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脏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 范文中心

老年心脏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09/07

. 19, . 51997117

带来了很大困难。根据临床实践, 进行静脉穿刺时最好是在病人早餐间护理及换药后进行, 这时病人精神较好, 静脉基本上恢复充盈, 穿刺较为顺利。肢端皮肤损害较轻, 但肢端静脉比较细小, 选用头皮针穿刺, 穿刺前使血管充盈, 待有成功把握时方可进行, 尽量保护血管, 减少病人痛苦。若严重水肿的患者, 血管不易暴露, 小疱或大疱表皮大片剥脱, 在这种情况下, 应根据血管的解剖部位, 用手指压迫该处的水肿皮肤下陷, 然后放手, 如能在皮肤未恢复原状前能见到血管走向, 那是最理想的, 应立即抓紧时机迅速进行穿刺。如果糜烂面积大, 应在穿刺前用0. 9%生理盐水清洁创面, 再用1. 00%新洁尔灭消毒, 用无菌纱布盖上用上述指压法, 使血管充分暴露后再进行穿刺。

(五) 做好饮食护理:准确记录出入量, 一定要使病人增强抵抗力是战胜疾病的重要一环, 因单靠静脉输液是不够满足的, 所以应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如果肾功能正常, 无肺水肿者, 每日摄入量不得少于2500~3000ml 。尿不得少于150ml, 准确记录出入量, 应严格按照Ⅰ级护理常规。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 发病突然, 经过急剧, 有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伴眼、鼻、口腔、外阴部尿道粘膜及皮肤症状的综合症。患者极为痛苦, 治疗成功与否, 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配合医疗, 我们从本病患者的护理中, 充分体会到要挽救患者的生命, 就必须加强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如及时发现粘膜处新皮疹的出现, 报告医生寻找新疹出现的原因, 系激素减量, 及时控制病情复发。因此我们认为, 科学的工作态度, 积极主动, 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深深体会到“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是有科学根据的, 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于清洁换药。指甲每周剪一次避免搔抓感染。护理人员

进病室, 应用1∶80~100倍金星消毒液泡手, 穿隔离衣等。注意病室内的温度, 冬季保持在26℃左右, 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床垫须软防止损伤皮肤, 保持床铺干燥及经常翻身, 避免局部受压, 预防褥疮, 做好床前交接班。

(三) 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护理:由于本病发展迅速, 应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 以便早期发现病情报告医生采取措施。使用抗菌素, 应注意做过敏试验。使用激素后应注意观察使用激素后的副作用。注意皮疹消退情况, 有否新疹出现。做好创面护理, 为了缩短换药时间, 减轻病人的痛苦, 换药前应备齐各种物品, 换药时动作要轻, 注意皮损的变化, 并做好护理记录。换药时应从干净到脏, 从上肢、胸、背到下肢, 尽力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如创面与敷料沾着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渗湿清洁后用庆大霉素液湿敷, 小疱或大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 用氢鱼Ⅱ号涂, 对腐败的表皮一定要做好清理彻底, 以免细菌生长, 影响创面愈合。活动的部位可以包扎, 但忌用胶布固定。红斑或小丘疹处及关节屈侧及皮肤皱折处扑上单纯朴粉。做好晨晚间护理, 对眼、鼻、口腔、外阴部综合征配合治疗是重要的, 必需按常规进行, 并做好重病交班记录。眼、鼻可用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 巩膜充血用考的松眼水或氯霉素眼药水点眼, 每小时1次。角膜有溃病时, 激素眼药水停用; 用4%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每日至少4次, 如进食口腔疼痛可以在食前滴数点地卡因, 口唇干裂可用甘油涂, 口腔粘膜溃疡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碘甘油涂。

(四) 保证静脉穿刺成功:为了保证患者及时用药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静脉输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 而患者大面积红斑、水疱、糜烂, 给静脉穿刺

老年心脏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福州二化集团公司医院 陈秋英

  1993~1996年共收治高血压、冠心病患者87例, 年龄57~90岁; 男40例, 女47例。合并心衰24例, 约占发病总数的25. 3%。老年人患病一般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是合并心衰最常见原因, 也多在熟睡时并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心衰, 呼吸道心衰。病情变化多样, 多带有突发性, 凶险性。护士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实行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 热爱护理事业, 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 具有良好的心身状态, 严格认真做好

118

情及治疗护理情况, 严格三查七对、严防差错。

二、加强病房巡视, 密切观察病情 严格遵守等级护理制, 一级护理病人每30分钟巡视一次, 危重病人每15分钟巡视一次, 以便及时发现病变能及时处理。值班护士要经常深入病房与病人交谈, 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有否异常表现和情绪变化等, 做好心理护理, 鼓励病人与疾病作斗争, 消除顾虑, 轻装上阵是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环节。注意观察病人神志, 如出现言无伦次、躁动、神志淡漠、目光呆滞、谵妄等表明病情危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紧急救护。注意病人的睡眠姿态和呼吸频率, 如果出现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浮肿, 则提示病人已出现心衰、护士应立即给低流量吸氧, 湿化并内加75%酒精, 两腿下垂半卧位, 病人使

