地区:2009年投产,新建产能30亿立方米,到2015年产量40亿立方米。

2.川东北高含硫气田:2012年投产,新建产能55亿立方米,2015年产量55亿立方米。

3.须家河新气藏:2006年投产,新建产能33亿立方米,到2015年产量25亿立方米。

4.富顺—永川、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2013年投产,新建产能14亿立方米,到2015年产量10亿立方米。

5.川西深层:1990年代初投产,新建产能17亿立方米,到2015年产量5亿立方米。

6.川西浅层:1990年代投产,新建产能33亿立方米,到2015年产量30亿立方米。

7.元坝气田:2013年投产,新建产能17亿立方米,到2015年产量34亿立方米;

8.通南巴气田:2007年投产,新建产能20亿立方米,到2015年产量20亿立方米。

——川中天然气基地。指须家河组新气藏项目。新增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年;新增产能22亿立方米/年。

——川西天然气基地。指川西海相勘探项目。新增探明储量500亿立方米/年;新增产能35亿立方米/年(川西深层、川西浅层分别为5、30亿立方米)。

图5:四川省“十二五”天然气基地布局示意图

3.积极布局非常规天然气建设,尽快形成页岩气产能。在自贡、内江、宜宾规划布局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规划到2015年页岩气探明储量1900亿立方米,建成富顺—永川、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产能14亿立方米,2015年页岩气产量10亿立方米。

4.扩大用气规模,优化用气结构。

按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效益、促进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的导向,结合管网建设科学规划天然气利用布局,加快推进能源结构“气化”进程。合理布局,积极利用LNG资源,大力发展车用燃料。

——优先发展城镇燃气事业。加快完善城市管网、配气站、加气站、加液站等基础设施及其调峰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及近郊乡镇居民生活用气普及率,大力发展车用燃料。

——优化发展天然气化工。按照“产地化、特色化、规模化”规划布局天然气化工基地,改造优化升级泸州西部化工城、自贡新材料生产基地、成都德阳眉山精细化工产业等川南川西老基地;科学规划建设川东北新基地,加快建设达州、巴中高效复合肥及天然气制烯烃产业,稳步推进南充广安遂宁片区气盐结合精细化工产业,积极谋划广元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

——积极调整工业燃料结构。以天然气为燃料重点满足工业骨干产业发展需求,主要是成都炼油、乙烯等石化产业,攀成钢、眉山乐山广元等地区的冶金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新型干法水泥、乐山成都等地区的建材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德阳东方集团、二重、自贡等重大装备制造业;成都乐山眉山等地区的多晶硅新材料行业;攀西钒钛创新园区等。

(三)强化煤炭基础保障,促进煤炭安全稳定发展。

规划煤炭行业“十二五”完成投资约134亿元(其中大型煤矿基地建设120亿元,煤炭资源勘查14亿元)。

1.加大资源勘查力度,择优推进煤炭详查。

提交资源量约40亿吨(其中新查明8亿吨,升级32亿吨)。筠连矿区提供矿井建设规模635万吨;古叙矿区提供矿井建设规模705万吨;达竹矿区形成一批炼焦煤资源接替基地。开展广旺、华莹山、芙蓉等国有老矿资源接替勘探,延长服务年限。 专栏18:资源勘查

(一)地质勘查重点矿段。

1.筠连矿区:塘坝矿段、沐园井田、金珠井田、金銮井田、蕉村井田、蒿坝、洛表井田、大雪山矿东段等矿段;

2.古叙矿区:海风、两河、大村、瓦窑坪、龙山、大村、石宝、观文二井田等矿段。

(二)提供矿井建设规模。

1.筠连矿区提供矿井建设规模635万吨,包括沐爱矿段沐园矿、金銮、金珠井田,筠连矿段的焦村、海赢、洛表一期井田等;

2.古叙矿区提供矿井建设规模705万吨,包括古蔺矿段龙山、瓦窑坪井田,大村矿段李家寨一、二井、桑木坝、马岩滩井田,石宝矿段的邱家祠、石鹅、石家沟井田等;

