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 - 范文中心

读书与写作

04/01

读书与写作,教师专业成长的两翼

仙桃四中 杜明

一、读书,让教师专业发展振翅欲飞

人们读书大抵不过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生活,二是享受生活。为了生活,听起来有些沉重也有些庸俗,但却无可辩驳,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曾这样生活过;享受生活,听起来有些高调也有些虚无,的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享受”二字好像与读书无关。因为物质的富丽,精神的贫乏,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对此我们也不便置评。然而一个教师如果他的精神世界是贫乏的,那是相当可怕的。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职业的失误最可怕,第一是医生,他的失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第二是教师,他的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的一生。教师的一个失误影响如此可怕,那一个精神贫乏的教师呢?他的影响又会可怕到什么地步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不难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还有人曾这样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更是为了丰富文化底蕴”。这两种观点,正体现了两种需求和两种境界。两种需求: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读书是教师精神丰富的需求。两种境界:读书是为了生活,读书是为了享受生活。专业发展仅是为了生活,我们无可厚非;而把专业发展变成一种更高的精神享受,这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翘首以待。从专业发展角度看,首先,教师的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思想、新知识,发展新能力,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然后才能成为幸福者。其次,教育专业知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具有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而且是对教育事业的正确诠释。没有与时代进步要求相适应的先进理念的教师,我们不能称其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教师。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真正愿意读书的人却不多,有的老师几年甚至在他整个教育生涯里都没读过一本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种:一是没时间看;二是不知看什么;三是不知怎么看。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为了让老师们投入到读书的潮流中去,鼓励老师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校资助老师买书阅读,根据发票标价全额报销。同时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读书要求:每周一下午第三节、第四节是教师的读书时间,所有教师都到教师阅览室去阅读;每月一次举行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规定每学期每一位教师必须读一本教育方面的书,并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把检查结果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评价;举办读书成果展览,定期举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教师的读书热情。

随着老师们读书热情的不断高涨,学校图书馆、教师阅览室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教师的读书笔记由原来的草草应付,变得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有的教师还把有价值的文章通过做剪报的形式贴到读书笔记上,有的教师把值得推荐的文章发在学校网站上,有的教师把优美的文章加入自己的感想发在自己的校园博客上。

有了时间,有了地点,有了热情,接下来就应该明确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了。李镇西老师曾说过这样几句话:一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四读写中学生

和为中学生写的书: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以此为据引导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这些书籍不断地出现在教师们的案头。如何读书呢?摘抄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读书心得等形式多种多样。与此同时,去年6月份,我们邀请教科所唐所长到校进行了题为“教师读书与写作浅谈”的专题讲座。唐所长围绕教师读书与写作分别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指导。并站在更高的层面对我校教师读书和撰写本周随笔活动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给予了积极引导。这次读书报告贴近我们农村中学实际,对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读是一种积淀,写是一种实践。读使教师专业成长振翅欲飞,而写才能使其翱翔天宇。

二、写作,让教师专业发展展翅翱翔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长为科研型的教师,学校给老师们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以教师读书、写作为切入点,自2010年3月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教育随笔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研究”为题的校本课题研究,在全体师生中组织开展每周撰写随笔活动,随笔分两个层面进行。

(一)“本周随笔”在教师中:

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自2010年3月以来,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每周反思活动。老师们每周将教育教学中的小案例、小镜头,以及自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和反思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本周随笔”,从而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批判,激发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同时,激发教师的潜力,让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发展,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课题带动教师专业成长,采取反思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人文管理。每周一各部门收齐本周,学校进行汇总,然后筛选出优秀的本周,打印,分发到各部门中传阅,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写作热情。我们还组织教师们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半年总结、全年总结。从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的参与意识越来越明朗,优秀的本周不断涌现。一年半来,我们组织教师撰写本周随笔两千余篇,印发教师优秀本周随笔100余篇,在学校网站上推荐教师优秀本周随笔200余篇,莱州市《教学研究》以专题的形式刊发了我校12篇教师优秀本周随笔。《烟台教育》2011年7—8期以专题的形式报道了我校的具体做法,并先后刊发了8名教师的优秀随笔。同时,为张扬师生写作随笔的热情,我们精心制作了15名师生的优秀随笔感言作为宣传画在校园醒目处张贴。

(二)“本周随笔”在学生中:

在组织教师撰写“本周随笔”的同时,我们在全体学生中也开展了以反思为主要成长方式的“本周随笔”写作活动,努力营建学生在反思中成长的软基地。2010年3月以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撰写本周随笔,见证成长足迹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教师撰写本周随笔一样,学生每周将发生在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反思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发现身边的亮点和缺憾。每周一班主任收齐学生的本周,推荐本班优秀的本周,并且要写清推荐的理由,最后学校进行汇总,由教导处把全校的优秀本周随笔打印、装订,分发给全校师生。一年半来,学生共撰写本周随笔近3万篇,学校推荐印发学生优秀本周随笔240余篇。学生也经历了从懵懂排斥,到喜欢投入的心理历程,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健康成长,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学生本周无论是内容还是文笔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2010年11月30日,我校开展了“本周随笔阶段性总结表彰大会”。专题总结了我校开展本周随笔写作以来师生参与情况,并重点对随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情况进行了分析。会议安排了4名优秀随笔写作的学生代表发言,并对30名撰写“本周随笔”优秀的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对我校下一步随笔写作方向提出了方向性意见。