福建医药杂志1997年第19卷第5期

用强心药时要记录24小时尿量, 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一般维持在15~20滴/min ,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尿量改变并准确记录。严格控制病人活动量, 心脏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可因活动量增加, 心肌收缩力加强, 心脏负担加重, 耗氧量增加,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塞。有5例病人不能很好卧床休息, 经常外出活动而诱发胸闷、心绞痛, 心电图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梗塞。有2例病人在夜间睡眠时突发心脏性猝死。严格控制饮食, 要少量多餐, 进易消化少刺激性食物, 应适当限制盐、水的摄入, 避免加重心脏前负荷而诱发心衰。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清洁, 保持大便通畅。经常翻身按摩, 保持床单、被褥整洁, 做好预防褥疮护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陈火木 林高友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

疗逐渐增多。本组按时间顺位, 统计200例60岁以上普外科手术患者, 占同期成年人普外科手术的53%。其中男128例, 女72例; 大手术38例, 中手术66例, 小手术96例; 急诊手术32例。最大年龄82岁, 平均65. 2岁。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 器官的生理功能低下, 机体的代偿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 并存疾病增多, 对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应迟钝, 都直接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和术后康复。因此, 重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将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一、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充分与否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老年患者尤其重要。老年患者由于各个器官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 功能不全, 尤其是重要器官功能不全, 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影响很大。因此, 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时一定要详细和认真, 还要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辅助检查, 特别是重要器官的功能检查, 如心、肝、肾的功能状况, 血压、血糖的变化。经过检查, 我们发现约有80%的老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有的患者甚至有两种以上并存疾病, 并存病普遍高于中青年患者。本组200例患者中, 冠心病占28%, 心律失常占36%, 高血压占32%, 糖尿病占18%, 支气管炎肺气肺占32%, 还有合并胆囊炎胆石症、慢性须得到有效的治疗, 待病情稳定后方可进行外科手术。对于急诊手术, 亦要在并存病得到有效控制和严密监护下进行手术。在老年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中, 我们体会到, 即使是中小手术, 也应当引起外科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手术的危险往往不在于手术的本身, 而在于并存病的忽视或治疗不当而引起, 甚至出现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术前要把患者并存病情况以及可能在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告知患者亲属, 取得家属的充分理解和配合, 但对患者本人, 要消除其恐惧心理, 树立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

二、术中监护 老年患者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力求简明有效。手术操作要轻巧娴熟,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麻醉方法的选择和麻醉药品的应用, 除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外, 还要考虑有利于对并存病的治疗。在术中, 应严格控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对心、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要谨慎。应持续导尿, 随时监测尿量、脉率和血压, 观察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 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老年患者因补液不当造成心、肺、肾功能衰竭和因术中术后血压波动过大造成脑血管意外的病例屡有报告, 应引起高度重视。三、术后护理 老年患者手术后, 除了常规监护和护理外,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预防肺部感染:老


相关内容

  • 关于社区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社区的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于患者出院后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组于患者出院后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 ...
  • 谈谈心力衰竭患者体征观察与护理措施_谢云梅
    ·1456·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3(下) CHINA HEALTH CARE&NUTRITION 临床与护理 给予会阴冲洗每天两次,氯霉素眼药水滴尿道口每天两次.2.2.9指导产妇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3讨论 20例产后和剖宫 ...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3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心血管病病种.特点和疗效.结果:73例患者好转出院69例(94.5%),死亡4例(5.5%),取得较好的疗效,病情好转 ...
  • 急诊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抢救流程(1)
    第一节 高 热 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体温,注意热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 搏及血压的变化. (2) 降温措施 开放静脉输液通道, 补充电解质:物理降温法:药物降温法. (3) 舒适护理: ① 口腔护理. ② 休息 高 ...
  • 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第八章 家庭康复护理指导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医.药.护有机结合在一起,由医生.家属兼管理病人的护理工作,其中家庭护理学说和临床措施就是特色之一.我国的康复护理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各科俱全,极富科学性.实用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 ...
  • 呼吸系统测试题
    第二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9.1~10.20)测试题 (单选题) 1.痰液恶臭提示有 A. 病毒感染 B. 厌氧菌感染 C. 结核杆菌感染 D. 衣原体感染 E .支原体感染 2.吸气性呼吸困难病人的典型体征 A. 发绀 B. 肺部 ...
  •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冠心病患者加强科学的护理.结果:病情好转20例,死亡2例,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良好的护理可达到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的寿命.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 ...
  • 心肌病病人的护理
    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方法: 遵医嘱服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心律.血压.尿量.神志等变化,使用利尿剂时,应严格记录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变化情况,如低钾.低钠等;使用血管扩张剂要控制输液速度并监测血压,做好护理记录,延缓病情恶化. ...
  • 浅谈分级诊疗现状及思考
    分开来i2一.另外在疾病的治疗上.某些疾病已经通过大宗病例的多中心研究.制定 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和病人,对病人直接施治的一门学科,我们 了我国具体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如常见病突发性耳聋,教科书诊疗指南主要参考循征医学及国际发达国 ...
  • 脑梗死患者护理查房
    1例脑梗死患者护理查房 护士长(护师):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 ),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又可分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是各种栓子(血流中的固体.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