3.达竹矿区形成一批炼焦煤资源接替基地,包括万源水洋坪、大竹城门洞、开江长岭、开江小井沟等。

2.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省内自给能力。

建设筠连矿区、古叙矿区等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十二五”煤矿建设规模2025万吨/年(其中2010年底在建规模结转“十二五”续建750万吨/年,新开工1275万吨/年);新增产能1335万吨,加上小煤矿整合改造增加产能426万吨,共计新增产能1761万吨/年;2015年底在建690万吨/年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规划布局筠连矿区、古叙矿区、华蓥山中段等其它矿区。 ——筠连矿区。规划“十二五”产能建设规模930万吨(其中2010年底在建产能结转“十二五”的330万吨/年,新开工建设600万吨/年);新增产能480万吨/年,2015年产能达到660万吨/年;2015年在建450万吨/年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19:筠连矿区

(一)2010年生产能力180万吨/年。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930万吨/年,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330万吨/年,其中新维矿180万吨/年、船景矿150万吨/年;

2.2011—2015年新开工600万吨/年,其中武乐矿90万吨/年、青山矿60万吨/年、沐园矿240万吨/年、洛表矿120万吨/年、焦村矿90万吨/年。

(三)“十二五”新增产能480万吨/年,到2015年产能达到660万吨/年。

(四)2015年在建450万吨/年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古叙矿区。规划“十二五”产能建设规模720万吨/年(其中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的225万吨/年,新开工建设495万吨/年);新增产能480万吨/年,到2015年底产能达到615万吨/年;2015年在建240万吨/年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专栏20:古叙矿区

(一)2010年生产能力135万吨/年。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720万吨/年,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225万吨/年,其中石屏一矿120万吨/年、岔角滩矿60万吨/年、箭竹坪矿45万吨/年;

2.2011—2015年新开工495万吨/年,其中观文矿120万吨/年、石屏一矿(二期)60万吨/年、龙山矿45万吨/年、瓦窑坪矿30万吨/年、石家沟矿150万吨/年、邱家祠矿90万吨/年。

(三)“十二五”新增产能480万吨/年,到2015年产能达到615万吨/年。

(四)2015年在建240万吨/年结转到“十三五”续建。 ——华蓥山中段等其他矿区。规划“十二五”产能建设规模801万吨(其中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的195万吨/年,新开工建设180万吨/年,中小煤矿整合改造产能426万吨/年);新增产能801万吨/年,到2015年产能达到约1100万吨/年。 专栏21:华蓥山中段及其他矿区

(一)2010年生产能力约300万吨/年。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801万吨/年,其中:

1.2010年底在建结转“十二五”195万吨/年,其中龙门峡南矿60万吨/年、龙门峡北矿45万吨/年、金鹅池矿45万吨/年、西华矿45万吨/年、金堂矿60万吨/年;

2.2011—2015年新开工180万吨/年,其中同仁矿90万吨/年、龙坝矿60万吨/年、癸金矿30万吨/年;

3.中小煤矿整合改造产能426万吨/年。

(三)“十二五”新增产能801万吨/年,到2015年产能达到1100万吨/年。

3.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形成2—3个年产1000万吨以上、10个年产1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的大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组建跨区跨行经营、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煤电联营企业兼并改造中小煤矿。

4.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中小型煤矿整合改造,继续整顿关闭小煤矿,减少小煤矿20%以上,全省煤矿控制在1100对左右。建成高产高效矿井,大力推进采煤方法改革,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资源勘探、矿井建设、安全事故防治、煤炭洁净加工转化、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

5.大力开发利用煤层气,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煤层气资源勘探,基本查明煤层气重点有利地区。重点推进川煤集团芙蓉实业公司和华蓥山广能公司、古叙煤田公司、宜宾市煤矿瓦斯(煤层气)规模化抽采利用。规划2015年全省抽采瓦斯5.3亿立方米,利用3.7亿立方米,利用率70%。瓦斯发电装机15万千瓦。提高煤矿准入门槛,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装备和矿井安全生

产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6.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加强矿区环境治理。延伸产业和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瓦斯、矿山用水等的综合循环利用。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逐步使矿区环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环。

(四)增强成品油自给能力,保障油品消费需求。

规划石油行业“十二五”完成投资约170亿元。

1.增强成品油供应能力,增加成品油储备。建成1000万吨炼油项目。新建兰州—成都原油管道以及成都—乐山、成都—泸州、内江—宜宾等6条石油管道,新增石油管道里程1939公里,新增石油输送量2300万吨(其中原油1000万吨,成品油1300万吨)。力争参与国家建立的石油储备体系,积极推动成品油消费中心区域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建设,确保中心城市能源安全。采用政策、税收等调控手段,鼓励石油营销企业增加商业储备。