为检验近一年来学生写作成果,我们于2011年元旦前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本周随笔成果检验暨迎元旦限时现场作文竞赛”活动,针对当前学生对幸福感迷失这一话题,我们以“幸福在哪里”为题组织学生限时现场作文竞赛。通过评比,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章。这一写作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文笔,又适时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了幸福的含义,可谓一箭双雕。

三、读写,让教师尝到专业发展幸福滋味

读的多了就是收获,写的多了就是成长;做的多了就是经验,想的多了就是积淀;思考的多了就是智慧,运用的多了就是能力。活动开展近一年来,全体师生踊跃参加,及时反思,认真撰写,有序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教育思路进一步明晰,视野进一步开阔,行为进一步规范,方法进一步科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总结一年半来全体师生的本周随笔,我们认为,本周随笔的写作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教师和学生提交的三次阶段性总结看很符合我校发展实际。

1、读写结合,促进教师态度转变。老师们从开始时怀疑本周随笔、排斥本周随笔、抵触本周随笔到肯定本周随笔、走进本周随笔、悦纳本周随笔。在每周随笔中找到成长的体验,找到思考的乐趣,找到写作的灵感。同时,本周随笔以写促读,以读促写,引导教师逐渐走向读书,走向学习,走向专业成长。从无内容可写到写起来停不下笔;从艰涩的书写,到流畅的表述。都足见随笔打开了老师们思考的窗户,开始了反思的教育生活。随笔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读书的机会,写作的机会,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成长的机会。

2、师生沟通,创设更多评价视角。从以前无视学生感受的师对生单向评价,到体验学生感受从而师生互动的交互式评价。从以前较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到发现学生亮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这些体验和尝试都让老师们找到了更为有效的评价方式。

实践证明,以前很多学生心里有话要说无处说,有矛盾要宣泄无处倾诉,有特长要展示无法呈现的状况自“本周随笔”开展以来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本周随笔为老师倾听学生的心语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也为学生触摸老师的内心世界搭建了一个零距离的平台。

3、促进反思,引领教师自我觉醒。老师们在随笔的撰写中,在对自己的剖析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中不断纠正自我,肯定自我,促进自我。

第一,反思教育。反思教育实践,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和育人能力,掌握先进教育方法,了解时代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洞察力,捕捉教育教学契机,提高教育功效。反思教育现状,理解教育现实。不做嘴上功夫,不牢骚满腹。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反思教育行为、教育精神。引导教师甘于奉献,志存高远;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第二,反思心灵。我脚走我路,我笔书我心。本周随笔是师生情感的宣泄、生活的感悟、心声的呐喊、心理的转变。快乐从本周随笔开始,心灵不再寂寞。徜徉于文字之间,寻找心灵的净土。现实社会利诱、工作压力的负荷,使教师的心灵不断的浮躁和倦怠。本周随笔使教师再认了自我,回归了自我,坚守了自我。

第三,反思学生。本周随笔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本周随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关系和谐,教育工作高效;反思学生的成长,多一点包容和理解。脚踏实地,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4、打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成长的方式,让教师的成长从迷茫到自信。我们每周将教师的优秀随笔印发推荐给其他教师,供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为教师的同伴互助、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随笔写作的过程中,老师们注重观察学生行动,体察学生思想,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观察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借鉴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习惯于对每一件教育小事思考,习惯于对自己教学行为反思,习惯于抬起头看看自己前面的路该怎么走,习惯于打破习惯性思维有所创新。

第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化。包括教学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对象知识、教育效果知识、教育手段知识等都在本周撰写的引领下,有所涉及、扩展、提高、深化。

第三,促使教师教育意识、课程意识、 学生意识 、发展意识的觉醒,教育者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塑;学生主体论的再认,教师服务意识的触发,终身学习者身份的确定等。

第四,促进教师专业精神水平的提高。一是专业责任感(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二是终身发展的意识。

朱永新老师说过,“教师写作很重要,为了写的精采你必须做的精采、活的精采,只有做的精采、活的精采才能写的精采。”“行动就是收获,坚持就有奇迹。”一年半的坚持让我们逐渐把准了教师专业发展之脉,也让我们开辟了读书和写作两片天空。我们坚信,读书和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翼,唯有两者比翼齐飞,我们才能在教育的蓝天自由飞翔。

