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及其改进途径 - 范文中心

试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及其改进途径

12/31

  [摘要] 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育工作,且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受到了从社会环境到教育自身等因素制约。对此,要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与网络建设、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途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制约因素 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施加影响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效果好既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概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能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具体来说,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其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过程的有效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三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结果的有效性具有前提意义、条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中心环节,也是联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与结果有效性的中介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是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参与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产物,是我们判断、检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基本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学生广泛接受且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那么,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强,反之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外部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社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社会环境的巨变,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和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社会竟争渐趋激烈,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增加相对缓慢。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使很多农村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经济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困难,往往还会使大量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等异常心理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仇恨和报复心理。现实与宣传教育的反差使思想政治教育难有说服力。   其次,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日趋多元且法制不健全,各种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在优秀文化迅速生长的同时,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想也粉墨登场,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因素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没有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和突显社会需要、社会价值,而忽视和压制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个人价值。在教育中往往单纯从党、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不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价值的实现,而只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存在着片面的社会至上的价值定位。这种状况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单纯的说教而失去亲和力,很难使教育和被教育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学生广泛认可和接受。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据调查可知,我国很多高校都实行量化管理,学生处、团委这些部门也都有一定的量化考核指标。往往这些部门开展工作不一定是为了解决学生的什么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完成某种量化考核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工作不可能起到什么实际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打铁先须自身硬”。塑造人的灵魂的艰巨任务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多种素质。而目前我国高校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有被逐渐边缘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和专业课教师相比,往往福利待遇差、地位低下。在此种状况下,许多优秀教师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而大量的非专业人员被安排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4.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众多高校对机制建设重视不够,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策机构无法收集准确、完整的信息,自然无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做出一个动态的、客观的评价,不能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出正确地判断和决策。因而,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刚性约束,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改进途径   (一)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须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作用。对此,一是要加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各个方面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二是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干部、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体,学校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后勤保障机制。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的任务,这就需要校党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物质基础。   (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改进教学内容   (1)在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国家、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2)注意加强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与渗透,注意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益的一切精华,同时有鉴别地从国外学术界引进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和运行一般规律的理论、观点以及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内容加以调整、改造、整合和重构。(3)注意把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充实到讲课内容中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尽可能避免教学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2.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   (1)变单向式教学为双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要把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2)注重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情感信息和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中采用新颖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实现感情的升华,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敬而受其教”的良好效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真正人耳、人脑、人心。(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形成过程。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意义重大。

  首先,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努力促进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的同时,大力倡导先进文化思想,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其次,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从学习、生活、娱乐、工作各个方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鼓励正确,惩罚错误,使奖励和惩罚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使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的因素,时时发挥着心理强化的作用。第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根据德育任务进行选择和加工,有目的地“优化”“人格化”校园环境,力求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并产生诱导、约束、凝聚、愉悦身心、传承辐射等作用。因此,在进行各种环境建设时,要注重对人的关怀,注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第四,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以及每个时期学生关注的热点,成立相应的社团组织,与时俱进地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当今,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带来了机遇,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很便捷地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开展生动的教学;另一方面,各种网络垃圾等有害的信息也不断涌入学生的视野,污染学生的心灵,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技术上的管理,做好对骨干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和接入审查;二是加强对网络宣传的管理,完善实名制注册登记,重点加强对网站的信息发布和BBS的审查,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三是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四是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无意识教育功能,创建一些贴近师生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站或网页、BBS、QQ等聊天室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很好的平台尝试。五是进行学习、生活信息进网络管理,开展网上查询、教学、信息交流与发布,设立网上的邮箱,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使学生参与到学校、院系、班级的管理中来。六是进行网上心理咨询,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网络具有互动性和身份的隐蔽性等特点,便于大学生敞开心扉,宣泄心理压力,达到排忧解疑,疏导矫正的作用。   (五)重点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据有关数字显示,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调查表明,由于贫困生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情绪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成为思想、心理问题易发的大学生群体。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及早了解学生,特别是从入校开始就做好制定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之策。二是要设法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不断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奖学金制度以及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让更多的贫困生从中收益,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三是搞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为贫困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生活的心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参考文献:   [1]田霞,邢千里.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   [2]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J].教学研究,2001,(4).


相关内容

  •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一.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旨在引领组织广大同学开展相关自我服务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权益维护.职业规划)及学生会内部的自我服务工作(学生干部培训.工作交流). 学生会的自我服务包含了物质服务和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大学生社团发挥有效作用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社团发挥有效作用的调查研究 肖湘君,余生艳,庞力峰,吴 丽,文 婕,杨 茵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大学生社团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 ...
  • 我省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非常鲜明:党务队伍呈现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趋势,二级学院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职能型"倾向日趋明显,同时,理论学习力度不够.组织建设尚需加强.工作 ...
  • 浅谈高校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创新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的民主生活会,是党组织对党员加强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然而,现有的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对高校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证 ...
  • 加强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途径思考_陈淑丽
    加强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途径思考 陈淑丽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加强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对于继承我党历 史上历来重视党史育人的优良传统,坚定党的领导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大学生中共 ...
  •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提 要 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同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标内容和改革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借鉴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的思 ...
  •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对于幸福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辞海>中这样界定幸福:"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在此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幸福既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N自我实现. ...
  •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齐齐哈尔大学 毕业论文修订稿 论文题目 会计职业道德浅析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会计职业道德浅析 摘 要 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