2.科学规划布局加油设施,提高油品消费服务质量。按照“总量控制、优化布局,安全环保、方便服务”原则,在兼顾城乡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前提下,以高速和城区道路、国省道为主、县乡道为辅,统筹结合现有布点调整,重点在新增高速公路、主城区拓展改造和没有加油站的乡镇,规划布局新增900座加油站。

到2015年全省加油站数量6100座左右。突出品牌、服务竞争,建立便捷安全智能零售系统;加大安全环保投入,推进单站规模大型化和布局合理化、服务综合化和品牌多元化,提高设施和服务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水平。

3.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推行清洁高效交通方案。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和水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合理出行,建设智能交通调度管理体系。鼓励先进生物燃料替代石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理规划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以气代油、以电代油,增加加气站布点,试点布局LNG加液站,推广CNG、LNG汽车;鼓励以电力发动机代替燃油发动机,发展各种以电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如电气化干线铁路和城市铁路以及电动汽车等)。

(五)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产业化发展。

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完成投资271亿元(不包含已计入电源建设投资的新能源发电项目)。

1.积极推广太阳能热利用。积极鼓励三州一市对既有房屋进行太阳能热利用改造,推进三州一市建筑工程与太阳能热水系统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积极推广使用太阳房和太阳灶。到2015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700万平方米,太阳房面积10万平方米,太阳灶8万台。

2.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燃气。到2015年在粮食主产区和养殖业聚集区新增农村户用沼气150万户,达到675万户,年产沼气22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总容积200万立方米,年产沼气

3.3亿立方米。在粮食主产区的乡镇建成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500处、供气25万户。在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建成秸秆固化成型加工厂300个;推广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灶150万台。 ——生物液体燃料。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在川南地区规划布局芭蕉芋种植基地;在川西、川中、川南地区规划布局粉葛燃料乙醇能源林基地,建成以芭蕉芋和粉葛为主的非粮生物质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10万吨/年。在凉山、攀枝花地区规划布局小桐子能源林重点发展区,建成小桐子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能力10万吨/年。

3.加快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建成完善的绿色能源利用体系,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农林废弃生物质能源,改善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用能条件;支持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施,满足电力、燃气、供热等各类用能需求。“十二五”加快建成国家批准的九寨沟、安岳、射洪、德昌、犍为、苍溪等6个绿色能源示范县,完成相关设施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再新增5个绿色


相关内容

  •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规划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室"十二·五"建设规划 系.部.室名称:编制日期: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年3月 一."十一·五"期间学院实验室建设概况 1.实验室设臵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 ...
  • 能源资源的开发
    201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导航 内容:能源资源的开发 课时:1课时 主备:刘永丽 赵艳辉 审核:高三地理组 知识梳理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 .风能. .潮汐能. 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主要包括 等矿物能源. ( ...
  • 生态申报材料
    四川省省级生态村 申验材料 (平昌县驷马镇天生生态村) 巴中市平昌县环境保护局 平昌县驷马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六月 制 目 录 1.<四川省级生态村申报表>(天生村资料) 2.平昌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申报天生村为省级生态村的请示 ...
  • 四川首次发布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快看你的家乡有哪些"重头戏"?
    你知道四川有五大经济区吗?你知道这五大经济区都包括哪些市州吗?你知道这五大经济区未来5年会如何发展吗? 今年每个四川人最应该关注的大事来了! 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五大经济区 ...
  • 论文格式sample新能源技术A
    华北电力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 业 设 计 专 业 班 级 xxxxx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年 月 日 毕 华北电力大学 成教学院 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教研室主任签名: 学 生 签 名: 摘要 新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 ...
  • 宜宾市情-了解人口多少,面积多大等
    宜宾在四川省的位置 宜宾,别称:"僰道" ."戎州"."叙州城",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称为" ...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86]15号文件的要求,由四百多位专家和数千名勘测.调查.试验.设计和研究人员参加的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工作已结束,并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
  • 专题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教师版)
    [考点定位] 一.考点扫描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2.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 ...
  • 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划分的依据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范围.特征.发展战略的差异性 班级:07级地理科学 姓名:周院 学号:075021005 一.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 经济地带又称超级经济区.是经济区划的最高层地域单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全国经济开发程度.经 ...
  • 肩负使命促跨越
    从工业大省到工业强省是一个质的飞跃.目前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推进这一跨越,将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使命 东风吹来满眼春.一季度,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居全国第五位,发展势头良好,形势喜人.这是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为省第九次党代会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