实施有效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高

仙桃四中 杜明

语文教学究其根底其实还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能够用上场的其实最多的是说话和写作。要说哪个人不会说话,那个人一定和你急眼,正常情况都会说话,可是说话和说话不一样,有人说话好听,“良言一句三冬暖”;有人不会说话,“恶语入耳心拔凉”。会不会说话主要和一个人生活学习的环境和学识有关,读过很多书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稳重了许多,因此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目前的考试制度而言,说话已经不属于普通考试的范围了,所考的主要是写作。那么阅读和写作有没有关系呢?开展什么样的阅读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怎样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实,阅读很简单,关键是引导,是启蒙,是入门。毫不夸张地说,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看书的人,在上学时经常偷偷抱着大部头听课。因为很多时候都被语文课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中心思想,归纳段落大意折磨的头皮发麻,我烦透当时那一套了。怎么办?我想方设法找了很多文学书读。图书馆的管理员和我混的很熟,有什么活找我,我乐得屁颠屁颠就去了,一小会的体力劳动就能换来进图书馆借三五本书的权利。那时候我已经注意了阅读层次,散文,小说,诗词,甚至戏剧、佛经之类的东西我也看了点,科普类的,自然人文类的也都看了一些。这些所谓的杂书确实开阔了我的视野,于是每每有了时间我都会抱着书籍不放,语文课没好好听,结果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考得很好。那时候我就隐隐感觉到读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埋头分析课文大意中心思想是对这些作品的一种肢解,老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斗志,考试时自然考不出好的成绩。

当了老师后,我曾经冒险拿了一个班级做试点,一个班按部就班将课文,另一个班节节课看书,讲故事,每节课留出十分钟处理课文内容。结果第一次考试,两个班分数不相上下。一年后,读书的那个班成绩渐渐开始突出,并且学习语文的劲头比那个班要强得多。那时候我就想,语文课本其实也是选的一些名家名文,不过就因为它成了必学内容,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换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学生反而有了更高的学习兴趣,这说明语文不是教哪几篇课文,而是教给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给学生大胆创新,另辟蹊径的意识,引导他们写出这样的优秀作品。

因此以后的教学工作,我都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曾经要求学生每个星期背一首课外诗词,每个小组轮流到黑板报抄写;每节课介绍一个成语,每周写三篇你认为很好的日记。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读书,一些好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视野》《思维与智慧》等等都被我引入课堂。每个星期我都会为学生读一篇我选的文章,有表达亲情的,有励志的,也有语言很优美的散文。每次我给他们读文章时,学生们都鸦雀无声,听得很仔细,很认真。再以后每个学生每周都找一篇美文,轮流来读,还要评选每周最佳美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于积极性。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得到别的科目老师的支持,尤其是理科班主任的支持。否则,这些书会被当作闲书而被打入冷宫。

开始写作文,我很少用什么固定题目来约束学生,每次都要有三个作文题,其中一个是自由命题,最大的要求就是拿出最高水平,练习原来写得比较失败的文体,或是尝试新的文体。我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找出自己最擅长的写作文体,以及写作内容。情感细腻的你就去写家庭亲情类的文章,每次要求进步一点点,哪怕是从

修辞上取得进步也行;喜欢交友的可以练习写友谊,写学校生活;喜欢思考的就写社会生活。当然这些都不是唯一,每个学生都会写过几次这几类生活,然后找出最拿手的,再从语言和构思立意方面下工夫,那就省事多了。

这样,在读了很多文章,很多作品之后,学生通过摘抄,背诵经典句子,掌握了很多写作的技巧,再写作文,很少有人再愁眉苦脸了,并且有些学生一个星期不写作文还感到难受,就写日志拿给我看,非要求我批改。我对作文的批改最喜欢面批,直接给他说出优点和不足。先指出优点,肯定他的写作热情和思路,然后从字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书写的规范等方面加以点拨,经常随手改一个句子,问他怎么样。学生有时就会恍然大悟,挠挠头皮。我告诉他,有些话这样说是一种效果,换一种说法又会是不同的效果,因此多想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说法。

对于写作技巧的点拨,我总认为那是画饼充饥,不读书就想写好文章,就像还没学会走就要去参加马拉松一样的荒唐。我们只要牢牢抓住学生的阅读,耐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起他们喜欢读书的兴趣,我们的写作就不会犯愁。因为,读书破了万卷,下笔一定有神!

《社戏》教学设计

仙桃四中 杜明

教学设计说明

《社戏》计划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提出预习要求,首先要求弄清楚字音,读熟文章,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其次在此基础上调查学生是否喜欢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理由。再次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每读一自然段,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谈一谈自己是否有和鲁迅先生一样的童年生活体验,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首先交流阅读心得,然后分析“偷豆”情节,了解人物性格,体会“童趣”。再次,在体会“童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刻的认识。初步体会文章优美的景色,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用声音读出江南水乡的意蕴,通过品读语言,让学生体会江南水乡优美的景色,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并尝试着进行写作练习。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鲁迅《社戏》的故事情节,对文章的情节已经比较熟悉了。我们在上一节课临结束的时候留下了一个作业,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问题:结合文章,谈一谈自己是否有和鲁迅一样的童年生活体验,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现在,就请大家来共同交流。

生1:回老家时,最好吃的东西都归我吃,小伙伴家里有什么新鲜东西也都让我尝尝,让我看看,还可以打着陪我的旗号不干活。我的这段经历和文中“迅哥儿”的童年一样。

生2:我一直住在城市,很少回老家。记得一次回老家看奶奶,村里的孩子不怕猪狗鸡、牛羊兔,我回去时显得很胆小,他们都笑话我,有的还故意逗我,那段时光让我很留恋。

生3:我想说说我的那些小伙伴。我的一帮小伙伴里,也有像双喜那样很有点子的大哥哥,有时候我领着更小的一帮小家伙时,现在觉得我也有点像双喜,不过我不会划船。

生4:在我们村里像六一公公这样的老人很多。我认识一个在街上遛鸟的老爷爷,即使我们逗弄了他的小鸟,但他对我们还是很和蔼,而且有时他还让我们与他最棒的八哥对话。

生5:结尾一段让我们想起学过的普希金的诗句“那过去了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师:大家说的真好,不仅注意到了文章的一些细节,而且很好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看,素来严肃的鲁迅写出了令大家如此感兴趣的小说,想必在小说中,一定有你喜欢的片段。大家最喜欢哪些片段呢?

