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探索 - 范文中心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探索

03/01

《探索》2006年第2期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

卢景昆

(重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政治学院,重庆 40003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认知信息的传递、加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是教育主客体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交互作用过程。,似乎仅凸显矛盾的认知性方面,而对矛盾的情感性方面却忽视了。面,,,;后者涉及的是教育对象愿,———,,。

关键词:;;情知统一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5194(2006)02-0112-0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

化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其两个能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心、育德、育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因此,和一般的认知活动相比,其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信息的传递、加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

感染的过程,是教育主客体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交互作用过程。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情知交融活动的统一,那么,这种活动的独特性应体现在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对该活动过程基本矛盾的揭示中。但仔细审视我们原有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揭示,似乎仅凸显矛盾的认知性方面,而对矛盾的情感性方面却忽视了。这种理论上的缺陷,既影响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也阻碍了人们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因此,重新构建起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过程特点的基本矛盾,不仅可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而且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表述,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将其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过程的本质。思想品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于社会存在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导致人们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很难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保持一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差异就是矛盾,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矛盾的存在,才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正是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而产生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首先教育者要先接受教育,掌握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然后通过教育者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传授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知、情、信、意、行几个环节的转化,最终把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外在的思想品德行为。由此可见,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一基本矛盾不仅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二是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观及其困惑

基本矛盾,也叫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

  收稿日期:2005-10-15  作者简介:卢景昆,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112・

育过程的始终。由于社会存在和人们的思想品德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于是当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后,又会产生出新的矛盾。正是由于这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在新的阶段符合社会对其成员思想品德的要求;三是它规定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它具体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存在着其它具体矛盾,总的来说,这些具体矛盾都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这一基本矛盾从总体上规定和制约着其它具体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趋势,其它具体矛盾的解决又都是服务于这一基本矛盾的解决的。

上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的分析,已被大家广泛接受和认同。然而,,中地位的凸显,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社会成员的重任。和一般的认知活动相比,它内在地包含着认知和情感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情知活动的统一。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情知活动的统一,那么这种活动的独特性自然应体现在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中自然应该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的分析中。然而,仔细审视我们原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界定,我们发现,它只涉及到认知这一方面,至于情感方面,即教育者为什么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涉及到。传统的命题中似乎蕴含着这样一个前提: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所以,它具有满足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当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受教育者是肯定会接受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的。然而,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虽然具有科学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具有科学性的东西都一定能为人们所接受。人们接受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个最根本的前提:一是需要接受的事物能满足接收主体那一时刻的优势需要;二是接收主体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让它有足够的“前见”或“前理解”来理解、整合和内化所需要接受的东西。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受教育者才会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现实的接受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才会把教育者所传授的、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意识,并自愿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的依据。因此,笔者认为,把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

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仅反映出该过程认知方面的矛盾,没有完整而全面地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应有的基本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的总体认识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的差距上;从情感方面来看,。,属认知范畴;后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接受动力有关,属情感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能动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有理性、会思维的人,其内在尺度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

[1]514

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认

(

)

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必然与一定的需要相联系,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总是将自我对象化,将自身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客观环境中进行多维度的自我观察和评价,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需要。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需要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其中总有一种需要处于优势需要地位,决定着整个需要体系的性质,对主体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动机产生最强的影响。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的功能,但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下开展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并不与受教育着那一时刻的具体的优势需要相符合,受教育者在那一时刻出现的优势需要可能并不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具体的优势需要不相符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人们以往所忽视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方面。

一定社会对其成员思想品德的要求总是具体化为一定的教育要求。这种教育要求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现状,而且要考虑到其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教育的要求在通常情况下总是高于教育对象现实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运动。通过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缩小教育要求和教育对象现有思想道德水平的差距,直至差距消失,一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便随之结束。但是,这里还

・113・

有一个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即教育对象为何会接受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动力孰有孰无、孰强孰弱正是由基本矛盾的另一方面来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现实需要的活生生的人,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其自身需要驱动下进行的。需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充分分析和研究教育对象的需要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适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使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实现自己需要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样,教育对象才会积极地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身的思想品德结构中,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同时在相应的条件下,为自己外在的行为,。

由此可见,。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展,实现着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在新的层次、新的阶段上不断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模式,造成了教育对象拒绝接收或虚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这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也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造成了一些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动于衷甚至反感、厌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情感揭示,从更深的哲学层面揭示出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和维持精神动力的原动力,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既然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其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即自身利益得到实现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对象合理需要的满足问题。首先要对教育对象进。、,。在这,,、等将来条件具备才可能得到满足的需要,有些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无法得到满足的需要。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帮助教育对象分析并理清各种需要关系,确立正确的需要观,克服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从而做出符合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为选择。其次,要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教育对象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新时期人们产生的思想问题,有的属于认识上、意识上的问题,有的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产生的合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宣传引导教育对象和热情服务教育对象结合起来,多办一些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

好事。唯有这样,才能对教育对象晓之以利、动之以情、明之以义,从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

三、重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意义

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另一方面———情感范畴方面的矛盾表现,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价值。

1、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

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其日臻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轨道上,需要不断丰富、拓展自身的理论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情感揭示便是这种丰富和拓展的一个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试图在科学揭示这一过程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从而为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从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让我们走出了纯认知维度的思维局限,这必将深化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规律的认识,从而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系统化、科学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

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情感方面的揭示,有助于增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解决这一矛盾的自觉意识,促使教育者把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育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

治教育是一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以期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进而不断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和使之经久不衰的社会实践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受过去“左”的路线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实现,忽视对人的关怀、对人自身合理正常需要的关注,结果这种“空对空”的

版社,2001.

责任编辑:吴涌汶

・114・


相关内容

  •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读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其立意之新观点之新令人如沐春风.下面粗谈书中的精彩观点. 关于现代化,作者综合考虑并指出现代化是具有多重层面的:经济发展为物质层面,政治发展为制度层面,思想与行为模式 ...
  • 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美学特征
    摘要:许渊冲先生不仅是著名的翻译家,还是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文学翻译理论,构成中国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于"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之中的许氏译论,博大精深.涵涉面广.论述周详.独成系统.本文试对许氏译论的美学特 ...
  • 政府执行力新论
    DOI :10. 14112/j . cn ki . 37-1053/c . 2009. 05. 0212009年第5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 . 5 总第165期 S H A N D O N GS O C I A LS C I E N C ...
  •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江西省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集收录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江西省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刘洪勇 摘要: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主要是以能力为基础(Competency-based)的培训方式. 以能力为基础 ...
  •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探索
    刘英,等: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属性分析及对投融资的启示 文章编号:1007―6891(2009)01―0011―04 四川体育科学 2009年3月第1期 SICHUANSPORTSSCIENCENo.1,Mar.,2009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探索 ...
  • 当前我国私营经济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新论_兼论私营经济的剥削问题
    2005年12月 第13卷第6期 中 共 成 都 市 委 党 校 学 报 Journal of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Dec.2005 Vol.13.No.6 当前我国私营经济的 ...
  • 南京师范大学(省属211)心理学考研相关信息
    教科院硕士生导师简介(040201基础心理学) 发布时间:2011-03-02 11:31:47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01 蔡厚德,男,汉族,1957年12月生,江苏海安人,理学学士,教授. 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 ...
  • 公共管理必读书目
    公共管理必读书目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早期研究范式的确立 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中文版.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泰罗:&l ...
  • 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 2003年11期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三个代表"是" ...
  •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中国对此的态度正说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物质决定意识:日本反其道而行之,强行在态度上对中国挑衅,必自食其果,这叫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2.事物是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 ...