生(纷纷):偷豆──偷豆。

师:好,你来说说。

生:我最喜欢他们回来的时候去偷人家罗汉豆的情节。因为我对它印象比较深,我小时侯也做过这样的有趣的“傻事”。

(众生笑)

师:那我们就先来欣赏“偷豆”,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读“偷豆”一节。

(生读课文)

师:在偷豆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特别关注两个人吧?

生1:一个肯定是阿发。

生2:还有一个是双喜。

师:好,双喜“偷豆”过程中有什么表现?

生:他要孩子们不要只是在阿发家的田里摘,不然阿发的娘会哭骂、气恼。 师:这表现了双喜什么?

生:偷豆也有分寸,周到。

师:分析很到位。“双喜”还有什么表现?

(生结合文中语言探讨交流“双喜”)

师:那阿发有什么表现?

生: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生纷纷读,不时伴随着学生们的笑声)

师:看来偷罗汉豆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偷豆、煮豆的过程中,迅哥儿儿和小伙伴们友情更浓了,而且呀,作者把这段真挚的友情放在江南水乡优美的景色中,更是增添了浪漫的情趣。

师:提到“双喜”和“阿发”,不得不提“迅哥儿”的那些小伙伴和平桥村的村民。假如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生:我愿意与双喜交朋友,因为他很大胆,有魄力,比如课本中是他向迅哥儿儿的外祖母和母亲打包票,迅哥儿儿才有机会和他们—块儿去看戏。我喜欢跟有魄力的人交朋友。

师:估计你也是一个比较有魄力的人。

生:我也喜欢和双喜交朋友,我觉得双喜是个很会拿主意的人。比如说,大家都不愿再看戏的时候,谁也没提出来不看,是双喜提出来不看,又比如说当大家都到阿发家的豆田里摘一大捧后,双喜让大家不要再偷,当然,这里我还看到了双喜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很能为他人着想。这样想想,我更愿意与他交朋友了。

师:你能看到别人的优点,生活中想必也能为他人着想。

生:我要和阿发交朋友,虽然文章中阿发出场不多,可从他的一句“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句话中,我觉得他很慷慨大方,不像有些人那样斤斤计较,所以我愿意和阿发交朋友。

师: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也一定很大方。

生:我愿意与桂生交朋友,因为桂生对客人很热情,又机灵又勤快。我如果和桂生交朋友,我愿意为他跑腿。

生:老师,我能不能和六一公公交朋友?

师:行啊,不是有忘年交吗?说说为什么喜欢与六一公公交朋友?

生:你看,“我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他非但没骂,还说请客是应该的,还送来了豆,还夸他一句----豆好吃吗?我觉得他心肠好,为人朴实,特让人感动。

生:我愿意和八公公交朋友,他虽然没有正面出场,可是从双喜的担心,以及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人,还有,从双喜对八公公的评价中我认为八公公心很细。所以我挺喜欢他。

师:大家的发言真是精彩,结合文章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觉得我们平时要多注意身边同学和老师的言谈举止,通过人的语言和动作去了解人物,窥视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平桥村”村

民的形象,那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用简练的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方法去刻画人物,使自己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师:社戏、社戏,“迅哥儿”他们那一夜到底看了什么样的一些戏呢?一起来看看“船头看戏”。那一夜演了一些什么戏?

(生默读文章)

生1:看了一段“铁头老生”的戏。

生2:“小旦”演唱的戏。

生3:“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的一段戏。

生4:“老旦”唱戏。

师:这些戏好看吗?

生齐答:不好看。

师: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没看成。

生2:想看“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但是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

生3:想喝豆浆,没喝成,很是扫兴。

生4:最怕的老旦还是出场了,更是扫兴。

师:哦,看来戏的确不好看。但是,我有些奇怪,为什么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 (众生思考)

生1:他很留恋那那段时光,到现在也忘不掉。

生2:那天晚上的社戏不好看,但“迅哥儿”的心情很高兴,比如他们回来的时候,在路上偷豆、煮豆,小伙伴们玩的很高兴。

师:这样看来,那晚的戏在“迅哥儿”眼中是“好戏”,那晚的豆也是“好豆”。究竟是什么让“迅哥儿”觉的那晚这么好,而且不能忘怀?

生:我觉得“迅哥儿”是很怀念看戏的那个过程的。

(师板书:过程)

生1:他肯定很怀念和他一起看戏的那些小伙伴们。

师:你的意思是说“迅哥儿”和小伙伴相处的特别好吗?

生1:是的。

师:我们不妨概括为“人好”(板书:人好)。

师:不仅小伙伴对“迅哥儿”友善,而且整个平桥村的村民对“迅哥儿”格外照顾。谁再来说一说。

生2:特别是在“偷豆”“煮豆”的时候,他们心情一定很好。我就概括成“心情好”吧!

师:很有见地!(板书:心情好)

生:“迅哥儿”也很怀念江南优美的风光,特别是“夏夜行船”一节写的景色很美。 师:咱们就叫景色好吧!(板书:景色好)

师: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看到他怀念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在看戏的过程中和小伙伴们结下的真挚的友谊,感受到的江南水乡特有的优美的风光,还有就是自由的空气。简单一点,正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他怀念的只是看戏的过程。 师:鲁迅《社戏》结末一句,道出了人生共同体验和感受,这句话使我们想起自己逝去了的童年,拨动了我们的心弦,点燃了我们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他曾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说:(大屏幕展示)我有一时,曾经屡次记忆儿时在故乡所吃

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作品里,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是这样的结尾? 生:我们曾经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尾说他描的最好的《三国志》和《西游记》的绣像,被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最后一句话特别能牵动人心,我读完后就想我童年最珍爱的东西,但现在找不到了,对自己的童年很怀念。

师:鲁迅先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画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抓住了人们对童年无限怀恋的共同情感体验,与我们一同唱起了童年的歌。

师:刚才也有不少同学提到了社戏过程中“夏夜行船”这一节,认为描写的景色非常优美。那,我们再来欣赏“夏夜行船”一节。

师:“夏夜行船”这一个片段在文中是多少段?

生:10~13吧。

师:那好,我们先准备一下,然后请4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一下吧。

(生下面轻声读,作准备,师放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师:好了,哪四位愿意来?

(生举手很多,师叫了四位。)

朗诵完毕,大家鼓掌。

师:从大家的掌声中看出刚才那四位同学读得不错,我再强调一下,要注意表情朗读,不是面部表情,是说要用我们的声音表达出感情,来传情达意,要自然,像泉水流出泉眼。想一想,费尽周折,我终于看到渴盼已久的社戏了,我的心情该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下面让我们齐读10~13段,用声音把我们一起带回到那个美丽的江南水乡,好吗。

生:好

(再次播放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生很投入的读。)

师:这种意境颇像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大屏幕展示)我们把这句话改写,让它带有>的风韵。

(生认真的思考,两分钟之后开始写)

师:哪位同学想来做一位“大诗人”?

生:迅哥儿之意不在戏,在乎社戏过程也,社戏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戏也。 师:改的很不错,深刻的理解到了“迅哥儿”之意。我把我写的送给大家:迅哥儿之意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戏也。

师:美丽的江南水乡,令人难忘的朋友深情,童年的一切总是那么美好,这一切都永远的停留在了“迅哥儿”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最后带给大家一首罗大佑唱的《童年》,让我们一起去回忆那令我们魂牵梦萦的童年。

(在《童年》音乐中结束本节课。)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仙桃四中 杜明

指导思想

1.现在大家公认,语文课是除了政治课之外最令人厌烦的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这一课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尽量然让学生学得愉快,要让他们感觉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起码也是寓学于玩,亦学亦玩。

2.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要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我设计这一课的另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强化这些训练,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艺术匠心。

3.《斑羚飞渡》是一篇有争议的课文,其故事的科学性、情节的合理性、以及作品的思想情感都存在问题,甚至在艺术上也经不住推敲。但是有争议的作品正适宜组织讨论和辩论,正适于借此发展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设计这一课,我在让学生理解其正面的思想和艺术的同时,也对其负面的思想和艺术展开讨论和辩论──这可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这很符合新课标精神)。在大家认为课文已经学完了的时候,我说:这一课学到这里似乎也可以结束了,其实最多完成了一半──以上你们只是完成了课本和老师为你安排的任务,还没有自己“见疑”,特别是“无疑之疑”,更没有“探疑”和“解疑”,而这比上面的内容更重要„„

4.课文阅读教学应是一座桥,一座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桥;工程师架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让人们到达更远的地方。我设计这一课,也是要通过课文这座“桥”扩展学生视野,让他们到达一个更加高远的地方。在组织学生“见疑”和“探疑”之后,我又说:这堂课上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但实际上可能只上了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接着组织“沈石溪动物小说推荐阅读”,推介《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友谊奖),《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先后获中国作协第一、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刀疤豺母》等作品阅读。

5.电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互联网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其作用甚至可以说是神奇的。我这一课,也想利用其神奇功能,以提高语文课的趣味性,并扩宽和提高语文教学的境界。

(一)

师:张云娟,告诉听课的老师们,我们的语文课上经常干什么。

生:经常玩。

师:这堂课也是这样,与其说是学,不如说是玩;起码是一边学,一边玩。咱们该玩什么?

生:玩斑羚。

师:你们见过斑羚吗?

生:没有。

师:(故弄玄虚)我给你们找来了一只,想牵出来看看吗?„„(像哄小孩)崔阳阳,你喊一声“斑羚出来”,它就自己出来了。

生:斑羚出来!(随着“咩”的一声,一幅斑羚图片进入屏幕,大笑)。 师:我们再进入一个介绍斑羚的网页了解斑羚。靳晓洁,请你读一读。 生:(读)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师:谁还理解斑羚其他情况?请作补充介绍。„„没有?老师再补充两点:它的角是珍贵药材;现在已被猎杀得濒临灭绝。──这篇文章作者是谁? 生:沈石溪。

师:(投影)沈石溪,原名沈一鸣,祖籍浙江慈溪„„被称为“动物小说之王”。──把这几个字记在书上。这就是沈石溪(图片)。

(二)

师:“鸟瞰”就到这里,下面是“解剖”──阅读各段。

„„课文写斑羚“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故意说错话)我觉得不合适──世界上又没有举行过“动物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哪儿来的“食草类动物跳远冠军”?所以我觉得还是改成“斑羚是食草类动物中跳得最远的”。你觉得呢?

生:“跳远冠军”好,比较生动形象,是拟人写法„„这样语言生动有情趣。„„“跳远冠军”比较幽默。

师:对,我们说话、作文,要尽量幽默、有趣。你看大家都喜欢相声、小品,就是因为它幽默有趣。王高策,你读一读第三段。(读,音质纯净,音色优美)

师读得真好!将来真可以到电视台当播音员、主持人的!我建议你考大学时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这一段起什么作用啊?不写行不行?

生:我认为这是从侧面表现山之高、崖之深„„(过程略)。

师:在进退维谷的绝境中,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人,说明他有崇高威望,是众望所归,谁呀?

生:镰刀头羊。

师:镰刀头羊一出场,就显得与众不同。告诉我,怎么不同?

生:它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还有“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 师:高大威武,光彩照人啊!写它的外貌,就突出它的特殊身份。(读)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哎?下面我们“玩”的内容应该是──

生:„„学羊叫。

师:光学羊叫还不行,还得把“羊语”翻译成汉语。(大笑)──过去你们只作过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恐怕没有作过把“羊语”翻译成汉语。──镰刀头羊一共“咩”了几次?

生:三次。

师:第一次怎样“咩”的?请你学一学。„„有点不好意思是吧?没关系,咱们是“玩”么!把上课当成玩,就不拘束了。

生:咩──

师:不行,这只是“咩”,不是“哀咩”,再“哀”点。

生:咩──

师:这回不错。是什么意思?再翻译一下。

生:唉,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词语用得好,不愧是“小才女”。

生:(非常动情地)唉!无能为力啊!(笑)

师:真好!第二次是什么时候“咩”的?

生:(读)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斓光带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

师:再学一学。

生:咩,咩。(笑)

师:还不行。请大家注意,这两声之间有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声音延长。

师:就是么,“咩”的时候加上破折号!(笑)

生:咩──咩。

师:还得注意:课文写的是“咩──咩”的发出“吼叫”。要“吼叫”。(笑) 生:咩──咩!(笑)

师:好,这回学得像。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再翻译一下。

生:母斑羚回来──危险!

生:那不是桥,回来!

师:好,但你没把破折号拉长的语气翻译出来。

生:那不是桥──回来。

生:别作无谓牺牲──或许还有别的办法!

生:你疯了──回来!(笑)

生:我觉得第一声是呼唤母斑羚回来,第二声是告诉大家„„看看书上怎么说的──“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可见,得把分成两拨的意思翻译出来。

生:我有办法了,列队!老的一拨,年轻的一拨。

生:同志们:让我们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笑)

师:好,但这句子还长了点,能不能简练点?

生:老少分别列队!(笑)

师:真简练!哎哟,你有做“头羊”,也就是做领袖的才能哟。(笑,气氛十分愉快,笑声连续不断)„„第三次,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轻咩了一声。再学一学。

生:咩──

师:“悲怆”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悲伤。

师:对呀,你“悲怆”得还不够,得比悲伤更悲伤才能叫“悲怆”。

生:(悲怆地)咩──。

师:好!悲怆了。这声“咩”是什么意思啊?

生:(悲伤地)唉!舍己为后吧!(笑)

师:哎呀,你有仿拟才能,也就是创造才能啊。

生:为了下一代的生存,我们牺牲自己的生命吧!

师:“我们”这个词不亲切,应换成──

生:咱们。

师:对。还有别的译法吗?

生:哥们,走吧。

师:“哥们”这个词用得好!很亲切呀!比“同志们──”要好。

(三)

师:下面该“飞渡”了。斑羚的“飞渡”写得实在是太精彩、太感人了!──对了,我告诉你一个提高口才的方法──凡是精彩感人的文章,你都尽量复述下来,讲给别人听,这就既感染了别人,又提高了自己口才。下面请你复述斑羚飞渡的情景。能不能?„„(没人吭声)怎么?不相信自己?你们上课起立时喊什么来着? 生:只要努力,我能成功。

师:我们重喊一遍,起立!

生:(大声地)只要努力,我能成功!

师:好,要相信自己。我先作点指导:第一,复述,飞渡的动作是重点,动词要具体。你认为哪几个动词必须用上?

生:„„飞奔„„快速起跑„„纵身一跃„„头一钩„„蹿跃„„猛蹬„„钻„„ 师:对,不是“跑”,是“飞奔”„„羊发狠的时候,往往是把头一“勾”(辅以“勾”的手势),很形象啊„„第二,文中有几个比喻句,最好用上。哪几个? 生: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略)

师:这些比喻句最好用上,只有一种情况例外,什么情况?

生:自己创造得比它更好。

师:对„„第三,复述,包括简略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你对哪种最感兴趣?

生:创造性复述。

师:好,下面请大家创造。怎么创造?

生:我把自己当成一只老斑羚或者小斑羚,以斑羚的口吻复述„„

师:你真有创造性!这就更新颖、更有趣了。

生:我一边说,一边用动作比划,还模仿斑羚的叫声。

师:好,加上了体态语和“效果”,更生动形象、有声有色了。

生:我觉得作者写彩虹写得不好──彩虹不可能只有六米,也不可能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我让斑羚先看到山上的云彩,受这个启发,把云彩当跳板„„ 师:好!你真有创造性!

生:我复述时用景物描写渲染悲剧气氛,开头写:“阴霾笼罩着伤心崖„„” 师:真好!我说你是才女么!真是才女!

生:我给每只斑羚起个名字。落崖的那只就叫它“落崖”吧„„(笑)

师:那落崖的有好几只,得叫“落崖一号”、“落崖二号”。(笑)

生:被救的那只叫他“希望”„„

师:啊,有创造力,起名字也要学问的。

生:我觉得“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并不好,不如说像块石头一样落下去,形容摔得重。

师:有道理。

生:“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这一句,应该加上一句:“跳板反弹了一下”,因为平时跳远时跳板是要反弹的„„

师:哎哟,你真注意观察生活!我估计你将来也能写小说,当作家。

„„

师:“飞渡”之后。(动情地朗读)“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哎?“井然”是什么意思?我不懂,谁能告诉我?„„聪明的同学已经开始查字典了„„看谁查得快。

生:整齐、有条理的样子。

师:对。(继续读)“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盯”着换成“看”着行不行?

生:不行,“盯”着是目不转睛的看,表示把他吸引住了。

师:“溜”换成“跑”行不行?

生:不行。“溜”是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摸摸地„„

师:对了,昨天我还用过这个“溜”字,是怎么说的?

生:你对我们说,如果谁进不了这个礼堂听课,就想办法从后门“溜”进去。 师:是。(对舞台下面)有“溜”进来的没有?(笑)„„没人答应──他们不想答

应,因为是“偷偷摸摸”进来的。

师:大家把这句读一读:“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 生:(齐读)

师:读得不理想。重音应在哪个词上?

生:生命„„心甘情愿。

师:再读一遍。„„这回差不多了。还有这句:“我没想到„„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重音在哪里?

生:更„„从容。

师:“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该快点,还是慢点?

生:慢点。(读)

师:语气再凝重点,再读一遍。„„好。“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这几句起什么作用?

生:是反衬„„是侧面描写,烘托斑羚精神感人„„给人,甚至给狗以震撼。 师:这种写法和前边哪一课相同?

生:《口技》。„„(齐背)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师:对,这是侧面烘托,那么具体烘托什么呢?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对镰刀头羊的评价,注意:是用一个词,要符合“一词说”。这是谁的主张?

生:福楼拜。

师:你用一个什么词语概括?这可检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啊。

生:临危不惧„„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舍己为羊„„舍己为后„„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师:也对,但这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句。

生:有集体主义感。

师:“集体主义感”不合适吧?可以是“集体主义精神”或“群体意识”。对了,现代社会,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都要靠群体合作。所以一定要有群体意识,学会合作。

生:以身作则„„临难从容„„宁死不屈„„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师:对,但这也是一个句。

生:以身殉职„„有王者风范„„

师:镰刀头羊应该是属于“领导干部”吧?所以我的意见是──领导干部的楷模。(笑)──在社会腐败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镰刀头羊这样的领导干部。

(四)

师:这一课学到这里似乎也可以结束了,其实最多完成了一半──以上你们只是完成了课本和老师为你安排的任务,还没有自己提出疑问,解答问题。而这比上面的内容更重要。因为(投影名言):

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白沙)

下面,是“主人论坛”,请“主人”们发表对这一课的疑问和见解。我们先说哪里写得好,然后再说哪里写得不好。

生:“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逼”字用得好。(以下尽量略去老师评价)

生:结尾一段“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写出了斑羚死得伟大,死得光荣,说明斑羚的精神在闪光,我为

此而感动。

生:“在同一水平线上,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远”,我觉得“在同一水平线上”交待了条件,使语言更准确;如果从高处往低处跳,会跳得更远。 师:你真细心!„„有没有哪个地方写得不好?

生: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彩虹写得不好。我们看到的彩虹都是一个面,而文中的彩虹却是一个体。二是“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这一句有毛病。流星应当是倾斜的,不可能笔直地往下落。

生:作者写“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不好。老斑羚这里表现的是对生的渴望,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说它“老眼昏花”或“故意要逞能”是贬低老斑羚。

生:“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们掉到河里,怎么能“粉身碎骨”呢?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这一句不真实。人有可能被感动,那么狗也可能被感动到吗?猎狗的狗性决定,它这个时候只能是精神亢奋地追逐、围捕、狂吠、撕咬,而不可能被感动得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生:伤心崖“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剖开”不如“劈开”。“剖开”的东西应该比较小。

生:我有三点。第一点,“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其实,不成功的飞渡,更会粉身碎骨。第二点,我觉得他们不可理解──他们是来打猎的,但为什么在羚羊都要摔死的时候不开枪呢?„„

师:(故意“反驳”)他们可能是被感动了啊。

生:如果是被感动了,那为什么不撤退,放羚羊一条生路呢?

师:就是啊,不可理解!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不真实,你看得目瞪口呆了,就根本不会注意到狗和其他猎人了。 师:(还有许多举手)现在可早该下课了„„你再发表最后一条见解。

生:斑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既然如此,作者怎么能写去猎捕他们呢?我觉得作者的感情有问题。

生:(不甘心停止发表意见)我还有三点。第一,斑羚为什么到死都不肯向猎人屈服?第二,人的成功在于拼搏,斑羚反正是一死,它为什么不和猎人做一番拼搏?(笑)„„

生:如果它们屈服了,可能比跳崖更惨„„如果屈服了,整个种群就会灭绝。„„斑羚是打不过猎人和猎狗的,搏一搏,可能还有生的希望。„„我觉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师:你的话使我想起了一首诗„„

生: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师:这不是诗,是名言。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笑)

师:对,斑羚在猎人那里最不自由,所以宁死不屈。(笑)

„„还有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哎呀,不行啦,要求发言的这么多,再给你们一节课也说不完。怎么办?„„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另一个发表的天地:网络互动──我已经在“人教论坛/中学语文教师论坛”发贴:《〈斑羚飞渡〉质疑》,请你登陆

参加讨论。网址„„(登录论坛)这就是我质疑的文章。你看,后面已经有了许多跟帖„„想发表意见的同学请课后登录这里,去与老师们论上一论,怎么样?我觉得咱们许多同学有这个能力。这样,我们这堂课的境界就大大扩展了,全国各地的老师、同学都能看到你的意见。

(五)

师:还有,老师推荐阅读沈石溪动物小说(点击进入“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网页)沈石溪有好多动物小说哟,你看有多少!„„《再被狐狸骗一次吗》(进入该网页),我看过,很好。再看看《保姆蟒》(进入该网页),让大蟒当保姆,你听说过吗? 生:我看过。

师:好。再看看《狼与“狈”的生死爱情》,写爱情写得很感人哟!(笑)还有《鸟奴》,人里头有奴,鸟里头竟然也有奴!还有《圣火》,曾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友谊奖。《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先后获中国作协第一、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我特别推荐阅读《刀疤豺母》(内容介绍,略)──这就是《刀疤豺母》的封面。(图)

师:总之,我所看过的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每篇都比《斑羚飞渡》要好;也就是说,数这篇《斑羚飞渡》最“差”!


相关内容

  •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我在班级中开辟出一个我的小笔头,让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 ...
  • 小升初语文写作素材
    小升初语文写作素材--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中华网中小学 更新人:marcus 更新时间:2013年9月5日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
  • 想象作文教学
    想象作文教学 教学设想: 通过教学情境的层层设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思维:在多种方式的写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播放一段音乐,初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 ...
  • 如果我说,没有如果--作文
    如果我说,没有如果--我喜欢透过有水的杯子看世界,注视着或远或近,或浑浊或清晰,但透过它看到的世界是扭曲的世界.一种变态的虚拟,也许,这才叫生活.时间,它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也能磨灭一切的伤痕,更能证明一切.已经过去的多少个昨天,夕阳的辉映下 ...
  • 蒲松龄[狼]备教手记---谁是谁的谁?
    蒲松龄<狼>备教手记---谁是谁的谁? 作文教学一直是老生长谈的话题.长期以来,我对学生的作文一直是束手无策,不得要领.但今天的一堂偶尔为之的作文课,让我和孩子们收获颇丰. 首先,在批改作文时,我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分类.一类,是 ...
  • 读书报告题目怎么写(共8篇)
    篇一:读书报告怎么写 它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要读书. 具体注意事项: 一. 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二.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读书,应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甚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 三. 不止读一本书 要把一 ...
  • 有关快乐作文的实践与探究报告
    有关快乐作文的实践与探究报告 师寨镇二中娄玲.李彩红 内容摘要:"快乐作文"是储晋老师首创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它的核心观念在于降低 写作文的难度和要求,缓解学生紧张情绪,逐步打消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 ...
  • 笔下生花"四步曲"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常发现,许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手托下巴,紧锁双眉,久而久之产生畏惧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作文,笔下生花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激发兴趣.注重积累.开放生成.及时评价. [关键词]兴趣积累开放评价 "作文是老 ...
  • 三更有梦书做枕
    三更有梦书做枕 开发区一中小学部 张达智 培根在<论读书>里曾经说过:"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一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